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香醉山五髻乾闼婆王宫。彼有种种鼓乐弦歌出微妙音。

  尔时世尊处大殿中。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复有诸大圣众皆来集会。所谓有学无学诸声闻众。并无量无边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复有无量无边成就持明持金刚者。金刚手及忿怒王持明王百千等众。复有具种种持明宝髻佛顶轮王等众。复有宿曜并母鬼母鬼主。及诸释梵大自在天那罗延天庆自在天大黑天神童子天夜摩天水天风天四天王天并五通仙人等。俱来在会作广大供养。围绕承事合掌恭敬。

  尔时世尊处于众会。譬如须弥显于大海。是时五髻乾闼婆王。与七十二百千乾闼婆女。作种种妓乐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愿闻利益之事。唯愿世尊为我宣说。彼圣多罗菩萨。即是诸佛如来之慈心。是大明王降魔最胜。是大持明是大轮王。广显甚深具大势力。唯愿世尊悲慜于我及天人阿修罗等。常得利益获安乐故。宣说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尔时世尊受五髻乾闼婆王请已。赞言善哉善哉乾闼婆王。汝能问于如来如是之义。令诸天人一切众会。得大利益获安乐故。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次第宣说。时彼乾闼婆王闻佛语已受教而听。

  尔时世尊为彼乾闼婆王及一切众会。先说圣多罗菩萨陀罗尼曰。

  那莫三满多那哩始(二合)毗药(二合一)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帝(引)毗逾(二合引二)阿啰曷(二合)讷毗药(三合三)三藐三没提(引)毗药(二合四)那谟(引)婆誐嚩带曳(二合引五)阿哩也(二合)多啰曳(引六)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引七)怛他多部(引)多酤(引)致(八)波哩戍提没提(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九)萨哩嚩(二合)达哩摩(二合)多(引十)誐誐那阿末罗尾戍驮(引)达哩摩(二合)帝(引十一)摩贺(引)那野波哩嚩(引)哩莎贺(引十二)

