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五

钱塘程川撰

易十五

上经八

吉无咎谓如一件事自家做出来好方得无罪咎若做得不好虽是好事也则有咎无咎吉谓如一件事元是合做底自家做出来又好如所谓战则克祭则受福战而临事惧好谋成祭而恭敬齐肃便是无咎克与受福便是吉如行师之道既已正了又用大人率之如此则是都做得是便是吉了还有甚咎

【防渊録师彖辞】

师彖辞亦是説得齐整处

【董铢録师九二爻辞】

在师中吉言以刚中之德在师中所以吉

【防渊録师九二爻辞】

问潘谦之説师九二欲互説在师中吉懐万邦也王三锡命承天宠也何如曰圣人作易象只是大概恁地不是恁地仔细解释

【刘砺録师九二象传】

问师或舆尸伊川説训为众主如何曰从来有舆尸血刃之説何必又牵引别説某自少时未曽识训诂只读曰本时便疑如此説后来从乡先生学皆作众生説甚不以为然今看来只是兵败舆其尸而归之义小年更读左传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意欲解释形字是割剥之意醉饱是厌足之意盖以为割剥民力而无厌足之心后来见注解皆以形字训象字意云象民之力而无已甚某甚觉不然但被形字无理防不敢改他底近看贞观政要有引用处皆作形民又看家语亦作形民字方知旧来看得是此是祭公箴穆公之语须如某説其语方切

【刘砺録师六三爻辞】

问易爻取意义如师之五长子帅师乃是本爻有此象又却説弟子舆尸何也曰此假设之辞也若言弟子舆尸则凶矣问此例恐与家人嗃嗃而继以妇子嘻嘻同曰然

【黄榦録师六五爻辞】

问程传云长子谓九二以中正之德合于上而受任以行夫以九之居二中则是矣岂得为正曰此只是错了一字耳莫要泥他

【潘时举録师六五象传程传】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旧时説只作论功行赏之时不可及小人今思量看理去不得他既一例有功如何不及他得看来开国承家一句是公共得底未分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更用他与之谋议经画尔汉光武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功行封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邓禹耿弇贾复数人他不与焉因问古之论功行封真个是裂土地与之守非如后世虚带爵邑若使小人参其间则诚有弊病曰势不容不封他得但圣人别有以处之未见得如何如舜封象则使吏治其国若是小人亦自有以处之也先生云此义方思量得如此未曽改入本义且记取

【林学履録师上六爻辞】

开国承家为是坤有土之象然屯之利建侯却都无坤止有震此又不可晓

【防渊録师上六爻辞】

李问比卦大抵占得之多是人君为人所比之象曰也不必拘若三家村中推一个人作头首也是为人所比也须自审自家才德可以为之比否所以原筮元永贞也

【林学履録比彖辞】

筮字説做占决亦不妨然亦不必説定不是龟筮之筮【防渊録比彖辞】

问不宁方来后夫防曰别人自相比了已既后于众人却要强去比他岂不为人所恶是取防也后夫犹言后人春秋传有云先夫当之矣亦是占中一义【黄防録比彖辞】

后夫凶言九五既为众隂所归若后面更添一个阳来则必凶古人如袁绍刘馥刘繇刘备之事可见两雄不并栖之义

【防渊録比彖辞】

后夫不必如伊川説左传齐崔卜娶妻卦云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人以为凶他云前夫当之矣彼云前夫则此云后夫正是一様语阳便是夫隂便是妇【刘砺録比彖辞】

后夫只是説后来者古人亦曽説先夫当之也有唤作夫妇之夫底

【防渊録比彖辞】

比吉也也字羡当云比吉比辅也下顺从也比辅也解比字下顺从也解吉字

【辅广録比彖传】

伊川言建万国以比民言民不可尽得而比故建诸侯使比民而天子所亲者诸侯而已这便是它比天下之道

【防渊録比象传程传】

终来有他説将来似显比便有那周遍底意思

【防渊録比初六爻辞】

问比之匪人曰初应四四是外比于贤为比得其人二应五五为显比之君亦为比得其人惟三乃应上上为比之无首者故为比之匪人也

【潘时举録比六三爻辞】

问伊川解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所谓来者揜之去者不追与失前禽而杀不去者所譬颇不相类如何曰田猎之礼置旌以为门刈草以为长围田猎者自门驱而入禽兽向我而出者皆免惟被驱而入者皆获故以前禽比去者不追获者譬来则取之大意如此无縁得一一相似伊川解此句不须疑但邑人不诫吉一句似可疑恐易之文义不如此耳

