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八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续补

  音普曜经八卷 玄

  正法花经十卷 玄

  无量义经一卷 琳

  法花三昧经一卷 琳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 琳

  法花后译添品经七卷 琳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玄

  维摩诘经二卷 玄

  无垢称经六卷 玄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 琳

  大乘顶王经一卷 琳

  善思童子经二卷 玄

  大悲分陀利经八卷 玄

  悲花经十卷 玄

  右十四经六十一卷同此音。

  普曜经

  第一卷

    沙门玄应撰

  迄今(虚讫反尔雅迄至也)。

  福祚(在故反祚报也亦禄也)。

  四渎(徒木反尔雅水注浍说文沟也又邑中曰渎也)。

  愚戆(都降反说文愚痴也戆亦愚也)。

  荡涤(徒朗反下庭的反荡涤洒器物也说文涤洒也)。

  轩窗(许言反轩楼板也亦槛上板也障风日者也)。

  苑囿(古文作[囗@(林/林)]同于救反字林园有垣也亦禁苑也)。

  鏺树(普末反国名也依字两刃有木柄可以刈草也)。

  帑藏(汤朗反周成难字音荡说文帑金币所藏府也)。

  栊疏(禄公反苍颉篇栊亦疏也说文房室曰疏也疏亦窗也)。

  第二卷

  髀踵(蒲米反下古文踵字今作[山*重]同之勇反说文足跟也广雅[山*重]亦跟也)。

  箧笥([口/└/月]吏反说文盛衣器也亦盛食器也圆曰箪方曰笥也)。

  椸架(古文椸椸二形今作椸司余支反礼记男女不同椸架郑注云竽谓之椸可用架衣也苍颉篇云椸格也)。

  鹜雁(音木尔雅舒[梟-木+儿]鹜李巡椸野曰[梟-木+儿]家曰鹜鹜即鸭也)。

  芬葩(普花反说文芬芳也葩花也取其盛貌也)。

  咳笑(古文孩同胡来反说文咳小儿笑也礼记子生三月父执子之手咳而名之是也)。

  第四卷

  委儋(丁甘反委积也儋荷也谓委积相儋负也)。

  鵁鶄(群飞如雌鸡似[梟-木+儿]高足也)。

  咬骨(又作[齒*堯]同五狡反广雅[齒*堯]啮也经文作嚛火屋反说文食辛也嚛非字义)。

  寮属(又作僚同力条反尔雅采寮官也郭璞曰同官为寮亦僚友也)。

  喁喁(鱼凶反说文众口上见也淮南子曰群生莫不喁喁然仰其德也)。

  第五卷

  不嚏(丁计反苍颉篇云喷鼻也经文作哂非也)。

  宝垛(从果反通俗文积土曰垛说文堂塾也)。

  缇幔(他礼反说文白赤黄色也浅绛也一染谓之縓缇也縓音作且绢反也)。

  珠玑(居衣反说文珠之不圆者也或小小珠也元从玉几声也)。

  讹言(古文蔿讹吪三形同五戈反诗云民之讹言笺云讹伪也讹亦诡言也)。

  蒺藜(上自栗反下力尸反尔雅薋蒺藜即布地蔓生子有三角者经文作[金*疾]錤未见所出錤音基镃錤锄也非今所用)。

  第六卷

  訚訚(古文[宋-木+言]同鱼巾反说文訚訚和悦而争也礼记訚訚和敬之貌也经又作狺字与[狂-王+斤]同音牛佳牛巾二反犬声也狺非字义又作唁宜箭反非此用也)。

  嫈嫇(乙茎莫茎反字林心态也亦细视也经作[目*嬰][目*旨]非体也)。

  跳蹀(徒箧反跳踊也蹀[執/足]也声蹀蹑也[執/足]音牒)。

  [卑*頁]头(普米反说文倾头也苍颉篇头不正也)。

  从容(且容反谓详审闲雅之貌也广雅从容谓举动也)。

  恢廓(又作[多*(厂@火)]同苦回反字林恢大也廓空也)。

  柏膑(又作髌同扶忍反说文膝骨曰髌也)。

  虎光(叉作兕[凹/(豕-一)]二形同音似又音余姊反尔雅光似牛郭璞曰一角青色重千斤也)。

  和埴(时力反黏土曰埴释名埴膱也知膱之膱也)。

  裁蘖(古文[檎-离+羊]不[打-丁+獻]三形同吾割反尔雅糵载也余也谓水有残余载出名曰[擒-离+羊]也)。

  氾流(古文泛同孚剑反氾氾浮貌也)。

  第七卷

  屯蹇(陟伦反说文屯难也蹇挂碍也)。

  林邠(古文[幽-(ㄠ*ㄠ)+(分*分)]豳二形今作邠同府贫反树名也)。

  礼贶(许诳反尔雅贶赐也郭璞曰谓赐与也)。

  正法花经

  第一卷

    沙门玄应撰

  卢揥(徒帝敕细二反或作萨俱卢楴人名也此译云贵姓也)。

  焰明(字诂古文作焰今作爓三苍作焰同余瞻反说文火行徽焰焰然也经文作[火*僉]许凡反埤苍[火*僉]味辛也字苑[火*僉][萩-火+欠]也[火*僉]非此义[萩-火+欠]音力割反)。

