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唯物论没落中的哀鸣

前据东方杂志所载现代物理学之新宇宙观一文,作新物理学与唯识论,以略有申论。张世俊君自汉口来书,深致赞意;并媵以汤钟灵君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上所发表之现代科学中的观念论及其批评一文,乃对于新宇宙观的反驳。张君谓其中诸疑点,似皆已为经论所破,嘱再为申论之,此诚现代思想中最有意义的探讨。

余赞许秦斯爵士等现代物理学之新宇宙观接近唯识论,以其纯出于科学的理论物理学之进步所构成的新哲学,非以其系袭观念论的旧调。盖欧洲的观念论殊多缺点,余尝评之为“独头意识的宇宙观”,诚有陷宇宙万有为心灵之幻影,毁坏因果律之虞,余亦向不取之。然新物理学的宇宙观及唯识论,则并不如是。在不离识──或认识──的条件下,未尝不容许“万物之相当实在”,易以较为宽广确当之因果律,而绝非破毁因果律,使科学的进步及人生的向上,有更加努力的奋勇,初不堕入怀疑悲观而踌躇退却。故对于钟君结论中所谓:“一切准备以最高虔诚献身于真理的科学者们,不要怀疑,不要动摇,不要为虚伪的观念论者──太虚按:应加及虚伪的唯物论者──所迷惑!坚定了我们的信仰,坚固了我们的意志,勇往迈进吧!光明在等著我们’! 实可为同情的共鸣。不幸、钟君乃为旧科学所囿,固执著根据旧科学的旧唯物论以故步自封,不敢向新科学的现代物理学宇宙观迈进,乃横加秦斯等以观念论者的旧头衔;将历来致诘观念论的疑难,施之以新物理学的宇宙观,以自坚其唯物论的壁垒。而不悟震蹋唯物论的宫殿者,乃是新物理学的地震,而不是观念论。对于进步的现代物理学既无法否认,则为唯物论的辩护,便等于没落的哀鸣!所施于观念论的攻击,自无涉于新物理学的宇宙观。

钟君的叙明现代物理学,亦诚有相当的忠实,但其固执著唯物论,则不能不认为感情意气用事。如所谓:‘但这些宇宙结构的原始材料,却并没有实体的存在,而只是抽象的波动。为这些原始材料之堆集的宇宙全般,当然也不过一个异常庞大的抽象形式,而缺乏实体的存在。这样、唯物论彼斥退了,观念论者都为之欣然色喜’。又谓:‘然而一向当作自然科学之最合理的哲学基础的唯物论,难道果真为科学自身内部所孕育发长起来的理论所推翻了么?这决不可能!秦斯等的论调,简直毁坏了自然科学的强固的基础,动摇了科学者对于他们自己的事业的信仰。在如此的意义上,他们简直可说是变成了科学的叛徒’!又谓:‘一向彼当作自然科学之基础的唯物论,实有其绝对的正确性,因之任何倾向于观念论的理论──即使为自然科学本身所展开的实证的理论──,都不足以动摇它,震撼它。这样的企图,不过像一层加以明镜上的薄雾,略经拂拭,便会烟消云散;而那曾彼障蔽的明镜,仍将闪耀著它晶莹的光辉。科学者们用了毕生的精力与最高的虔敬所孜孜研究的外在世界,决不只是一个空虚的心灵的幻影,而是有著强固的实际存在的’。都只是些干号著、空喊著的哀鸣!说不出唯物论所以尚能强固存在的理由!至云:即使为自然科学本身所展开的实证的理论也不足摇撼唯物论,那更显然不惜牺牲“科学的真理”以曲护“唯物论”了。

其引斯宾塞等所说的素朴的论调,以证明唯物论为永恒不变的真理。殊不知此种常识的事实,亦不为新物理学宇宙观者所否认,特常识的与科学的自有见解不同,犹之素朴实在论与新实在论的不同而已。欲引之以自固唯物论而攻击新物理学宇宙观,已甚无聊!何况更引苏联哲学杂志的唯物史观者阶级意识说,欲将新物理学的宇宙观,曲解为布尔乔亚意识中的观念论,那简直是为愚忠墨守于旧科学的唯物论,欲拦阻新的科学进步的探究了。不错的,‘但人类为其自身狭隘的感觉所限,常常只能看到它的一方面或另一方面,因此真理的演进过程,乃不得不为一个辨证法的过程’,而最后的真理终可以找著;但找著的大概是唯识论,也许可叫做新的唯物论,或是主客内外合一而不必是钟君固执著的旧唯物论的外在世界。钟君等不必死守著唯物论,应向新的自然科学途上迈进而唯真理是探求!

