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按经典稽疑二卷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人万厯庚戌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此书取汉唐以来説经之异于宋儒者分条辑载上卷为四书下卷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先儒专门之学各有师承非同臆说耀文欲存诸经古训但当采郑王贾孔遗言不应杂以明人议论又如宰予昼寝但取七经小传寝为内寝之说而不引资暇集所载梁武帝绘昼寝室一条窃比老彭但取经典释文所引郑云老老彭彭祖之说而不引礼记疏文选注所载郑注老周之太史彭彭咸也一条乾元亨利贞但取子夏传始通和正之说而不引义海撮要所载梁武帝义始为元遂为亨益为利不私为贞一条此类颇多亦伤漏略又如周礼备载宋元诸儒攻驳之语则徒启纷纭孟子备载笔谈所纪王圣美因何却见梁惠王之言则更渉谐谑盖耀文因当时帖括之士墨守方隅稍为裒集异同以存古义而不必一一悉从其朔故所采亦未尽精纯然嘉隆之间心学盛而经学衰耀文独能逺讨遐搜潜心训诂亦可云空谷之足音矣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十·湛若水
  大学衍义卷三十四·真德秀
  春秋通义·佚名
  提要·佚名
  提要·黄伦
  卷四十八·沈廷芳
  卷二十七·陈启源
  第二十八卦:《大过卦》·佚名
  卷四十·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选佛谱卷第二·智旭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六·佚名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四·佚名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第一齣 提世【南柯子】〔末上〕玉茗新池雨。金柅小阁晴。有情歌酒莫敎停。看取无情虫蚁也关情。国土阴中起。风花眼角成。契玄还有讲残经。爲问东风吹梦几时醒。〔问答照常〕登宝位槐安国土。随夫贵公主金枝。有碑记

  • ●套数(下卷)·王九思

    正宫(八阕) 黄锺(二阕) 祀先乐章 套数 双调(三阕) 正宫(一阕) ○正宫 【八阕】 春游 秋兴次春游■〈音匀〉(汇续稿) 次韵赠□晋夫(汇续稿) 七旬自寿(汇新稿) 贺三原秦子京新居(汇新稿) 为许柳溪作(汇新稿)

  • 后集卷四·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四    元 孙存吾 编邓牧心【杭州人】赠友人我在越君在吴擕书邀我游西湖我还吴君适越遥隔三江共明月明月可望佳人参差与君擕手西湖上相思空诵停云诗知君去扫严陵墓祗把清樽酹黄土浮云茫

  • 卷二百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投壶类七言律郡阁阅书投壶和呈相国晏公【宋】梅尧臣较量人世无穷乐罗列平生未见书聊奉投壶祭征虏休言击劒马相如画楼晩去闻寒角缥帙看来落蠧鱼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愁贫贱带经锄时

  • 第三十一回 杀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蔡东藩

      却说新安王昭文嗣位,封赏各王公大臣,进鄱阳王锵为司徒,随王子隆为中军大将军,卫尉萧谌为中领军,司空王敬则为太尉,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西安将军王玄邈为中护军。此外亲戚勋旧,各有迁调,不及细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二、四十自叙·林语堂

    我生今年已四十/半似狂生半腐儒/一生矛盾说不尽/心灵解剖迹糊涂/读书最喜在河畔/行文专赖淡巴菰/卸下洋装留革履/洋宅窗前梅二株/生来原喜老百姓/偏憎人家说普罗/人亦要做钱亦爱/踯躅街头说隐居/立志出身扬耶道/识得中奥废半途/尼溪

  • 中英北京条约·佚名

    一八六零年十月二十四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北京。兹以两国有所不惬,大清大皇帝与大英大君主合意修好,保其嗣后不至失和。为此大清大皇帝特派和硕恭亲王奕訢;大英大君主特派内廷建议功赐佩带头等宝星会议国政世职上堂内世

  • 士章第五·佚名

    【解读】这一章讲述士的孝道。士要移孝作忠,以侍奉父母的爱敬之心侍奉国君、长上,做到事君以忠,事上以顺,尽忠职守,完成自己肩负的重任。【原文】资(1)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

  • 备梯第五十六·墨子

    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子墨子其哀之,乃管酒块脯,寄于大山,昧葇坐之,以樵禽子。禽子再拜而叹。子墨子曰:“亦何欲乎?”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守道?”子墨子曰:“姑亡,姑亡。古有亓术者,内不亲民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林语堂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语译道体虚无,永远处于不可名而朴质的状态。即使

  •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①·戴圣

    ——为官清廉者有几多【原文】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②。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③,吾谁与归?”叔誉日;“其阳处父乎⑤?”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6)。”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

  • 卷二十七·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七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地界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水火风空识界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地界净不净。若水火风空识界净不净。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地界净不净增

  • 经验麻科·佚名

    嘉庆道光年间,安徽太平县沈望桥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写了《经验麻科》一书,当时仅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由于该书经验确切,药效显著,得书者往往视同珍宝,秘不示人。

  • 诗镜总论·陆时雍

    明陆时雍撰,一卷,收于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论诗上起先秦,下迄晚唐,依次品论历代作家作品及其渊源递嬗关系,对古诗的评析颇为精僻和全面。作者推崇《风》、《骚》,常以之为源头去探析诗作,但反对依傍前人作诗,要求

  • 拜月亭记·施惠

    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也称《蒋世隆拜月亭》、《幽闺记》。南戏剧本。四十出。传说元施惠撰。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改编。故事发生在金末,蒙古军队进攻中都(今北京),金国兵部尚书王镇的女儿王瑞兰在逃难时

  •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同。而字稍增减。

  •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海云

    凡二卷。唐代海云记于太和八年(834)。又称两部付法次第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内容记录密教金刚界、胎藏界两部,自印度至中国之相承及大意,尤对不空三藏一门特予详述之。上卷略述金刚界大教王经师资相承付法次第,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