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八出 林遇夏舟

【懒画眉】〔小生上〕传旌仗节剑南归。忽受丹书整绣衣。洪涛定拟戮鲸鲵。回天幸在同心契。愿续前功勒鼎彛。

恩洽九重瞻紫阙。时来六翮起靑霄。英豪本是天留意。须把功名竹帛标。我林润向年奉使云南。几遭危险。今幸恩兄廷谏。驱逐奸雄。擢下官为南道御史。就差江西巡江。我邹兄钦升通政司参议。差人前到杭州。取嫂嫂上京。幷有书来致意。为此下官亦差人去接荆妻。同赴江西之任。谅早晚可到也。

【前腔】〔占同末上占〕三年鸾凤叹分飞。几度相思入梦帏。岂期经纬转枢机。恩荣锡命风云际。始信文章不误儒。

〔末〕禀老爷奶奶到了。〔小生〕请进来。〔相见介〕〔生查子〕〔小生〕忆昔镜分鸾。两处遭危困〔占〕遥望楚云深。难诉闺中闷。〔小生〕音从别后稀。泪向愁中尽。〔占〕合剑喜相逢。琴瑟添和韵。〔小生〕夫人。下官贪磨蚁之微名。忘枕鸳之雅爱。瓜苦在栗。糟糠下堂。实下官薄幸也。〔占〕相公。你英才济世。三事贤劳。旣思铁柱名标。何惜玉关音断。今黄诰紫封。妾受赐多矣。〔小生〕别后离愁。且细说一番。

【二郞神】〔占〕思千缕。望天涯云迷远树。〔小生〕幸有邹家嫂嫂相依。可以解愁。〔占〕二鸟相依愁对语。〔小生〕但家园淸素。如何度日。〔占〕蚕桑早备。丝麻暂抵晨炊。〔小生〕如此淸凉。只恨下官归迟了。〔占〕敎我数尽归期重屈指。〔小生〕今日邹嫂也封赠了。〔占〕幸天恩同沾春雨。〔小生〕想他亦上京去了。〔占〕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啭林莺】〔小生〕凤鸾昔日轻分羽正上林花媚忘归。〔占〕功名之心。人孰无之。〔生〕忽蒙天使龙章坠。〔占〕行人之职。是个好选。〔小生〕夫人。你不晓得佞臣深术。远塞是危机。〔占〕今日相公回朝。谢天不尽。〔小生〕苍穹默相。使微躯不负匡时志。〔占〕邹大人荣擢。相公行取。可谓两利俱全矣。〔小生〕兄和弟。蛟龙得雨。两处奋渑池。

〔外净上外〕小的是江西布按差官。带领门役皁快。迎接老爷上任。〔净〕小人是兵部车驾司。差送马船水手。伺候老爷登程。〔小生〕江西差官先回。马船水手听候。〔外应下小生〕夫人内眷俱坐在后船去罢。〔众〕开船开船。

【月云高】〔小生占合〕碧云天际。旌旗蔽江渚。风利飞帆速。声振淸波拂。宣化承流。明时展经济。看此去仁风播。俾黎庶咸沾惠。五裤歌谣信不虚。数卷图书带箧归。〔下〕

【前腔】〔老旦付末丑同上合〕黄沙边地。孤踪久淹滞。霜径秋容老。晚景天休至。姑侄崎岖。长途几滋味。记昔日辞家处。叹举目江河异。〔小生率众上〕前望孤帆近水堤。此去相逢未审谁。

〔丑〕咄。你那船儿不要赶上来。省得抖了纤。〔净〕咄。我是巡江老爷的船。谁敢不让我前去。〔丑〕夏老夫人在船裏。那怕巡江老爷。〔净〕打这厮。〔打介小生〕水手为何喧嚷。〔末〕禀老爷。那船是夏老夫人在裏面。水手争先。故此喧嚷。〔小生〕旣是夏老夫人在此。且住了船。待我相见。巡捕官报。巡江林爷相见老夫人。〔末报介小生过船相见介小生〕忠义遭迁播。相逢生感伤。〔老旦〕野花迷旧境。山鸟逐斜阳。〔小生〕家破人犹在。山荒草更长。〔老旦〕壮年悲反复。一代语兴亡。〔老旦〕林大人请坐。〔小生〕请问老夫人。数年流徙。安否何如。

