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许连军:《皎然〈诗式〉研究》 5.37MB (中华书局,2007年)  -------------------  [1] ‘授',原作‘表',据王梦简《诗要格律》所引改。  [2] ‘之',原本注:‘一作知。'  [3] ‘几'字原本无,据《吟窗杂录》本 
- 凤池吟稿原跋汪先生当草昧之初力挽宋元旧习为明朝诗学正宗所着凤池吟稿脍炙人口不啻夜光和璧尝考储文懿集中有寄葛庭光侍御书云承惠凤池吟稿汪公名迹久湮闻於後者赖有文字之懿自非执事表章先哲则并此集散失之矣甚盛举 
- 太阳辛苦了一天,
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
喜得满面通红,
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黑黯好比无声的雨丝,
慢慢往世界上飘洒……
贪睡的合欢叠拢了绿鬓,钩下了柔颈,
路灯也一齐偷了残霞,换了金花;
单剩那喷水池
不怕惊破别家底酣梦,
依 
-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   崇禎四年四月    ○崇禎四年四月    四年辛未四月甲辰朔孟夏帝親享太廟    刑科給事中吳執御上言臣前疏請嚴邊防擇守令二事皇上以為不待天戒申飭固已然臣目擊耳聞實見邊防未嚴守令未擇即如遵永至今兵踞而民 
- 冯唐有言:赵将李牧之居边也,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古之用兵其费至巨也,然以赵国区区,李牧偏郡,仰给市租,不闻匮乏,未有行军而乏兴,护众而忧馕者也。明代则不然,平时征赋半以养兵。四海之富 
- 永乐元年十二月甲戌朔  上视牲南郊翰林侍读学士解缙奉敕修古今列女传成  上亲制序文曰朕闻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大经者五品之人伦也大哉经纶之道乎而以人伦为本人之大伦有五而男女夫 
- 二月甲午上谕军机大臣曰昨据阿桂奏请调拨陕甘贵州兵丁六千名赴川备用已照所请谕令各督抚即速照数拨遣矣今思此项添调之兵未必果有实济即如陕甘二省昨嵗曾据勒尔谨奏称此后难以再敷调遣今阿桂虽称各省在营兵丁均有缺额 
-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鲁周世家第三      史记三十三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羣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六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三年八月初三日河南廵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奏明仰祈	圣鉴事窃查兰阳仪封二县南北两岸堤工於七月十 
- 君王用来控制臣子的方法有七种,称为七术,君王需要明察的隐秘情况有六种,称为六微。七术:一是从各个方面参验、观察;二是必须惩罚以显示君王的威严;三是对尽力效忠的一定兑现奖赏;四是逐一听取意见,督促他们行动;五是传出可疑的 
- 來函謂《法相辭典?敘》惹起糾紛雲雲,甚矣,愛我之甚,敢不如教,上追無諍﹗顧此次《敘》末寄感,亦實是萬不得已之苦衷。在我輩歸依三寶,法將大混,教岌岌危,明見及此,烏能已已? 何謂法混教危耶?文殊弘二諦,而彌勒別弘三性者︰一以求真,一以 
- 此书、为怀宁胡渊如先生著。其大旨,言老子之道,忠信而已。太史公淡云:“道家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虚无者、谓虚心载理,于己乃尽,即程子所云尽己无歉为忠也。因循者、谓随顺时地,于用乃宜,即程子所云循物无违为信也。淡又云 
-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次释中三。初设二问答示观心所以二。初明解须行成故于心作观二。初问起者。前已广约譬喻附文当体。释金光明。足显法性深广圆融。今何更立观心释耶。二释出二。初正释。此一段文须得心佛高下之意。方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曩谟(引)啰怛曩(二合)啰湿弥(二合)赞捺啰(二合)钵啰(二合)底曼尼哆尾你焰(二合)帝(引)惹具世湿嚩(二合)啰(引)罗(引)惹野怛他(引)誐哆(引)野(引)啰贺(二合)帝( 
- 温病学著作。民国王松如编撰。1937年刊印。是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学说辨正,凡温病解释之正误、温病真理之探源、温病瘟疫之辨析、温病学说之折中4章; 下篇为正宗辑要,凡通论、分论、辨脉、分症4章;篇后附方。以前人 
- 注释书。明项霦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1卷。以古文《孝经》为本,订正章节次第,述其章旨、文意。诠释不务深奥之论,而循文衍义、按章标旨,颇为简明而不支蔓。在文意诠释中间有训诂、校勘等内容。明朝惟《永乐大典》存 
- 一卷,清书玉略释并序跋,有事义(依驹本印)。 盖谓勤求佛道要须立愿为先。广度众生。必以发心为首。心发。则众生可度。愿立。则佛道堪成。二者兼之。尽善尽美。故从上佛祖。一切圣贤。未有不发誓愿。勤修行业。而能成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