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01

《肃宗章敬吴皇后传》云:“后幼入掖廷,肃宗在东宫,宰相李林甫阴谋不测,太子内忧,鬓发班秃,后入谒,玄宗见不悦,因幸其宫,顾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蠹,左右无嫔侍,帝愀然谓髙力士曰:‘儿居处乃尔,将军叵使我知乎?’诏选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子,力士曰:‘京兆料择,人得以借口,不如取掖廷衣冠子,可乎?’诏可,得三人,而后在中。因蒙幸,忽寝厌不寤,太子问之,辞曰:‘梦神降我,介而剑,决我胁以入,殆不能堪。’烛至,其文尚隐然。生代宗为嫡皇孙,生之三日,帝临澡之,孙体挛弱,负姆嫌陋,更取他宫儿以进,帝视之不乐,姆叩头言非是,帝曰:‘非尔所知,趣取儿来!’于是见嫡孙,帝大喜,向日视之,曰:‘福过其父!’帝还,尽留内乐宴具,顾力士曰:‘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乐哉!’后性谦柔太子礼之甚渥。”

今案《本纪》,代宗以大历十四年崩,时年五十三,是岁己未,推其生年,实开元十五年,丁卯岁,而李林甫以开元二十年方为宰相,且案林甫本传,其未为相之前,亦无谋不测以倾东宫之事,此其证一也。又案开元十五年,太子瑛尚居东宫,至二十五年,瑛始废,二十六年六月,肃宗方为太子,是岁戊寅,则代宗已年十二矣,此其证二也。且肃宗既为太子,其宫室之内,汛扫廷宇,整饬乐器,宜各有典司,玄宗既临幸其宫,则主者当扫洒整饬以为备豫,岂有乘舆方至,而有司恬然不加严饬除治以俟之者乎?就如肃宗诚忧林甫构扇不测,则怀危惧,不过中自隐忧而已,何豫于掌洒扫、典乐器之人而亦不举其职欤?此其证三也。代宗既于玄宗为嫡长孙,而又生之三日,玄宗亲临澡之,其事体亦已不轻,彼负姆者遽敢率尔取它儿易之,上欺人主,下易皇孙?静寻其言,有同戏剧,虽人臣之家,亦不至是,况至尊之前乎?此其证四也。由是言之,则《吴后传》中所言虚谬可见,盖出于传闻小说,增饰之言,不足取信于后世也。

《李吉甫传》云:“迁中书舎人。刘辟拒命,帝意讨之未决,吉甫独请无置,宜绝朝贡以折奸谋。……髙崇文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与崇文趋果、阆,以攻渝、合,吉甫以为非是……请起宣、洪、蕲、鄂强弩兵,捣三峡之虚……崇文惧舟师成功,人有鬬志。帝从之……由是崇文悉力,刘辟平,吉甫谋居多。”

今案《杜黄裳传》云:“刘辟叛……唯黄裳固劝不赦。”又《严绶传》云:“刘辟叛,绶建言:‘天子始即位,不可失威,请必诛。’”由是言之,刘辟之叛,杜黄裳、严绶亦皆请必诛,非独吉甫请无置,此其证一也。又《严绶传》云绶为河东节度使,刘辟反,绶请“选锐兵,遣大将李光颜助讨贼。”平之。又《髙崇文传》云崇文讨刘辟,“西自阆中出,郤剑门兵,解梓潼之围……鹿头山,南距成都一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破贼于城下……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募死士夺而有之,下瞰鹿头城,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颜【即李光颜也】……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贼大震,其将……仇良辅举鹿头城降……遂趣成都,辟走,追禽之。”又案《严砺传》,刘辟反,时砺为山南节度使,今《吉甫传》乃云“崇文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且鹿头距成都止一百五十里,并州之兵与李光颜是时已皆在其行久矣,今乃始云“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无乃太后时欤?此其证二也。且《严绶传》自刘辟初反,绶即建请自河东选兵遣将助讨贼,今此乃以为山南节度使严砺,即其误可知,此其证三也。且鹿头之距成都才一百五十里,而果、阆、渝、合,皆在成都五七百里之外,今崇文既已围鹿头,则其城乃必争之地,而贼方危破之秋,是不可缓顷刻而退尺寸之际也,今乃云崇文“围鹿头未下,砺请出并州兵,与崇文趋果、阆,以攻渝、合”,如此则是鹿头将拔,贼势已败,而砺乃始建请出并州兵,吉甫方欲起宣、洪、蕲、鄂强弩,不唯其时日已太迟缓乖牾,而其所指又皆舍近而之逺,殊非兵家攻取之要,此昭然可见其谬,其证四也。吉甫既以起并州兵入蜀为非是,而请起宣、洪、蕲、鄂强弩兵,捣三峡之虚,使崇文惧舟师有功而悉力,然案诸人传,则并州之兵,自初伐叛,即与崇文偕至,卒以成功,而宣、洪、蕲、鄂之兵,不闻有自三峡进者,而辟亦就禽然,则吉甫所谋,竟无毫发之效,其证五也。案《杜黄裳传》云:“刘辟叛……唯黄裳固劝不赦……专委髙崇文。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蜀平,群臣贺,宪宗目黄裳曰:‘时卿之功。’”由此言之,平刘辟者,实黄裳之力,今反归功于吉甫,此其证六也。夫黄裳以宰相而当伐叛之任,书之其传固其宜矣,而吉甫以一中书舎人,乃欲多有其功,就使其实,且犹未可,而况于虚乎!然则此吉甫数事,本皆无有,而今史之所述如是者非它,盖其子德裕秉政日,尝重修《宪宗实录》故吉甫之美恶,皆增损而不实,若此之事,乃重修之时,史官求书吉甫之美而不可得,于是窃取黄裳之事,依仿而为之尔。故其事大抵相类,然不顾其间参错抵牾,考其实则无有,今新《书》又因以为实而书之,无所刋正,岂朝廷重修之意哉!