【江儿水】〔老旦〕朋党戈矛起忠良顷刻危。一家流徙难逃避。止有侍妾赛琼。家人朱裁。又不得相随。至亲转展皆离弃。〔小生〕可有人看顾么。〔老旦〕多亏负了兵部张大人。困危中饥周廪饩寒添絮。幸免顚连狼狈。今日归时呵。此后音稀。未审报恩何地。

〔小生〕老夫人虽受苦楚。幸得赛琼姐生得公子。在我邹长兄家抚养数年。已送归故乡。今日回去。正是一家骨肉团圆也。〔老旦〕林大人。虽蒙邹大人夫妇大恩。只是老身不能报谢。

【前腔】〔小生〕老夫人。你昔日呵家破人亡矣。相离倍惨凄。烟飞雾散无存济。最苦是桑楡遭乱世。今日呵天生麟子承先祀。嫡妾从今相遇。须信苦尽甘来。晚节黄花无旣。

〔老旦〕舍侄易弘器要见大人。因避难回来。不敢拜见。〔小生〕令侄在此。何不早说请过相见。想此位就是了。〔付末见小生跪介〕公祖老大人。易弘器拜见。〔小生〕还未到任。快不要行此礼。请起。〔付末〕不敢。〔起揖立介小生〕请问易先生。何由与令姑同归。

【五供养】〔付末〕春闱临试。蓦遇奸雄。潜伏危机。严嵩父子欲占田产。将酒沈醉小生。夜间着人斩首。〔小生〕那时怎生脱了。〔付末〕伊姑生善念。冥夜启金匙。〔小生〕那时何不就归。〔付末〕多蒙翰林郭大人。恐我路上遇害。指示边关。投避邹公御史。〔小生〕原来在我邹兄处。如何又到广西。〔付末〕适遇兵部张大人。亦谪戍在边。蒙邹大人呵赠金幷释罪。同去到关西。今日遇赦回来。正是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小生〕易先生。奸佞驱除忠良相遇。今日之会。是天使然也。

【前腔】〔小生〕靑云伟器。豺虎丛中。欣脱祸危。〔付末〕今日大奸除去。小生还乡。亦至幸也。〔小生〕虽如此。还不足以尽其罪。以下官处之。大奸须赤族。余党悉歼除。凡事皆有大数。若贼臣不来害你。那裏便到全州。今日呵。最巧机关。天使携归姑氏。以此观之。夏太师之后必昌。仁人多有后。元宰岂无儿。先生此回。正是缺月重圆。双还浦珠。

【尾声】明朝巡视洪都地。拜谒先贤表故闾。〔合〕徐把余奸来斩取。

〔小生〕下官吿辞了。〔老旦〕舟次多简慢。幸勿见罪。〔小生〕不敢。〔老旦〕十五年前豺虎横。今朝始遇凤凰羣。〔并下小生对末介〕快备路费嗄程。送到夏老夫人船上去。〔末应介小生〕传递后船上备酒。请夏老夫人少坐。〔末应介小生〕此行愿挽长江水。〔合〕洗尽寃魂怨骨醒。〔下〕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六·彭定求
  陆凝之·唐圭璋
  陆淞·唐圭璋
  郭仲宣·唐圭璋
  第二十出 收奸·李渔
  ◆刘处士诜(桂隐集)·顾嗣立
  班惟志·隋树森
  废园·闻一多
  宇宙·闻一多
  巻六·史简
  卷八十九·陈焯
  05、择偶·蒲松龄
  皇甫冉诗鉴赏·佚名
  卷一·孙一元
  卷五·陈镒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359_1 【送春词】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兰蕊残妆含露泣,   柳条长袖向风挥。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卷359_2 【送李尚书镇滑州】

  • 邵桂子·唐圭璋

      桂子字德芳,号玄同,淳安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有雪舟脞。   沁园春   李娶塘东曾   知是今年,一冬较暖,开遍梅花。有一朵妖娆,塘之东畔,东君爱惜,云幕低遮。小萼微红,香腮传粉,把寿阳妆取自夸。谁知道,忽移来秀水,深处

