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坐夏安居。满三月已。出行访其裁制成办衣服之者。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长者及诸外道。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于佛世尊。尊重恭信志诚供养。世尊受世供利。与世福田。所谓饮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缘医药及余广多受用等物。以佛世尊名称善誉殊胜高显超出世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于天人阿修罗沙门婆罗门。若魔若梵一切世间大众之中。以自通力而证圣果。随所游止宣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文义深远纯一无杂。圆满清白梵行之相。

尔时世尊徐缓。而至摩伽陀国。次第经行至王舍大城。到已止于鹫峰山中。是时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其名贤护。宿植善本于先佛所广作佛事。具大财富广多主宰受用之物。积以金银财谷库藏。增集摩尼真珠砗磲珊瑚吠琉璃等。及诸象马牛羊奴婢侍从并营作人。时贤护长者。闻沙门瞿昙从王宫出净信出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经游摩伽陀国。次第至于王舍大城。止其鹫峰山中。而彼沙门瞿昙。具足广大色相功德。名称善誉超出世间。成正觉果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随其所应宣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文义深远纯一无杂。圆满清白梵行之相。长者即作是念。我今宜应诣彼沙门瞿昙之所亲近瞻礼。彼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色相功德斯为甚善。时贤护长者作是念已。即与五百长者俱。出王舍大城诣佛瞻礼。

尔时世尊。日初分时著衣持钵。与苾刍众恭信围绕。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而佛世尊威仪严肃履步调寂。清净光明普照世间。进止屈伸端直清净。时贤护等五百长者。遥见世尊徐徐而来。威容相好清净端严。诸根调柔意念寂静。胜善调伏如大龙王。复类泉流清净无染。有无数天人大众导从围绕。身相巍巍犹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具足。天雨众花广大殊妙。其所雨花周遍稠密。复有千俱胝叶七宝莲花随足而蹈。世尊具足无数百千威仪功德。自远而来。时诸长者于其路左如是见已。于佛世尊深生净信。以清净心前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肃躬恭信住立佛前。时贤护等五百长者。俱白佛言。世尊瞿昙。于大众中相好增胜。世尊瞿昙于大众中威德增胜。世尊瞿昙于大众中名称增胜。世尊瞿昙。于大众中光明增胜。世尊瞿昙真金色相最上增胜。世尊身相如古金仙。世尊身相妙无等等。世尊诸相具希有法。世尊瞿昙。一切世间无与等者。我见世尊具足如是威相功德。以何缘故舍家出家。

