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法之四现实观

──二十年十月在开封河南大学讲──

今日贵校邀讲佛学,又承瞿、乐二君介绍,无任感谢!佛本梵音,义为觉者,含无上正遍觉意,亦即最高、最遍,最平等之觉人。此与中国所称圣人略相等,并非作祸福之鬼神,亦非创造宇宙之主宰,乃为洞明宇宙人生真相、自觉觉他者。是故吾人所应知者:一为佛之自所觉法,一为佛所说法。佛对宇宙人生性相,依最高、普遍、平等智慧,贯澈上下、表里、始终,尽行觉悟,此为佛之内心境。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在未证佛果之前,佛若不将自所觉者开示众生,众生则无由了知。故佛利用微妙音义,为众生说明其所觉真相,虽不克一一尽其致,而如地图之示地形,手指之示东西,可依之而觅得途径。是故吾人研习经、论,律大藏教典,以明宇宙人生事物之真理,是为学佛者应有之过程。吾人果能依所示教者以修学,启发本具智慧,自不难渐生佛智,而达最高目的。佛法不离现实真相,故非幻想,非假设,亦非空谈,乃觉悟现前显现事实之一切真相,复说明现前显现一切事实之真相者也。明乎此,方克以言佛法。

一、现行实事之起灭无常观 就现前显现流行之各种实际事物而观察之,均属起灭无常。如孔子所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又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均言现事之迁化无常。试观流水、花谢、鸢飞、鱼跃,可知流行变化,忽起忽灭,迄无常态。又如云山、水波,时刻变化;以至一木、一草、一花、一叶,莫不皆然。人亦如是,由幼而壮、而老、而死;推之地球、月球、日球,,以及无量无边虚空世界,无不有成、有住、有坏、有空,起灭无常。而佛法之第一步,即将此现前流行之一切事实的起灭无常如量说明,毫不增减。并不玄想,亦不谈空,随事随物皆可证实。但世人贪、痴不了,常欲向无常的现实之内或之外,觅一永久常住之物以求满足。如唯物者,欲用化学分析方法以求最后单位,求一不可分的永久不变之实体,称为原子、电子之类。实则不过就现前事实,设一假想,遂有此假设之名物。质其究竟,终无实相。而佛法则就其起灭无常还他个起灭无常,如此方为实在,方不为主观上假设所迷惑。而近世所谓科学之进步,乃常觉其自己昨日之裂痕,因其所计的原质、原力,出乎事物现实之外而勉强加以假设,纯本于迷信之要求。故科学之建筑在迷信之上,亦如神教之创造论,以上帝或神为其基本。谓此上帝或神超越万事万物,永久常住,并能创造一切,现实生灭皆因而有。此均为佛法之所破。又如印度外道,更有一种神我之假设,以为众生各有一神我,为永久常住,此亦不过为迷信要求之假设。在现实背后,抽象假想作真我,亦为佛法所不取。佛法如量而说,现行实事起灭无常,就还他个起灭无常。事实如此,焉假外求?是在佛法,名曰诸行无常观。

二、现事实性之缘成无性观  事物成为事物,乃为事实上一切关系条件完备时之所显现。譬如这讲台上陈设之花草,是因种子、气候、土宜、人力等之关系条件所集显而成。推之社会现象之变化,有谓在于经济,有谓在于政治,有谓在于教育,有谓在于宗教,均为偏执之见。实则由种种关系条件完备时,集中于一焦点,然后随其分量之配合,而显现各种之变化,是之谓众缘所成。推之一花、一草以至于地球、日球等,亦皆众缘所成而无固定之实性。何则?例于花,若谓其有体性者,何以因气候、地宜,人力等环境条件──生理学上之环境因子──而生变化。如缺其各种环境之关系条件时,即成萎垂现相,则其无有体性可知。故凡过去、现在、未来所出生之一切一切,均为众缘所成,空无体性。换言之,一切事事物物,又可以合一团体目之。如人为五官、百骸之集团;而五官、百骸又为各种细胞之集团;而各细胞又为各种原形质及细胞核等之集团;而此原形质等之瞬息变化,亦可谓其为各种瞬息变化之集团。凡此皆并无固定之实体,因此亦无体性之可寻,故佛法谓之为空。心经所云‘色即是空’,色为众缘所成之谓,而空即无体之谓。佛不过将一切事物的真相如此还他如此。世人多为画蛇添足之举,如眼有病见空生花,实则无花。而众缘所成空无自性乃为实相,是为事事物物显现之真理,在在均可证明。惟世人因迷信之要求,而求满足其迷中之贪欲,于一切真相真理,皆起或增或减之谬解,而成错误之习惯与错误之行为心理。如是、乃以个体及我、他为实在,其实不然。又如见桌,即非见桌。盖可见者为其色相,而色相乃众缘所成,色相非即是桌,不过名为之桌。见人亦然,见宇宙万物亦莫不然,均不过为假相假名而已。又不过为触到、听到、见到之各条件和连续之想像而已。是故所知之各物,佛经上说为“比量的共相”,亦如世俗之“归纳法”,不过归纳他作一概念,实无体性之可言。是在佛法,名曰诸法无性观。

