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 人之富贵贫贱莫不有命存焉至于学识之浅深似非气数之所得而拘也而余则以为人之愚智与人之穷通皆若有命存焉而非可以预必也何则人有意于为学而苦于无自及得一二良师友而处之非其地遇之非其时虽欲从之末由也又有一人 
-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	汤珍	秋日迟文衡山先生不至	肃肃振飘风霏霏洒芳澍迟客向南轩徘徊眄庭树俶装戒星来倾羲未云赴鸟鸣不相求反已每自顾我思郁以烦孰克探其故遐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八十二室宇至乐斋赋【有序       宋】王十朋予读欧阳诗有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之句因采其语以名斋又从而赋之予与客坐于书斋之内客仰而顾俯而笑曰子知天下之乐乎散于事物之万端会于 
- 姚泓,字元子,兴之长子也。孝友宽和,而无经世之用,又多疾病,兴将以为嗣而疑焉。久之,乃立为太子。兴每征伐巡游,常留总后事。博学善谈论,尤好诗咏。尚书王尚、黄门郎段章、尚书郎富允文以儒术侍讲,胡义周、夏侯稚以文章游集。时 
-    顺治十三年。丙申。八月。丙子朔。遣官赍敕慰谕科尔沁国和硕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乌朱穆秦部落和硕车臣亲王察汉巴拜、喀尔喀部落和硕达尔汉、亲王奔塔尔察哈尔国固伦额驸和硕亲王阿布鼐、 
- 宋 王益之 撰景帝孝景皇帝讳启孝文中子也母窦皇后孝文在代时前王后有三男及窦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帝得立【考异曰此史记本纪所载也汉书作文帝太子史记以为中子史记作三男汉书外戚传云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 
-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五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二上	簒臣	魏	司马懿【子师 昭】 司马孚【子望】	夫取不以道曰簒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弗憝不待教而诛之况放弑夺攘盗有神 
- 乐平王拓跋丕,从小就有才干。泰常七年(422)所封,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后来率领河西、高平各军讨伐南秦王杨难当。当军队至略阳时,军令严明,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人敢私作坏事,百姓们争先恐后送来牛酒慰劳军队。杨难当十分害怕, 
- 胡先生的《丁文江的传记》,民国四十五年十一月出版,载在《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里。四十九年六月,胡先生嘱台湾启明书局印单行本,并由胡先生写了一篇《校勘后记》。启明停业后,这本书已绝版多年。近年来,外间向本馆函询这 
- (乙丑)十一年大明弘治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亥,王行望闕禮于明政殿。進表裏于王大妃殿,受百官賀,御仁政殿行會禮宴,觀處容舞、舞鶴等戲。○傳曰:「今後赴京每行,貿七寶來。○傳曰:「興淸、運平樂合奏後,卽令散去,使不得相雜相 
- 	夫兵者 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 
- 【原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 
-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七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九世	潭州延寿惠轮禅师法嗣	庐山归宗道诠禅师(凡二)	僧问。承闻和尚。亲见延寿来。是否。师云。山前麦熟也未。	僧问。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师云 
- 古代乐学著作。明冷谦撰。提出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法,为琴声表演的美学原则。认为“不轻不重 
- 《壬归》七卷,卷一提纲例约、卷二壬占易简例约、卷三谋望门、卷四婚姻门、卷五农事门、卷六出行门、卷七三才门。按于公先生所言,大六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最为古老的绝学,《壬归》则堪称大六壬学术体系的纲领。《壬归 
- 诗论。清人吴乔撰。六卷。乔一名殳,字修龄,江苏昆山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于顺治间。此编《四库总目提要》作八卷,不知所据。通行本为六卷。有吴氏自序及黄廷鉴、张海鹏跋。因作者于康熙二十年(1681)“与东海诸英俊围 
- 简名《渑池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写秦昭公欲夺赵国国宝和氏璧,许以十五城相交换。赵派蔺相如携璧使秦。相如至秦,知彼存诈而无诚意,遂乘深夜携璧返赵。赵成公 
- 凡三卷。宋朝施护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册。内说毗卢遮那佛住于一切如来三昧界中时,金刚手菩萨请问秘密法仪之要略,佛乃为说普尽三摩地真实出生诸三摩地根本法门、菩提心月曼拏罗相、观影像相、金刚杵莲华、本尊等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