尔时贤护长者。即以偈词而伸赞叹。

如我昔闻佛世尊名称吉祥及威德

最上妙相我今观殊胜光明具如是

清净妙好真金相金色高胜众所观

离尘无染处众中如众星中妙月现

我昔归命人中尊如须弥山极高胜

犹天妙盖顶相严周遍次第而普覆

顶骨首发软复滑同彼帝青妙色相

颈相犹如孔雀王右旋宛转而柔软

额广平正复洁白双眉犹如帝释弓

眉间毫相净复明如星中王善照曜

两目善妙喜爱相睹者咸生欢悦意

谛观不起厌足心顶礼世尊清净目

我睹人中尊鼻相隆高修直如金山

唇如琥珀类频婆清净复如净珠宝

齿相明净复洁白如乳如藕及如鸭

坚牢清净密复齐随所动转而善爱

大小诸齿密不厚四牙锋利而无垢

犹如鹅王处鹅群光莹清净白中白

面如初日净光照赤优钵罗及铜色

舌相净妙而广长遍覆面门悉清净

我于天人梵世中未尝见佛妙相好

耳轮犹如师子王具师子相善无畏

我观喉相具威德善纳众味净光明

正直颈项无曲邪常得味中之上味

容仪敦肃而殊妙七处平满世所闻

最胜吉祥人中尊如日光明现峰顶

七处平满其所谓二手足心及二肩

一颈平满七处同圆具清净而明焕

双臂修直复佣圆其犹龙王妙清净

无高无下二臂同双垂二臂立过膝

上半身如师子王如尼拘陀身圆满

犹那罗延不坏身大力忍力皆具足

身毛上靡而柔软彼一一毛皆右旋

尘翳不染净妙身譬彼莲花不著水

阴藏隐覆而复密犹如调善妙马王

双髀其犹软草同双腨次第而安住

足跟平满趺相称手足皆具网鞔相

复如鹅王指纤长手足数周二十指

手指纤长赤铜甲诸指柔毛而下覆

足下圆具千辐轮踝骨不粗而不现

履步平满无高下行时离地及四指

世间最胜妙相圆按地宝莲随足蹈

世尊行步大无畏如师子王无高下

不迟不速处中平游戏自在无恐畏

诸天雨众微妙花空中竞奏妙音乐

非人供养启恭虔此佛神通希有相

色相超越毗沙门威光胜逾百千日

天人魔梵诸众中悉无如是胜功德

今我内心起疑念佛具最上神通力

复见何等功德门故佛出家成圣果

尔时世尊告贤护等诸长者言。诸长者。我见十种诸娆乱法世间合集。斯苦甚大。何等为十。一者生为娆乱。二者老为娆乱。三者病为娆乱。四者死为娆乱。五者忧为娆乱。六者悲为娆乱。七者苦为娆乱。八者烦恼为娆乱。九者愁叹为娆乱。十者轮回为娆乱。如是十种诸娆乱法。世间合集我见是已。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愚夫异生轮回网羁绊

生娆乱愁叹老病旋逼逐

忧悲故苦恼死法来吞食

若救度出离解脱三有网

复次长者。嗔之一法互相损害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损害有十。何等为十。一者以我心故。过去已作诸损害事。二者生起思念。现在今作诸损害事。三者生起思念。未来当作诸损害事。四者我所爱者生起思念。而不已作诸损害事。五者我所爱者生起思念。而不今作诸损害事。六者我所爱者生起思念。而不当作诸损害事。七者非我爱者生起思念。过去已作诸损害事。八者非我爱者生起思念。现在今作诸损害事。九者非我爱者生起思念。未来当作诸损害事。十者生起思念。作无义利损害过失。如是十种诸损害事世间合集。我见是已。为令离彼诸损害故。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众生嗔最大各各互相害

已现当损害成十损害事

爱者不生害已作及当作

现作亦复然不成损害法

于我非友爱作诸损害事

已现当亦然生损害罪业

并无义过失十损害缠缚

我见损害法乃净信出家

复次长者。种种见中诸险恶见。世间合集斯苦甚大。险恶见者。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于我见中起险恶见。二者众生见中起险恶见。三者寿者见中起险恶见。四者于人见中起险恶见。五者于断见中起险恶见。六者于常见中起险恶见。七者无作见中起险恶见。八者无因见中起险恶见。九者不平等见中起险恶见。十者于邪见中起险恶见。如是十种诸险恶见。我见是已。为欲普令破诸见故。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我人众生见寿者见亦然

诸愚夫异生险恶见所覆

断常及无作邪无因不平

令安立正见是故我出家

我于阿僧祇那庾多百千

俱胝劫数中为众生利乐

复次长者。有大病箭世间合集。斯苦甚大。大病箭者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爱箭。二者无明箭。三者欲箭。四者贪箭。五者嗔箭。六者痴箭。七者慢箭。八者见箭。九者成箭。十者坏箭。如是十种诸大病箭。我欲普令悉得拔除。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爱箭故贪积无智故暗冥

无明痴暗覆旋趣于他蕴

欲箭随射激贪箭故吞食

嗔箭起昏迷痴箭都所覆

见箭起违背慢成坏亦然

诸愚夫异生乃互相毁呰

此妄止真实互相兴违诤

破世间病箭唯佛无生法

世间诸众生常为箭所射

为救护拔除悉令离诸苦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猜你喜欢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一·宗喀巴
   第二十一則 智門蓮花荷葉·胡兰成
  阿字和尚像·佚名
  维摩诘经三观玄义卷上·智顗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七·明盂
  第三十一章 舍利奉安·佚名
  执理废事罪岂有极·印光
  卷二·佚名
  卷十五·聂先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丛林公论·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欧阳竟无
  复兴佛教僧侣应受军训·太虚
  卷第十·佚名
  较正重刻劫外录引·真歇清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二明 文洪 撰涞水文集易水吊荆轲赋先生执教于涞惟古是怀于防于观城郭之隈实惟易水经之遂放舟而徘徊呜呼星移物换遗事不消苍波激寒北风萧萧古人之悲今人之嘲也嗟祖龙之雄骜兮将六邦而一噬今