【张洽録字元德青江人丁未癸丑所闻先生五十八岁六十四岁附池録后】

【比九五爻辞】

比九五邑人不诫盖上之人显明其比道而不必人之从己而其私属亦化之不相戒约而自然从已也【刘砺録比九五爻辞】

邑人不诫如有闻无声言其自不消相告戒又如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相似

【防渊録比九五爻辞】

易第六爻在上为首自下又为尾两用比上六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是也

【不知何氏録比工六象传】

问见人説此卦作防体顺是小人以柔顺小术畜君子故曰小畜如何曰易不可専就人上説且就隂阳上看分明防畜干隂畜阳故谓之小若配之人事则为小人畜君子也得为臣畜君也得为因小小事畜止也得不可泥定一事説

【林学履録小畜】

小畜言以防之柔顺而畜三阳畜他不住大畜则以艮畜干畜得有力所以唤作大畜小畜亨是説阳縁隂畜他不住故阳得自亨横渠言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凡言亨皆是説阳到得説隂处便分晓説道小人吉亨字便是下面刚中而志行乃亨

【防渊録小畜彖辞】

问宻云不雨自我西郊曰此是以防畜干防顺干健畜他不得故不能雨凡雨者皆是隂气盛凝结得宻方湿润下降为雨且如饭甑盖得宻了气郁不通四畔方有温汗今干上进一隂止他不得所以彖中云尚往也是指干欲上进之象到上九则以卦之始终言畜极则散遂为既雨既处隂德盛满如此所以有君子征凶之戒

【林学履録小畜彖辞】

宻云不雨尚往也是隂包他不住阳气更散做雨不成所以尚往也

【刘砺録小畜彖传】

问风行天上小畜象义如何曰天在山中大畜盖山是坚刚之物故能力畜其三阳风是柔软之物止能小畜之而已耳

【潘时举録小畜象传】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言畜他不住且只逐些子泄出来只以大畜比之便见得大畜説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小畜只是做得这些个文德如威仪文辞之类

【防渊録小畜象传】

问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此爻与四相应正为四所畜者乃云复自道何邪曰易有不必泥爻义看者如此爻只平看自好复自道便吉复不自道便凶自无可疑者矣

【潘时举録小畜初九爻辞】

复自道之复与复卦之复不同复卦言已前不见了这阳如今复在此复自道是复他本位从那道路上去如无往不复之复

【防渊録小畜初九爻辞】

小畜但能畜得九三一爻而已九三是廹近他底那两爻自牵连上来

【防渊録小畜九三爻辞】

问小畜以一隂而畜五阳而九五乃云富以其邻是与六四之隂并力而畜下三阳不知九五何故反助隂耶曰九五上九皆为隂所畜又是同防之体故反助之也又曰上九爻辞殊不可断若人占得此爻则吉凶未可知然易占法有活法圣人因事敎人如有是德而得是爻则为吉无是德而得是爻则不应须如此看乃活如舆説輹夫妻反目一爻可谓不好然能以刚自守则虽得此爻而凶不应矣

【董铢録小畜九五上九爻辞】

富以其邻与上合志是説上面防体同力畜干邻如东家取个西家取个取上下两画也此言五居尊位便动得那上下底挛如手把挛住之象既雨既处言便做畜得住了做得雨后这气必竟便透出散了德积是説隂德妇人虽正亦危月才满便亏君子到此亦行不得这是那隂阳皆不利之象

