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六祖曰】通达一切法。无能所心。是名为忍。此人所得福德。胜前七宝之福。
【李文会曰】知一切法无我者。一切万法。本来不生。本来无我相。所得功德。即非七宝布施等福所能比也。得成于忍者。既知人法无我。则二执不生。成无生忍。此乃胜前七宝布施菩萨。夫万法本来无性。皆因自己之所显发。且如眼对色谓之见。耳对声谓之闻。见闻是根。色声是尘。色声未对之时。我性常见常闻。未曾暂灭。色声相对之时。我性未曾暂生。此是菩萨了悟真性。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所以不曾生灭。凡夫即被妄心所覆。随六尘转。即有生灭。故尘起即心起。尘灭即心灭。不知所起灭心皆是妄念也。若见六尘起灭不生。即是菩提。
【川禅师云】耳听如聋。口说如著。颂曰。马上人因马上君。有高有下有疏亲。一朝马死人归去。亲者如同陌路人。只是旧时人。改却旧时行履处。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王日休曰】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者。谓菩萨济度众生。无非得福。然菩萨不享世间富贵。但积福于虚空而已。故曰不受福德。积于虚空愈久而不已。直至于成佛。故成佛得其福德如天地广大。所以佛称两足尊者。谓福与慧两者皆足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王日休曰】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者。谓菩萨本不为作福德而度众生。其福德自然随之。如人行日中。本不为日影。而日影自然随之。若为作福德而度众生。则是贪著其福德而欲享受也。为其非贪著而享受。是故说不受福德。其言是故者。盖为不贪之故。所以言不受也。
【李文会曰】不贪世间福德果报。谓之不受。又云。菩萨所作福德不为自己。止欲利益一切众生。此是无所住心。即无所贪著。故云不受福德。
【智者禅师颂曰】布施有为相。三生却被吞。(证道歌曰。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注云。古德云。人天福报为三生冤。人罕知之。良因世人因其福力。不明其本。就上增添以此世福恣情娱乐。临命终时。福尽业在。反堕恶道。受种种苦。故云招得来生不如意也。此颂言布施有为相。三生却被吞者。其说亦同。(三生者。今生后生再后生是也。)七宝多行慧。那知舍六根。但离诸有欲。旋弃爱情恩。(六根。乃眼耳鼻舌身意。但能离诸有欲。旋即弃舍爱情之恩。旋。疾也。旋句缘切。)若得无贪相。应到法王门。
【川禅师曰】裙无腰。裤无口。颂曰。似水如云一梦身。不知此外更何亲。个中不许容他物。今付黄梅路上人。(蕲州黄梅县东。五祖弘忍大师。传法与六祖慧能。)
猜你喜欢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二(附录)·王日休 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太虚 佛说华手经卷第二·佚名 成唯识论 第七卷·护法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大雲初分正法健度第三十五·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二·瞿汝稷 山家绪余集目次·善月 累教品第二十五·佚名 五教仪开蒙叙·续法 辟邪集附·智旭 王阳明与新中国哲学·太虚 佛法之四现实观·太虚 伽耶山顶经(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