  蒸民(之升反尔雅蒸众也天生蒸民是也)。

  恢阔(又作[多*(厂@火)]同苦回反字林恢大也阔远也)。

  暨今(声类云古文作泉同其器反字林暨及也亦云至也)。

  霍然(呼郭反案霍然倏忽速疾之貌也经文作霍非体也)。

  纂修(子卵反或作缵尔雅缵继也谓继修[止/(利-禾+(白-日+冊))]业也)。

  煜爚(又作煜同余祝反光明盛貌也经文作昱铄非体也)。

  斑斓(又作霖玢二形同补间反下又作般力间反通俗文文章谓之斑斓经文作斑兰非体也)。

  溥演(疋古反此古文普字诗传曰溥大也亦通也)。

  较略(古文攉同古学反较粗略也广雅较明也)。

  明喆(又作哲同知列反尔雅哲智也宋齐间语也)。

  若缮(市战反说文缮补也三苍缮治也缮之言善也)。

  嘲话(竹交反下又作譮舙二形同胡快反声类讹言也)。

  垩饰(乌各反尔雅墙谓之垩郭璞云白土饰墙也)。

  铙镜(奴交反下音竟未详所出案周礼金錞以和鼓金铙以止鼓应是也錞音垂纶反)。

  拊抃(麸主反拊拍也下又作拚同皮变反说文拊手曰抃也)。

  第二卷

  [怡-台+勺]惕(之若反下他狄反[怡-台+勺]惕者忧惧也亦痛病也)。

  未聆(力丁反苍颉篇聆听也耳所听聆也)。

  轩窗(虚言反楚辞云轩楼上反障风日者也)。

  铄如(书斫反闪铄也言忽霍暂明也)。

  孚出(又作[起-巳+孚]同芳务反孚疾也广雅[起-巳+孚]行者也)。

  愠恨(于间反愠怨也说文愠怒也亦恚也)。

  帑藏(汤朗反周成难字音荡说文帑金币所藏之府者也)。

  榱栋(所龟反下都弄反尔疋捔谓之榱即椓也栋屋极也山东呼栋为[木*急]音于靳反)。

  轩闼(他曷反广雅闼门也谓侧门也)。

  虺蛇(古文虫螝二形今作虺同呼鬼反毒虫也韩非子曰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相煞也龁者纥啮也)。

  蝮螫(夫六反下呼各反蝮有牙最毒上有针是也经文作蝠[竺-二+虫]误也)。

  [〦/(目*目)/(烈-列)]窜(经文或作[臿-臼+(凵@(人*人))]此应逋字补胡反逋逃也广雅逋窜也)。

  呜呼(火胡反字林呼外息也呼召也唤也经文作受)。

  啾唧(子由反下资栗反苍颉篇众吏声也经文作[口*室]乃结反怒也[口*室]非此义也)。

  圂厕(胡困反圂厕也亦豕所居也厕圊也杂也)。

  窠窟(又作薖萪二形同苦和反小尔疋云鸡所乳谓窠兔所息谓之窟经文作萂非也)。

  揸掣(又作担同侧加反揸叉也经文作齹千何反齿参差也齹非此用)。

  齮啮(丘奇反汉书韦昭音垦苍颉篇云齐人谓啮咋为齮齮则啮也)。

  羯羠(囚几反徐广曰羯羠并揵羊也)。

  冢埌(力[(?*昜)/皿]反通俗文丘蒙谓之圹埌)。

  鸠洹(诸经或作鸠垣或作仇桓皆梵音讹也此译云大身鬼也)。

  拔扈(蒲沫反下胡古反汉书音义曰扈拔扈也谓自纵恣也)。

  铁喙(又作顪同许秽反通俗文兽口喙喙亦通语也)。

  尸骸(乎皆反骨之总名也经文作[尸@亥]非也)。

  燔烧(又作[炙*番]同扶元反毛诗曰炮加火曰燔燔亦烧也)。

  恇欀(丘方反下而羊反说文恇欀烦扰也谓烦恐惧遽也经文从心作怀人向反懹惮也难也怀非此义也)。

  乌殟(乌没反说文胎败也声类乌殟欲[(餐-食)-又+人]也)。

  灰烬(又作[盡-((烈-列)/皿)+火]同似进反烧木余曰烬经文作荩草之荩非体也又作[卄/刀/一/刀/一]误也)。

  炙燎(又作[(夕/火)*巢]同力照反江北谓炙手足为炙燎经文作燎非体也)。

  奔骛(亡付反骛疾驰也广雅奔也)。

  蜈蚣(音吴公字林蝍蛆也甚能制蛇经文作[虫*(暴-(日/共)+((┐@一)/一))]非也)。

  蚳[虫*旦](渠支反下知列反说文蚔[圭/虫]虿也毒蛇虫也广雅蛆毒虫也经文作螑非也[圭/虫]音圭也)。

  盲聩(牛快反生聋曰聩人无识曰聩经文作[日*貴]胡对反[夗-夕+月]也[日*貴]非今用)。

  烧焫(又作[蓻/火]同而悦反苍颉篇[蓻/火]烧然也)。

  免[滲-(珍-王)+二](又作济同子弟反济渡也益也)。

  劢励(古文劢今作勉同靡辩反劢强也谓自劢强也下力制反相劢励也勉力为励)。

  [牛*夒]驯(如小如照二反[牛*夒]安也说文牛柔谨曰[牛*夒]故字从牛下似均反广雅驯善也亦从也说文谓养鸟兽使服习谓之驯经文从手作扰下作循非字体也)。

  絷绁(又作馽同知立反下又作绁同息列反絷绊也拘执也绁马缰也所以[蓻/糸]制畜牲者皆曰绁绁系也)。

  谤讪(所奸反苍颉篇讪非也谤毁也)。

  蛊狐(声类弋者反书中多作野狐此古字通用也)。

  黤黮(乌感他感反黤黮不明也经文作黕丁感丁甚二反垢浊也黕非今用也)。

  疼[病-丙+(參-(彰-章)+(恭-共))](又作[月*冬]痋徒冬反声类作癑说文痋动痛也经文作[病-丙+史]非也下苏倒反[病-丙+(參-(彰-章)+(恭-共))]皮上痒起小疮也正作瘙经作[病-丙+(參-(彰-章)+(恭-共))]俗字非也)。

