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盟传

王盟字子仵,是明德皇后的兄长。

祖先是乐浪人。

六世祖王波,任前燕太宰。

祖父王珍,任魏国黄门侍郎,追赠并州刺史、乐浪公。

父亲王罴,任伏波将军,以家世清白镇守武川,就在那里定居。

魏正光年间,破六汗拔陵攻陷各镇,王盟也被裹胁而去。

破六汗拔陵失败后,王盟寓居中山。

孝昌初年,任积射将军,跟随萧宝寅西征。

萧宝寅妄称帝号,王盟逃走,藏在民间,以观察动静。

尔朱天光进入函谷关时,王盟出来跟随他。

又随从贺拔岳担任前锋,活捉万俟丑奴,平定秦陇,经常率先冲锋,奋力作战。

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平秦郡守。

太祖准备讨伐侯莫陈悦时,征调王盟到原州,担任留后大都督,镇守高平。

平定侯莫陈悦后,任原州刺史。

魏孝武帝到长安后,封他为魏昌县公,食邑一千户。

大统元年(535),又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衔。

三年,任司空,随即转任司徒。

到蠕蠕奉迎魏文帝悼后。

加侍中衔,升任太尉。

魏文帝东征时,以留后大都督身份代理雍州事务,指挥关中各军。

赵青雀叛乱时,王盟与开府李虎辅佐魏太子出居渭水以北。

事情平息后,晋爵长乐郡公,食邑增至二千户,赐姓拓王氏。

东魏侵犯汾川,围攻玉壁,王盟以左军大都督身份镇守蒲坂。

军队返回后,升任太保。

九年,升太傅,加开府仪同三司衔。

王盟风度高雅,仁慈博爱。

虽然位居太傅,礼遇最隆,而能谦恭自持,不曾凭权势职位傲视人。

魏文帝很尊重他。

他害病时,魏文帝曾多次亲临他的宅第,问他有什么要求。

大统十一年(545)去世,追赠原任职务,谥号“孝定”。

儿子王励,字丑兴,性格忠勇果敢,有才干。

十七岁时,跟随太祖入函谷关。

太祖平定秦陇及关中地区,王励常在身边侍奉。

太祖曾对他说:“当将领的,运筹帷幄、坐观成败的是上等,身穿盔甲、手执兵器亲自去冲锋陷阵的,属于次等。”王励说:“我想兼有二者。”太祖大笑。

不久,被任命为平东将军、散骑常侍,赐爵梁甫县公。

大统初年,任千牛备身直长、领左右,出入皇帝卧室,小心谨慎。

魏文帝曾说:“王励可以算是没有二心的臣子了。”在沙苑之战中,王励以都督身份率领禁兵跟随太祖。

王励居左翼,与部下数十人用短兵器作战,位置靠前的人,死伤很多。

王励也受重伤,死在军中,当时二十六岁。

太祖深切悼念。

追赠使持节、太尉、领尚书令、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追封咸阳郡公,谥号“忠武”。

儿子王弼承袭爵位。

娶魏国安乐公主为妻,官至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王励之弟王懋,字小兴。

王盟西征时,由于王懋年纪幼小,留在太行山以东。

永安年间,才入函谷关,与王盟相见,就跟随参战。

大统初年,赐爵安平县子,任扬烈将军。

跟随王盟奉迎魏悼后,回来后被任命为城门校尉。

魏文帝东征时,以抚军将军身份兼任太子左率,留守后方。

随即转任右率。

历任尚食典御、领左右、武卫将军。

总计前后功劳,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一千户,升右卫将军。

当时战场交兵,未能规定丧制,不管是服齐衰还是斩衰,都要戴孝任官视事。

王盟去世时,王懋上表请求辞去官职,以服满丧期。

魏文帝不允许。

先后升任大都督、散骑常侍、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左卫将军、领军将军。

王懋性格温和,恭敬谨慎。

担任皇宫宿卫十余年,勤勉谨慎,不曾犯有过失。

魏文帝对他十分赞许。

废帝二年(553),被任命为南岐州刺史,晋封安宁郡公,食邑增至二千户。

魏恭帝二年(555),升任大将军、大都督。

后任小司寇。

在任上去世。

儿子王悦承袭爵位。

官至大将军、同州刺史,改封济南郡公。

王盟兄长的儿子王显,从小就机敏颖悟,文静而不爱说话。

最初任太祖的帐内都督,先后升任奉车都尉、宁朔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燕朔显蔚四州诸军事、燕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卿、凤州刺史,赐爵洛邑县公,又升大将军,而后去世。

儿子王谊承袭爵位。

王谊卓越豪迈,志向远大,高祖对他十分信任。

从少年时就历任高官,被时人所看重。

官至柱国,封开阳郡公。

宣帝即位,晋封扬国公,任大司空。

大象末年,任襄州总管、上柱国。

猜你喜欢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雍正八年上谕·丁宗洛
  第七节 埤圳·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绎史卷五·马骕
  杜彦传·魏徵
  吾也而传·宋濂
  郑善夫传·张廷玉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佚名
  卷一百七十八·雍正
  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一百十九·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卷八十二·佚名
  知罃赵武·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苇航漫逰稿巻一·胡仲弓

