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所传

张所,青州人。考中进士,历官至监察御史。高宗即帝位,派张所巡视寝陵,回朝后,上疏说:“河东、河北,是天下的根本。以前误用奸臣之计,开始割去三镇,接着割去两河,造成民怨深入骨髓,到现在还无不扼腕痛惜。如果利用民心,就可借以为守;不然两河兵民,失去系望,陛下大事就无法成功。”并且议论还回京城有五利,认为国家的安危,在于军队的强弱、将相的贤与不肖,不在于迁不迁都。又上疏具列两河利害。皇上打算把他的建议之事交付他办理,正好张所议论黄潜善奸邪不可用,恐怕他有害新政。于是罢去张所的御史职务,改任兵部郎中。不久贬任张所为凤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江州。

后来李纲入朝任相,打算推荐张所经略两河,又因为他曾经指责攻击潜善的缘故,感到为难。一天,与潜善从容商量说“:现在河北没有人,只有一个张所可用,却又因为狂言抵罪。不得已先试用他,让他任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不是很好吗?”黄潜善同意了,于是任命张所为直龙图阁,充河北招抚使。赐给他内府钱数百万缗,发给他空白名告一千多道;以京西士卒三千人为卫队,将佐属官,允许他自行任用,一切可以见机行事。张所入宫晋见,上疏条陈利害。皇上赐给他五品官服送行,任命直秘阁王圭为宣抚司参谋官辅佐他。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依附黄潜善心意,奏称张所在北京开府不对;又说自从设置招抚,河北盗贼越来越多,不如停设,把其职权交付帅司。李纲说:“张所现在留在京城,招集将佐,还未出发,益谦从哪里知道他的扰动地方?朝廷因为河北百姓无所归向,聚结为盗,所以设置招抚司,因民力而用之,怎会是因为置司才出盗贼呢?现在京东、京西群盗公开横行,攻掠郡县,也难道是招抚司的罪过吗?现在正是艰危时期,朝廷正要有所作为,益谦是下等臣子,竟然以非理阻抑,这一定有指使他的人。”皇上于是下令治益谦的罪,命令下到枢密院,汪伯彦还用益谦的奏疏责问招抚司。李纲与汪伯彦在皇上面前争论,汪伯彦语塞。

张所正招集豪杰,任命王彦为都统制,岳飞为准备将,而李纲已被罢相。朝廷任命王圭替代他,张所被贬任为直龙图阁,安置在岭南。在贬所去世。他的儿子张宗本,因为岳飞的奏请而补官。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徐梦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五·佚名
  卷八十七下下·郝经
  卷六·曾巩
  明儒言行録卷五·沈佳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司马迁
  张冲传·萧子显
  叶琛传·张廷玉
  序·朱克敬
  ○[蒙古]色目人第二甲十五名·佚名
  卷八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212_1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高適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 卷二·彭定求

        卷2_1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李治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

  • 志第十三 仪卫·欧阳修

    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皆有卫有严。羽葆、华盖、旌旗、罕毕、车马之众盛矣,皆安徐而不哗。其人君举动必以扇,出入则撞钟,庭设乐宫,道路有卤簿、鼓吹。礼官百司必备物而后动,盖所以为慎重也。故慎重则尊严,尊严则肃恭

  •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诸王·张廷玉

        ◎诸王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

  • 三恕第九·王肃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

  • 卷七十九·国朝·蒋一葵

    【刘三吾】 〔名如利、,三吾,其字也,别号坦坦斋,以字行,系出宋楚国公之裔。世为茶陵人。元末,为永平教谕。洪武初,以文学应辟。〕 刘井孙,三吾伯兄也。元至顺,历建、徽、瑞三路推官,转宁国路,贼攻宁国,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关于《大荒集》·林语堂

    因为想把这五六年来的零篇文字集成一书,便为保存,所以想起集名。向来中国人的文集取名,都很雅致,如同书斋的取名一样,可以耐人寻味。因此想到已出的《翦拂集》,而以为此集命名,应该与上集集名意义稍微联贯,才有意思。最初想到

  • 王都中传·宋濂

    王都中字元俞,福建福宁州人。父名王积翁,曾任宋朝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1276),宋朝皇帝以福建八郡图籍献与元朝,积翁因而在上京拜见世祖。世祖赐给他金虎符,授予中奉大夫、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兼提刑按

  •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六人物志三十六大臣传二十二【满洲正白旗一 扈尔汉 武理堪 康果礼 景固勒岱 逹音布 英俄尔岱 苏纳 阿什达尔汉 萨穆什喀 雅赖 巴

  • 论语通卷四·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四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述而第七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

  • 卷十六·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六   宋 程公说 撰世谱七世谱叙篇考异下宋公子戴公为一世 生四子曰武公曰皇父充石【后为皇氏】曰好父说【后为华氏】曰乐术【后为乐氏】为二世 武公生二子曰宣

  • 卷三十五·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十五  宋 李樗黄櫄 撰云汉仍叔美宣王也宣王承厉王之烈内有拨乱之志遇烖而惧侧身修行欲销去之天下喜於王化复行百姓见忧故作是诗也倬彼云汉昭囘于天王曰於乎何辜

  • 卷五·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五翰林院侍讲衘方苞撰乡射礼乡射及正齿位无介而立三宾与兴贤能同何也教射则考德行道艺正齿位则书德行道艺皆以为乡大夫兴贤能之据故立三宾示将以充后举之选俾羣士

  • 变谋明慧品第五·佚名

    尔时慈氏闿士语善业。有闿士大士代欢喜最尊分德法。虽或布施持戒。所守分德法尊无盖德被无表。善业言:当从是代欢喜分德之法。何以故?十方无量佛刹一一刹土不可计数数灭度。以是本所起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及自致灭度处。其

  • 利益存亡·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

  • 序·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序自鹫岭拈花。鹤林示寂以来。二千有余岁矣。所谓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初不增减也。然古人有言。得之於心。伊兰作栴檀之树。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园。若作得失论量。未免傍观者哂。初机后

  • 诗家鼎脔·佚名

    南宋诗选集。又名《鼎脔集》。二卷。不著选编者名氏,卷首有序,署曰“倦叟”。序中有“宋季”、“晚宋”字样,四库馆臣以为不类宋人口吻,疑“倦叟”为元初人。清人劳权阅《全芳备祖》“桐花类”中见引《鼎脔集》诗,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