  疠疮(又作癞同力带反字林恶疾也)。

  忧瘀(于豫反广雅瘀病也瘀伤也经文作嗽非也)。

  唤哳(陟黠反楚辞嘲哳鸟鸣也案字义宜作[口*夭]乌交反江南以多声为[口*夭]咋咋音仕白反)。

  黧黮(力奚反下敕感反通俗文斑黑谓之黧黮也)。

  好忤(又作迕悟二形同吾故反触忤也声类迕逆不遇也)。

  第三卷

  靖听(又作[彰-章+青]竫静妌四形同自井反谓安定无声也)。

  葐蒕(扶文反下纡文反葐蒀香气也亦盛貌也经文作芬蕰非也)。

  流宕(达浪反说文宕过也通俗文回过曰宕是也)。

  [宋-木+喬]停(奇骄反字林[宋-木+喬]奇也经文作侨乔也才也侨非正体)。

  致[爪*ㄗ](于振反印可也说文印王信也苍颉篇印验也)。

  嬉游(又作僖同虚之反说文嬉戏也戏笑也经文作嬉非也)。

  祚胤(在故反下与振反祚禄位也胤继嗣也经文作[米*乍]非也)。

  饥馁(奴罪反苍颉篇馁饿也经文作[飢-几+內]未见所出也)。

  訾计(又作[病-丙+訾]同子移反说文訾量也思也经文赀货之赀作非字意也)。

  宜用(揄共反苍颉篇用以也经文作甬非也)。

  [卬-ㄗ+(ㄗ@、)][卬-ㄗ+(ㄗ@、)](又作昂昂同五刚反昂昂恭敬之貌也)。

  猪彘(又作猪同陟驴反下除例反方言关之东西谓猪为彘也)。

  鸡鹜(音木尔疋野曰凫家曰鹜鹜即鸭也经文作雅非也)。

  出内(奴对反字书内入也经文从人作[仁-二+內]非也)。

  烦冤(作冤惌二形今作宛同于元反说文冤屈也广雅冤枉也经文作婉非字体也)。

  [素-糸+回]口(又作啬同使力反众貌也田夫谓之啬夫亦积也)。

  劙身(又作[((〦/米)*ㄆ)/刀]同力咨反三苍[(牛*ㄉ)/刀]划也经文作厘身非字体也)。

  林麓(古文[林/彔]同力谷反谓林属于山曰麓诗云瞻彼早麓传曰山足也)。

  樛木(居虬反诗云南有樛木注云樛木谓木枝下垂曲者也)。

  [禾*曷][禾*曷](又作[禾*桀]同居竭反诗传云[禾*(曷-人+乂)][禾*(曷-人+乂)]长也说文禾举出苗也)。

  丰羡(辞箭反周礼注云羡饶也亦余也经文作羡此非也)。

  哺咀(方父反又音抚下侧吕反谓以物拍碎也)。

  胚胎(普才反说文妇孕一月为胚二月为胎胎始也养也)。

  [榨-乍+木]本(他含反说文远取也探摸也)。

  宣叶(又作协同胡牒反叶合也同也和也)。

  斐粲(敷尾反诗传曰斐文章貌也粲明也鲜盛貌也)。

  第四卷

  艳眄(又作艳同余赡反下莫见反艳美色也眄邪视也经文作醯眄二形误之也)。

  奕奕(余石反奕光明之德也广雅奕盛也字从大)。

  嗟叹(子耶反下敕旦反嗟叹谓大息也经文作[(口*巨)/木]非也)。

  开[門@為](又作[門@毀]同于彼反字林[門@為]开也辟也经文作[門@丙]误也)。

  羸惫(又作[病-丙+(茖-口+用)][慌-巟+(ㄆ/用)]二形同蒲戒反通俗文疲极曰惫惫疲劣也)。

  谆谆(之闰之纯二反说文告晓之熟也谆谆诚恳之貌也)。

  绮[女*(替-曰+貝)](徂且反说文白好也声类[女*(替-曰+貝)]绮也通俗文服饰鲜盛谓之[女*(替-曰+貝)]经文作缵非也)。

  第五卷

  解怿(以石反尔疋怡怿乐也字林怿怡也)。

  不嫪(力到反通俗文意吝曰嫪说文嫪婟也谓恋不能去也)。

  裨体(说文作埤或作裨同避移反埤增也厚也助也)。

  淳化(时均反言专一不杂曰淳也三苍淳浓也经文作享误也)。

  求眺(他吊反说文眺视也亦望察也)。

  崖底(丁礼反底犹下也经文作岻音直移反山名也又作[巳/山]子结反说文陬隅而高山之节也)。

  洮汰(徒刀反下音太通俗文淅米谓之洮汰广雅汰洗也淅音毡热反也)。

  第六卷

  墟[阿-可+聚](丘鱼反墟居也民之所居曰墟下古文[聚*邑][目*邑]二形今作聚同才句反又广雅聚居也谓人所聚居也)。

  潨流(在公反诗云凫鹥在潨传曰水会处也说文小水入大水也)。

  调驯(似均反善也亦从也经文作装偱非也)。

  敬逵(又作馗同音渠龟反妙法华中大爱道是也)。

  第七卷

  音韶(古文[(壴*皮)/口]同视招反舜乐名也韶之言绍也)。

  堆射(今作弋同余力反弋缴射也猎也缴音谓之若反)。

  绸缪(直周反下莫侯反诗传曰绸缪犹缠绵也)。

  调譺(吾戒反通俗文大调曰譺譺欺也)。

  蹉[踏-水+((人/人)*(人*人))](千何反不子亦反踧踖也踖字应误宜作错千各反蹉不正也错误失也)。

  劳废(府吠反废退也罢止也经文作厩非也)。

  窥[門@俞](丘规反下弋珠反说文窥[門@俞]小视也)。

  稽颡(古文[旨*(巢-果+(一/自))]同苦礼反下桑朗反稽至也颡[名*頁]也谓[名*頁]至地也)。

  询法(又作[詢/子]同思遵反左传咨亲为询询问亲戚之仪也)。

  贫窭(瞿矩反诗曰窭者无礼也字书窭空也)。

  元元(言元元者非一民也古者谓民曰善人因善为元故曰[黎-(暴-(日/共))+(恭-共)]元经文作忨五唤反忨贪也忨非今之义也)。

  闷愊(普力蒲力二反愊亿犹盈满也)。

  薨殪(呼弘反广雅薨亡也诸侯曰薨下古文作[壹-豆+((歹*匕)/土)]同于计反谓一发而死曰殪殪亦死也)。

  第八卷

  [飢-几+氏]糊(徒奚反下户孤反通俗文酪酥谓之[飢-几+氐]糊经文作[酉*帝]非也)。

  塞[邕*鼻](一弄反埤苍鼻病者经文作[土*(公/儿)]非此字也)。

  [此/朿]鸦(资髓反下于加反鸦鸟也经文从亚作鸦非也)。

