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读史方舆纪要

全国总志。清顾祖禹(1631—1692)撰。一百三十卷。祖禹字景范,自号宛溪子,人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廊下人。聪敏好学,尤功地理。受父嘱考历代著述, “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至二十九岁(1659)以复明意愿始撰是书,前后历经三十余年,凡二百八十余万字。按明末行政区划叙述历史地理沿革,详记史实。舆地要览图36画,沿革表35份。顾氏在编著此书时,“以史为主,以志证之”,采正史、地志,旁及野史,参以山川考察。该书综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

《读史方舆纪要》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夏小正戴氏传·傅崧卿
  吴中旧事·陆友
  江汉丛谈·陈士元
  天问略·阳玛诺
  澎湖厅志·林豪
  台湾通纪·陈衍
  舟车闻见录·江藩
  大岳志·方升
  海塘录·翟均廉
  台湾志略·李元春
  梦粱录·吴自牧
  迪化县乡土志·佚名
  北京岁时记·蔡省吾
  宁远州志·佚名
  南岛志·新井白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三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欝宁所宜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颸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萧瑟过极浦旖【音倚】旎【乃倚

  • 列传第十九·刘昫

    ○侯君集 张亮 薛万彻 兄万均 盛彦师 卢祖尚 刘世让 刘兰 李君羡等附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籓,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渐蒙恩

  • 卷三十六 前秦録四·崔鸿

    苻坚上 苻坚字永固一字文玉[或作名]健弟雄之第二子也赵建武中洪从石虎徙邺家于永贵里母茍氏甞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归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坚有神光之异自天烛其庭坚背有赤文隐起状

  • 卷第八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六〔起重光作噩(辛酉),尽玄黓茂(壬戍),凡二年

  • 两朝纲目备要卷二·佚名

    光宗绍熙二年【辛亥】春正月诏修绍熙会计録辛未丁丑两次降防 先是秘书郎郑湜转对为上言今黄老之宫卫卒动以百数外戚家庙防护之兵多于太庙额外将校之俸钱半于正额外庭百执之费不足当閤门医职近侍

  • 十国春秋卷五十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八列传赵崇韬韩保贞李廷珪伊审徴龙景昭赵崇韬宋王廷隠子也少骁果有父风后主初嗣位常自置殿直四番取将家暨死事孤子充之乃命崇韬及李继宏赵元振张继昭侯令钦分为都知领焉后累迁至客省使周世宗陷秦凤将

  • 卷六十一 蜀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陈寿

    (三国志潘濬传、三国志陆凯传、三国志陆胤传)潘濬传,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他成年时跟随宋仲子学习。年纪不到三十时,荆州牧刘表征召他为本州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县长贪赃枉法不修品行,潘濬依法将他杀死,全郡都受到震

  • 尔朱荣传·魏收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氏。他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便以州名为姓氏。经常统领部落百姓,世世代代为酋长。高祖父羽健,登国初年任领民酋长,率领契胡武士一千七百人跟随圣驾平定晋陽,他率部平定中山。论其功劳朝廷拜授他为散骑常

  • 崔統传·欧阳修

    崔統的字叫德长,是崔..甫的侄儿。生性耿直廉洁,以自己的廉洁自负,看到贪赃枉法的像见了仇人一样。任苏州刺史时在全国政绩最好,后升任湖南观察使。按湖南地区的旧规矩,即使丰年,粮食买卖也不出境,邻近地区受灾也不管。他去后

  • 四十一年·佚名

    (戊申)四十一年大明萬曆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丑,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政院問安,傳曰:「知道。」○政院中殿問安。○大臣及東西班二品以上、六曹堂上問安,答曰:「知道。」中殿問安,答曰:「知道。」○夕,王世

  • 提要·张栻

    【臣】等谨案癸巳孟子説七卷宋张栻撰是书亦成于乾道癸巳于王霸义利之辨言之最明自序称嵗在戊子缀所见为孟子説明年冬防有严陵之命未及终篇辛夘嵗自都司罢归秋冬行大江中读旧说多不满意従而删正之还抵故庐又二载始克缮

  • 卷十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五钱塘程川撰易十五上经八吉无咎谓如一件事自家做出来好方得无罪咎若做得不好虽是好事也则有咎无咎吉谓如一件事元是合做底自家做出来又好如所谓战则克祭则受福战而临事惧好谋成祭而恭敬

  • 卷十一·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一圜丘祀天旧唐书肃宗本纪乾元元年四月甲寅上亲享九庙遂有事于圜丘翌日御丹凤门大赦天下 六月己酉初置太乙神坛于圜丘是日命宰相王璵摄行祠事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

  • 卷六·王安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新义,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六     宋 王安石 撰地官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爲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

  • 总目·即非如一

    即非禅师全录总目卷第一道影赞(郑溥元)序(沈廷文 林宾)圣寿山崇福禅寺语录卷第二广寿山福聚禅寺语录卷第三升座小参秉拂卷第四法语卷第五举古拈古卷第六颂古代古答古卷第七机缘答问卷第八赞卷第九赞卷第十赞卷第十一

  • 三略·黄石公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亦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相传其源出于姜太公姜尚,经黄石公推演并授给张良,故旧题黄石公撰;《隋书·经籍志》称“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约为秦汉之间的作品。所谓《三略

  • 德育鉴·梁启超

    近代梁启超编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作为《新民丛报》临时增刊发行。分《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六章,其重点在《知本》一章。认为“道德之根本则无古无今无中无外而无不

  • 异闻总录·佚名

    元代文言志怪小说。 共四卷。通行的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 《笔记小说大观》题作宋人,据卷四《汪尹师男》 “乾道戊子岁……予宗仁光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