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三十四

列传十七

  荆罕儒冀州信都人也少为盗晋天福中诣范阳事燕王赵延寿延寿从耶律徳光入京师以罕儒为密州刺史髙平之战周世宗既戮败将何徽樊爱能等乃择骁勇士为将以为招收都指挥使以功擢至团练使建隆初加郑州防御使改晋州兵马钤辖罕儒恃勇轻敌尝悬军深入敌获甚众一夕至京土原刘承钧遣兵追蹑之罕儒方据胡床飨士锦袍衷甲遂直犯贼锋为并人所杀河东久畏其勇欲生致之及死求杀罕儒者悉诛焉太祖亦深嗟惜罪土原之不用命者罕儒从孙嗣嗣少应募为控鹤卒王师讨河东择勇敢百人开道捷洛阳砦嗣请行斩五十余级河东将杨业退保城嗣与众进焚南门夺其羊马城贼夜薄砦继选五百人嗣为其冠及旦斩馘殆尽及太宗亲征廵师嗣登城手刄数贼股贯双箭又中手礮折二齿太宗亟召赐以袍带尝从崔翰征幽州又从田重进讨贼于飞狐口战无不克贼尝夜围重进砦重进问计于嗣嗣曰今所领不过五百人彼众逾二万计请闲道求救于它将得数百人即依山布队以三百人执白旗于道隅独率所部趣契丹契丹见其疾驰而旗帜稍盛疑大军至遂遁去嗣之用兵前后凡一百五十余战未尝无功亦未尝自伐也积官至虢州防御使临死垂涕谓其子曰累世为将者其后不昌汝辈益修谨乃免于患遂卒

  曹光实字显忠雅州百丈人也父畴仕蜀为靖南军使畴卒光实继莅其职蜀以光实为永平军节度使太祖命王全斌等平蜀既而羣盗蜂起有夷人张乐忠者率众数千星夜掩至环光实所居鼓噪而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光实举家三百口皆见杀又发其父墓光实诣全斌白其事誓雪冤愤时蜀中诸郡未下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意全斌壮其勇遂令将兵果克其城获乐忠而甘心焉全斌以光实为黎雅州都廵捡使安集劳来民夷怀之召还太祖喜曰此蜀中之俊杰也以为黎州刺史迁唐州团练使太宗征河东以光实知威胜军令调军食河东平为汾辽石沁州廵捡改汝州团练使王师北伐与潘美出鴈门光实为前锋遇敌人迎击败之李继捧之入朝也以光实为银夏等州都廵捡使继捧弟继迁遁入蕃部为冦边民苦之光实乘闲掩袭至地邱泽俘斩甚众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及牛羊万计继迁几擒矣乃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公许我降乎光实信之继迁设伏光实以数百骑赴之至葭芦川继迁举手挥鞭而伏兵起光实遂见杀时年五十五从子克明

  克明字尧卿父光实为敌人所害克明尚幼有妾匿之苇薄中得免既长晓兵法善骑射光实既没克明时为牙内虞候从行秘不发防使人传光实命回兵银州乃与其仆濳入彼中获光实尸还葬京师先是蜀人禁不许还其乡克明以母老趣道而归李顺反求克明欲用之乃携母遁山谷闲及贼防雅州克明集溃兵七千人又募丁壮三千遂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立七砦于嘉眉邛州界分兵邀击贼因复雅州擢西头供奉官监兵黎州以余贼未平徙邛州驻泊廵捡峡洛溃兵邓绍等攻雅州克明又讨平之蛮冦邕州以供备库使知邕州乃遣书三十六遗溪洞酋长谕以朝廷恩信悉来赴承天节宴并遗以箧衣咸感泣而去独洪洞恃险不至克明领兵攻之斩其首领既而宜州澄海军校陈进反会郁江暴涨州城摧克明伐木造舟为虚城水上以备守御仍募溪洞兵趣象州贼遂南去廵抚使曹利用召克明会兵至贵州遇贼斩首四百余级贼平利用专其功克明耻自言徙江淮两浙捉贼使获贼必释其罪予以私钱使反捕索其党所获三千余人知江宁府张咏上其事赐钱四十万领平川刺史知辰州会抚水州蛮叛以克明为宜容等十州廵捡使乃领兵深入蛮多伏弩穷谷闲而磴道险絶克明意士卒有退志命后军伐大木絶归路且行且战逾月至抚水州知州防承贵出降克明谓曰尔三十余年为边患止谓官军不能至尔今天子好生不欲絶尔类姑许自新皆伏拜感激命饮血为誓勒铭奴山而还于是蛮人愿内徙者七百余口散之荆湖闲奏改抚水州曰安化州安化既平徙知桂州始置溪洞司而兼领之又奏以广南两路土军并为忠敢岭外居人结茅为屋虽严火禁不能弭患克明激以水入城夹道分流以为之备又命北军敎以陶埴民始为瓦舎自是其患遂罕代还知滁州又知鼎州会交趾李公蕴冦邕州改文思使知邕州时克明老矣或劝以不宜南去克明曰天子不以吾衰老委之边事安可止耶至则遣人入交趾谕以利害公蕴上章谢罪迁西上閤门使复知鼎州卒年七十二

