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蛮书

又称《云南志》、 《云南记》、《云南史记》、 《南夷书》、 《南蛮书》、 《南蛮记》。民族地理著作。唐樊绰撰。十卷。绰为安南经略蔡袭幕僚,为应付南诏之扰,故广采史志,及亲历目睹所得,纂为是编。咸通四年(863)成书,次年补附录诸条。一万二千余字。 分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十事,每事各为一卷。附录盘瓠、白虎传说,异牟寻与崔佐时誓文等六事。记述云南历史、交通、各族概况,尤以南诏社会经济、制度、军事训练及其与唐朝的关系为详。是志为现存云南方志最古者, 《新唐书·南蛮传》和《资治通鉴》有关古滇、越的记载,多取材于是编;程大昌、 李荣陛等考证《禹贡》,均宗其黑水之说,向为世人所重视。是研究云南史志的珍贵文献。原书久佚,今本系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武英殿聚珍版本, 《四库全书》本。近人向达《蛮书校注》(1962年中华书局版),周维衍《蛮书校注读后》(《历史研究》,1965年第六期),方国瑜《樊绰<云南志>考说》(《思想战线》,1981年第一期),均可供参考。

《蛮书》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宁远州志·佚名
  台湾生熟番纪事·黄逢昶
  台风杂记·佐仓孙三
  西湖志纂·沈德潜
  北辕录·周辉
  云林县采访册·倪赞元
  江汉丛谈·陈士元
  敬止集·陈应芳
  东城志略·陈作霖
  河防通议·赡思
  昌吉县乡土志·佚名
  岱史·查志隆
  顺治永安县志·陈廷枢
  海国图志·魏源
  御定月令辑要·李光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灵隐善庆序·释德诚

    药山和尚嗣法者有六人,船子诚师其一也。师见药山有证悟,与道吾、云岩为伯仲。负不羁之志,放浪于山水之间,以接来学。后因夹山求参,决以药山宗旨授之。载之方册可考,不复重述。朱泾法忍坦宝二上人,以师机缘洎前辈名尊宿偈赞出

  • 第三折·佚名

    (店小二卖稀粥上,诗云)我卖希粥真个稀,谁不与我做相知。由你连喝一百碗,吃了依然肚里饥。自家是个卖稀粥的,在这权家店支家口卖稀粥。但是南来北往,经商客旅,做买做卖,推车打担,赶不上城的,都在我这里买粥吃。土地老子保祐,则愿

  • 洒了雨的蓓蕾·胡也频

    &mdash;&mdash;两幕剧&mdash;&mdash;人物:父亲&mdash;&mdash;旅长。母亲&mdash;&mdash;瞎子。弟弟&mdash;&mdash;十三岁小孩。慧珠&mdash;&mdash;二十岁女郎,大学生。江文辉&mdash;&mdash;大学生,慧珠的恋人,年二十三岁。

  • 列传第八十三 韦张严韩·欧阳修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六代祖范,有勋力周、隋间。皋始仕为建陵挽郎,诸帅府更辟,擢监察御史。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以殿中侍御史知陇州行营留事。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硃泚,陇州刺史郝通奔降楚琳。始,泚以范阳

  • 东林列传卷九·陈鼎

    明李邦华传李邦华字孟闇一字懋明江西吉水人少读史至诸葛亮颜真卿文天祥诸传慨然流涕同邑邹元标一见竒之邦华遂从讲学万厯三十一年同父廷谏举于乡明年成进士知泾县事实行常平社仓保甲诸法擢山东道御史首论用人非祖制条

  • 卷二·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 【起癸丑明太祖洪武六年尽丙寅明太祖洪武十九年】凡十四年 【癸丑】六年春正月觐天下府州县官 【先是元年春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佚名

    正德十六年十月己卯朔享太庙奉武宗毅皇帝神主诣庙祔享○遣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安仁伯王桓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仪宾周钺祭景皇帝陵○庚辰湖广保靖宣慰使彭九霄九溪卫桑植安抚司土官安抚向绶各差人来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稽古录卷十六·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臣光拜手稽首曰臣闻商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周书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歴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慎厥徳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纪昀

    六书略 【三】谐声五假借六○谐声五(臣)等谨按谐声一曰形声郑志谓触声成字不可胜举是也然郑志所列诸字仍各分主子母引类载之则义例滋多而莫可统纪实 则谐声之最易见者无过许慎说文原注从某某声是则谐声之法毋庸别起类例

  • 卷八·姚舜牧

    <经部,诗类,重订诗经疑问> 钦定四库全书 重订诗经疑问卷八 明 姚舜牧 撰 大雅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

  • 晋献文之成室(1)·戴圣

    ——以子之矛,陷子以盾 【原文】 晋献文之成室(2),晋大夫发焉(3)。张老曰(4):“美哉!轮焉(5)!美哉!奂焉(6)!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7)。”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8)!”北面再拜稽

  •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rdquo;佛言:&ldquo;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dquo;【译文】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无上

  • 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太虚

    民国十五年夏历六月十九日,北京佛学界同人,公请太虚法师讲四十二章经于中央公园社稷坛,听众签名者二千余人,其未签名者倍之,不可谓非盛会也!是会之缘起有三义焉:欧战以后,西方之学术不足以应觉悟者之要求,佛典翻译,盛于欧美,吾国

  • 佛法原理与做人·太虚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法则,这个法则从自然界到社会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缘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长和存在,必有种子的因和水土、人工、日光等缘,才能生长出来,这是自然界的植物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三(论本第六第七第八)·窥基

    基撰地中第四段。不如理作意中。十六异论。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如是十六异论由二种门下。结成前破。答中为二。初列叙小乘外道强胜上首十六异论。后次第别破。因中有果。文分四。一总标。二徴起。三叙执。四应审

  • 玉芝堂谈荟·徐应秋

    别题《谈荟》。笔记。明徐应秋编著。三十六卷。作者小序自云是书“未及典谟垂世之经奇,止辑史传解颐之隽永”。计八百余条,内容广博,涉及政事、史地、天文、历算、工艺、风俗、饮馔、佛道等。但以搜奇记逸为主,如卷二“一

  • 乌鸦之画·孙了红

    走下了若干级宽阔的石梯,迎面,有两带矾石面的柜台,四周环绕过来,围成两个小小的长方形的部分。这是××公司地下室中的饮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