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大唐太上皇制)
朕闻,天之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广,纵横之数可推。则知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拯沈沦於沙劫,救焚灼於尘区,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力,其大则包於宇宙,其小则隐於毫芒。七十二君,先在陶钧之内;万八千载,即为俄顷之间。汉日载其通晖,周星彰其降诞。鹫头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鸡足山中,舒玉毫之瑞色。干戈不用,梵志摧锋,甲胄无施,波旬溃旅。辟圆明之净域,启方便之禅门。慧晷耀於昏衢,慈雲清於朽宅。无得而称者,其惟正觉乎。然则教自西方。法流东夏。马鸣龙树肇阐琼编。罗什道安承宣宝偈关中道俗。虽传贝叶之文。江左黎元。未极莲花之旨。又以元魏迷於释典。宇文扇於魔风。开皇之初。暂为修建。大业之末。遽即分崩。我大唐之有天下也。
叡圣重光。文思御历。吞沙静{薛女}。练石称神。巢燧执鞭。羲农拥篲。悬法王之镜。转梵帝之轮。被正朔於蟠桃。混车书於细柳。三藏沙门菩提流志者,南天竺国。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也。年十有二。外道出家。事波罗奢罗。学声明僧佉等论,并历数咒术。及阴阳等。年逾耳顺。遽乃心归。知外法之乖违。悟释教之深妙。隐居名岳。积习头陀。初就耶舍瞿沙三藏学经论。其後遍游五天竺国。
高宗天皇大帝。闻其远誉。挹其道风。永淳二年。遣使迎接。
天后圣帝。应乾司契。当宇披图。令住东都居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花严等经一十一部。
中宗孝和皇帝。循机履运。配永登枢。神龙二年。令住京下於崇福寺翻译此经。俄属灵祐亏微。绵区集祸。
乔岳之仙长往。茂陵之驾不还。朕以庸虚。谬膺不构。敬遵前旨。勖就斯编。法师寻绎故文。发挥新句。炎凉不懈。晓夕忘疲。旧翻新翻。凡有四十九会。总其部帙一百二十卷成。以先天二年六月八日。毕功进内。法师戒珠在握。慧炬明心。为法门之栋梁。启僧徒之耳目。伏愿上资七庙。八百之祚长延。下及万方。亿兆之恒逸。远迩宁谧。朝野欢娱。致浇俗於淳源。归迷生於寿域。暂乘紫机之暇。聊题缃帙之前。所有会名。具於其目云尔。
猜你喜欢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卷下·佚名 卷第二十七(成字号)·朱时恩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四卷·佚名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卷八·佚名 答赵辰官问(十五则)·太虚 跋语·智旭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法仪轨卷中·佚名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佚名 撰集百缘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十二·霁仑超永 别行大般若经第七分第十六分序·太虚 毗尼日用录·佚名 道安法师念佛赞文·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