《刘兰传》:“贞观十一年,为夏州都督长史,时突厥携贰,郁射设阿史那模末率属帐居河南,兰纵反间离之,颉利果疑,模末惧,来降,颉利急追,兰逆拒却其众。”

今案《太宗纪》:“贞观四年……三月甲午,李靖俘突厥颉利可汗以献”。又《突厥传》:“贞观八年,颉利死”于京师矣。今《刘兰》乃谓贞观十一年颉利尚存于本国;且又考突厥本传,亦无模末来降而颉利急追,刘兰拒却之事,此可验其事皆虚也。

《马璘传》云:“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众披靡,乘之,贼遂溃。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

今案李光弼及史思明传,邙山之战,思明主其军,非朝义也,此其误一也。又案《帝纪》:“上元二年,二月……戊寅,光弼与思明战,败绩”,而《光弼传》亦云官军大溃,则此安得有贼遂溃之谓哉?此其误二也。此盖《马璘传》一偏之说,夸大其功,若考其实,则虚谬自见矣。

《裴守真传》云:“子:子馀……耀卿、巨卿,别有传。”;《昭成窦皇后传》云;“曾祖:抗、父:孝谌,自有传。”

今案裴耀卿、窦抗则已有传,而巨卿、孝谌则无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五·志第八十八·乐十等·脱脱
  卷一·本纪第一·柯劭忞
  卷十中·常璩
  卷三十三·朱熹
  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中·佚名
  卷之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纪昀
  阎立德传·欧阳修
  耶律庶箴传·脱脱
  王纯传·张廷玉
  ●宋人轶事汇编卷九·丁传靖
  卷一百四十九·杨士奇
  熹庙谅阴记事·顾炎武
  卷九·佚名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霁岩·唐圭璋

      水龙吟   寿吴尉七月初一   夏秋晦朔之间,伊谁为作交承主。颙昂仙伯,挺生此日,宾凉饯暑。绛县才能人,问将甲子,恰今岁数。举香山晏会,才先一载,愚深幸、获叨预。   何以寿君初度。愿朱颜、年年如许。棘栖鸾凤,瑞浮

  • 第四回 傅总管托访名姝 黎素娘甘守侧室·萧晶玉

    且说素娘见父亲这一次犯的利害,饮食少进,面容消瘦,还有些昏沉模样,不免心中害怕,守在身旁,总是流泪。老秀才也自觉沉重,对素娘说道:“生死乃一定之数,我儿不必伤心。你去把你周伯父请来,我有要紧话说。”索娘说:“大

  • 第二十九出 天变(中吕调萧豪韵)·丁耀亢

    (外鸣鼓角,众扮马、赵、温、岳四将舞上)水火风雷不可当,全凭善恶定兴亡。爱民惜命真天子,降福兴灾有玉皇。俺乃马、赵、温、岳四帅,今奉玉帝敕旨,钦差北极玄武帝君,往大明国考察善恶,只得在此伺候。(末扮真武披发

