首页 / 正文

修行四无量三昧第十四

修行者,若欲广修慈心。先当系心所缘渐习令无量。灭除过恶心不诤竞亦无怨结。无恚清净。谓於亲中怨三种九品众生无量无数。安处十方尽三分际淳一乐行。唯除国土世界。於众生世界周普总缘成就游。行者修慈方便。先等心思惟。总缘一切众生。令心坚固灭除瞋恚而起慈心。是名总观慈无量三昧。如是总观犹为瞋恚所缚者,当於上亲修别相慈。次於中亲下亲中人怨家次第修习九品慈心。渐离瞋恚心生爱念与种种乐具。与是乐已然後於一切众生起法饶益心。修三种慈。广大慈极远慈无量慈。舍除瞋碍住仁爱心。随其所应功德善根。一切佛法皆悉与之。谓与种种法乐修种种慈。先与出家乐。次与禅定正受乐。次与菩提乐。次与寂灭乐。彼修行者本曾所更及所未更。种种乐具自得他得清净善根。乃至无上寂灭究竟无为。随其修行意所想念。无量法乐等与众生相现在前。乐想起已一一观察。以相自证便得决定,犹如明镜因物像现。慈三昧镜亦因乐事。种种乐相悉现在前。或时修行为瞋恚所乱。作是思惟。我从本来由是瞋恚多所杀害。兴诸罪逆入於恶道。於大地狱还受苦毒。或作蜂虿蜈蚣毒蛇恶龙害鬼罗刹。如是种种毒害之类。今不除灭复见烧迫。以是方便能止瞋恚。又复思惟。骂者受者彼我无常须臾不住。二俱过去恶声已灭後起。二人无故共诤。又今二人念念即灭虚妄无实。谁骂谁受何为颠倒。与空共斗计我。耳根从虚妄颠倒烦恼业起。彼人舌根亦复如是,因缘生灭谁骂谁闻。修行如是思惟时。瞋恚缚解能修慈心离垢清净。如佛说。修慈者於四念处能得决定修习增广。成就无量法门胜妙道果不复退还。是则三种方便大慈。若已离欲更修净妙离欲慈心。深心饶益增广无量得真实果。因此功德具足所愿究竟涅槃。所以者何。一切诸佛说慈为无畏。慈为一切功德之母。慈为一切功德钻燧。慈能消灭凶暴诸恶。是故修行当勤方便。修离欲大慈。悲无量者,如慈境界怨亲中人。悲亦如是,次第修习。如佛言曰:饶益众生说名慈心。除不饶益说名悲心。若先於众生起饶益心。以种种乐具悉施与之。然後观众生。唯见受乐是名慈心。若先观众生受无量苦。起除不饶益心。然後见众生除不饶益。除不饶益已受种种乐非与乐也是名悲心。见净相是慈。见虚空相是悲。乐行是慈。苦行是悲。是则差别。谓修行者见诸众生凶暴诤怒残贼杀害共相逼迫无有覆护。如是见已而起悲心为作覆护。又见众生斩截身首耳鼻肢体苦痛无量无能救者,修行见已而起悲心。又修行住悲心时。见五趣众生苦痛炽然无量烧迫。深起悲心兴救护想。如是修行悲无量善根生时无量功德相现。若见此众生受无量苦而不起悲。是则极恶无善根人。如是大悲一切诸佛本所修习。由是究竟一切智海。行者若能具足修习。当知不久必到是处。

喜无量者,谓修行於慈境界。以六思念等诸善功德无量佛法。及自身成就戒定智慧一切功德。饶益众生自乐他乐尽皆与之。见一切众生得法乐已其心欢喜。其心欢喜则忧慼灭。忧慼灭已一向欣悦踊跃欢喜。念言快哉永使安乐。於一切众生欢喜时。见有乐相轻微明净成就此相。名为喜无量三昧。如佛说。修集喜等乃至识处。舍无量者,舍怨亲已等缘中品。此唯是众生无有差别。离慈悲喜唯作众生行近境界近相。是故世尊说舍种种舍各自有相。舍无量不与彼同。谓平等清净离苦乐相。舍相似相现。是名舍无量三昧。世尊说修舍无量乃至无所有处。已略说四无量相。馀种种甚深相。行者应次第修习。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佚名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释序·太虚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无性
  唯物论没落中的哀鸣·太虚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五·楚石梵琦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八·唐慧琳
  卷三·佚名
  卷第十六·佚名
  卷第十·佚名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采摭经传录·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三·知礼
  唯识二十颂讲要·太虚
  卷之三·牧云通门
  卷六十·佚名
  佛法金汤编卷第七·岱宗心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嘏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嘏,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官渭南尉 。痒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 有《渭南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

