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五十九

  汤若望 杨光先 南怀仁

  汤若望,初名约翰亚当沙耳,姓方白耳氏,日耳曼国人。明万历间,利玛窦挟天算之学入中国,徐光启与游,尽其术。崇祯初,日食失验,光启上言:“台官用郭守敬法,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庄烈帝用其议,设局修改历法,光启为监督,汤若望被徵入局掌推算。光启卒,以李天经代,奏进汤若望所着书及忄互星屏障。迭与台官测日食,候节气,并考定置闰先后,汤若望术辄验。庄烈帝知西法果密,欲据以改大统术,未行而明亡。

  顺治元年,睿亲王多尔衮定京师,是岁六月,汤若望启言:“臣于明崇祯二年来京,用西洋新法釐正旧历,制测量日月星晷、定时考验诸器。近遭贼毁,拟重制进呈。先将本年八月初一日日食,照新法推步。京师日食限分秒并起复方位,与各省所见不同诸数,开列呈览。”王命汤若望修正历法。七月,礼部启请颁历,王言:“治历明时,帝王所重。今用新法正历,以敬迓天休,宜名时宪历,用称朝廷宪天乂民之至意。自顺治二年始,即用新历颁行天下。”汤若望复启言:“敬授人时,全以节气交宫,与太阳出入、昼夜时刻为重。今节气、日时、刻分与太阳出入、昼夜时刻,俱照道里远近推算,增加历首,以协民时,利民用。”王奖其精确。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王令大学士冯铨与汤若望率钦天监官赴观象台测验,惟新法吻合,大统、回回二法时刻俱不协。

  世祖定鼎京师,十一月,以汤若望掌钦天监事。汤若望疏辞,上不许。又疏请别给敕印,而以监印缴部,谓治历之责,学道之志,庶可并行不悖,上亦不许。并谕汤若望遵旨率属精修历法,整顿监规,如有怠玩侵紊,即行参奏。加太仆寺卿,寻改太常寺卿。十年三月,赐号通玄教师,敕曰:“国家肇造鸿业,以授时定历为急务。羲和而后,如汉洛下闳、张衡,唐李淳风、僧一行,于历法代有损益。元郭守敬号为精密,然经纬之度,尚不能符合天行,其后晷度遂以积差。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今特锡尔嘉名,俾知天生贤人,佐佑定历,补数千年之阙略,非偶然也。”旋复加通政使,进秩正一品。

  钦天监旧设回回科,汤若望用新法,久之,罢回回科不置。十四年四月,革职回回科秋官正吴明炫疏言:“臣祖默沙亦黑等一十八姓,本西域人。自隋开皇己未,抱其历学,重译来朝,授职历官,历一千五十九载,专管星宿行度。顺治三年,掌印汤若望谕臣科,凡日月交食及太阴五星陵犯、天象占验,俱不必奏进。臣察汤若望推水星二八月皆伏不见,今于二月二十九日仍见东方,又八月二十四日夕见,皆关象占,不敢不据推上闻。乞上复存臣科,庶绝学获传。”并上十四年回回术推算太阴五星陵犯书,日月交食、天象占验图象。别疏又举汤若望舛谬三事:一、遗漏紫炁,一、颠倒觜参,一、颠倒罗计。八月,上命内大臣爱星阿及各部院大臣登观象台测验水星不见,议明炫罪,坐奏事诈不以实,律绞,援赦得免。

  康熙五年,新安卫官生杨光先叩阍进所着摘谬论、选择议,斥汤若望新法十谬,并指选择荣亲王葬期误用洪范五行,下议政王等会同确议。议政王等议:“历代旧法,每日十二时,分一百刻,新法改九十六刻。康熙三年立春候气,先期起管,汤若望妄奏春气已应参、觜二宿,改调次序,四馀删去紫炁。天祐皇上,历祚无疆,汤若望祗进二百年历。选荣亲王葬期不用正五行,反用洪范五行,山向年月俱犯忌杀,事犯重大。汤若望及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宏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皆凌迟处死;故监官子刘必远、贾文郁、可成子哲、祖白子实、汤若望义子潘尽孝皆斩。”得旨,汤若望效力多年,又复衰老,杜如预、杨宏量勘定陵地有劳,皆免死,并令覆议。议政王等覆议,汤若望流徙,馀如前议。得旨,汤若望等并免流徙,祖白、可成、发、光显、有泰皆斩。自是废新法不用。

