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扈从东巡日录

日记体史书。清高士奇著。康熙21年(1682),士奇以翰林侍讲扈圣祖东巡,省谒陵寝,观兵松花江上,归后撰成日录。凡2卷,卷前序文5篇,卷末殿以附录,约计3.5万言。全书以时间为经,考记处所为纬,以历史内容为中心,于所过山川、郡县、兀塞、要害之地,抚今追昔,探求本源。或详或略,一一载述。略则三言五语,破的而止;详则不惮其烦,旁征博引,备载与该处相关之史绩,歌咏盛美,铺陈帝业开创之艰,以彰先帝英武远略。复旁及山经地志、物产资源、民族民俗、历史沿革、神话传说等等。或考山川兀塞,或述射虎於山、渔鱼於渊,或记土著流人,或览战争遗迹,或访金源宫阙所在,并征诸旧史。至残碑断碣,亦靡不摩娑。其附录,乃备历松花、混同、白山、黑水之真实记录,多为辽金元史志所未具。全书反映了东北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生活各个方面,是研究东北地方史重要参考书。

《扈从东巡日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梨树县乡土志·佚名
  南雍州记·王韶之
  筹海图编·胡宗宪
  西湖杂记·袁宏道
  敦煌录·佚名
  雍正广东通志·郝玉麟
  闽中海错疏·屠本畯
  周髀算经·佚名
  直隶河渠志·陈仪
  大城北京·林语堂
  招捕总录·佚名
  东槎纪略·姚莹
  榕城考古略·林枫
  云南志略·李京
  大岳志·方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三·郑方坤

      南唐  宋齐丘  宋齐丘相江南李先主昪及事中主璟二世皆为右仆射璟爱其才而知其不正一日选景于华林广席献羯鼓诗曰巧斵牙牀镂紫金最宜平稳玉槽深因逢淑景开佳宴为出花奴奏雅音掌底轻憁孤鹊噪杖头干快乱蝉吟开元

  • 王夫之·龙榆生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生。举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乡试。曾走桂林,依桂王,图恢复。旋知事不可为,遂决叶老牖下,浪游郴、永、涟、邵间,最后归衡阳之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学

  • 卷三百九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閏九月盡是年十月   閏九月庚寅朔,詔:「皇太后、皇后並二府臣僚,經明堂封贈,並去階,餘依例。」   辛卯,改正議大夫、知潁州薛向知隨州。以御史滿中行言:「向近以懷姦反復,妄沮有司,罷樞密院,黜守潁州。責

  • 卷第二百九十·胡三省

    后周纪一〔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八月,凡一年有奇。〕〔周自以为周虢叔之后。春秋、战国之世,传记谓虢叔之后有国者为虢公,后谓之郭公,虢、郭音相近也。虞大夫宫之竒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郭之得姓本于周,故建国号曰,周

  • ◎禀牍笑柄·李定夷

    扬友某营官,皖人也。目不识丁,一切来往公文,皆由幕友主持。乃前月奉调,移营才毕。忽又撤任,某茫然不知其故。继有知者,传出内容,一时传为笑谈。盖军营惯例,移扎之后,应上一禀于上官,请示期点验。此次某营官禀词云:某自奉札移屯某

  • 五六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吴之甲着《静悱集》及板片解销情形片·佚名

    五六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吴之甲着《静悱集》及板片解销情形片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臣等遵查明吴之甲所著《静悱集》,原系江西省解送销毁,止此一部,计四本。此外,各省亦并无解到《静悱集》之书。又查该省解送过《静悱集

  • 守拙日录 光绪廿四、廿五年戊戌、己亥·恽毓鼎

    六月十四日阴雨。世变日亟,人心日非,天下事非区区措大所能挽救,日夕忧愤,亦复何益!此后当戢影一室,涵养天和,薄有所知,则专疏上陈,以尽臣职。馀日则我行我素,择家藏书籍之切实有益而又简约易守者,罗列案旁,晨夕玩味,既以自娱,兼以课

  •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八   宋 李樗黄櫄 撰鸱鴞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爲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鴞焉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由六反】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隂雨彻彼桑土【音杜】绸【直留反】缪【

  • 卷十四·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四宋 聂崇义 撰鸡彞       鸡彞舟鸟彞       斝彞黄彞       虎彞蜼彞       画布巾龙勺       圭瓉瓉槃       璋瓉献尊【阮氏义】    

  • 寄禅和尚行述·冯毓孥

    (清)冯毓孥撰师讳敬安,字寄禅,本湖南湘潭黄氏子,父曰宣杏,母胡太君,奉观音大士甚虔,梦兰而生师,时前清咸丰元年十二月三日也。方髫龄时,即屏弃腥味,随母拜月,喜闻人谈仙佛事。七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师方就塾师受《论语》,未卒业,家贫,与

  • 僧 制 今 论·太虚

    ──十六年作──民国四年,予按照当时国势,曾作整理僧伽制度论,一再出版,流通海内,颇为时彦推许。而一般论者,以为时机成熟,今有施行可能。然夷考现在社会情状,则又有当改更者,试论列之:一、前者作僧依品,定僧数为八十万人,此准乾

  • 第二章 妙臂王时代·多罗那他

    此后阿阇世王的儿子妙臂治理国政,敬奉佛法大约有十七年,那时圣者商那和修也多少护持佛法,但主要是圣者末田底迦住在婆罗奈斯对四众传授经教,为婆罗门与家主们说法。有一个时间婆罗奈斯的众多婆罗门和家主因求乞比丘众多而

  • 全北齐文·严可均

    北齐是北朝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对其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无疑具有十分有益的价值。清代学者严可均所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一部收集唐以前文章的总集,其中有《全北齐文》十卷,收

  • 字诂·黄生

    清人黄生撰,清初成书。取晋张揖《古今字诂》中二字名书。一卷,一百二十四条。论证字的形、音、义,间或研求“不惜”、“郎当”、“了鸟”等复音词的得名之由,探寻音转轨迹,并专列“无字之音”条,讨论方言、译语中借字

  • 南归·田汉

    现代独幕话剧。田汉著。初载1929年7月《南国月刊》第1卷第2期,后收入1930年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五集。剧本描写一个流浪诗人被一场战乱弄得家破人亡,他所爱恋的一个牧羊姑娘也嫁了别人忧伤死去。于是他又流浪

  •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佚名

    凡二卷。北魏昙摩流支译于景明二年(501 )。又作如来入一切佛境界经、智慧庄严经、如来庄严佛境界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对妙吉祥童真(文殊师利)宣说不生不灭之法,开示如来法身之本义、方便示现之道理及随机

  •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佚名

    与《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轨》同卷,总不出撰集,及译人名,恐是此土人所集,非西土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