  杨业并州太原人也父信仕刘氏为麟州刺史业少任侠善射好田猎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如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衞指挥使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杨无敌太宗征太原业扞城之东南面拒城苦战及继元降太宗闻其勇欲生致之令中使谕继元以招之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太宗得之大喜以为左领军衞大将军师还除郑州防御使太宗以业老于边事命知代州敌入鴈门领数百骑击之敌众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王师北征以潘美将云应路行营之师命业副之以蔚州刺史王侁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护其军拔云应寰朔四州时曹彬败于岐沟诏美护四州民内徙既而敌复破寰州业谓侁等曰贼势盛不可与战姑密谕云朔等将先出众我师次应州贼必悉众来拒俾朔州吏民直入石碣谷列彊弩千人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万全矣侁沮之文裕亦欲业赴敌业曰此必败之道也侁曰公素号无敌见敌逗挠岂有它志乎业曰非爱死也特杀伤士卒而功不可立尔即自石朱路趋朔州将行泣谓美曰业太原一降将天子不杀而授以兵柄非纵敌不击欲图报万一也诸君责业以避敌当即死矣因指陈家谷曰公于此张步兵彊弩以援使业转战至此失援则无遗类也美与侁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罗台望见敌败欲争其功即引兵离谷美不能止行二十里闻业败帅兵却走业力战至暮望谷口无人拊膺大恸帐下兵殆尽犹手刃数十百人因重伤为敌所获乃太息曰业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衂不食三日而死阵之将防也麾下犹百余人业谓曰汝曹各有父母妻子速去报天子无与我俱死众皆流涕不去遂俱死无一生还者时淄州刺史王贵亦死贵从业为敌所围亲射杀数十人矢尽张空弮又击数人遂死业勇而有谋与下同甘苦寒未尝独设炭为政简易郡民爱之天下闻其死皆为之愤叹太宗尤痛惜之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潘美削官三资侁文裕竝除名侁周枢密使朴之子也子延昭

  延朗下一字犯圣祖名改为延昭用业荫补供奉官业之死太宗悯之擢延昭崇仪副使咸平二年契丹入边延昭在遂城城小无备敌攻之甚急众心危惧延昭集城下丁壮护守偶大寒命汲水注城外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近敌遂解去拜莫州刺史契丹复入边延昭伏锐兵于羊山之西自北击之且战且止及伏发敌众败绩获其名王函首以献进团练使景徳初敌人南侵延昭领兵敌地破古城多所俘获会修好乃止官至英州防御使卒年五十七延昭于吏事非所长诉谍皆决于小校眞宗知而不责也第戒饬小校而已然其智勇善战沉嘿寡言平居未尝问及家事所得奉赐均遗士卒奉己简易出入骑从如军校法号令严明同士卒甘苦寒不披衣暑不张盖遇敌必身先功成推其下故人乐为之用威振异域守边二十余年虏人畏之呼为六郎其卒也河朔之人皆望柩殒泣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也祖志忠后唐长兴中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以兵死于太行山下乡民立庙祀之保裔在周以战功为东班押班再遇死太祖以保裔代其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开寳中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闗累以方面领军职迁登州刺史端拱初为淄州团练使知代州移深州加侍衞马军都虞候领凉州观察使从屯沧州移帅镇州咸平初除彰国军节度使帅髙阳闗契丹入边傅濳拥兵不战诸将与契丹战于河间援不至保裔选精锐赴之防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三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茍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蹙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絶救兵不至遂殁焉眞宗震悼久之赠侍中保裔有母年八十四封陈国太夫人遣内司賔劳问赐白金五十两其妻已亡亦追封夫人保裔谨厚好礼军政严整喜賔客延儒士善骑射弋飞走无遗镞尝以三十五矢引满射筈镝相继而坠人伏其妙前后战身被七十创又为礟伤鼻毁臂未尝自言所赐金帛分与士卒宴劳军伍尝贷钱数千万既没亲吏鬻物以偿眞宗知之而厚赐焉子继英

  继英字仲雄以父任为供奉官保裔战没特授六宅使顺州刺史累迁马军都虞候端州防御使知渭州迁殿前都虞候桂州观察使继英谓戎人虽内附而终蓄奸谋乃大索其所反覆者荡除之于是威震西鄙改建州观察使知衞州曹利用贬继英以婣家亦降为右羽林大将军分司久之复左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卒年七十一继英严于驭军而厚于抚宗族故其卒也家无余财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高祐 崔挺·魏收
  卷四百三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卷十二·常璩
  提要·徐乾学
  辽史拾遗卷十八·厉鹗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四·佚名
  今献备遗卷三十六·项笃寿
  第三七五禀同治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佚名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浙语七(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翁正春传·张廷玉
  文信侯出走·佚名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二十七田赋六·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八·彭定求

        卷798_1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花蕊夫人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