【防渊録小畜九五上九爻辞】

上九虽是隂畜阳至极处知而为雨必竟隂制阳是不顺所以虽正亦厉

【刘砺録小畜上九爻辞】

小畜上九疑是太甲伊尹之事当之注云隂既盛而亢阳则君子亦不可以有行恐当云君子于此宜静而不宜动故征则凶也方与上意不相害曰作伊周之事説亦得作易本意只説隂畜阳到极处问既如此则何故又曰君子征凶曰便是易本意只言隂畜阳若以事言之则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固如此如武后之于高宗亦然问武后事恐不可谓之既雨曰它也自和问恐不可谓之妇贞曰易中之意言妇虽贞犹厉而况于不贞乎盖易文本是两下説在那里不可执定看

【黄榦録小畜上九爻辞】

履上干下兑以隂蹑阳是随后蹑他如踏他脚迹相似所以云履虎尾是随后履他尾故于卦之三四爻虎尾义便是隂去蹑他阳背脊后处伊川云履借説得主受

【刘砺録履彖辞】

履虎尾言履危而不伤之象便是后履前之意随着他后去

【防渊録履彖辞】

问履以兑遇干和説以蹑刚强之后所以有履虎尾而不伤之象但彖言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正指九五而言而九五爻辞乃曰夬履贞厉有危象焉何也曰夬决也九五以刚中正履帝位而下又以和説应之故其所行果决自为无所疑碍所以虽正亦厉盖曰虽使得正亦危道也为戒深矣

【董铢録履彖传九五爻辞】

叔重问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此是指九五而言然九五爻辞云夬履贞厉与彖似相反何邪曰九五是以刚居上下临柔説之人故决然自为而无所疑不自知其过于刚耳

【潘时举録履彖传九五爻辞】

伊川这一卦説那大象并素履履道坦坦处却説得好【不知何氏録履象传初九九二爻辞】

履道道即路也

【防渊録履九二爻辞】

履三四爻正是蹑他虎尾处阳是进底物事四又上蹑五亦为虎尾之象

【刘砥録履六三九四爻辞】

武人为于大君必有此象但六三隂柔不见得有武人之象

【防渊録履六三爻辞】

志行也只是説进将去

【防渊録履九四象传】

夬履贞厉正东坡所谓忧治世而危明主也

【林学履録履九五爻辞】

夬履是做得忒快虽合履底也有危厉

【防渊録履九五爻辞】

视履考祥居履之终视其所履而考其祥做得周备底则大吉若只是半截时无由考得其祥后面半截却不好未可知旋是那团旋来却到那起头处

【防渊録履上九爻辞】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十 二十之一·孔颖达
  遭虎篇第四十八·王充
  詩經卷之七  朱熹集傳·朱熹
  第四章 独农与公农之比·梁启超
  孟子纂笺卷十·詹道传
  卷六·叶梦得
  卷十 大射仪第七之二·李如圭
  卷二十四·朱熹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中)·丰子恺
  九嫔/女史·佚名
  大雲初分得转生死业烦恼健度第六·佚名
  法王品第二十三·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六[宋铭]·惟白
  佛说造塔功德经·佚名
  第三十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寿卿·隋树森

    小令 【双调】寿阳曲 金刀利,锦鲤肥,更那堪玉葱纤细。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甚生滋味!

  • 卷三·唐圭璋

    ●占日第六〓计五十一首日旁气,赤色似悬钟。游所见边须将死,不论春夏与秋冬,所举总成空。日生晕,上下两重交。必有彼军亡将帅,中谋独霸不成韬,终是起枪刀。日左右,白气若虹交。即主血流成大战,缘君失政作成妖

  • 阮阅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阮阅(生卒年不详)原名美成,字闳休,号散翁、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元丰中进士,知巢县。宣和中知郴州,作《郴江百咏》。建炎元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喜吟咏,时号阮绝句。事迹参见《桐江集》卷四、《诗话总龟考

  • 卷第六十三·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五〔起屠维单阏(己卯),尽上章执徐(庚辰