  • 卷二·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二钱塘 王琦 撰古诗五十九首古风五十九首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杨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一作蹉跎】

  • 四杰·闻一多

    继承北朝系统而立国的唐朝的最初五十年代,本是一个尚质的时期,王杨卢骆都是文章家,“四杰”这徽号,如果不是专为评文而设的,至少它的主要意义是指他们的赋和四六文。谈诗而称四杰,虽是很早的事,究竟只能算借用。是

  • 卷一百六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九 曾几 岭梅 蛮烟无处洗梅蘂不胜清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坐入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邓帅寄梅并山堂酒 甓社湖边路诗筒得报回旧时云

  • 卷一百三十三 志一百八·赵尔巽

      ◎兵四   △乡兵   乡兵始自雍、乾,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嘉庆间,平川、楚教匪,乡兵之功始着。道光之季,粤西寇起,各省举办团练,有驻守地方者,有随营征剿者。侍郎曾国藩以衡、湘团练讨寇,练乡兵为勇营,以兵制部勒之,卒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四·王祎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圣厯元年正月甲子朔庐陵王出居于房州改元【以通鉴脩】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将复召庐陵王故改元三月己巳召庐陵王于房州戊子庐陵王至自房州【以新纪脩】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武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长白山高约二百里,周围约千里,此山之上有一潭,名他们,周围约八十里,鸭绿、混同、爱滹三江俱从此山流出。鸭绿江自山南泻出,向西流,直入辽东之南海。混同江自山北泻出,向北流,直入北海。爱滹江向东流,直入东海。此三度中,每出珠宝

  • 陈伯之传·李延寿

    陈伯之,是济陰睢陵人。十三四岁时,喜欢戴一顶獭皮帽子,带着刺刀,等邻村稻熟时,便去偷割。有一次被田主人发现了,呵责他说:“小子别动!”陈伯之说:“所幸您家稻谷很多,取一担算得了什么?”田主准备去抓他。他拔出刀来赶上前去,说:“

  • 卷五 释器第六·邢昺

    [疏]“释器第六”。○释曰:案《说文》云:“器,皿也。从犬,犬所以守之。”以此篇释诸器之名,故曰释器。木豆谓之豆。(豆,礼器也。)[疏]“木豆谓之豆”。注“礼器也”。○释曰:案《周礼》人为豆,“实三而成觳崇尺。”郑注云:“崇,高

  • 卷七十三·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十三   宋 程公说 撰秦世本嬴姓伯爵其先出自颛顼裔孙女之子大业生大贾与禹平水土佐舜调驯鸟兽赐姓嬴氏是为伯翳十九世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汧渭间马大蕃息孝王分为附庸而邑之秦使续氏嬴至曾

  • 卷四十九·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九钱塘程川撰书九周书二近诸孙将旅獒来读是时武王已八十余岁矣太保此书谆谆如教小儿相似若自后世言之则为非所宜言不尊君矣铢问人不易物之易合如字合作去声曰防上文意则当作如字读但德

  • 卷十·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     元 王天与 撰汤诰第三         商书汤旣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汉孔氏曰黜退也林氏曰黜废夏命不使复承天统○亳说见帝告序○唐孔氏曰史録其事作汤诰仲虺在路作诰此至亳

  • 至顺镇江志·俞希鲁

    元俞希鲁编著。成书于至顺年间。共21卷。前列郡县、官制两表,次分27门。体例大体取法宋卢宪《嘉定镇江志》,内容颇详备。希鲁字用中,永嘉平阳(今属浙江)人。从其父德邻侨寓镇江。曾官从仕郎、衢州路江山县尹。此书前

  • 郭氏集异记·郭季产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郭季产撰。该书史不存目,亦不知其卷数和亡于何时,唐宋诸类书中有征引,或题撰人为郭季产。《隋书·经籍志》古史类有《续晋纪》五卷,题宋新兴太守郭季产撰。《宋书》和《南史》之《蔡兴宗传》中有前

  • 成唯识论·护法

    这是诠释唯识三十颂的论著,凡十卷,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唐代玄奘三藏奉诏译,翻经沙门窥基笔受,这是学习唯识学必读的重要论书。世亲晚年造《唯识三十颂》,本颂造出,未造释文而入寂,未几十大论师继起,各造释论,斯时法海波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