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膳部鸿一百八首【感秋(二首)】阳精自东生,阴魄复西没。两曜无停机,万古一超忽。方平笑麻姑,绿鬓已成雪。谁识青青松,蟠根向溟渤。四时互相竭,两曜无停轴。夏炎方满盈,秋气忽已肃。空闺有佳人,十载常独宿 
-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十(明)袁华 撰○律诗(七言)寄张师允御史兼柬高则诚省郎中台御史国元儒清庙雍雍列六瑚暂奉旗常司礼乐又峩獬廌费谋谟河归故道朝东海日丽中天照八区遥想此时高録事定陪骢马步云衢送季景福链师游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七白鸟类五言律送陈偃赋得白鸟翔翠微  【唐】朱湾不知鸥与鹤天畔弄晴晖背日分明见临川相暎微净中云一防回处雪孤飞正好高枝立翩翩何处归五言絶句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鸪辞 
-   汤若望 杨光先 南怀仁   汤若望,初名约翰亚当沙耳,姓方白耳氏,日耳曼国人。明万历间,利玛窦挟天算之学入中国,徐光启与游,尽其术。崇祯初,日食失验,光启上言:“台官用郭守敬法,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庄烈帝用其议,设局修 
- 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决瓠子。东南注巨野,通淮泗。(《史记·河渠书》、《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四月,瓠子河塞,梁楚无水灾。(《徐州府志》:河经徐州,凡二十四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泛澶濮曹济 
- (後鑒錄,三卷,明謝蕡撰。謝蕡,字維盛,福建福州人。正德十六年進士,官至禮科給事中。該錄成於嘉靖二年。) 後鑒錄上 刑部等衙門題為獻俘事。該欽差監督軍務御馬監太監陸誾,提督軍務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陸完,提督軍務太子少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 洪武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冬至,上御奉天殿受朝贺。 四川镇南等宣抚司土官必剌什用等来朝,贡方物,诏赐钞锭有差。 乙丑,上御东阁,从容谓侍臣曰:“责难之辞,人所难受,明君受之,为无难;謟谀之语,人 
- 许隽人先生小传许先生名世英字隽人安徽人前清光绪二十二年廷试拔贡授刑部主事任法律编纂员宣统元年任奉天高等审判厅长旋擢江西提法使二年随徐谦氏赴欧洲考察司法制度并赴美国列席监狱改良会议中华民国元年张金波上将 
-  本篇论古圣贤和记载曾子言行的内容较多,涉及到政治、德行、学问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篇原文共21章,本书选12章。 弃天下如敝屣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③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 
- 【臣】等谨按经典稽疑二卷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人万厯庚戌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此书取汉唐以来説经之异于宋儒者分条辑载上卷为四书下卷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先儒专门之学各有师承非同臆说耀文欲存诸经古训但当采郑 
- 佛复告持心梵天。如来已度世间境界。示世俗教习乐于俗。欲度于世乐灭方俗。是谓世间之五阴也。其自念言:世我所度灭尽于世。求于五阴。游于道者,则名曰二所慕之径。复次梵天。所以名曰五阴者何。其五阴者方俗言耳。求诸 
-                     天圣广灯录卷第三   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提伽国人也。姓毗舍罗。处胎六年。因号难生。遇佛陀难提尊者行化至其家。谓此子非凡。当为法器。仍为说于宿缘。五十年中。口未尝言。复不履步。盖有所 
- 	宗统编年卷之十五	懿宗(名漼在位十四年)。	懿宗庚辰咸通元年。	祖应默太尉请。	祖因丁兵革。欲离河北。太尉默君和於城中舍宅为寺。亦以临济为额延祖。祖受其请居之。	从谂禅师住赵州观音院。	谂行脚时参祖。方将洗 
- 明代茶书,1卷,陈师撰。陈师,字思贞,钱塘(治今浙江杭州)人。嘉靖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治今云南保山)知府。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此书仅见《茶书全集》本,书末有卫承芳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序,称此为陈 
- 综合类著作。清郑寿全撰。四卷。成书于同治十三年(1874)。首论用药弊端,倡治病辨证之理全在阴阳虚实四字,告诫医者深究医理,切莫做庸医杀人。后分症详述辨治之法。卷一、二为杂病、妇、儿等科; 卷三、四为伤寒、时病 
- 全一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531~597)讲述。又称金刚经疏、金刚般若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为现存最古之金刚般若经疏。乃智顗根据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所讲述之注释书,然讲述于何时何处则不明。本 
- 禅宗语录。日本僧玄契重编,慧印校订。一卷。洞山悟本(807—869),即洞山良价,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卒后谥号“悟本禅师”。此书是其语录及其他著述的汇编。由日僧玄契依据“古本”重集而成。书分“语录” 
- 中国佛教论书。亦作《辨正理论》。唐法琳著。法琳,俗姓陈。颍川(治所在今河南许昌)人。自幼出家,广习儒释经书,特精三论。隋末蓄发入长安,习道术,旋改著道服,住道馆。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再入释门,住长安济法寺。武德四年(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