  尔时世尊说此陀罗尼已。复为乾闼婆王及一切众会。宣说多罗菩萨一百八名。而说颂曰。

  是多罗菩萨  本从阿字生

  或生诸行相  不生亦不灭

  是相如虚空  虚空性生故

  随应现本相  相一多无碍

  色相现无边  善寂体纯一

  常现幻化相  密语真实语

  摄大真实理  真实行常行

  施于无所畏  寂静常除恚

  离诸怖畏苦  善破烦恼笼

  能解三有缚  苦海悉永离

  成就法能为  自他俱成就

  唯施最上法  总持自在王

  亦从总持生  施总持大义

  相应大自在  心意具相应

  不即相应相  相应相不离

  定意常不动  有动皆寂然

  常处莲华座  亦从莲华生

  目净如青莲  常为众生目

  清净最殊妙  慈眼视众生

  佛慧眼无漏  具纯一大悲

  常发大悲心  常行大悲行

  亦从大悲生  常具大悲心

  难伏垂悲愍  以悲普遍降

  所有苦恼者  除苦令欢喜

  法施甘露味  济苦获安乐

  苦海意清凉  是名自在母

  普世为照耀  妙容炽盛光

  众宝珠髻冠  清净光圆满

  摩尼真珠饰  发髻色绀青

  螺文相右旋  庄严无为体

  不善者令善  一切愿皆圆

  无喻庄严身  善意亦善逝

  寂静常安乐  大力如意通

  六念具六通  得诸波罗蜜

  善说四谛法  开迷大辩才

  幻化苦海中  现行幻化相

  持剑破烦恼  弓箭与三叉

  钵致仗及枪  都摩啰烁帝

  没誐啰金刚  种种诸器仗

  观视所持箭  悉施无所畏

  手掷金刚杵  现作无碍通

  能伏外敌军  表刹现幢相

  具大智慧力  善破勇猛军

  诸闇烦恼销  魔冤贼悉破

  如日销昏冥  是为上最胜

  善度轮回海  最上大吉祥

  实际住唯真  名闻称普遍

  常施爱敬愿  自胜复胜他

  欢喜施常行  微妙最善寂

  是即如来智  普仰如意珍

  戒相具足持  以戒行正道

  梵音甚微妙  三世最上音

  微妙一响声  如虚空大藏

  善生诸世间  无诤依怙者

  三乘为依怙  依行行三乘

  解脱三乘教  诸佛依三乘

  五面亦五眼  依五智性生

  正觉成菩提  即是大正道

  一切种种相  殊妙清净身

  皆随应现生  照世如宿曜

  自能达彼岸  亦善渡他人

  随意化百千  巧摄诸善义

  百千福具足  纯一化世间

  善舍一切财  种种幻化相

  世间大自在  吉祥诸天尊

  持妙青色莲  具戒施诸愿

  乐善常寂静  大静慧焰光

  诸恶障永除  是一切魔主

  度难与安乐  无等平等心

  斗诤悉永除  善离怖畏死

  部多主宰母  示作夜叉王

  现身为大龙  具百头千目

  百舌大恶相  真实无畏心

  胜种具百千  地天善持世

  常乐无畏语  疾疫毒永除

  殊妙大光明  无垢常清净

  一切世间母  持法利世间

  最胜灌顶王  所作皆已办

  具十波罗蜜  十地位常居

  藏显十法乘  十大真实理

  住十金刚句  表刹十法成

  十智除闇冥  观世自在眼

  具大妙色相  等虚空无边

  或现五通仙  具戒自在相

  离欲身应供  寂静道常安

  正觉所赞扬  是多罗菩萨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乾闼婆王及一切众会。此是多罗菩萨一百八名。我已为汝宣说。汝等应当至心。受持此多罗菩萨一百八名及陀罗尼。过去未来诸佛已说当说。为一切众生利益悲慜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于清旦时或为自他。诵此多罗菩萨一百八名并陀罗尼。乃至默念。或用匹帛为[巾*(穴/登)]。或于净壁依法。以最上妙色画菩萨像。或用檀香木作菩萨形。以清净心随意成办。然后于菩萨像前设种种供养。一日三时合掌作礼。依法至心而作观想。诵此一百八名及陀罗尼。此多罗菩萨具大势力。最上吉祥求销诸罪。善破魔军于初中善。而能施彼成就之法。若复有人发至诚心。持念一遍七遍乃至二十七遍当念诵时不阙文句。是人一切富贵吉祥之事及成就法。随愿获得永无障碍。得诸贤圣隐其本身常作拥护。又复得天龙夜叉释梵护世那罗延天大自在天。并母鬼主大黑天神频那夜迦庆自在天等。乃至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一切忿怒王大威德明王等咸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具于诸佛菩萨之行。当生苏珂嚩帝佛刹。是时五髻乾闼婆王。欢喜踊跃心生信重。即从座起自解己身。无价璎珞金银真珠摩尼珍宝种种严身之具。供养于佛合掌恭敬。瞻仰世尊而说赞曰。

  善哉世尊  甚奇善逝  常以悲心

  救护一切  而能为我  及于众会

  说此最上  真实之义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彼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并持明者。大忿怒主一切明王。诸天人众及五髻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一·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念常
  大雲初分智狂入健度第七·佚名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六·佚名
  卷第三·晦翁悟明
  目录·佚名
  普曜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九·佚名
  真常之人生·太虚
  卷第六·雷庵正受
  卷第一百七十四·佚名
  复希声居士书·太虚
  卷十·聂先
  卷七十一(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一出 耽试·汤显祖

    【凤凰阁】〔净扮苗舜宾引众上〕九边烽火咤。秋水鱼龙怎化?广寒丹桂吐 层花,谁向云端折下?〔合〕殿闱深锁,取试卷看详回话。〔集唐〕“铸时天匠 待英豪谭用之,

  • 卷三十七·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七 陆云【二】 赠郑曼季四首 谷风【五章】 谷风怀思也君子在野爱而不见故作是诗言其怀思之也 习习谷风扇此暮春玄泽坠润灵爽烟煴高山

  • 卷二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六 恕中和尚 日峰歌为昇居士赋 羲和鞭日昇扶桑残星晓月俱遁藏出海高峰最先照草木滉漾浮金光兴来振衣凌絶顶俯览人间同坎井呼吸元气融心神摆脱尘劳发