  鵁[(生/(同-(一/口)+┴))*鳥](音交精似[梟-木+儿]而脚高毛冠人家养之以猒火灾者也)。

  嚾呼(又作嚣呼二形同呼换反唤叫呼也)。

  享饩(虚掌反下虚气反享献也仪礼以牲曰饩饩犹禀给也字书饩饷也经文作响非字体也)。

  第九卷

  号啕(徒劳反号啕大泣也经文作啅陟角反啅非字义也)。

  魇鬼(于冉反苍颉篇云伏合人心曰厌亦眠内不祥也)。

  杂糅(古文粗[月*丑]二形同女救反今以异物色相参曰糅)。

  宝瑛(于京反广雅水精谓之石瑛瑛亦玉光也)。

  饕餮(古文[飢-几+刀]叨二形同他劳反不又作餮同他结反贪财曰饕贪食曰餮)。

  第十卷

  [言*(乾-乞+舟)]呓(相承鱼世反此应作譺五戒反大谓也)。

  生疱(又作疱同蒲孝反说文疱面生气也经文作[鼻*包]疱二形非也)。

  无量义经一卷

    慧琳撰

  毗摩颰罗(上盘未反梵语菩萨名也)。

  憺怕(上谈滥反顾野王云憺谓恬静也王逸注楚辞云安也下普百反广雅云怕静也说文谓无为也二字并从心詹白皆声也经从炎从水作淡泊字非也)。

  聋劓(上禄东反苍颉篇云聋谓耳不闻也说文云无闻也从耳龙声下疑器反孔注尚书云劓割也郑注周礼云截其鼻也说文云决鼻者也从刀鼻声或作[利-禾+臬]也)。

  眉睫(下僣叶反苍颉篇云睫眦毛也说文云目旁毛也从目疌声或作[目*夾]眦音齐细反顾野王眦谓目匡也疌音捷)。

  琐骨(上苏果反汉书云连琐谓以环相钩连也或从金作锁案经云琐骨者如来骨节如马衔相钩连亦如连锁也说文从玉[巢-果+貝]声[巢-果+貝]音同上经作锁字俗通用也)。

  [月*烏]肠(遄耎反说文云腨足腓肠也从肉专声正作腨亦作[跳-兆+專][跳-兆+鳥]膞三体并通腓音扶微反专音端也下除良反苍颉篇云肠道也广雅云详也文字典说云肠大小肠也从肉阳声也)。

  [隋-月+骨]脑(上虽垒反说文云[隋-月+骨]骨中脂也从骨隋省声或作髓髓经作髓俗字也下奴老反声类云脑头中脂也或作[巢-果+山]说文作[瑙-王+(比-匕)][瑙-王+(比-匕)]亦头中髓也从匕相匕著也古今正字从肉作[巢-果+山]音恼声也)。

  挫身(上祖卧反郑注考工记云挫折也贾注国语云折锋曰挫也说文挫摧也从手坐声经从二人作挫古字)。

  暖法(奴夗反贾注国语云暖温也古今正字从火耎声经作暖非也)。

  懈怠(上音戒贾注国语云懈倦也广雅云懒也说文亦怠也从心解声经作[(角*羊)/心]亦通)。

  雷奋(分问反郑注礼记云奋动也广雅云振也说文翚也从奞在田上也奞音虽经作奞非也)。

  欻然(熏郁反考声云暴猝貌也薛综注西京赋云欻急也说文有所吹起也从欠炎声猝音寸没反)。

  郁茂(惮[颱-台+(日/月)]反案郁茂草木盛貌也说文亦水藂生也或作蔚从林郁省声郁音同上经作郁俗字[颱-台+(日/月)]音云郁反也)。

  法花三昧经

    慧琳撰

  稍稍(霜爪反广雅云稍稍小也顾野王云稍稍侵渐也说文从禾肖声)。

  [怡-台+(咒-几+(前-刖+(┴*├)))]然(昂各反考声云愕相遇而惊也说文云直言也从心[遻-(這-言)]声或作遻正作[怡-台+(遻-(這-言))][遻-(這-言)]音同上也)。

  沫流(上满钵反顾野王云沫水上浮沫也说文从水末声)。

  无蛘(下羊掌反礼记云寒不敢袭蛘不敢搔也说文[打-丁+(祭-示+虫)]蛘也从虫羊声或作痒经作痒俗字也袭音习谓不敢重衣曰袭也)。

  析答(星积反孔注尚书云析分也说文从木斤声或从片作析亦正经作折非也下耽合反正从草作答古文作畣经作答俗字通用也)。

  濯众(上幢卓反毛诗传云濯涤也广雅洗也说文浣也从水翟声)。

  听我(剔丁反考声云听以耳审声信也许也孔注尚书云察是非也郑注礼记听待也说文聆也从[德-彳]耳壬声[德-彳]音德壬音他井反)。

  犷强(古猛反案犷犹猛也恶也说文云犬犷犷不可附也从犬从广也)。

  萨昙分陀利经

    慧琳撰

  三曼陀颰陀(曼音未盘反经作慢误也飙音盘沫反梵语唐云普贤是也)。

  萨昙分陀利(梵语讹略也正梵语云萨达摩奔拏里迦唐云妙法白莲花姚秦罗什译为妙法莲花经略去白字也)。

  枹[优-尢+木]罗兰(梵语佛名也正梵云钵罗二合步多啰怛曩二合引野唐云多宝)。

  无央数(约姜反王注楚辞云央尽也说文从大在口之内大人也一曰久矣经从革作鞅非也冂音癸营反)。

  檛敱(上陟瓜反考声云檛击也声类云檛捶也古今正字从木过声或作[竺-二+朵]下音古从岂从攴象敱旗手击之也岂音注文音攴从半竹经从文非字也)。

  炫身(玄绢反考声云炫自夸诞也亦行卖也说文作[彳*言*亍]重重行而且卖也从行从言或从玄作炫古作眩从目)。

  汲水(金立反郑注考工记云汲引也说文亦引水也从水及声也)。

  闭三恶道(上必计反广雅云闭塞也说文闭阖门也从门才声俗从下作闭经从午作闬非也)。

  般若拘(古译梵语也正梵云钵啰二合吉娘二合拘唐云智积菩萨名也)。

  新译法花经中真言六道在陀罗尼集中

  添品妙法莲花经序

·

    慧琳撰  ·炖煌(上徒昆反下音黄郡名也沙州是)。

  ·龟兹(上音归下音咨胡国名也即安西四镇是也)。

  ·笈多(渠劫反翻经三藏名也)。

  第一卷 第二卷(并无字可音)

  第三卷添药草喻品

  与癊(阴禁反案癊谓胸膈中病也膈音革)。

  齿啮(研结反礼记云无啮骨说文啮犹噬也从齿[丰*刀]声噬音逝[丰*刀]音悭八反)。

  从此后终普贤劝发品及下嘱累品并依基法师所造音更不重述。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八)