  • 魏掞之·唐圭璋

      掞之,字子实,初字元履,建阳人。政和六年(1116)生。乾道四年(1168),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以论曾觌移疾请归,罢为台州教授。乾道九年(1173)卒,年五十八。人称艮斋先生。   失调名   挂天师,撑著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

  • 蠲戏斋诗话(八)·马一浮

      《村舍偶成》大似老杜,末二句饶有精采,足见怀抱。无此,则为闲适诗,不切时局矣。   村舍偶成 1937年   绕舍唯深竹,安门仅短篱。居人先鸟起,寒日到林迟。客至常携酒,书来每附诗。老夫容坦卧,四海惜流离。   《旧历丁

  • 帝纪第三 武帝·房玄龄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迎常道乡公于东武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开府、副贰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熹宗·张廷玉

        ◎熹宗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也。母选侍王氏。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神宗以元孙生,诏告天下。   四十八年,神宗遗诏皇长孙及时册立,未及行。九月乙亥,光宗崩,遗诏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七·焦竑

      都察院四(總鎮尚書)   ◆總鎮尚書   兵部尚書孫原貞傳   尚書才寬傳(永平志)   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姚公鏌墓志銘(翟鑾)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聯峯翟公□行狀(王道中)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贈太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乾隆

      唐  宪宗皇帝  元和八年春正月权徳舆罢  李吉甫李綘数争论于上前徳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故罢  贬于頔为恩王【名连代宗子】传  初頔在山南惮上英威为子季友求尚主上以普宁公主妻之因讽使入朝【徳宗时加

  • 宋史全文卷三十二·佚名

    宋理宗二辛卯绍定四年正月戊子朔,御大庆殿,群臣朝贺。礼毕,上诣慈明殿贺,大赦天下。以庆寿恩,进史弥远、薛极官各二等,葛洪、袁韶、乔行简各一等,进镇江府都统卞整、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统领沈兴、刘明官各一等,以追袭逆全

  •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冬十月。己卯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黄绫本  ○遣

  • 二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遵旨采办刊书梨板解京折·佚名

    二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遵旨采办刊书梨板解京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奏明事。窃臣于本年十一月十七日钦奉上谕,需用刻书梨板约计五、六万块,交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各先采办三百块解京。等因。钦

  •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三·李琪

    宋 李琪 撰一列国庶爵世纪 齐齐太公之后也武王平天下封师尚父于营丘阅十二世厘公九年为鲁隠公元年春秋终始齐十五公迄于简公四年实鲁哀公十四年后三世田氏代齐桓公伯事见齐伯桓纪庄十三年以前僖十八年以后事别为齐

  •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太虚

    前几天在报上得到欧洲各国佛教徒在伦敦开大会的消息,我曾代表了国际的佛教正信会本部去了一个祝电。而不数日又见登载出该会开会时的情形,并知在会场中发生了论诤。兹先将报上的消息录载出来:哈瓦斯社伦敦二十四日电:欧洲

  • 伤寒附翼·柯琴

    伤寒类著作。清初柯琴撰。二卷。琴有《伤寒来苏集》已著录。依据《内经》理论,阐发仲景之学,采用六经分类法,分列诸方,于康熙十三年(1674)撰成是书。上卷为太阳方总论及列方,下卷为阳明方总论及列方、少阳方总论及列

  • 杏庭摘稿·洪焱祖

    元诗别集。1卷。洪焱祖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洪焱祖家有1株古银杏树,便以杏庭为号,并且以它作为诗集之名。卷首有至正十五年(1355)宋濂序,至正九年危素序。据危素序,可知在洪焱祖死后,由

  • 尚书埤传·朱鹤龄

    十七卷。清朱鹤龄(1606-1683)撰。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代经学家。明末诸生,明亡弃去。与顾炎武友善,长于笺疏之学。所着除《尚书埤传》之外,尚有《毛诗通义》、《禹贡长笺》、《读左日抄》、《春秋集说》、《易

  • 请观音经疏·智顗

    佛典注疏。隋智顗述,灌顶记。一卷。是东晋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简称《请观音经》)的注释书。不分章次,不列标题。释文先释经名,再论五重玄义,后依经文顺序对全经进行疏解。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