  • 列传第三十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黄回·李延寿

    鲁爽小字女生,扶风郿人也。祖宗之字彦仁,仕晋官至南阳太守。义熙元年起义,以功爲雍州刺史。宋武帝讨刘毅,与宗之同会江陵,封南阳郡公。自以非武帝旧隶,屡建大功,有自疑之志。会司马休之见讨猜惧,因与休之北奔,尽室入姚氏,顷之病

  • 列传第四十九 姚宋·欧阳修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懿,字善懿,贞观中,为巂州都督,赠幽州大都督,谥文献。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五迁夏官郎中。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后尝语左右:“

  •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蔡东藩

      却说车骑将军邓,与征西校尉任尚等,出讨诸羌,因各郡兵马尚未到齐,乃留屯汉阳,但遣前哨数千骑,窥探诸羌动静。不意到了冀西,突与钟羌相遇,急切不能抵敌,竟被杀死千余人,余众狼狈逃归。可巧西域副校尉梁慬驰归,行抵敦煌,奉诏

  • ◎赵啸澜秽声四播·佚名

    旧剧盛行的北平,沦陷后仍然歌舞升平,在营业上讲,当然逊色多多,可是浑水摸鱼,利用机会之剧妖之类,却应运而生。除了梅兰芳息影上海,程砚秋弃歌务农,郝寿臣急流勇退,而保持其坚贞外,其余如马连良辈亦不足道,何况一群甫出茅庐的坤伶

  • 卷之一千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四宋 黄震 撰三国唐虞禅夏后殷周继汉则因天下已乱而定之世变虽有不齐君徳虽或不类要皆明白洞达无媿辞者也王莽欺伪始以贼夺而盗名唐虞之禅识者已为之痛哭矣曹操本有过人之材适当艰难之会不能

  • 卷九·汪越

    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千鍾〕四年四月甲午,侯劉搖元年。〇按漢表作劉擔。讀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讀王子侯者表亦以天子爲主時。主父偃説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爲淫亂

  • 性恶篇第二十三·荀况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HTTP/1.0502?犯分乱理,而归于

  • 序(大唐太上皇制)·佚名

    朕闻,天之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广,纵横之数可推。则知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拯沈沦於沙劫,救焚灼於尘区,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力,其大则包於宇宙,其小则隐於毫芒。七十二君,先在陶钧之内;万八千载,即为俄顷之间。汉日

  • 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大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而彼天宫众宝所成。悬铃婴珞幢幡珠珍种种宝盖。如是庄严遍满虚空。是佛世尊安住诸佛金刚三昧智众圣之尊。戴诸佛冠受三界法王灌顶。成就诸佛一切智智。是最相应自在无

  • 卷第八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七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趣何等为十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

  • 卷第二十二(收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二(收字号) 甲子(汉灵帝中平元年起)庚午(献帝初平元年)甲戌(汉改兴平)丙子(汉改建安)庚子(魏高祖黄初元年)辛丑(蜀汉昭烈章武元年)壬寅(吴太祖黄武元年)癸卯(汉后主建兴元年)丁未(魏明帝太和元年)己

  • 禅警语序·元来

    禅警语序警乃醒觉之义。或云惊也。譬有贼瞰巨室。主人张灯夜坐堂皇之上。謦欬作声。贼惧不能便。稍尔昏睡。则乘间而入。橐为之倾。故严城击柝。刁斗鸣辕。卒有变而无虞。以其警备於机先也。人有生死大患。乃万劫不醒

  • 卷第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七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勘验机缘僧问昨日吞钩今朝脱钓师随声云脱后如何僧云通身洒落师云如何是你洒落处僧云要云即云欲雨即雨师云试为山僧兴云布雨看僧便喝

  • 精灵宝钻·托尔金

    托尔金的《精灵宝钻》(The Silmarillion)主要叙述在《霍比特人》和《魔戒》三部曲之前发生的事。它讲述了托尔金世界中各大种族的起源和相互联系。《精灵宝钻》是托尔金对中洲世界起源的设定,蕴含着他为英语民族塑造创

  • 针灸问对·汪机

    明代汪机著,成书于1530年。汪氏取《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诸家针灸之书,条析其说,设为问答,以阐发其义。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从内容可以看出,本书推崇《内经》、《难经》,在84对问答中,完全引录《黄帝内经

  • 狄青复夺衣袄车·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衣袄车》或《复夺衣袄车》。撰者姓名未详。剧演宋时无章阁学士范仲淹令狄青押500辆衣袄车前往西延边赏军。将军王环,年事已高,将盔甲兵器在街市出售,因见狄青英雄,便赊予狄青。途中狄青贪杯,衣袄车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