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后主集

诗文集。南朝陈叔宝 (553—604)撰。一卷。叔宝字元长,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末代皇帝,诗人。生于江陵,公元五八二年即帝位,嗜酒色,荒朝政,大建宫室,崇尚奢侈,荒嬉无度。日与妃嫔、狎客游晏,重赋严刑,不虞外难,公元五八九年,隋兵攻入建康(今南京),被俘,病死于洛阳。好艳词, 日与文士江总、孔范等,竟制淫词艳曲,互相赠答,有《三妇艳词十一首》、《舞媚娘三首》,词意淫艳,轻薄尤甚。原有集,已散佚。今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诏、勑、制、策、书、铭,等近三十篇;乐府、诗九十余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陈后主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别本韩文考异·王伯大
  竟陵王集·萧子良
  荆川稗编·唐顺之
  苏门集·高叔嗣
  而已集·鲁迅
  看云集·周作人
  梅山续稿·姜特立
  省愆集·黄淮
  稀见地方志提要·陈光贻
  二心集·鲁迅
  朱枫林集·朱升
  韦斋集·朱松
  藏山阁集选辑·钱澄之
  断残集·郁达夫
  清正存稿·徐鹿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阮槃溪·唐圭璋

      大江乘   郭县尹美任   东阳四载,但好事、一一为民做了。谈笑半闲风月里,管甚讼庭生草。瓯茗炉香,菜羹淡饭,此外无烦恼。问侯何苦,自饥只要民饱。   犹念甘旨相违,白云万里,不得随昏晓。暂舍苍生归定省,回首又看父

  • 第十四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两月。地点 保安地带。人物 冯丹雪 沈小霞 沈娘子 贾 石 沈 褒 沈夫人赵 四 杨 顺 路 楷 兵士(若干,杨顺部下)官兵(若干人,来捉拿杨顺、路楷的) 群众(若干人)〔冯丹雪、沈小霞、沈娘子上。冯丹雪

  • 一个星期·徐志摩

    星一那晚上我关上我的门, 心想你满不是我心里的人, 此后见不见面都不关要紧。 到了星期二那晚上我又想到 你的思想;你的心肠,你的面貌, 到底不比得平常,有点儿妙。 星三那晚上我又想起了你, 想你我要合成一体总是不易, 就说机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三·焦竑

      南京工部二(侍郎 郎中 主事)   ◆侍郎   南京工部侍郎沈暉傳(實錄)   南京工部侍郎李公春墓志(周洪謨)   南京工部右侍郎程萬里傳   南京工部右侍郎劉俊傳(實錄)   南京工部右侍郎黃公孔昭傳(吳寬)   南京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一·杨仲良

      徽宗皇帝   禁元祐党人上元符附   崇宁元年五月乙丑,臣僚上言:『臣闻天下之罪,其名不正,则天下之善,无自而明。神考在位凡十有九年,所作法度,皆本先王。元祐党臣秉政,紊乱殆尽,朋奸罔上,更唱迭和,气焰薰炙,不可向迩者,皆神

  • 卷之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四十八卷清道光(一)·缪荃孙

    宜宗道光元年正月甲寅,廉敬为江苏按察使。戊辰,以孙玉庭奏讯明泾县民徐飞陇被伤身死一案,同知陈斌、候补知县聂绍祖因疑致误、率意刑求,知县清凝相验草率,均革发军台;知府申瑶严加议处,前任臬司嵩孚、邹翰议处;巡抚吴邦庆严议

  • 三、我办《论语》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方巾气之研究》。在我创办《论语》之时,我就认定方巾气道学气是幽默之魔敌。倒不是因为道学文章能抵制幽默文学,乃因道学环境及对幽默之不了解,必影响于幽默家之写作,使执笔时,似有人在背后怒目偷觑,这样是不宜于

  • 一二二 卯字号的名人二·周作人

    这里第二位的名人乃是陈独秀。他是蔡孑民长校以后所聘的文科学长,大约当初也认识吧,但是他进北大去据说是由于沈君默(当时他不叫尹默,后来因为有人名沈默君,所以他把口字去了,改作尹默,老朋友叫他却仍然是君默,他也不得不答应

  •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陈寿

    (和洽传、常林传、杨俊传、杜袭传、赵俨传、裴潜传)和洽传,和洽,字陽士,汝南郡西平县人。曾被当地吏民举荐为孝廉,并受到大将军的征召,但都被他婉言谢绝。袁绍在冀州之时,曾派使者前去迎接汝南的士大夫,士大夫都欣然前往,惟独和

  • 诗经稗疏巻三·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大雅殷士 毛传曰殷士殷侯也郑笺曰殷之臣集传遂曰商孙子之臣属葢以士为大夫士之士则贱有司尒今按祼将大礼非士得与常服黼冔者诸侯之服非士服也在殷为冔者在周为冕黼者元冕之服士弁而祭于公得僭服黼冔哉殷

  • 译文 卷七 出处·朱熹

    卷七 出处 7·01 伊川先生曰:贤者在下,岂可自进以求于君?苟自求之,必无能信用之理。古人之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盖其尊德乐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程氏易传·蒙传》

  • 嘱福善书(二通)·太虚

    一福善编辑览:阅本刊二十五卷一期所载“湘佛教界发起铸大师像”一则,窃以万梁居士等对虚兴此过分之誉,已令悚惶不安,盖虚仅愿学菩萨发心修行而未能者耳。而本刊编者未代辞谢,反助为宣达,更使惭汗无地,并适招忌者之谤。以后如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坐夏安居。满三月已。出行访其裁制成办衣服之者。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

  • 深沙大将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尔时观世音菩萨。在大众会座中而起。五体投地礼佛双足。而白佛言。我有一真言一印三使者真言广大成就之法。愿为利益安乐阎浮提诸善男子善女人故。惟愿世尊哀愍听许我今说之。真言

  • 缁门警训卷第七·如卺

    芙蓉楷禅师小参夫出家者为厌尘劳。求脱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攀缘。故名出家。岂可以等闲利养埋没平生。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遇声遇色。如石上栽花。见利见名如眼中著屑。况从无始以来不是不曾经历。又不是不知次第。

  • 释氏要览卷下·道诚

    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 述·说听·躁静·诤忍·入众·择友·住持·杂纪·赡病·送终说听说毗奈耶律云。说者。彰表开导之义也。今称讲者。说文云

  • 华阳博议·胡应麟

    《华阳博议》是明代胡应麟撰写的笔记。是书杂述古人博闻强志之事。今据广雅书局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