三、现量实相之真如无相观 现前显现知识的现量所见实际之相,离于名言种类等之分别,实无如上所说诸事物。依于现量所见,经过意识上构成概念之假相而立一名词,遂成为世俗之万事万物。非依见到、听到的,不能集成概念而立假名。此假相假名,在佛经上谓“比量知识”;即比量所知之假相,还他个为假相,不为增减,如量而说,不起比量所知而安住现量实相,则即真如,以其真是如此还他真是如此,不令有概念的假名相,不加肯定与否定,故云真如无相,盖即无相真如观也。四、现变实力之唯识无境观 此为上说之三项所层层说明及证明。夫真如既为无相。故一切事实之生灭变化皆为唯识所见。如眼识之现色形,耳识之现声响,鼻识之现香臭,舌识之现甘苦,身识之现冷暖,意识之出现一切差别之假相,而末那识之以为有我、有实,阿赖耶识将一切经历连续保存。如有随其起灭无常,成为经验之流,乃因有此种种之识,而现一切事事物物之起灭无常。是故缘生无性,唯识所现,如水月、镜花,相用宛然即无有实体,故曰唯识无境。凡此皆佛法之要旨。既能明了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可证到成佛之地位。今日所说,姑止于此。(乐天愚记)(见海刊十二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卷第一·佚名
  佛法与科学·太虚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纪梦悼印光大师·印光
  卷第十四·霁仑超永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三·澄观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十卷·慧远
  卷六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百年一梦·佚名
  复黄谦六居士书·太虚
  征求佛生年考·太虚
  印度之佛教附录:说无我·梁启超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二卷·护法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一卷·宝亮
  中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442_1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卷442_2 【吴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赠绝句】白居易   金马东门只日开,汉庭待诏重仙才。  

  • 卷二·张元凯

    五言古诗安履山房赠舅氏启孙二首黄鹄恣冥翮,寒松挺贞干。纵尔寡谐合,允为明哲叹。舅氏甘隐沦,幽栖抱璀璨。冒枕白云多,隐几青山乱。岩扉暮霭浮,风树空音散。流坎任所止,豕鹿聊为伴。不苦扬雄吃,而爱长卿慢。原阡竭心力,愚谷安

  • 第一折·张寿卿

    (冲末扮刘太守引张千上,诗云)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人若无心治家国,不知虫鸟有何情。小官姓刘名辅,字公弼。幼习儒业,颇看诗书。自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今除洛阳太守。某有同窗故友,乃是赵汝州,离别久矣。近日捎将一

  • 南曲入声客问题辞·毛先舒

    往古之天下,偏于西北,故其为音,有平、上、去而无入。后世之天下,既有东南,以补宇宙之全,则亦必多入声之一部以补之,而后天地之元音,始无缺而不全之憾。独是南方之人,其于入声也,不能如平、上、去之画一。愚谓:欲调入声,必先定其为

  • 萧观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萧观音(1040-1075)辽道宗(1050-1100年在位)耻律弘基后,枢密使萧惠之女。清宁初立为懿德皇后。工诗,善谈论,能自制歌词,尤善琵琶。有《回心院》词十首。 ●回心院 萧观音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 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

  • 九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九集序缀白裘之行于世久矣,自初集以至八集,见者无不击节。所以辑是编者,广搜博采,嗣八集而踵起也。夫自开辟以来,其为戏也多矣:巢许以天下戏,逢比以躯命戏,苏张以口舌戏,孙吴以战阵戏,萧曹以功名戏,班马以笔墨戏;至若偃师之

  • 卷八·本纪第八·仁宗·张廷玉

        ◎仁宗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

  • 卷二十八·佚名

    七月二十八日(癸巳),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常青、李侍尧、蓝元枚、柴大纪曰:副将林天洛、参将廖光宇病故员缺,业经委员署理。但现在台湾剿捕逆匪,正在需人之际,若由部推补前抵台湾,未免稽迟,而且于打仗出力人员,不足以示鼓励。着常青

  • 今献备遗卷二十八·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英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庶吉士入翰林未几召及王直入内阁书机宜奏授修譔进侍讲二十年従北征至库楞海旋师至威敌命碎李陵台驿令碑沉河中絶其争上顾喜曰秀才朕需尔为用勿惮劳因言敌遁幸勿入险穷追

  • 绎史卷四十六·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人颂僖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冬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反薨于小寝即安也【谷梁传小寝非

  • 卷九·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元帝纪第九 孝元皇帝【荀悦曰讳奭之字曰盛应劭曰諡法行义悦民曰元师古曰奭音式亦反】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

  • 周文育传·李延寿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陽羡人。他从小案亲去世,家中十分贫困,原居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来回在水中游几里路远,跳起六尺的高度,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众人都难以比得上他。义兴人周荟当时任寿昌浦口的戍主,见了以后很

  • 蒲察世杰传·脱脱

    蒲察世杰本名蒲察阿撒,曷速馆斡笃河人,后迁居辽阳。起初他在梁王完颜宗弼军中。蒲察世杰力大无穷,每当与武士角力赌羊,必胜。他能用拳击四岁的牛,牛的肋骨被折断而死。一次有一辆粮车陷在泥坑中,七条牛拉不出来,蒲察世杰用手

  • 卷八十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八十七   宋 程公说 撰小国第七爵姓俱亡江        厉英        巢桐        贰轸        绞州        权道        栢鄾       

  •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佚名

      元 管主八撰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序    古汴龙

  • 神食·威尔斯

    《神食》讲述的是两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营养品“神食”,这种营养品能让食用者生长加速且变得巨大:鸡吃了后大得能食人,黄蜂和老鼠吃了后也能大得攻击人,婴儿吃了后则很快长成巨婴乃至巨人。然而就在读者眼看着故事中的

  • 增广贤文·周希陶

    清代以后流行的启蒙书。编著者不详。原名《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后来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始定今名。清同治年间周希陶按音韵对此书作了重新编排,使之更易诵记。内容大多采自古代典籍和民间谚语,主要是人生和道德格言

  • 魔力·程小青

    这案子发生在一个我还没有和霍桑分居的夏天。 正午时分,保火一般热的太阳满照在街心。那黄澄澄一片的砂石马路,给薰炙得如同烙铁一般。黄包车夫们赤着双足,在烈日中挣扎卖命。他们的足底上虽然起了厚茧,神经的感觉似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