    沙门玄应撰

  维摩诘(或言毗摩罗诘亦言鼻摩罗鸡利帝此译云无垢称称者名称也或为净名者其义一也)。

  毗耶离(或作毗舍离或言维耶离亦云鞞奢隶夜皆梵言讹转也正言吠舍厘在恒河南中天竺界七百贤圣于中结集处也)。

  庵罗(或言庵婆罗果名也案此果花多而结子甚少其叶似柳而长一尺余广三指许果形似梨而底钩曲彼国名为上树谓在王城种之也经中生熟难知者即此也旧译云柰应误也正言庵没罗此庵没罗女持园施佛因以名焉昔弥猴为佛穿池鹿女见千子处皆在园侧也)。

  为护(于碑于伪二反尔雅为作也为助也)。

  友而(于久反广雅友亲也说文友同志也)。

  绍隆(市绕反尔雅绍继也隆盛也多也)。

  魔怨([煞-(烈-列)+心]者是位处第六天主也论中释断慧命故名为魔又常行放逸而自容身故名魔言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云恶者常有恶意成就恶法成就恶惠故名波旬经中作魔波旬者存二音也)。

  逾于(又作逾同庾俱反逾过也越也广雅逾度也)。

  等观(古桓反说文观谛视也又音古玩反观望也二音通用旧维摩经作正观菩萨是也)。

  山相(先羊反彼此二边曰相旧经云石摩王菩萨诸经中作山相薄菩萨其义一也)。

  长者(案天竺国俗多以商估为业游方履险不惮艰辛弥积岁年必获珍异上者奉王余皆入己财盈一亿德行又高便称长者为王辅佐彼土数法万万为一亿也)。

  称无(齿证反名称也尔疋称好也注云物称人意美善好也)。

  稽[巢-果+(一/自)](古文作[(上/日)*(巢-果+(一/自))]苦礼反苍颉篇云稽[巢-果+(一/自)]顿[巢-果+(一/自)]也周礼太祝辩九拜一日稽[巢-果+(一/自)]郑玄曰稽至也谓至地也[巢-果+(一/自)]头也书云禹拜稽[巢-果+(一/自)]是也)。

  不讥(居衣反广雅讥刺也讥问也说文讥诽也)。

  仁者(而亲反周礼云德一曰仁郑玄曰爱人及物曰仁上下相亲曰仁释名仁者忍也好生恶煞善恶含忍也)。

  深殖(时力反苍颉篇殖种也广雅殖积也立也)。

  纯淑(时均反下时六反纯谓精一也尔疋纯大也言纯好也经文或作淳亦专一也淑善也美也)。

  博弈(古文簙同补各反世本云乌曹作簙说文博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方言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围棋为弈之也)。

  谐[禾*禺](胡皆反下吴口反尔疋谐和也耦合也)。

  酒肆(相利反肆陈也列也谓陈列酒器于市店也)。

  化政(之盛反礼记孔子曰政者正也谓宜法教子养万姓也论语导之以政是也)。

  不怙(胡古反尔疋怙恃也诗云无父何怙怙赖也)。

  撮摩(字林七活反广雅撮持也释名撮卒也谓暂卒取之也)。

  宴坐(石经为古文燕字同一见反广雅宴安也谓寂然安息貌也)。

  里巷(周礼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谓二十五家也诗云无逾我里里居也释名五邻为里才居一里之中也)。

  珊阇(苏安反子名也经文有作删所奸反也)。

  胝子(又作底同竹尸反母名反)。

  芒然(莫唐反案芒然冥昧不明也旧经作惘然也)。

  豁然(古文奯眓二形同呼活反广雅豁空也)。

  阿摩勒果(正言庵摩罗果其叶似小枣果如胡桃味酸而且甜可入药分也)。

  勿[打-丁+夒](如绍反说文扰烦也广雅扰乱也)。

  从万(自龙反相随从也尔疋从重也郭璞曰随从所以为重叠也)。

  扫洒(所卖反通俗文以水敛尘曰洒谓以水洒散之也)。

  娆固(乃了反字林娆扰也纂文嫽娆戏弄也娆烦也亦恼也文殊现宝藏经等作[男*男]固字或作嬲音同娆固坚也今宜作厌蛊之蛊字林音故又音古厌音于舟反谓伏合人心也尔疋蛊疑也谓疑惑人也摩登伽经作扰蛊言此魔作扰乱厌蛊也诸经有作[(厂@?)*頁]非体也虫在皿上为蛊字意也虫音直中反也)。

  俯仰(无辩反谓自强为之也说文俯此俗俯字谓低头也仰谓举[巢-果+(一/自)]也)。

  冥者(莫庭莫定二反冥夜也幽闇也)。

  中卷

  酬对(古文酬三苍作酬同时周反尔疋酬报也)。

  圣旨(字体作指诸视反说文指之意绪也)。

  致问(征吏三苍解诂云致至也到也)。

  病愈(古文愈同臾乳反方言差愈也说文愈病瘳也)。

  苞容(补交反广雅包裹也容受也)。

  鼋鼍(鱼袁反三苍似鳖而大也下徒多反山海经江水足鼍郭璞曰似蜥蝪大者长一丈有鳞彩皮可以为鼓诗云鼍鼓逢逢是也字体从黾从[咒-几+(乏-之+(中/工))]声也)。

  吸著(古文歙翕二形同[羲-ㄎ+乃]及反广雅吸饮也)。

  蹴蹋(千六反下徒盍反谓以足逆蹋之曰蹴蹋践也)。

  福祐(古文佑[門@右]二形同胡救反祐助之也)。

  瞻卜(蒲比反正言瞻博迦大论云此言黄花树其树高大花气远闻案西国多有此林故以喻也)。

  周穷(古文赒同之由反谓以财物与人曰赒诗云靡人不赒传曰赒救也将救其急也字林赒赡也)。

  讷钝(又作呐同奴骨反讷迟钝说文讷难也)。

  粪壤(如掌反无块曰壤亦土也变言之耳以人所耕为树艺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也)。

  之畴(直流反畴类也等也王逸注楚辞云二人为疋四人为畴畴犹伴侣也)。

  饥馑(古文[飢-几+乏]又作饥同几治反尔疋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凡草菜可食者通名蔬也)。

  愦乱(公对反说文愦乱也[朿-木+大]也)。

  邑中(周礼四井为邑郑玄曰方二里也广雅五里为邑十邑为乡左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以祜(胡古反祜福也尔疋祜厚也谓福厚也)。

