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疏钞云】佛言。若有人言如来有来有去有坐有卧。即不解佛意也。何故。只如众生妙性。还有来去坐卧否。众生亦如是。如来亦如是。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住寂灭。若有动者。即云不解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疏钞云】如来者。来而无来。去而不去。住而不住。非动非静。上合诸佛。下等群生一性平等。故号如来。
【王日休曰】此分三言如来。皆谓真性佛也。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者。真佛无相。故不可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形容之。若可以形容者。则是有相。故此人不晓解我所说义也。何以故者。佛又自问何故不解我所说义乎。乃自答云。我所谓如来者。谓真佛也。真佛既无形相。又遍虚空世界。岂有去来哉。故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其言故名如来者。谓真性自如而无所不可。凡其所现。乃随众生业缘而来现。其实则遍虚空世界而未尝有去来。此所以名之曰如来而已。而其言如来者。亦强为之名耳。真性不可以形容故也。详见第二分与此后分。
【陈雄曰】如来现千百亿化身。演真空无相法。如镜中像。无生灭义。故人不知其何所从来。亦不知其何所从去。华严经云。上觉无来处。去亦无所从。清净妙色身。神力故显现。三昧经云。亦无来相。及以去相。不可思议。六祖云。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无住云。身心常灭。是如来卧处。然则来去坐卧。又孰得而轻议哉。今有人焉。辄言如来具四威仪。所见谬甚。夫何了得如来所说真空义趣。圆觉经著真空之说曰。云驶(音史疾也。)月运。舟行岸移。盖谓月未尝运。岸未尝移。真如性体。未尝作止任灭。皆人谬见耳。
【颜丙曰】行住坐卧。谓之四威仪。见性能行持人。所谓行住坐卧。常若虚空。若人言如来尚属来去坐卧。是人不解会所说义理。何故。如来者。如如本性也。本无动静。所以无去无来。故假名如来。昔哲宗皇帝诏国一禅师入内道场。师见帝起身。帝曰。禅师何必见寡人起身。曰。檀越何得以四威仪中见贫道。如此步步行持。谓之寂静。
【智者禅师颂曰】如来何所来。修因几劫功。断除人我见。方用达真宗。见相不求相。身空法亦空。往来无所著。来去尽皆通。
【李文会曰】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来去皆如。其谁来去。又云。无所从来者。不生。亦无所去者。不灭。不生者。谓烦恼不生。不灭者。谓觉悟不灭也。又云。知色声起时。即知从何而来。知色声灭时。即知从何而去。故色声香味触法自有起灭。我心湛然。岂有来去生灭相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不清净也。
【川禅师云】山门头合掌。佛殿里烧香。颂曰。衲卷秋云去复来。几回南岳与天台。寒山拾得相逢笑。且道笑个什么。笑道同行步不抬。
猜你喜欢 卷第三·如卺 杂譬喻经(失译)·佚名 维摩诘经纪闻叙·太虚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三·湛然 述千品第十六·佚名 维摩经略疏卷第二·智顗 卷九十·佚名 得道梯橙锡杖经全文·佚名 卷一·佚名 宗教律诸家演派·佚名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卷上·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四·王日休 济宗颂语(附)·法藏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九·明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