其驳斥秦斯最有力之点,自然要算秦斯称物质波为认识波了。如曰:‘认识波这名称,便是秦斯爵士的杜撰’。又曰:‘不过秦氏最主要的论点,乃在把物质波解作认识波,因而赋予之以观念的属性。他以为干涉原则阐明客观的物质之本性、只是主观的认识之程度,这其实根本错误!我们说:一个质点于某一时间在某一地点,这句话固然代表了我们对此质点的一种认识,而更重要更根本的,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此质点客观状态,它主要地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不仅为一种主观的认识。实际上,必定先有客观的存在,而后始能认识它,认识是主观的我的心灵与客观的物的本体间之一种反应过程,没有客观的存在,这反应过程是无从发生的。所以秦氏只看到了物质波的概率解释一方面的意思,而忽略其更重要的另一方面的意义’。然“认识波”一名出于秦氏之创制,此正秦氏之特胜处,何足以杜撰为病?而钟君此中的驳论,我虽不知秦氏作如何答辩,但在于唯识论中则为久已解答的问题。一方面代表了此质点的一种认识,即是“见分”;一方面也代表了此质点的客观状态,即是“相分”;只要“相分”不能脱离开“见分”,便成立了“唯识”。原不要否定“相分”亦为一个因缘生的客观事实,即所谓“必先有客观的存在而后始能认识它”;只要去掉了先后的意义,也必与有所缘缘心心所乃生之义相合。由此、只要客观的质点状态不离主观的认识程度,便不可不为“认识波”了。这在佛学早有观所缘缘论的详辨。

‘作为感觉的源泉,一个客观的实在世界必然存在,试举两个显明的例证吧:从纵的方面而说,联属于同一组合的若干感觉──知觉──,在时间长流里,恒能保持不变。………倘若感觉只是心灵的自发的任意的活动,而没有实在外界事物规范著它,则这种齐一性该怎样解释呢?从横的方面说,同一的感觉,对于不同的心灵有同一的意义,一本书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本书,决没有奇怪的人会觉得它是一枝笔或别的东西。这种感觉的共通性,更使我们不得不倾向于承认一个客观的实体之必然存在,不得不相信唯物论’。以上是钟君最精辨的一段驳论,但此虽可为向来驳倒观念论的利器,并不悉秦氏能作若何的辩解,而在唯识论,则在于最先的二十唯识论已早将钟君纵的横的两个问题解决了。二十唯识颂第一颂所提解的四个问题,即有这两个问题在内,如果不是彼唯物论把聪明蔽塞完了的,尽可去研究以获明解,所以、虽未尝不承认不离识的缘生事物存在,然成立的却是唯识而不是唯物。(见海刊十八卷七期)

  


猜你喜欢
  目录·投子义青
  拜访太虚法师记·太虚
  卷第二十·佚名
  卷第十二·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四卷·湛然
  目录·佚名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佚名
  佛说华手经卷第五·佚名
  卷五百五十九·佚名
  卷三·丹霞子淳
  答 白 慧 问·太虚
   第三十三則 陳尚書看資福·胡兰成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第四分之九)·佚名
  与德人谈话鳞爪·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成化八年十一月癸巳朔钦天监进成化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周景王增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甲午 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

  • 通志卷五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七散官第十二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特进 光禄大夫以下】武散官【骠骑将军 辅国将军 镇军将军以下诸校尉附】开府仪同三司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位亚三司后汉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七 陈世系表畧 陈氏汉太丘长陈寔之後也世居颍川寔元孙准晋太尉准生匡匡生达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历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尝谓所亲曰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後我子