  圣祖既亲政,以南怀仁治理历法,光先坐谴黜,复用新法。时汤若望已前卒,复通微教师封号,视原品赐恤,改“通玄”曰“通微”,避圣祖讳也。

  杨光先,字长公,江南歙县人。在明时为新安所千户。崇祯十年,上疏劾大学士温体仁、给事中陈启新,舁棺自随。廷杖,戍辽西。

  国初,命汤若望治历用新法,颁时宪历书,面题“依西洋新法”五字。光先上书,谓非所宜用。既又论汤若望误以顺治十八年闰十月为闰七月,上所为摘谬、辟邪诸论,攻汤若望甚力,斥所奉天主教为妄言惑众。圣祖即位,四辅臣执政,颇右光先,下礼、吏二部会鞫。康熙四年,议政王等定谳,尽用光先说,谴汤若望,其属官至坐死。遂罢新法,复用大统术。除光先右监副,疏辞,不许;即授监正,疏辞,复不许。

  光先编次其所为书,命曰不得已,持旧说绳汤若望。顾学术自审不逮远甚,既屡辞不获,乃引吴明烜为监副。明烜,明炫兄弟行,明炫议复回回科不得请,至是明烜副光先任推算。五年春,光先疏言:“今候气法久失传,十二月中气不应。乞许臣延访博学有心计之人,与之制器测候,并饬礼部采宜阳金门山竹管、上党羊头山秬黍、河内葭莩备用。”七年,光先复疏言:“律管尺寸,载在史记,而用法失传。今访求能候气者,尚未能致。臣病风痺,未能董理。”下礼部,言光先职监正,不当自诿,仍令访求能候气者。

  是时朝廷知光先学术不胜任,复用西洋人南怀仁治理历法。南怀仁疏劾明烜造康熙八年七政民历于是年十二月置闰,应在康熙九年正月,又一岁两春分、两秋分,种种舛误,下议政王等会议。议政王等议,历法精微,难以遽定,请命大臣督同测验。八年,上遣大学士图海等二十人会监正马祜测验立春、雨水两节气及太阴火、木二星躔度,南怀仁言悉应,明烜言悉不应。议政王等疏请以康熙九年历日交南怀仁推算,上问:“光先前劾汤若望,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光先何者为是,汤若望何者为非,及新法当日议停,今日议复,其故安在?”议政王等疏言:“前命大学士图海等二十人赴观象台测验,南怀仁所言悉应,吴明烜所言悉不应,问监正马祜,监副宜塔喇、胡振钺、李光显,皆言南怀仁历法上合天象。一日百刻,历代成法,今南怀仁推算九十六刻,既合天象,自康熙九年始,应按九十六刻推行。南怀仁言罗睺、计都、月孛、推历所用,故入历;紫炁无象,推历所不用,故不入历。自康熙九年始,紫炁不必造入七政历。”又言:“候气为古法,推历亦无所用,嗣后并应停止。请将光先夺官,交刑部议罪。”上命光先但夺官,免其罪。

  南怀仁等复呈告光先依附鼇拜,将历代所用洪范五行称为灭蛮经,致李祖白等无辜被戮,援引吴明烜诬告汤若望谋叛。下议政王等议,坐光先斩,上以光先老,贷其死,遣回籍,道卒。刑部议明烜坐奏事不实,当杖流,上命笞四十释之。