  • 通鉴辑览明季编年下·佚名

    唐王桂王(一)桂王(二)桂王(三)唐王乙酉、我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二年夏六月,我大清兵克杭州,故明唐王聿键(明太祖八世孙唐端王硕熿之孙、世子器墭之子)奔福建。臣等谨案:明自北都沦覆,宗社已墟。洪惟我国家应天顺人,光宅区宇,薄海中外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十二月丁未朔以五军营副将朱绍庆为南京左军都督府佥书管事○罢紫荆关参将朱国忠以原任湖广都司按臣吴楷劾其兵事不修怯于应变故也○兵部等衙门覆奏甘镇永宁地方达虏长驱肆行抢掠指挥王秉公守备全疏应遣戍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纪昀

    艺术传元○元田忠良 靳德进 张康李杲孙威拱阿喇卜丹伊斯玛音阿尔尼格【刘元】帕克 斯巴【丹巴 必噜匝纳实哩】 邱处机张宗演【张留孙 吴全节 郦希诚 萧辅道 李居寿】田忠良靳德进张康李杲孙威 【孙拱】阿喇卜

  •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佚名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大学士英<廉>、侍郎诺<穆亲>,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奉上谕:闵鹗元奏,查办王仲儒《西斋集》,先据伊曾孙王度于二

  • 姚氏妇杨氏传·魏收

    姚姓之妻杨氏,是太监苻承祖的姨娘。家中贫穷没有产业。到苻承祖为文明太后所宠幸而显贵时,亲戚姻眷们纷纷向他求取利润,惟独杨氏不求。杨氏经常对她姐姐说:“姐姐你虽然得到一时之荣耀,不如妹妹我有无忧无虑之乐趣。”其姐

  • 耶律欲稳传·脱脱

    耶律欲稳,字辖剌干,突吕不部人。祖父台押,在遥辇时任北边拽剌。简献皇后与诸子遭遇危难时,曾经靠他得以免祸。太祖追思其功劳不忘,又赞赏欲稳严肃稳重,有济世之志向,于是命他典司近部,以遏止诸族窥伺神器之念头。欲稳受器重之

  • 方域一五·徐松

    治河下二股河附元丰元年闰正月一日,提举修闭曹村决口所言:「以今月十一日筑签提,闭脱水河。」遣权判太常寺李清臣乘驿告祭,就差走马承受韩永式赍香建道场三昼夜,仍令候河水稍浑闭口,毋得沙损京东民田。 二十八日,修闭曹村决

  • 第十五章 41·辜鸿铭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辜讲一位盲乐师(名字叫做冕)来拜访孔子,当一起走到台阶前,孔子对他说:“小心台阶。

  • 第八章 家庭之乐·林语堂

      趋近生物观念依我看来,不论哪一种文明,它的最后测验即是它能产生何种形式的夫妻父母。除了这个严峻而又简单的问题之外,文明的他种成就,如:艺术、哲学、文学,和实际生存,都退到无关重要的地位。我对于中国费尽心力以东西

  • 卷三十六·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六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之三长兄弟洗觚爲加爵如初仪不及佐食洗致如初无从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士三献而礼成多之为加也不及佐食无从杀也致致于主人主妇 贾

  • 卷三·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三    宋 熊 节 编宋 熊刚大 注铭【铭者志也所以铭志其事】西铭【此篇论乾坤一大父母人物皆己之兄弟侪辈人当尽事亲之道以事天】横渠先生乾称父【乾为天父道也故以父言】坤称母【

  •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十二复次善现,意生清净即色清净。色清净即意生清净。何以故?是意生清净与色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意生清净即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即意生清净。何以故?是意生清净与受想行识清净。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提婆达兜。诣阿阇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时王阿阇世。即从坐起。头面礼调达足。还就座坐。时王阿阇世。白调达言:我曾闻尊者调达。彼沙门瞿昙。常作是语。有五

  • 黄帝阴符经注·张果

    一卷。唐张果撰。张果,据《旧唐书·方伎列传》称,不知何许人,武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 (临汾)、晋 (太原)间,时人传说他有长生秘术,武则天遣使召之,诈死未应。唐开元二十一年 (733年),有人在恒州 (今大同市东)山中见到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