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玉芝堂谈荟

别题《谈荟》。笔记。明徐应秋编著。三十六卷。作者小序自云是书“未及典谟垂世之经奇,止辑史传解颐之隽永”。计八百余条,内容广博,涉及政事、史地、天文、历算、工艺、风俗、饮馔、佛道等。但以搜奇记逸为主,如卷二“一门执象笏者百人”、“父子兄弟状元”之类。《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是书与《太平广记》、《说郛》相类,虽“体例与二书小别,而大端相近”。“其例立一标题为纲,而备引诸书以证之”,因而具有类书的性质,惟采自笔记杂著、小说家言为多。与文学掌故有关者,如卷六有“御沟题叶”条,举各书所见凡六。“梦笔生花”,举凡八见,云:“今人但知江淹梦笔耳。”又“倩女离魂”条,记离魂故事四件。可备典故查检之用。此外尚有“郑虔三绝”、“落花诗”、“芦花被诗”、“长卿作赋”等有关文学的条目。记志怪传奇类事亦甚多,为小说家所采摭。如卷一○“女子男饰”条,即《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所本。“取材宏富,足资采择”,其中多有不经见的引书。也有一些工艺和科技方面的条目,如卷二七“鸡鸣枕”,记西洋自鸣钟的传入。卷二○“日中黑斗”,记万历四十六年(1618)某次日观异象。此书间附考证,订正名物。今有《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

《玉芝堂谈荟》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龟山集·杨时
  朱枫林集·朱升
  类说·曾慥
  全隋文·严可均
  勿轩集·熊禾
  两溪文集·刘球
  养吾斋集·刘将孙
  御选古文渊鉴·徐乾学
  世说新语·刘义庆
  渊颖集·吴莱
  矫亭存稿·方鹏
  醉茶志怪·李庆辰
  师山文集·郑玉
  经典释文·陆德明
  王叔师集·王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荆溪集钞·吴之振

    丁酉四月一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口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痕。千里江山一日程,出山似被北风嗔。东窗水影西窗月,并照船中不睡人。馀干溯流至安仁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 明诗平论二集卷三·朱隗

    五古三郑友玄三首陈治安六首阎尔梅一首陈名夏六首方以智一首舒忠谠四首陈子龙一首钱 栴三首陈弘绪一首钱继章一首李 雯一首吴伟业三首周 鼒一首魏学洢四首陈懋仁三首杨文骢五首吕 阳一首畲充美二首刘 城一首吴应

  • 第七十一回 陈其美中计被刺 陆建章缴械逃生·蔡东藩

      却说倪嗣冲带兵至宁,意欲仗着兵力,迫胁各省代表,仍承认袁世凯为大总统。五月十九日,开第二次会议,倪昂然莅会,代表安徽,出席宣言道:“总统退位问题,关系全局安危,倘或骤然易位,恐怕财政军政两方面,必有危险情事发现出来,所以

  • 卷二十六·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六 【起辛卯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二年○尽乙巳宋明帝泰始元年魏文成帝和平六年】凡十五年 【辛宋元

  • 志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七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选举三。铨注。○凡选法成宗八年四月始令京官六品以下四考加资五品以上必取旨以为例程。明宗时吏部员点初筮仕者姓名入奏号曰点奏。 于是求

  • 谢庄传·李延寿

    谢弘微的儿子叫谢庄。谢庄,字希逸,七岁就能写文章,长大后,为人明善,容仪俊美,宋文帝见他以后很感到奇异,对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说:“蓝田生玉,难道是虚说么?”后来他担任随王刘诞的后军咨议,兼任记室。他把《左传》的经

  • 卷二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官制周礼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设官分职咸备其数至醯醢笾羃之属皆以奄主之注经者谓奄上士奄之贤者但言奄则府史之类然则成周之制於内臣未尝不班之以爵也第限以上士不使踰越而又所供

  • 卷二百十七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四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十年二月初六日山西巡抚【臣】石麟谨 奏为奏 闻晋省得雪日期事窃照晋省各属地方上年十月得雪深透之後十一十

  • 汉文·胡宏

      胡子曰:汉文之顾命曰:朕不敏,无以佐百姓,常畏过行,惟年久长,惧于不终。此干之健,天行之所以无息也,此尧、舜、禹、汤、文、武之心所以万世不灭也。孔子作春秋不书祥瑞者,惧人君之自满。自满,则上失此心也。  汉景以郅都、

  • 春秋大全卷三·胡广

    明 胡广等 撰隠公下【乙桓王丑四年】七年【齐僖十五晋哀二曲沃武公称元年衞宣三蔡宣三十四郑庄二十八曹桓四十一陈桓二十九武三十五宋殇四秦文五十楚武二十五】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谷梁传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

  • 卷一·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礼例宗卷一宋 张大亨 撰吉礼王正隠元年春王正月桓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十年十八年同庄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六年八年十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十年同【庄三十二年不书王正者二十书王

  • 卷三·佚名

    (一一)复次若有弟子。能坚持戒为人宗仰。一切世人并敬其师。我昔曾闻。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剽掠剥脱衣裳。时此群贼惧诸比丘往告聚落尽欲杀害。贼中一人先曾出家。语同伴言:今者何为尽欲杀害。比丘之法不得伤草。今若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正文·佚名

    後汉沙门安世高译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云何不等同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然灯。净施所安。不违道

  • 佛说转法轮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国鹿野树下坐。时有千比丘诸天神。皆大会侧塞空中。于是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转。佛以手抚轮曰。止往者吾从无数劫来。为名色转受苦无量。今者痴爱之意已止。漏结之情已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餔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六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六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摄等品第六之二有九结。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有九有情居。谓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及一分天。是初有情居。有色有情身异想一。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二·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子摄颂曰。假令不截衣  有缘皆得著衣可随身量  若短作篅衣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不割截衣得守持不。佛言。不得。若有难缘者得。著不割截衣。得入聚落不。得往俗舍不。得入外道住

  • 居济一得·张伯行

    水利志。清张伯行(1652—1725)撰。八卷。伯行,字孝先,号敬庵, 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进士,官礼部尚书,著有《正谊堂文集》。此书系作者任治河大吏期间参考古籍、总结经验的心得笔记。当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成书。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