  南怀仁,初名佛迪南特斯,姓阜泌斯脱氏,比利时国人。康熙初,入中国。时汤若望方黜,杨光先为监正,吴明烜为监副,以大统术治历,节气不应,金、水二星躔度舛错。明烜奏水星当见,其言复不售。乃召南怀仁,命治理历法。南怀仁劾光先、明烜而去之,遂授南怀仁监副。

  时康熙八年三月,南怀仁言是岁按旧法以十一月置闰,以新法测验,闰当在九年正月。既又言是月二十九日雨水,乃正月中气,即为康熙九年之正月,闰当在是年二月。上命礼部询钦天监官,多从南怀仁,乃罢八年十二月闰,移置九年二月;节气占候,悉用南怀仁说。六月,南怀仁请改造观象台仪器,从之。十二月,仪器成,擢南怀仁监正。仪凡六:曰黄道经纬仪,曰赤道经纬仪,曰地平经仪,曰地平纬仪,曰纪限仪,曰天体仪;并绘图立说,次为灵台仪象志。十七年,进康熙永年表,表推七政交食,为汤若望未竟之书,南怀仁续成之。二十一年,命南怀仁至盛京测北极高度,较京师高二度,别为推算日月交食表上之。南怀仁官监正久,累加至工部侍郎。二十七年,卒,谥勤敏。

  自是钦天监用西洋人,累进为监正、监副,相继不绝。五十四年,命纪理安制地平经纬仪,合地平、象限二仪为一。乾隆中,戴进贤、徐懋德、刘松龄、傅作霖皆赐进士。道光间,高拱宸等或归国,或病卒。时监官已深习西法,不必复用西洋人,奏奉宣宗谕,停西洋人入监。方圣祖用南怀仁,许奉天主教,仍其国俗,而禁各省立堂入教。是时各省天主堂已三十馀所。雍正间,禁令严,尽毁去,但留京师一所,俾西洋人入监者居之。入内地传教,辄绳以法。迨停西洋人入监,未几海禁弛,传教入条约,新旧教堂遍内地矣。

  论曰:历算之术,愈入则愈深,愈进则愈密。汤若望、南怀仁所述作,与杨光先所攻讦,浅深疏密,今人人能言之。其在当日,嫉忌远人,牵涉宗教,引绳批根,互为起仆,诚一时得失之林也。圣祖尝言当历法争议未已,己所未学,不能定是非,乃发愤揅讨,卒能深造密微,穷极其阃奥。为天下主,虚己励学如是。呜呼,圣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欧阳修
  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连摧敌将 拔邺城追掳孱王·蔡东藩
  ●卷一·陶宗仪
  通鉴续编卷二十三·陈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一【十一则】·岳珂
  于忠传·魏收
  胡广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三·王世贞
  123.王猛扪虱谈天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章谦亨·唐圭璋

      谦亨字牧之,一字牧叔,吴兴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号为佛家。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浙东提刑,兼知衢州。   念奴娇   垂杨得地,在楼台侧畔,无人攀折。不似津亭舟系处,只伴客愁离别。丝过摇金,带铺新翠,雅称莺调舌

  • 江衍·唐圭璋

      衍,建中靖国时士人。   锦缠绊   黄钟宫   屈曲新堤,占断满村佳气。画檐两行连云际。乱山叠翠水回还,岸边楼阁,金碧遥相倚。   柳阴低,艳映花光美。好升平、为谁初起。大都风物只由人,旧时荒垒,今日香烟地。

  • 卷一·陈肇兴

    磺溪(彰化)陈肇兴伯康壬子癸丑·壬子·春日早起扫墓感作晓行山中即目暮春书怀初夏郊行稻花自大墩归五张犁书馆遇雨口占斋前观穫哭赖汝明秀才米元章墨蹟歌,为张明经作山馆夜坐待人坑送邱石庄孝廉北上冬日漫兴