    宋 胡仲弓 撰五言古诗石轩席上分韵得石字解衣坐虚牕夜阑万籁寂月出东南隅照我楼半壁对影欲起舞袖短不成拍浩歌慰心赏欢声动金石拊栏发长啸清风生两腋吟声鬼神悲醉眼江湖窄吾自乐吾生光隂似过客物我打一块天地失形迹

  • 列传第六十二 文苑 应贞 成公绥 左思 赵至 邹湛 枣据 褚陶 王沉 张翰 庾阐 曹毗李充 袁宏 伏滔 罗含 顾恺之 郭澄之·房玄龄

    夫文以化成,惟圣之高义;行而不远,前史之格言。是以温洛祯图,绿字符其丕业;苑山灵篆,金简成其帝载。既而书契之道聿兴,钟石之文逾广,移风俗于王化,崇孝敬于人伦,经纬乾坤,弥纶中外,故知文之时义大哉远矣! 洎姬历云季,歌颂滋繁,荀宋之

  • 第三十六回 宴深宫奉觞祝父寿 系诏狱拚死白王冤·蔡东藩

      却说冒顿听了妻言,已经心动,又因韩王信及赵利等亦未到来,疑他与汉通谋,乃即于次日早起,传令出去,把围兵撤开一角,纵放汉兵。高祖自接得使臣复报,一夜不睡,专在山冈上面,眼巴巴的瞧着胡马。待至天色大明,才见山下有一角隙地,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五·陈厚耀

    吴史呉世家吴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歴之兄也季歴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歴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髪示不可用以避季歴季歴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

  • 卷二十五·叶盛

    ●水东日记卷二十五歌风台诗太清楼特宴记三幅清和恭靖图书俞行之题西湖画场屋文字无疵者少用古人语谢子兰辨惑编袁伯长家世文丞相子升苏天爵元文类碑刻撰书人皆非实唐英卫二公坟制吴思庵题钱氏画

  • 大事记解题卷八·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秦二世皇帝元年郎中令解题曰按前汉百官表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戸【臣瓒曰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括苍鲍氏曰郎与廊同按战国策梧下先生见魏王趋出至郎门而反所谓郎门即廊之门也又按战国策叚产谓秦新城君曰

  • 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佚名

    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初三日,达赖楚呼尔之使者还。转赐达赖楚呼尔处银茶筒一、狐皮■一、烟二十刀、稻米二金斗、监一金斗、粉胭脂、针线、茶碗三。赏赐使臣缎一、佛头青布八、银碗一、銮花鞍辔、米二金斗。初四

  • 三五五 户部尚书丰升额等奏缮写《博物典汇》等书并装订进呈折·佚名

    三五五 户部尚书丰升额等奏缮写《博物典汇》等书并装订进呈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臣丰升额等谨奏:蒙发下黄道周《博物典汇》一本,朱东观选辑《明末诸臣奏疏》四本,臣等谨遵旨派军机处司员十员缮写。臣等复加校对装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三下·佚名

    揣度中东局势 吴观察自台湾回沪 东国尚存有帑银 昨晚新闻 京都传言 轮船尚未租定 七月分教职单(七月二十六日京报) 津沽西友来信 兵船听候调遣 辨火船出售 宁友来函 闽督将移驻厦门 高丽国人自东洋来函(八月十五日续完

  • 人间世第四·刘文典

    〔注〕与人羣者,不得离人。然人间之变故,世世异宜,唯无心而不自用者,为能随变所适,而不荷其累也。 〔释文〕人间世此人间见事,世所常行者也。 〇郭庆藩曰:潘安仁秋兴赋注引司马云:言处人间之宜,居乱

  • 卷之二十三·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三义昆弟之义万章问曰: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於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录曰:愚观象之不善不至,若後世之甚也。夫以管蔡监殷,曹参相齐,贾生相梁,董子相江都,天子

  • 卷四·王引之

    惡、烏惡,猶「安」也,「何」也。字亦作「烏」。高注《呂氏春秋·本生》篇曰:「惡,安也。」又注《明理》篇曰:「烏,安也。」桓十六年《左傳》曰:「棄父之命,惡用子矣?」昭三十一年《公羊傳》曰:「惡有言人之國賢若此者乎?」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佚名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 卷之三十一·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一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三世 善果宝禅师法嗣 常州府宜兴龙池一心幻有正传禅师 溧阳李氏子。年二十二。投荆溪静乐院乐庵芟染。庵示以本分事。师遂矢志曰。若不见性

  • 卷第七·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七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宋 大阳玄传 大阳禅师警玄。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金陵崇孝寺。师往依之。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即能辩屈讲者。讲者叹曰。是

  • 翼庵禅师语录卷之一·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语录卷之一小师序灯等记住天台国清禅寺语据室诸佛心量广一尺此方地面广一尺诸佛心量广一丈此方地面广一丈诸佛法身长一尺个条拄杖长一尺诸佛法身长一丈个条拄杖长一丈踏着此方地面

  • 吴郡志[四库本]·范成大

    又作《吴门志》。江苏地方志。南宋范成大(1126—1193)撰。五十卷,首一卷。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 资政殿学士。是书为石湖晚年所作, 约成书于绍熙三年(1192)或四

  •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杨显之

    全名《临江驿潇湘夜雨》,也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潇湘雨》。杂剧剧本。四折。元杨显之撰。刊行于明代。剧作描写一对夫妇悲欢离合,对得官弃妻的崔通多有鞭笞,同情女性苦难。崔通自私、嫌贫爱富、忘恩负义,与翠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