  • 卷二十二·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二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二首【元丰六年癸亥合明年甲子三月在黄州作】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羡君戏集他【一作古】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鷄退

  • 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脱脱

        ◎道学一   ○周敦颐 程颢 程颐 张载邵雍   "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为职业,党、庠、术、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之间,无

  • 卷第六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五〔起屠维单阏(己卯),尽上章执徐(庚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癸亥朔 诏赵府辅国将军厚焟奉汝源王妃管府事 改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李文进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 广灵王府革爵庶人俊以殴辱父母赐死 以灾伤存留保定河涧真定顺德大名广平六府见贮工部开纳例

  • ●南疆绎史勘本卷四·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纪略四永明王(上)右粤中纪略第四。○嗟夫!粤中之立国也,仅矣。崎岖黔、粤之间,与蛮獠杂处,鎗攘窜越,几不暖席;然犹支撑倾侧历十五年。其始也,瞿、严绸缪于内,何、堵捍御于外,陈、张之徒义旗云举,辑忠

  • 通志卷一百二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五上前汉萧望之【子育 咸 由】冯奉世【子野王 逡立 参】匡衡 张禹孔光 马宫 王商 史丹 傅喜 薛宣朱博 翟方进【子义】谷永 杜邺 何武 王嘉师丹 扬雄萧

  • 卷五十五 蜀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陈寿

    (程普传、黄盖传、韩当传、蒋钦传、周泰传、陈武传、董袭传、甘宁传、凌统传、徐盛传、潘璋传、丁奉传)程普传,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人。他起初做过州郡小辟,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跟随孙坚转战征讨,在宛

  • 桓宣传·房玄龄

    桓宣,谯国钅至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陽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自占据一城,拥有部众数千人。晋元帝因桓宣忠厚讲信用

  • ●蜀僚问答·刘衡

    南丰刘衡存稿 ○图治之道在恤民贫 或问图治以何者为先曰天下之患在贫。民贫无以为生。则轻犯法。吾儒身列仕籍。有牧民之责。道在恤民贫而已。能恤民贫使无犯法则治矣。 ○恤贫民之道在保富民 或问何以恤贫民曰但谨握

  • 序·钟泰

    钟子钟山,为教授之江大学。三年纂《中国哲学史》竟,督余为之序。钟山富于理性,纯于学,其为书立例谨严,忾乎独肩砥柱东流之责,可谓忧世之深矣!且夫古今能为学者,不出高明、沉潜之两途。沉潜者务涵泳,高明者喜创辟。涵泳久而理积

  • 第十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十卷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翻经沙门慧沼撰善生王品第二十一善生王品三门分别。言来意者。十六品学行流通分有五。第四正明持学。持学有二。初二品举昔持学。后一品劝今持学。举昔有两意。一

  • 佛说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咒经卷第一·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世尊游于罗阅只梵志丘聚。从是北上錍提山中天帝石室。尔时无数比丘。各各驰走匆匆不安。如捕鱼师布网捕鱼鱼都驰散。世尊遥见无数比丘各各驰散扰扰不安。佛知而故

  • 东维子集[四库本]·杨维桢

    元代诗文别集。30卷。杨维桢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孙仰曾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常见版本有明刻本、清沈氏鸣野山房抄本(《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卷首有明人孙承序。卷1-11为序,卷12-20为记,卷21为记、书题,卷22为志,卷23

  • 本草择要纲目·蒋居祉

    本草类著作。清蒋居祉辑。二卷。居祉,字介繁,新安(今属安徽)人。博学多识,兼通医学。蒋氏认为 《本草》、《素问》、《难经》并重。鉴于各家本草繁芜不精者多,应使繁简适宜,选择必用要药三百余种编辑而成。其子澣于康

  • 中华民国解·章太炎

    《中华民国解》是为驳斥杨度关于“中国”和“中华”的看法,章太炎在1907年7月5日《民报》第十五号上,作了一篇“中华民国解”的文章,对孙中山提出的“中华民国”国号进行了解释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