  • 拜献·徐志摩

    山,我不赞美你的壮健, 海,我不歌咏你的阔大, 风波,我不颂扬你威力的无边; 但那在雪地里挣扎的小草花, 路旁冥盲中无告的孤寡, 烧死在沙漠里想归去的雏燕,—— 给他们,给宇宙间一切无名的不幸, 我拜献,拜献我胸胁间的热, 管里的血,灵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大明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敕修万历十二年正月己卯朔上御皇极殿百官行庆贺礼赐三辅臣上尊珍馔庚辰禁诸宗室陈乞初代府宗室廷坑等父母已经受封所生之子在未奉条例先者应续请封

  •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九月。甲申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丑皆如之。  ○遣官祭都城隍庙。起居  ○谕内阁、李鸿章、张树声奏查明援护朝鲜出力员弁。遵旨拟奖。开单呈览。并陈明。吴长庆

  • 《江苏省通志稿》原序·缪荃孙

    苏省为中夏文化首出之邦,俊彦之盛,财赋之丰,今古中外,悉所称羡。清代改明南直隶为江南,本合苏皖为一。王督部新命、尹阁部文端两辑省志,迄雍正而止。道光初,陶文毅抚皖,分安庆等八府五州别辑通志,上章表可,而宁苏等八府三州,无请

  • 第三卷 梁、陈、魏、齐、周、隋·缪荃孙

    梁刺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南丹阳、吴郡、吴兴等郡临川王宏 《本纪》:天监元年四月丙寅。以第中护军宏为扬州刺史,封临川郡王。《本纪》:三年正月戊申,後将军扬州刺史、临州王宏进号中军将军。四年十月丙午,北伐,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纪昀

    选举畧 【三】学校○学校唐五代宋辽金元明△唐唐元宗开元五年诏诸州乡贡进士宜令引就国子监谒先师学官为之开讲令所司优厚设食天宝十二载诏天下举人皆须补国子学 生然后听举至天宝后学校益废生徒流散代宗永泰中虽广置

  • 一二一 谕内阁着总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佚名

    一二一 谕内阁着总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九日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九日,内阁奉上谕:现在纂办四库全书,以广石渠金匮之藏,自应悉心校缮,俾免鲁鱼亥豕之讹。今呈进已经缮成之《荟要》各卷内,信手翻阅,卽

  • 袁崇焕传·张廷玉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1572),考中进士。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而富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军官和退伍的士兵,就同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情,得以通晓边塞地区的情况,自称有能力镇守边防。天启二年(1622)正

  • 卷之五  國初禮賢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國初禮賢錄,一卷,原文未題撰者姓氏。一說劉基撰。四庫全書總目卷五二記:「此書藝文志、千頃堂書目皆作基撰。然錄中所載,即明太祖任用基及葉琛、章溢、宋濂四人事,且有基馳驛歸里,居家一月而薨之文,則非基所作審矣。」故闕名

  • 卷八十·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宋 宋敏求 编典礼朝贺冬至取次日朝贺勅五月一日御宣政殿勅淮西用兵罢元会勅贡献停贡献诏罢正至进奉诏宴集定州赐宗姓老人宴会赐百官钱令逐胜宴集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 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己丑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乌思藏必力公尚师辇卜阇搠思吉结卜遣使坚敦真等以所获故元云南行省银印来献,及黑胜等寺僧吉剌思巴星吉等遣喃哥等来贡马及方物,诏赐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孟子类论孔子集大成之説答南轩此段谓金玉二字正是譬喻亲切有功处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合也言合众理而大备于身或曰集谓合乐成谓乐之一变此卽以乐喻之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 智相品第十五·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大庄严智轮。若能成就如是大庄严智轮。从初发意离於五欲,则能堪为声闻辟支佛而作福田。亦为一切守护供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二种智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名世间智。所谓菩萨依止读诵。欲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解结同体疑二。一阿难伸请二。一述已犹迷。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前疑因果同异。今疑根尘结解。故云第二义门。然根起之由前

  •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佚名

    十卷。撰人不详。书中有大德五年 (1301)吴郡徐元瑞 《吏学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永乐大典》多引用,《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据此断为元人书无疑。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疑为熊宗立(生卒年不详)撰。其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