  不肖(先妙反广雅肖似类也说文骨肉相似曰肖字从肉也小声今言不肖者不似也谓骨肉不似其先故曰不肖礼记其子不肖是也谓儜恶之类也)。

  下卷

  [怡-台+龍]戾(诸经有作笼同禄公反下三苍作[仁-二+戾]同力计反恨戾刚强貌也)。

  不讼(似纵反论语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苞咸曰讼犹责也)。

  所图(案诏定古文官书图啚二形同达胡反广雅图度也议也图亦计也)。

  贰吒(如至反经中或作阿迦尼沙诧或言尼师吒皆梵言轻重也王言阿迦抳瑟[扳-又+(?/巾)]此言色究竟天也诧音敕嫁反抳女几反[扳-又+(?/巾)]敕佳反)。

  维摩诘经上卷(一名佛法普入法门三昧经)

    玄应撰

  柰氏(新维摩经云庵罗树园是也其果似梨也)。

  仇怨(渠牛反三苍怨耦曰仇也)。

  编发(三苍古文辫字同蒲典反交织也经中言螺髻者亦是也)。

  蚑行(渠支反又音奇谓虫行貌也周书蚑行喘息是也)。

  恍忽(虚往反谓虚妄见也亦无形不系之辞也说文恍狂貌也字又作[慌-卄]呼晃反汉书音义曰[慌-卄]忽眼乱也)。

  勖勉(吁欲反下又作劢同靡辩反谓自劝励也方言齐鲁谓勉为勖滋说文勉强也)。

  适莫(都狄反下谟各莫故二反谓无人无相也案适主适也亦敌也敌匹也莫犹慕也言慕欲也)。

  罔然(无往反谓不称适也罔罔然无知意也亦惶遽之貌也经文从心作惘近字也)。

  阿夷恬(徒兼反梵言也此译云新学亦言新发意也)。

  荣冀(为明反荣犹光花也亦光宠也冀幸也)。

  牛湩(竹用都弄二反通俗丈乳汁曰湩今汝南亦呼乳为湩也)。

  妖蛊(于骄反下弋者反周易作冶妖治也谓姿态之貌也)。

  露枰(皮平反广雅枰榻也)。

  辱来(又作[辰/心]同而属反辱耻也耻愧来相问也)。

  巢窟(仕交反谓住止处所也通俗文鸟居曰巢兽穴曰窟也)。

  蹶取(居月反埤苍以为蹶起也礼记子夏蹶然而起也谓急疾之貌也)。

  捉[打-丁+必](蒲毕反方言[打-丁+必]推也南楚凡相搏曰[打-丁+必])。

  下卷

  真人(此即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诃经中或言应真或作应仪亦云无著果皆是一也)。

  沟港(古项反字略云水分流也谓须陀洹也此言入流也)。

  奚得(胡啼反苍颉篇奚何也)。

  悦怿(余石反尔雅悦怿乐也谓意解之乐也)。

  贫窭(瞿矩反三苍无财备礼曰窭诗云终窭且贫传曰窭者无礼也字书空也)。

  芙蓉(又作扶同附俱反说文扶渠花未发为菡萏花已发者为芙蓉也)。

  茎华(胡耕反字林枝主也亦小枝也诸经皆作芙蓉茎华今经文作蘅胡梗反香花也)。

  埤湿(补支反助也字宜作卑苍颉篇卑下也)。

  洿田(一胡反大曰潢小曰洿三苍停水曰洿)。

  夜光(干宝搜神记随候行见大蛇伤救而治之蛇后衔珠以报径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堂也)。

  徒隶(达胡反礼记八曰徒徒隶也下力计反隶犹附著隶奴也贱也仆隶也)。

  骖驾(匆含反说文驾三马也旁马曰骖居右为骖乘之也)。

  诪张(竹尤反诪张诳也谓相欺惑者也)。

  未孚(又作[起-巳+孚]同芳务反孚疾也广雅[起-巳+孚]行也)。

  棚阁(蒲萠反通俗文连阁曰棚棚亦阁也)。

  荒见(呼黄反荒忽也虚也谓荒忽虚妄见也亦迷乱也)。

  以仂(里翼反字书仂勤也今皆为力字)。

  惶荒(胡光反下光赞经作慌呼晃反谓虚妄见也慌恐懅也慌慌忽也今经作荒案荒荒忽迷乱也其义是同汉书云忽荒冥漠无形也)。

  非摸(莫奴反亦摹字也摸法也谓掩取象也规摸也)。

  恒戢(侧立反说文戢藏也亦敛也聚也)。

  说无垢称经

  第一卷

    沙门玄应撰

  庵罗卫林(旧言庵罗园即庵婆罗女以园施佛仍本为名也言卫者此云女昔常守卫看护此林也)。

  澍雨(之喻止句二反时雨也谓润生百谷者也借以喻之)。

  方术(唇聿反术法也又邑中道曰术术通也言无所不通也)。

  离呫种(昌叶反旧言离车子或作栗昌亦作离昌又作律车皆讹也此云仙族王种也)。

  希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视之不见名曰夷言无声曰希无色曰夷也)。

  持髻(旧经言螺髻言梵本无螺译人义立耳)。

  隧级(辞醉反下音急掘地通路曰隧隧径也声类隧延道也级阶次也案西域井如此方古井也掘地为隧施安澄级入中取水也旧经言丘井者非当梵名故依本译也)。

  第二卷

  八无暇(遐嫁反言此八难之时无有闲暇可修道业也)。

  迦遮末尼(旧云迦柘柘音之夜反此云水精珠也)。

  伫立(又作伫同除吕反尔雅伫久也谓久立也)。

  第三卷

  得痊(七泉反痊除也)。

  病愈(古文愈同臾乳反方言差愈也说文愈病瘳也)。

  鼋鼍(上鱼袁反下徒多反三苍鼁大鳖也鼍似蛟而大山海经江水足鼍郭璞曰似蜥蝪大者长一文有鳞彩皮可以为鼓也)。

  第四卷

  毗奈耶(旧言毗那耶亦云毗尼皆讹略也此云离行行亦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也亦翻为灭分得也言调伏化度者义译也此有三义一引载义如十利等功德为此法所引载也二调真义能令身口二业调伏正直也三上胜地义从戒上定乃至上四沙门果地也)。

