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阳尼传

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几代都在慕容氏手下做官。阳尼从小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幽州刺史胡泥上表举荐他,被征辟任著作郎。朝廷改中书学为国子监,中书监高闾、侍中李冲等人认为阳尼学问渊博,推举他任国子监祭酒。后来,兼任幽州中正。孝文帝临政,让各州的中正各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阳尼与齐州大中正房千秋都举荐了自己的儿子。孝文帝说:“过去有一个祁奚,名垂史册;今天有两位祁奚,当显名于以后的史书。”

  出任幽州平北府长史,兼领渔阳太守。没有到任,因任幽州中正时受人财货被免去官职。他常常自我感伤说“:我过去没有做官,也不曾羡慕过别人。今天失掉了官职,与我原来又有什么两样呢?然而,丢掉官职也不是我情愿的,这是命运啊!”不久回到家中。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李焘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八·佚名
  ◎死而复活·李定夷
  皇王大纪卷三十四·胡宏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七·佚名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四 不绝的希望·溥仪
  武成皇后胡氏传·李延寿
  赵豫传·张廷玉
  卷二十五·阿桂
  一零五、五国相王考·钱穆
  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司马光
  卷一百二十·雍正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好问·隋树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幼从郝天挺学,淹贯经史百家,六年学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礼部赵秉文赏识,名震京师,时称“元才子”。金宣宗兴定五年登进士第,历任南阳、内乡县令,擢尚书省

  • 卷二三·郭则沄

    叶鞠裳学使《储徽》诗云:“震象储徽自有真,黄袍末易即加身。渥丹冠制红绒结,幸绿车随绛漆轮。汉有曾孙名病己,晋迎周子逮成人。少阳春陆非常选,特切锺心耀掌珍。”纪端邸子溥亻隽之立为大阿哥也。又云:“妙

  • 卷二百二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一百二 黄希旦 性慵 性慵人事拙思向远山居欲得是非少先宜来往疎善邻惟水竹良友秪琴书冷淡生涯外逍遥一室虚 颐真亭 剪去旧蒿莱开亭养圣胎闭关虚室白隐几

  • 卷一百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八草木竹赋           【晋】江 逌有嘉生之美竹挺纯姿于自然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托宗爽垲列族圃田缘崇岭带回川薄循隰行平原故能淩惊风茂寒郷借坚冰负雪霜振葳蕤扇

  • 列传第六十五·刘昫

    ○崔器 赵国珍 崔瓘 敬括 韦元甫 魏少游 卫伯玉 李承 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礼,状貌丰硕,饮酒过斗。贞观中,拜驸马都尉,尚神尧馆陶公主。父肃然,平阴丞。 器有吏才,性介而少通,举明经,历官清谨。天宝六载,为万年尉

  • 班马异同卷二十九·倪思

    汲黯列第六十史记一百二十汲黯郑庄第二十 汉书五十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衞君也至黯七十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严见惮孝景帝崩太子武帝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粤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

  • ◎公府·费行简

    公府官僚组织之法,开国以来,凡五变矣。因于中央行政制度上,无何等之关系,故人皆以总统之内幕私吏视之。在袁氏时代,元首专柄,故府秘书长之权,直驾各部总长而上。自黄陂以降,元首权渐替,公府各职员遂亦为人所轻。中惟秘书长既参

  • 一百十二 曹寅奏报粮价恭呈麦样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四月初四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目下江宁食米价值不出一两二线,江广客船转运相续,兼之麦季收成在即,插秧有水,丰亨可期。仅将麦样及晴雨录恭呈御览。 臣因病目始愈,今方手书,理合一并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纪昀

    列传唐 【十四】○唐十四于志寍【休烈 敖琮 庞严】高季辅 张行成杜正伦【求仁 咸】崔知温【知悌】 高智周郭正一 崔敦礼 卢承庆【承泰】刘祥道【齐贤 从一】李敬玄【元素】 张处约【佺】邢文伟【高子贡】于

  • 黄彬传·张廷玉

    黄彬,江夏人。跟从欧普祥攻陷袁、吉属县,徐寿辉任用欧普祥镇守袁州。到了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僭称伪号时,黄彬对欧普祥说:“您和陈友谅一样高,为什么矮他一等?陈友谅骄横恣意,不是江东的对手。保卫境内,等候东面军队的到来,这样才

  • 卷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二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皇太后丧礼正统七年诚孝皇太后丧礼遗诏丧服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哭临三日即止君臣皆同皇帝成服三日後即听政天地宗庙社稷及百神之祀皆勿停宗室诸王但遣官进香不

  •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四·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二月朔日、祭日无定,有在正月初二者。十月朔日,亦无定。坤宁宫立竿祀神。礼成,召皇子以下及王公大臣食肉。锡厘广惠,二百余年成例也。官一品者,非特派不得与;有非一品而得与者,盖异数

  • 卷一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司马迁

    【集解】:太史公自序曰“作今上本纪”,又其述事皆云“今上”,“今天子”,或有言“孝武帝”者,悉後人所定也。张晏曰:“武纪,褚先生补作也。褚先生名少孙,汉博士也。”【索隐】:按:褚先生补史记,合集武帝事以编年,今止取封禅书补

  • 第三十二卦 恒 雷风恒 震上巽下·佚名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 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恒亨无咎,利贞; 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

  • 卷第十六·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一 述曰:“般若为诸佛母,三世诸佛皆从般若得生。故曰:‘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当知一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上第二释通名者。经一字也。具存胡音。应云萨达磨分陀利修多罗。萨达磨。此翻妙法。分陀利。此翻莲华。已如上释。修多罗。或云修单兰。或云修妒路。彼方楚夏。此土翻译不同。或言无翻。或言有翻

  • 三教同原录·徐道

    一名《历代神仙通鉴》。长篇小说。清初徐道撰。二十二卷,一百九十四节。道为明末清初人,“生而颠连”。原署“江夏明阳宣史徐道述,汝南清真觉姑李理赞”。卷十八至二十二署“新安融阳亦史程毓奇续,凤翔尚絅一贞王太素赞”

  •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遵式

    全一卷。宋代遵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系依消灾吉祥经而记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法。第一设坛场供养。第二示方法。第三拣众清净。第四诵咒法。第五三业供养礼请陈意自为七﹕一供养、二奉请、三赞叹、四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