  • 阮逸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阮逸女」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景祐二年(1035),典乐事。庆历中,以诗得罪,除名贬窜远州。皇祐中,特迁户部员外郎。与胡瑗合著有《皇祐新乐图记》。 其女事迹不详,词存一首。 ●花心动

  • 列传第十七 杜阚王李苑罗王·欧阳修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礻石数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隋大业九年,入长

  • 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脱脱

        孝宗三   五年春正月辛丑,侍御史谢廓然乞戒有司毋以程颐、王安石之说取士。从之。癸卯,罢特旨免臣僚及寺观科徭。庚戌,大风。己未,诏侍从、台谏、两省官集议考课法。   二月己巳,置州县丁税司。辛未,申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二百多年的纷争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统一之后,他又采取了一些厚今薄古的措施,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

  • 卷八十九 循吏传 第五十九·班固

    【原文】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

  • 食货一一·徐松

    钱法【宋会要】交子贸易:真宗朝置务,以朝臣立之,废复更易。明道中铸钱,文曰「明道元宝」,真、篆书二品。 东南诸路铸钱:国朝承南唐之旧,为之未广么。咸平三年,马忠肃亮以虞部员外郎出使按此处记事有误,《宋史》卷二九八《马亮

  • 卷六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贄儀書曰三帛二生一死贄大宗伯曰以禽作六贄以等諸臣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鴈士執雉庶人

  • 提要·江永

    【臣】等谨案群经补义五卷国朝江永撰是书取易书诗春秋仪礼礼记中庸论语孟子九经随笔诠释末附襍説补义多能补注疏所未及惟有过矫郑义者如礼记补义云主常在室朝事虽延尸出户而主不动故云诏祝于室坐尸于堂堂上有尸无主也

  • 卷十八·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八    宋 王与之 撰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聴其治王昭禹曰乡师教官之长也所以教其属故谓之师○易氏曰乡师下大夫四人则二人共主三乡故曰各掌其所治乡

  • 发虑宪①·戴圣

    ——使人们变聪明的利弊 【原文】 发虑宪(2),求善良,足以謏闻(3),不足以动众(4)。就贤体远(5),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6),其必由学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学礼》是一篇完整的阐述教学原理的文

  • 最后之□□·李叔同

    最后之□□戊寅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瑞今记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

  • 卷第十二·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二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揵度之四修智跋渠之余云何不修知他人心智苦智。答曰。所修行习法智习未知智尽法智尽未知智道法智。学见迹若阿罗汉。本得无漏智现在。前此非知他人

  • 解学士文集·解缙

    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四卷。明解缙撰。解氏冤死后,家被籍没,诗文稿零落。明英宗天顺(1457—1464)初,黄谏慕其人,方始辑其遗稿。黄在序中曾缕述辑解缙诗文之难。缙天才骏发,属文作诗多不留稿,另外由于缙遭遇奇特,生前即享大名

  • 武经总要·曾公亮

    中国宋代官方编修的军事著作。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北宋自澶渊之盟以来,武备日见废弛,在对夏战争中又屡遭失败。仁宗赵祯恐将帅“鲜古今之学”,遂于庆历三年(1043)十月,命曾公亮、丁度等同加编定,历时三年半成书。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佚名

    中医儿科类著作。全书共20卷。又名《保幼大全》、《保婴大全》。宋佚名撰。本书自婴儿初生以至成童,内外五官诸证无不悉备,所谓保卫其生,总括精微。书中有方论百余篇,较系统地总结南宋以前的儿科学成就。论述了乳婴疾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佚名

    梵名Suva^hu -paripr!ccha^ 。凡三卷。唐代输波迦罗译。略称苏婆呼童子经、苏婆呼请问经、苏磨呼经、苏磨呼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系记载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对苏婆呼童子说示真言行者应受持之律仪。凡十二品,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