  鳏寡(古顽反释名云无妻曰鳏无子曰独言鳏人愁悒不寐目常鳏鳏然如鱼眼不闭故字从鱼从众众反目也)。

  茵蓐(又作鞇同于人反说文车中重席也释名云文鞇车中所坐者也用虎皮为之有文彩因以下舆相连著也三苍蓐荐也)。

  傍生(梵言吉利药住尼亦云帝利耶瞿榆泥伽此云傍行旧翻为畜生或言禽兽者分得仍未总该也)。

  惊悸(古文痵同其季反字林悸心动也说文气不定也)。

  猜疑(古文[日*((万-一+土)*弋)]猜二形今作[怡-台+采]同粗来反猜亦疑也广疋猜惧也)。

  第五卷

  询求(私遵反询问也咨亲为询询问亲戚之议也)。

  师卷(又作拳同渠员反指握为卷譬喻也言师之匠物不如卷之执握[希-巾+ㄙ]而不说也)。

  第六卷

  夷涂(弋之反说文夷平也亦常也)。

  担山林(梵云朅达罗旧言佉陀罗南地多饶此木)。

  协同(又作勰叶三形同胡颊反尔疋协和也合也亦同用也)。

  轻蔑(又作懱同莫结反说文懱谓相轻[仁-二+易]也)。

  大方等顶王经

  维摩诘(下企吉反梵语经从革作[革*占]非也)。

  门阃(苦本反郑注礼记阃门限也说文云门橛也从门困声或作捆)。

  芬葩(上麸文反郑笺毛诗云芬芬然香也郭注方言云芬香和调也说文从草分声下拍巴反声类云秦人谓花为葩也从草皅声皅音同上也)。

  晃曜(上黄广反广雅晃晖也说文云明也从日光声下遥照反广雅云曜照也明也说文从日翟声或作耀也翟音宅)。

  依际(上懿希反毛诗传云依倚也郭注方言云凭也说文义与毛诗传同从人衣声经从犬从奇作猗非也)。

  邠耨文陀尼子(上笔旻反下农督反梵语并人名也)。

  挂碍铠(下苦盖反文字集略云以金甲蔽身曰铠也广雅云逐甲分铠也说文甲也从金从恺省声)。

  凶祸(上勖邕反转诗外传云歹危也尔疋云咎也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经从凶作[(上/夕)*(离-禸)]非也)。

  愦乱(上古外反考声云愦谓烦忧也说文亦乱云从心贵声又音会亦通)。

  泡沫(上魄茅反考声云水上浮沤也说文从水包声下忙钵反顾野王云沫水上浮沫重重水上浮沫也说文从水未声也)。

  土[墼-凵](下经历反顾野王云克土方而不烧为墼也说文义同从土[擊-手]声[擊-手]音同上)。

  蠲弃(上决缘反郭注方言云蠲除也说文从蜀益声下企智反孔注尚书云弃废也尔疋忘也说文捐也正作[棄-ㄊ+(云/(巢-果+一))]从[巾*又]推华奔[梳-木]也逆子也籀文作弃华音半安反[梳-木]音土忽反经作弃古文字也)。

  娆害(上溺鸟反考声云娆相戏弄也说文娆烦也苛也一曰扰弄也从女尧声或作嬲苛音何苛怒也刻[日/出/大/米]曰苛)。

  怯羸(上欠劫反顾野王云怯畏劣也家语云由能勇而不能怯而也古今正字从心去声下累危反杜注左传云羸弱也许叔重注淮南子云劣也说文瘦也从羊羸声也)。

  壁枝(上并觅反考声云壁墙也顾野王云壁垒室中垣壁也说文从土辟声辟音同上)。

  高镫(得腾反郭注尔疋云即膏灯也声类云无足曰镫有足曰锭说文亦锭也从金登声或作灯锭音都定反)。

  探古(上塔南反孔注尚书云探取也声类谓深取也说文远取也从手穼声穼音弥也)。

  窈冥(上羊皎反下觅瓶反考声云窈冥深邃见也郭注方言窈幽静也毛诗传云冥亦窈也郑笺云夜也又云冥冥也者蔽人目无所见也说文窈从穴幼声或从木作杳也冥从冖六日数十十六日月始[虛*(前-刖+ㄅ)]幽冖也冖音冥壁反)。

  崖底(上雅隹反考声云崖山涧边险岸也说苑高山有崖也说文云崖高边也从岸圭声岸音五割反下丁礼反淮南子云上穷至高之末下测至深之底也说文从广氐声广音鱼敛反底音丁奚反)。

  大乘顶王经

    慧琳撰

  庵罗(上暗含反考声云庵罗印土果名也唐国亦有也文字典说从草奄声)。

  足蹑(下女辄反广雅云蹑履也又机下足所履之蹑也方言云登也说文陷也从足聂声也聂音上同)。

  满匊(居六反毛诗云两手曰匊郑注礼记云匊手中也说文在手曰匊从勹米声勹音包或作臼经作掬掬取也亦通)。

  缤纷(上匹宾反下忿云反王注楚辞云纷盛儿也韩诗外传云往来貌也广雅云众也乱也文字典说二字并从糸宾分皆声)。

  鹿苑(上笼谷反下冤阮反案西域记云波罗痆斯国之园苑名亦鹿野苑亦名施鹿林旧译云波罗奈国亦如来初转法轮处也)。

  卷杷(上渠员反何休注公羊传云卷掌握也广雅掌治也国语云收也舒也说文从手卷声或作拳)。

  愦[朿-木+大](上古外反前大方等顶王经上卷中已释讫下奴效反集训云[朿-木+大]人多扰扰也考声云人多諠也古今正字不静也从市从人会意字也经作闹俗字)。

  郁单越(上恽勿反梵语一名北俱卢洲或云郁怛罗或云郁多罗拘楼或云郁多罗鸠留皆梵语讹也正梵云嗢怛罗矩噜译为高[勝-月+舟]阿毗昙论云地方高大定寿千岁无诸苦常受乐[勝-月+舟]余洲故名高[勝-月+舟]嗢音乌骨反噜音鲁字转舌语也)。

  善思童子经

  上卷

    玄应撰

  搦拳(又作[敲-高+弱]同女卓女革二反搦捉说文搦按也)。

  大悲分陀利经

  第一卷

    玄应撰

  波叉(或言毗留博叉讹也具言鼻溜波阿叉旧译云杂语一义也正言丑眼西方天王名也)。

  提惔(徒甘反)收惫(满戒反)螕以(补奚反)阿昵(女乙反)须抳(女几反)逻啜(市悦反)多眯(莫礼反)萨[卄/便](毗面反)师薜(蒲计反)酣伽(下甘反)[口*數]咩(所角反下弥尔反)阿慉(虚六反)略桔(音结)

  第二 第三(并先不音)

