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尉缭子

中国古代兵书。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著。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编入《武经七书》,作为武学必读的军事教材。《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杂家《尉缭》29篇,并注“六国时”三字,另著录兵形势家有《尉缭》31篇。今本共5卷24篇:天官、兵谈、制谈、战威、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武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尉缭子》将战争分为“挟义而战”的义战与“争私结怨”的非义战两种,赞成“诛暴乱、禁不义也”之义战,反对“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之非义战,指出杀害无辜,滥施武力是强盗的行径。认为将帅应有良好的品德,“勤劳之师,将必从己先。故暑不立盖,寒不重裘,有登降之险,将必下步。”(《战威》篇)“凡将,理官也”,应“不私于一人”(《将理》篇),公正地处置各种事情。指出“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兵谈》篇)是将帅应具有的素质,而“心狂”、“耳聋”、“目盲”则是为将者的弊病,应加以避免。主张对士兵进行道德教育,“先礼信而后爵禄,先廉耻而后刑罚”(《战威》篇),认为只有“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重刑令》篇),才能使军队“天下莫能当其战矣”(《制谈》篇)。《尉缭子》的武德思想是以“天人相分”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是反对“卜筮”、“祷词”等迷信做法而重视人的因素在伦理道德领域的具体表现。此书集先秦法兵家之大成,被后人称誉为“不在孙武之下”的兵书名著,在军人伦理思想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尉缭子》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事宜须知·佚名
  科场条贯·陆深
  陆氏家制·陆九韶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钱穆
  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盛康
  新知录摘抄·刘仕义
  墨池琐录·杨慎
  孙公谈圃·刘延世
  日本访书志·杨守敬
  明皇杂录·郑处诲
  四六话·王铚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佚名
  习学记言·叶适
  大唐新语·刘肃
  文说·陈绎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八出 林遇夏舟·王世贞

    【懒画眉】〔小生上〕传旌仗节剑南归。忽受丹书整绣衣。洪涛定拟戮鲸鲵。回天幸在同心契。愿续前功勒鼎彛。恩洽九重瞻紫阙。时来六翮起靑霄。英豪本是天留意。须把功名竹帛标。我林润向年奉使云南。几遭危险。今幸

  • 五集卷五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九古今体五十九首【庚戌九】雨【六月十二日】前朝挥霍为霶霈今日悠扬作霔霖一弛一张合天道忽疎忽密入田深时行泽济夏司火气盛冀分秋令金【夏多雨则秋金之气可分彼时农功得资晒晾万宝藉以

  • 五言巻十六·洪迈

      五言  游昌化精舎       刘明献  宝台侵汉逺金地接霞高何必游天外忻此契卢敖  宫词二首        张 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

  • 卷二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五杂曲歌辞轻薄篇【李益】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鵰鹗同飞翻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忽闻燕?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

  • 先进遗风卷上·耿定向

    (明)耿定向 撰 毛在 増补  学士宋文宪公濓公尝曰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无愧而已繁辞复说道之蔽也尤笃于伦品与人交和易任真内诚外恕一见信服汲引后学如恐不及平居布衣疏食无异贫士或劝为子孙计曰富贵一家物

  • 卷七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穰侯列传第十二     史记七十二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芈亡尔反】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芊八子号为宣

  • 卷二十七·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丁酉(一六五七)、大清顺治十四年(永明王永历十一年、鲁王十二年)春正月甲辰朔永明王在云南,鲁王在金门。帝复遣王自奇偕张虎慰谕孙可望于黔;自奇告可望曰:『定国孤军,易擒也』。可望密令自奇为内应;自

  • 卷七十一、改订藏印条约·黄鸿寿

    德宗光绪十六年,春二月,驻藏大臣升泰与英国总理印度大臣兰士丹,在孟加腊城,会议藏印条约八款成。初英人既并有印度,急欲北图西藏。先收哲孟雄、不丹、廓尔喀三国为保护藏人惧英之逼,并憾哲部之私结英人,遂于光绪十四年正月遣

  • 卷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黎靖德

      ◎盗贼   蜀中有赵教授者,因二苏斥逐,以此摇动人心,遂反。当时也自响应,但未几而哲宗上仙,事体皆变了,所以做得来也没巴鼻。蜀人大故强悍,易反。成都尝有一通判要反,已自与府中都吏客将皆有谋了。不知如何,一婢走出来告

  • 卷二十六·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六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二经【丙申】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葬郑僖公【无传】○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杜郑子国称人刺其无故侵蔡以生国患燮蔡庄公子○燮息协反】○季孙宿防晋侯

  • 内则·姚际恒

    此「内」字兼男女而言。篇中于「二十而冠」曰「内而不出」,则即此「内」字义也。此篇足与曲礼相辅而行,曲礼之文精练,内则之文郁勃,皆三代之遗也。篇中多详饮食之制,或者因是而少之,非也。此正教孝之大者也。王制云:「六十非

  • 四十二章经序·宋真宗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掌诸路头陀教特赐圆通玄悟大禅师头陀僧溥光奉 敕撰伏闻无上法王。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随机接物。演河沙妙义。设无量行门。运神通四十九年。度众生百千万亿。将般涅槃嘱累国王大臣。宣扬正法

  • 卷第七·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七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界品第一色界。非色界。可见界。不可见界。有对界。无对界。圣界。非圣界。有漏界。无漏界。有爱界。无爱界。有求界。无求界。当取界。非当取界。有取

  •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佚名

    阿谟伽三藏撰行者若欲修是法者。先应知是王五变之身并其大宫一一缘起。其五变者。一者焰罗法王。是即本号也。二者死王。三者黄泉国善贺罗王。四者料罪忿怒王。五者檀拏少忿怒王。本宫在铁围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宫也

  • 万法归心录卷上·佚名

      清燕京小杨山沙门祖源 超溟 着  侍者 明贯 谨 录  古吴后学比丘乘戒 定慧校阅重梓警省俗迷俗问某。欲常素。可有功德否。师曰。鳞甲羽毛。诸类体殊。知觉痛痒。与人无二。皆因生前念差。今世形骸故异。

  • 殉教·三岛由纪夫

    《殉教》是三岛由纪夫自杀前的第三部自选短篇集。收入的短篇作品皆通过反时代的主人公,象征性地描绘了三岛文学的中心主题--对罗马式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日常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寻求现代的"贵种流离"(有着尊贵血统的人被命运

  • 几何原本·徐光启

    中国首部数学译著。共十五卷。前六卷为明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成书于1607年。后九卷为清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成书于1858年。该书据克拉维斯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译出。前六卷有基本

  • 现代青年·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初载1933年3月27日至1934年7月30日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海摄影社1934年出版单行本。作品描写世代务农的周世良,为了让儿子周计春读书,变卖了家乡的田产,到省城安庆,以做豆腐谋生。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