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密庵集

八卷。明谢肃撰。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明史艺文志》、集竑 《国史经籍志》、黄虞稷 《千顷堂书目》俱载谢肃有《密庵集》十卷。而传本久稀,藏书家罕著于录。惟《永乐大典》中所收谢肃 《密庵集》八卷。其时谢肃没未久,而姚广寿等已录其遗集,与古人同列,知当时即重其文。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谢肃初谒贡师泰于吴山仰高亭,时贡方奉诏漕闽广粟,当泛舟大海,因与同载至海昌,留居州北,执经问难。凡一诗之出,一文之就,折衷论议,必当于理乃己。谢肃之学问渊源,实出师泰。集中 《题天风海涛亭诗序》云:“用先师尚书贡公玩斋所咏诗一句为起,以仰止于公。又《师泰遗集》亦谢肃所刊行。均惓惓不忘其本。故所作古文词、格律具有法程。其在淮州寄人一诗,载所与同征修礼书者有张绅、杨翮等十人之名,为《明史·礼志》所未及。又《送行人蔡天英颁琉球周王印宝一诗》。考之《明史·外国传》,但有赐中山、山南、山北三王镀金银印一事,而不言曾遣行人。凡此之类,于考史尤有所裨益。故采掇编次,厘为八卷。戴良 《序》说: “密庵五言古,则本之魏,歌行则遵李、杜,近体则祖少陵。他若山川之离合,土地之沿革,人物之废兴,可以正史策之讹谬补志之缺略,纪行之诗,可谓盛矣”。现有 《永乐大典》本存世。

《密庵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王忠文集·王祎
  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
  文苑英华·李昉
  武功集·徐有贞
  海忠介公全集·海瑞
  淮海集·秦观
  李太白文集·李白
  多产集·周文
  惟实集·[元]刘鹗
  王艮杂著·王艮
  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唐文续拾·陆心源
  瓶花斋集·袁宏道
  松乡集·任士林
  陆清河集·陆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后集卷七·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後集卷七 宋 罗椅 撰 七言四句 筹笔驿【有武侯祠】 运筹尘迹故依然想见旌旗驻道边一等人间管城子不堪谯叟作降牋 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 舟中一雨扫飞蝇半脱纶巾卧翠藤清梦初回牕日晚数声柔橹

  • 卷一百三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三十五鸟兽赭白马赋【有序       宋】顔延之骥不称力马以龙名岂不以国尚威容军趫迅而已实有腾光吐图畴德瑞圣之符焉是以语崇其灵世荣其至我高祖之造宋也五方率职四隩入贡秘宝

  • 第三回 中途逢仙·蒲松龄

    按下方娘子在监中受罪不提。且说张鸿渐半夜里出了门,又不知待上那去好,只管忙忙的奔走。 [银纽丝]三更出门月明也么乌,萧条行李一鞭孤。奔长途,高低乱窜眼模糊,那辨南合北,东西只任驴,昏惨惨摸不着正经路。驴呀呀呀休迷胡,你

  • 卷二百三十二·表第二十三·脱脱

        宗室世系十八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五十·志第二十六·礼四·张廷玉

        ◎礼四   历代帝王陵庙 三皇 圣师 国先师孔子 旗纛 五祀 国马神南京神庙 功臣庙 京师九庙 诸神祠 厉坛   历代帝王陵庙   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

  • 卷二十二见闻琐事杂记·刘若愚

    洪武间,临海赵某者,失其名,卒业太学。为一中贵题《蚕妇图》云:"蚕未成时叶已无,鬓云撩乱粉痕枯。宫中罗绮轻于布,争得王孙见此图。"太祖偶幸中贵宅,见之,诘问谁作。中贵以赵某对。即召除肇庆知府,在郡大有廉声。见周海门先生《

  • 卷二十五·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二 魏 曹操上【武帝】 【义例曰陈夀以魏为正统故操始终称太祖丕叡五主皆生称帝主没举伪号於蜀则始

  • 卷十七·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十七雍正五年春正月丁巳命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拉往西藏副都统宗室鄂齐奏言臣至西藏审察情形其首领办事者各不相和往往见于辞色逹赖喇嘛虽聪慧

  • 刘休传·李延寿

    刘休字弘明,沛郡相县人。起初做驸马都尉,宋明帝做藩王时,刘休为湘东国常侍,不被明帝赏识。承袭祖父的爵位封为南乡侯。他的朋友陈郡人谢俨和丞相刘义宣造反,刘休被牵连办罪,囚禁在尚方监狱。孝武帝去世后,才被放出。泰始初年

  • 卷01·吴缜

    《肃宗章敬吴皇后传》云:“后幼入掖廷,肃宗在东宫,宰相李林甫阴谋不测,太子内忧,鬓发班秃,后入谒,玄宗见不悦,因幸其宫,顾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蠹,左右无嫔侍,帝愀然谓髙力士曰:‘儿居处乃尔,将军叵使我知乎?’诏选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

  • 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曾国藩

    黎明,早饭。饭后起行。行四十里,至一天门地方扎营,黄梅境也。黄海军令来迎,与之久谈。下半日,温《诗经》数章,剃头一次。写胡中丞信、彭雪琴信、李申夫信。夜思近日之失,由于心太弦紧,无舒和之意。以后作人,当得一“松”字诀。

  •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佚名

    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

  • 春秋管窥卷二·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于首月必书王惟桓不书王者以桓弑簒王法所必诛而天子诸侯不之讨国人不能正其罪是无王法矣无王法故不书王所以见天下之无王也元年称王者以桓虽无诛而法不可以或亡有王则有法故书

  • 卷一百二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十七【宋板】天子将出类乎上帝【王制】考异古本注皆祭名下有也字疏类者于其正礼而为之【二叶右五行】宋板于作依补遗古本

  • 成唯識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義差別故立爲十因。云何此依十五處立。一語依處.謂法名想   所起語性.卽依此處立隨說因.謂依此語隨見聞等說諸義故.此卽能說爲所說因。   有論說

  •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记言记事,造专结绳,孔子删书,断自神尧,马迁作史,托始黄帝,用备来者稽考,藉为准绳,意至美也。而十方僧寺,宛然一小民国,主权领地及人众之三要素,莫不毕具。故往往有山志寺乘,广传世之文事;复有万年簿以为继体之宗法,道风赖之不坠,慧命

  • 第七次研究会·太虚

    ──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一 唯识某某  唯识之义,简无外境而言,谓根身、器界,皆能变识之所变。果如是,则吾之根身以外,无论宇宙间之情与无情,莫非吾之器界,云何尚有他人及众生诸佛耶?若谓他人各有其能变所变,则他人之根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五如是已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山王道路中  总有十五位体五种位中  各有三用故论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