  第四卷

  鈂婆(丈心反童子名也依字苍颉篇鈂臿属也)。

  第五卷

  嗒然(土合反精灵失其所也庄子嗒然似丧其偶是也)。

  鬻[出/買](上正作赞又作[仁-二+(出/買)]二形同余六反周礼[仁-二+(出/大/買)]卖也言物有定价则买者来也)。

  [踦-可+(舛-夕)]马(苦骂反字林踞也亦蹑也)。

  悲花经

  第一卷

    玄应撰

  郅祢(之一反下奴礼反)頞缇(乌割反下他礼反)罗陀(经文从口作吔非也)底拏(都礼反下奴加反经文作[奴/毛]非也)阿俾(甫尔反)由褅([示*走]计反)杂绝(式移反)罗龋(丘禹反)袆陁(于宜反)多芰(渠义反)嗐哆(敕辖反)阿梯(他弟反)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六·祖琇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卷之六·佚名
  序·佚名
  猘狗经全文·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后序·三峰法藏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十三(大乘录入藏目)·费长房
  卷五十三·道世
  为东亚佛教大会答记者问·太虚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四卷·圆照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下·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七·佚名
  咒三首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诗选凡例·陈子龙

    一此书始于庚辰。成于癸未。凡四载矣。阅名家文集四百一十六部。名家诗选三十七部。时日既久。收采亦博。论定而后付梓。览者鉴之。一庚辰春夏。与闇公徐氏。共为此书。未几北上。遂不获观成。然举事之初。实晨夕商搉

  • 雁门集卷二·萨都剌

    (元)萨都拉 撰送闻师之五台闻子初识面天涯任去留西风洞庭树落日楚淮舟岁月棕鞋底江湖竹杖头丹阳纔洗钵又入五台游题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瓮城春寂寂石磴草斑斑倚杖高低月登楼逺近山百年诗句里三国酒杯间自叹黄尘客来消半

  • 卷五十四·志第三十·礼八·张廷玉

        ◎礼八   册皇后仪 册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仪册亲王及王妃仪 皇帝 加元服仪 册皇太子皇子冠礼品官冠礼 庶人冠礼   册皇后仪   古者立后无册命礼。至汉灵帝立宋美人为皇后,始御殿,命太尉持节,奉玺绶,读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隆庆三年正月乙巳朔 上行拜 天礼于宫中谒 奉先殿世宗皇帝几筵 弘孝 神霄二殿毕行御 皇极殿文武群臣及四夷贡使行庆贺礼免宣表 免百官宴赐节钞钱○延绥榆林卫山西井平守御千户所地震○升狭西布政司黄烨光禄寺卿○丁未

  • 卷七·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       宋 萧常 撰列传三上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司隶校尉丰之後也父珪泰山郡丞亮蚤孤从父玄往依刘表亮从至荆州玄卒遂家於南阳隆中少与頴川徐庶石韬汝南

  • 通志卷一百四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九后魏衞操 莫含【孙题云】刘库仁【弟头眷 库仁子显头眷子罗辰 罗辰元孙仁之 仁之伯父乞归 乞归子嵩】尉古眞【弟诺 诺子眷 眷子多侯 多侯弟子庆宾 眷弟地

  • 象台首末卷一·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奏疏(书附)寳庆乙酉诏求直言八月二十二日应诏上封事臣仰惟太祖皇帝艰难肇造以有天下顾命之日不传之子而传之弟友爱之义超越前古尝闻周之太伯以一国而逊之弟矣未闻以天下逊之弟者也周人有道之长冠冕三代则

  •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宋神宗邵雍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因言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注史防所纪宰臣北人南人皆互有贤否岂独一王安石古称立贤无方顾所以用之耳至地气北南迁移谓有闗治乱尤不足信果如所云未闻郅治之世南方皆坚氷沍寒

  • 庶人李佑传·欧阳修

    庶人李佑字赞。武德八年(625),封为宜阳王,进封楚王,又改为燕王,最后封为齐王,领齐州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到达封地。第二年入朝,因病留居京师。其舅父尚乘直长阴弘智,是奸邪小人,对李 佑说:“你兄弟很多,皇上逝世后,你怎样

  • 卷五十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八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六部上哲宗论户部钱谷宜归一 司马光臣窃以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故古者国用必使冢宰制之祖宗之制天下钱谷自常平仓隶司农寺外其

  • 保持一定的距离·孔子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译文】 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读解】 有人向孔子问做

  • 第一章 论常道·林语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1 )。玄之又玄,众妙 (2 )之门。[语译]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经常不变

  • 怨天尤人易著魔·印光

    且汝财物已烧,空忧何益。惟宜随缘度日,竭力念佛,求生西方。则尽未来际,永离众苦,但受诸乐。如是则由此火灾,成无上道。当感恩报德之不暇,何怨恨迷闷之若是耶?祈以予言详审忖度,当即释然解脱,如拨云雾以见天日。从兹即灾殃翻为善

  • 四分律卷第十五(初分之十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五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中有一比丘,作是念:“我今宁可常乞食、着粪扫衣。”彼即如所念便行。尔时舍卫城中诸居士,为命过父母及兄弟姊妹及夫,于四衢道头、

  • 第三十五章 十二王章·佚名

    摩诃达提王之殁,其子,阿曼达伽摩尼.阿巴耶[即王位],九年八个月间行王事,(一)快为大塔于覆盖上设覆盖,又于同所之础部与头部造栏杆。(二)同青铜殿,塔波园之布萨堂、亦设置屋内中庭与屋内段阶,(三)于两所又建美丽宝珠之假堂,人间之主构建

  • 孚远县乡土志·佚名

    作者佚名。 清末奉饬而纂。不分卷,列14目,约2000余字,孚远,今吉木萨尔。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丞,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格为县。简明记述了该县的历史、地理、民族、物产等,是志行文虽简,然叙同治、光绪年间该地民团

  • 续红楼梦·秦子忱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30卷。秦子忱著。卷首题有“秀水郑师靖”的序和“易水谭溁”的题词。清嘉庆四年(1799)原刊本问世,以后有数种坊刻本。作品内容沿着神、鬼、人3条线索离合引伸,叙述了宝玉、黛玉之间上天入地、寻寻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

    全一卷。又称法界无差别论。印度坚慧菩萨造,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菩提心之义,并论述法界之无差别平等。初举归敬颂,次列菩提心之十二义(果、因、自性、异名、无差别、分位、无染、常恒、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