  • 谭苑醍醐卷九·杨慎

    凹凸字土洼曰凹土髙曰凸古之象形字也周伯温乃曰凹当作凸当作垤俗作凸凹非是反以古字为俗字也东方朔神异经云大荒石湖千里无凸凹平满无髙下画记云张僧繇画一乘寺壁逺望如凹凸近视则平名曰凹凸花俗呼一乘寺为凹凸寺云

  • 卷八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袓龙学集祖无择字择之上蔡人进士高第累官直集贤院出知袁州入为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进学士知郑杭二州神宗朝知通进银台司知明州坐事谪忠正军节度副使移

  • 卷四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三十七 吴汝弼 游黄岚坑 桃李薰太和晴光烂如许宁知明日花不有宵来雨芳原纵游衍呼童供笑语徘徊緑萝峰怅望清溪漵皥皥固同胞熙熙尽吾与悟彼静者心乐此勤时

  • 陵阳集巻四·韩驹

    宋 韩驹 撰近体诗次范元长韵兼简郑有功博士少年饶舌类丰干老似鸣蝉不耐寒无复酒杯同设席几思斋鉢共开单便从此去真差易未有生涯良独难樗散郑公官益冷雪中何以继朝餐次韵耿龙图棱陵书事十月舟藏【一作横】芦荻林客衣

  • 卷三百六十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甲子,夏國遣芑良嵬名濟、昂聶張聿正進助山陵馬一百匹。   己巳,太皇太后諭輔臣曰:「民間保馬宜早罷,見行法有不便於民者改之。」(此據政目八日事【一】,今特書之。)   詔緣邊禁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五·焦竑

      禮部三(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   中順大夫禮部侍郎曾公魯神道碑銘(宋濂)   侍郎劉公崧傳(尹直)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董倫傳   禮部侍中黃觀(太學志)   禮部左侍郎儀智傳   禮部左侍郎易

  • 御制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并序】·张廷玉

    乾隆十一年夏四月朔御制御制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并序】明史纲目之书不可不亟成之而又不敢率就之盖明史已出於百年以後纲目若复迟待咎将谁诿而取裁义例校閲诸臣一一请示既以身任其事则不得徒博钦定名目已也将天下後世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四月己亥朔以孟夏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永康侯徐文炜宁阳侯陈应诏代献行礼郧阳巡抚胡心得<锍-釒>留襄阳知府冯若愚推官程启南先是台省交章劾太监黄勋及请捕治道官赵本深等久不得命若愚等乃力求罢职士

  • 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十二月。乙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申皆如之。  ○谕内阁、朕钦奉皇太后懿旨。礼部奏、元旦礼仪一摺。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着在皇极殿行礼。停

  • 顺宗传·宋濂

    顺宗昭圣衍孝皇帝,名答剌麻八剌,裕宗第二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姓弘吉剌氏。至元初,裕宗为燕王,答剌麻八剌出生于燕王府。稍大,世祖赐侍女郭氏,后来娶弘吉剌氏为妃。至元二十二年(1285),裕宗去世,答剌麻八剌为皇孙,深受世祖钟爱。

  • 卷一上·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一止长洲余萧客撰序録前序古之人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三十而五经立故汉晋古注入申部者唯毛苌王弼杜预不兼他经孔安国二何郭璞则尚书公羊论语尔雅外各兼一范谷梁外兼二郑毛诗三礼外兼五其在

  • 第8章 文王世子·戴圣

    文王当太子的时候,每天三次到他父亲王季那里去请安。第一次是鸡叫头遍就穿好了衣服,来到父王的寝门外,问值班的内竖:“今天父王的一切都平安吧?”内竖回答:“一切平安。”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就满脸喜色。第二次是中午,第三次

  • 卷第二十八(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八(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五分之五遮布萨法佛在瞻婆国恒水边。尔时世尊十五日布萨时。与比丘众前后围绕于露地坐。遍观众僧默然而住。初夜过已。阿难从坐起。前礼佛足胡跪合掌白佛言。

  • 丰臣秀吉·山冈庄八

    《丰臣秀吉》,于1955年首次连载于日本。传记小说类书籍。它讲述了丰臣秀吉跌宕起伏的一生。丰臣秀吉,于1537年出生于尾张国(今天的日本爱知县西部)爱知郡中村乡。他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

  • 画说·莫是龙

    画论。明代莫是龙。一卷。 约1590年。 有《广百川学海》本、《续说郛》本、《画论丛刊》本。论画以李思训为北宗, 王维为南宗,对王维尤为推崇。论画重传神,提出“传神者必以形”、“味外之味”等。学习古代优秀作品,

  • 春秋或问·程端学

    十卷。元程端学撰。程氏撰《春秋本义》后,又历举前人诸说得失,以明《本义》去取之意,成《春秋或问》。可见此书是与《本义》相辅而行的,此书是一部通论性着作,其中掊击诸儒之说,多否少可,尤其力攻张洽《春秋集注》。其论《春

  • 四泥犁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说提舍瞿波离等四人苦果,及出其因,亦出礼三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