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嘏诗鉴赏

生平简介

赵嘏,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官渭南尉 。痒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 有《渭南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者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诗鉴赏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 ,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 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颔联写仰观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 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致;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迷住,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 ,觅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 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是在慨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哟,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如此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杜牧如此激赏 ,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 :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 ,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愁容满面。紫菊半开,红莲凋零 ,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 ;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枯荷,追忆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 、好景无常的伤感 ;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 ,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 的陶靖节 ,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 “篱”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景 , 无不触发着诗人孤独怅惘的愁绪 ;末联则抒写胸怀, 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 : 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 ;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 学楚囚 ”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 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流逝由暗而明的变迁。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 ,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果合起来, 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平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 ,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 ,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 ;加之以黎明凄清气氛的渲染 ,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赵嘏诗鉴赏

《古今词话 》引毛先舒论作词云 :“意欲层深,语欲浑成”,“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 。”这话对于近体诗也适用。此首一 作司空曙诗。取句中二字为题,实写客中秋思。常见题材写来易落旧套,须看它运用逐层深入的手法,写得别致 。初读此诗却只觉写客子对塘闻雁思乡而已, 并不见 “层深 ”。大抵作者如蚕吐丝(诗),只任自然;而说诗者须剥茧抽丝(思),层次自见。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出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指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 ,因秋一 触即发 ,化作无边乡愁 。“ 无限”二字,颇有分量, 决非肤浅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 ”。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 言外有“ 雁归人未归”意 。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激 ,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 闻雁 》云: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 其情自深 。一倒转说 ,则近人能之矣 。”(《唐诗别 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达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楚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 ,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 《塞垣春》),即由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 , 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 ,“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 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 。若先措意 ,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猜你喜欢
  罗志仁·唐圭璋
  卷 五·袁枚
  ◆陈监丞旅(安雅堂集)·顾嗣立
  ●跋·龚鉽
  余集目录三·乾隆
  五集卷九十六·乾隆
  三集跋 刘统勳等·乾隆
  第七出 侵边 (北仙吕调家麻韵)·丁耀亢
  卷一·陈起
  卷二·吕诚
  全唐诗补逸卷之一·佚名
  卷五百四十四·佚名
  卷五百十五·佚名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八集 二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许山长恕(北郭集)·顾嗣立

    恕字如心,江阴人。性沉静,博学能文。至正中,部使者荐授澄江书院山长,不乐,即弃去。会天下多故,因之海上,慕韩伯休之为人,旁通其术,善自匿,与山僧野子相往还,人莫识也。洪武甲寅卒,年五十二,家北郭,故号北郭生。所著有《北郭集》十卷

  • 卷九·王夫之

    ◎马、卢、二王列传(马维兴附) 马进忠,字葵宇,陕西延安人。本起群盗,号“混十万”。崇祯十年,掠汝、洛间,左良玉蹙之于高坡,进忠降。隶良玉部,屡立战功。与金声桓、惠登相、王允成、李成名为外五营大校,号大马;其从子维兴为偏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四·徐乾学

    宋纪【起上章涒滩正月尽闰十二月凡一年】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天禧四年春正月乙丑以华州观察使曹玮为宣徽北院使镇国军留后佥署枢宻院事佥署兼领藩镇自玮始也【以使兼领自彬始】 丙寅开州运河

  • 卷之九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八年上谕·丁宗洛

    洪惟太祖、太宗创业垂统,厥有一德佐命之良;世祖抚绥万邦,实多奋庸熙载之彦。圣祖临御六十余年,其间良臣硕辅,后先相望;据朕所深知者,举其一二:如大学士公图海、公赖塔、大学士张英、尚书顾八代、马尔汉、赵申乔、河道总督靳辅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四·阿桂

    九月癸巳上谕军机大臣曰奎林至询及阿桂在当噶尔拉撤兵事所言甚详阿桂于此事措置得宜从容中度可谓善于经理至贼酋索诺木屡次差人报禀并差贼目丹巴沃杂尔来营欲求官兵让出阿桂因将计就计全师而出所办必当如此彼时贼意欲

  • 补编一·佚名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海防紧要宜毖近患而豫远谋摺(光绪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军机处密寄署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上谕(光绪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奏筹备台湾防务摺(光绪十年正月初四日到)福州将军穆图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时令表春秋开卷书春王正月议者纷然蔡氏尚书传既主不改时改月之说而文定传春秋又谓夫子虚加春字于月之上谓周本是冬十一月夫子特借以明行夏时之意是皆攷古未核惑于冬不可

  • 程氏经说卷四·佚名

    小雅鹿鸣自鹿鸣以下二十二篇各赋其事于其事而用之其周公之谓乎与二南同也燕羣臣嘉宾则用鹿鸣鹿食则相呼故以兴燕乐呦呦和声和声相呼共食野之草物情相乐也君臣宾主相乐如此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言其相乐又以币帛将其诚意

  • 第十七章 1·辜鸿铭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

  • 卷十九·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九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宣公二经【辛酉】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无传】公至自齐【无传】○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无传】○秋取根牟【杜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邢阳都县东有牟乡林取言公

  • 卷五百一十一·佚名

    △第三分不思议等品第十六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大事故出现世间。为不可思议事故出现世间。为不可称量事故出现世间。为无数量事故出现世间。为无等等事故出现世间。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 答姚际虞问(二则)·太虚

    问一:临终时如何使一念不乱生西?  答一:一、平时念佛专一,或能入定;二、信心坚固,愿力真切。问二:每日念佛数时,总觉散乱不定,如何能不散乱,临终决定往西?  答二:一、每日念佛以有恒为要,多看净土经典,更能七日为期专心致念,久之

  • 人天眼目卷之四·智昭

    沩仰宗师讳灵祐。福州长溪赵氏子。得法于百丈海和尚。初至大沩木食涧饮。十余年始得仰山慧寂禅师。相与振兴其道。故诸方共称曰沩仰宗。三种生师谓仰山曰。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生。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云。

  • 重编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序·德清

    明 德清述 高承埏补重编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序诸祖道影。八十有八。国初自大内传写。安奉金陵之祖堂。万历甲申。紫栢大师。得新安丁南羽。临写三堂。散置名山。乙卯。憨山大师。更临小册。各为传赞。以系其后。崇祯壬

  • 横浦集·张九成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张九成撰。本集为作者门人郎晔编。凡赋、诗4卷,余为论,策、进讲讲义、序、记、书简、杂著、题跋、赞、铭、祭文、墓志铭等各体著作。其书卷末原附《心传》、《日新》2录,因已有单本另行于世,故《

  • 伊江集载·佚名

    不分卷,约1.7万余字。是书汇抄清代伊犁地方应办各项事宜及舆地形势。记事至清咸丰年间。为辑录案牍而成,边围制度据此得传,亦属治方隅史之要籍。抄本,极为罕见,弥足珍贵。按舆地、城池、山川、坛庙祠宇、军台、河渡、

  • 滦京杂咏·杨允孚

    元诗别集。杨允孚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为1卷本。较常见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为2卷。两种版本仅卷数不同,内容完全一致,即收入108首七言绝句。所谓的滦京,指元代上都,因有滦河流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