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越笔记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南越笔记》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刘良壁
  榕城考古略·林枫
  几何论约·杜知耕
  嘉泰会稽志·施宿
  佛国记·法显
  古清凉传·释慧祥
  几何原本·徐光启
  五星占·佚名
  扈从东巡日录·高士奇
  重修台湾府志(周志)·周元文
  咸淳毗陵志·史能之
  中西经星同异考·梅文鼎
  天咫偶闻·震钧
  历象考成·允禄
  西域行程记·陈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纪·唐圭璋

      纪字景元,东莞人。宝祐二年(1254)生。咸淳十年(1274)进士,官通直郎。宋亡,隐居不仕。有秋江欸乃,不传。卒于延祐二年(1315),年六十二。   贺新郎   听琵琶   趁拍哀弦促。听泠泠、弦间细语,手间推覆。莺语间关花底滑,急

  • 列传第八十 马浑·欧阳修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父季龙,举孙吴倜傥善兵法科,仕至岚州刺史。燧姿度魁杰,长六尺二寸。与诸兄学,辍策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更学兵书战策,沈勇多算。安禄山反,使贾循守范阳。燧说

  • 卷一百七十二 表十二·赵尔巽

      表略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 梦华琐簿·杨懋建

    (史部有“记载”类,《三辅黄图》、《西京杂记》之属是也;子部有“小说家”,《拾遗记》、《世说新语》之属是也。体例各殊。唐宋以来,遥遥千载,代有作者。乾隆朝,命儒臣因朱检讨锡鬯所撰,广之为《日下旧闻

  • 阳尼传·李延寿

    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几代都在慕容氏手下做官。阳尼从小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幽州刺史胡泥上表举荐他,被征辟任著作郎。朝廷改中书学为国子监,中书监高闾、侍中李冲等人认为阳尼学问渊博,推举他任国子监祭酒。后来,兼任幽

  • 丁好礼传·宋濂

    丁好礼字敬可,真定蠡州人。精于音律书算。初试用于户部,举为中书椽,授与户部主事。提升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回户部为员外。拜监察御史后,又入户部为郎中,升侍郎。任京畿漕运使时,曾建议设漕运机构于通州,很注重漕运的利弊,著为

  • 卷三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八旗大臣年表二十一直省大臣年表二将军都统副都统<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九土贡考历代土贡【进奉羡余】明太祖吴元年三月宣州贡新茶洪武元年四月诏四方非朝廷所需者毋妄献时蕲州进竹簟帝谓廷臣曰古者方物之贡惟服食器用故无耳目之娱玩好之失今进竹簟固为用

  • 尚书表注序·金履祥

    书者二帝三王圣贤君臣之心所以运量警省经论通变敷政施命之文也君子于此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以诚诸身以措诸其事大之用天下国家小之为天下国家用顾不幸不得见帝王之全书幸而仅存者又不幸有差误异同附防破碎之失考

  • 提要·齐履谦

    【臣】等谨按春秋诸国统纪六卷目録一卷元齐履谦撰履谦字伯恒大名人官至太史院使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乃其延祐丁巳为国子司业时所作前有自序谓今之春秋盖圣人合二十国史记为之自三传専言褒贬于诸国分合与春秋所以为春秋

  • 凡例·王樵

    一蔡氏传经体不得不简是编欲以羽翼之故不厌详体各不同也一义理蔡传发明已尽今欲学者认归切己可用故多引之使近不欲推之使逺昔汉武帝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司马迁叙七国楚汉事使人如见而五帝三代本纪殊不逮诸篇盖迁有史材无

  • 僖公·僖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郑伯乞盟。夏,狄伐晋。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传】八年春,盟于洮,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襄王定位而后发丧

  • 大乘起信论卷下(实叉难陀译)·马鸣

    马鸣菩萨造大周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莫不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我见有二种。一人我见。二法我见。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一者如经中说。如来法身究竟寂灭犹如虚空。凡愚闻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自融

    紫箨山沙门自融撰门人性磊补辑闽莆林友王较 订佛灯珣禅师禅师名守珣。号佛灯。出吉安州施姓巨族。早岁弃家。得道于太平佛鉴勤公。珣初参广鉴瑛不契。竟谒佛鉴。佛鉴孤硬难入。珣乃封其衾而矢曰。此生不悟。不展此也

  •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下·佚名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尔时观世音菩萨。说是咒时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六反震动。色究竟天摩醯首罗战栗不安皆大恐惧。一切恶鬼皆大叫唤受大苦恼。东西散走莫知所趣。尔时化身语诸大众及诸恶鬼神等。若不随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佚名

    夫遍知委照浑真俗于心源深慈普洽演半满于言派(云云)所言夫者。发语之端绪也。绪者蚕口总丝曰绪。此总因总而有故。又总者头绪之义。能成疋帛以蔽寒热满人所愿也。言遍知者。谓凡夫迷闇都名不知。二乘虽知知有分齐。起

  • 双溪集·苏籀

    诗文别集。宋苏籀撰。十六卷。籀字仲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辙之孙,迟之子,南渡后居婺州,官至监丞。是集为淳熙十六年(1189),其孙诩所辑编,卷一至五为诸体诗三百二十首,卷六为赋八首,卷七为表二十六篇,卷八为书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