  • 十五、在新年里·包天笑

      父亲对于我的教育,主张开放,不主张拘束。他常和母亲说:“孩子拘束过甚,一旦解放,便如野马奔驰,不可羁勒。”但父亲又批评我道:“他太懦善,少开展之才。”从来“知子莫若父”,信哉斯言。不过

  • 顺宗本纪·欧阳修

    顺宗,名诵,德宗的长子。母亲是昭德皇后王氏。最初封为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六月,晋封为宣王。十二月十九日,被立为皇太子。顺宗为人宽厚仁爱,好学技艺,擅长隶书,对师傅重礼,见到师傅就先叩拜。随从德宗赴奉天,常常手执弓箭

  • 湘阴公刘繫传·薛居正

    湘阴公刘斌贝,为徐州节度使。乾皊元年(948)八月中,有五色云彩出现。第二年冬末,有鸟飞来集于鲜碧堂庭前树上,黄色的羽毛红色的鸟嘴,金色的眼睛青色的翅膀,深红色的足趾黑色的尾巴,就像凤凰。有宾佐叹息说:“野鸟入室,主人将去

  • 晋纪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317)·司马光

    晋纪十二 晋元帝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 [1]春,正月,汉兵东略弘农,太守宋哲奔江东。 [1]春季,正月,汉军向东进攻弘农郡,太守宋哲逃奔江东。 [2]黄门郎史淑、侍御史王冲自长安奔凉州,称愍帝出降前一日,使淑等赍诏赐张,拜大都督、

  • 王正廷·周诒春

    王正廷 字儒堂。年三十五岁。生于浙江寗波。已婚。子二。女三。初学于天津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二年。入耶路大学。得学士学位。入耶路大学院一年。被选入某名誉学会。

  • 凡例·李塨

    一先生是编本之孝悫先生家学孝悫先生躬行实践成己传后详见诸名公传表纪略及孝悫文集内固是编之渊源也一颜习斋先生当羣儒割裂之后独得周孔旧辙卓然见于言行先生从而受之遂广衍抉剔使圣学如日月重光每推习斋先生首倡功

  • 春秋讲义卷三下·戴溪

    宋 戴溪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鱼石之入也彭城不书宋诸侯之围彭城也复繋之宋何也虎牢郑地也诸侯夺而城之故不书郑言郑之不能有其地也戍郑虎牢复系之郑言

  • 卷八十四·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十四     婺源江永撰歌舞    樂五補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於言故曰詩言志既形於言則必有長短之節故曰歌永言既有長短則必有清濁高下之殊故曰聲依永

  • 卷一·方苞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一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汉河间献王好古书购得周官五篇武帝求遗书得之藏于秘府诸儒皆莫之见哀帝时刘歆校理秘书始着于録略以考工记补冬官之阙歆门人河南杜子春能通其读郑众贾逵受业于杜汉末马融传

  • 辩意长者子经全文·佚名

    後魏沙门法场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菩萨万人。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名曰辩意。从五百长者子。各有五百侍从。来诣佛所。前以头面著地。为佛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衆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三   復次善現.八十隨好者.謂如來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赤銅是爲第一.如來手   足指圓纖長[月*庸]直柔輭節骨不現是爲第二.如來手足各等無差於諸指閒悉

  • 佛说越难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承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私国。贤者飞鸟聚。彼时国中有四姓长者。名曰越难。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难为人悭贪嫉妒。不信道德不喜布施。日未没。常敕门监。有来乞丐者勿得通也。  难有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

    法国卢梭著。175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作者社会历史观的代表作,阐明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提出克服不平等的方法。认为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之

  •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林顿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是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创作的文化史著作,首次出版于1955年。该书是作者倾其毕生的研究经验、研读心得思想的结晶,将人类文化比做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榕树,详细追溯了文化的演进过程,从文化低级阶

  • 招远县续志·陈国器

    四卷。清陈国器、边象曾修,李荫、路藻纂。陈国器,道光年间任招远县知县。边象曾,道光间曾任招远知县。李荫、路藻招远县志,自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张作砺创修后,又已二百余年未经续作。陈国器莅任后,就集邑中绅士,倡议设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