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纲字伯纪,邵武人。生于元丰八年(1083)。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南渡,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御史所劾,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绍兴十年(1140)卒,年五十 
- 蛾眉不肯让人,天下男子且尽效颦,乃欲使巾帼中承乏缁衣缟带之风,非特两贤不相厄,甚至相见辄相悦,相思不相舍,卒至相下以相从,此非情之所必无,而我笠翁文中之所仅有乎?笠翁才大数奇,所如寡遇。以相应求、相汲引而寓言闺阁,此亦礼失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七十一李德?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元和宰相吉甫子也以荫补校书郎河东张?靖辟为掌书记府罢召拜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再进中书舍人未几授御史中丞始吉甫相宪宗牛僧孺李宗闵对直言筞痛诋当路 
- 自周衰,礼乐坏于战国而废绝于秦。汉兴,《六经》在者,皆错乱、散亡、杂伪,而诸儒方共补缉 ,以意解诂,未得其真,而谶纬之书出以乱经矣。自郑玄之徒,号称大儒,皆主其说,学者由此牵惑没溺,而时君不能断决,以为有其举之,莫可废也。由是 
-   闯贼之变,邸报断绝。民间颇有流传,中外大震。金陵群亡赖,挟饥军思逞,汹甚。勋绅富室,重足立矣。大司马史可法,将有勤王之行。诸言路属宫詹曰广止之,且内顾根本地。曰广力折之,怂恿趣严计守御;即发。越日集议,部分兵各门。仍 
- 列传一张国维字玉笥,号止庵(明季南略云:字正庵,号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历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崇祯十七年三月,以兵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出都十日,而都城陷。五月,福 
-                     绅衿、乡耆等禀举族长陈宗器具佥禀竹南二保后垄街生员陈绍熙、乡耆〔陈〕仕乖、职员陈清〔凉〕、〔童生陈大宾〕、〔铺户成金号〕等,为佥举认充,恳给谕戳,以专责成事。切独力固所〔难支〕,〔众〕□□ 
- 一二九六 寄谕两江总督书麟等各严饬所属悉心查察应禁各书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初四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伯和<珅>字寄两江总督书<麟>、江苏巡抚闵<鹗元>、浙江巡抚琅<玕>、江西巡抚何<裕城>,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初四日 
- 孛罗帖木儿字国宾,高昌人。开始由宫廷卫士经十三次调动而被任为江东廉访副使。后选为襄阳路达鲁花赤。至正十一年(1351),河南汝、颍等地爆发农民起义,均州、郧县人田端子也聚众杀官吏,孛罗帖木儿率兵捕斩田端子。不久,行省 
- 晏子饮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辞曰:“《诗》云:‘侧弁之俄’,言失德也。‘屡舞傞傞’,言失容也。‘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既醉而出,并受其福’,宾主之礼也。‘醉而不出,是谓伐徳’,宾之罪也。婴已卜其日,未卜其夜。”公曰:“善。”举 
-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總例卷三    元 吳澄 撰嘉禮王后【經書王后者二】桓王后紀姜【紀侯之女書逆書歸】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桓八】○紀季姜歸于京師【桓九】【王后天下母也上儀天王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宋 魏了翁 撰隐公元年【一】诸说雉不同杜以长三丈为正定十二年公羊传曰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何休以为堵四十尺雉二百尺许慎五经异义戴礼及韩诗说八尺为板五板为堵五堵为雉板广二尺积 
- 大人先生大概是一位德高的老人,不知晓他的姓氏名字。他叙述天地的开始,说起神农氏、黄帝的往事,都清楚明白。没有人知道他的生命岁数。他曾经住在苏门山,所以世人有的说他悠闲。他修养性情,延长寿命,和大自然一样生辉。他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弥勒菩萨。曼殊室利菩萨。观世音菩萨。而为上首。及摩利支等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尔时舍利弗即 
- 昔师旷作《禽经》,浮邱公作《鹤经》,朱仲作《贝经》。下至水虫,有《龟经》。而龙为水族之长,则未见有谱为经者,予乃作《龙经》 
-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解,多荒诞无稽,互起异端,殆越百家,纷纭肆辩,徒以笔舌为功,虚无为用,失古道本真。认为只有庄列文庚四子之书是得老氏 
-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 庄廷鑨遂招集宾客, 整理增删成书。庄廷鑨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 
- 佛教著述。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彭际清述。一卷。作者自谓,此论与法藏、李通玄的学说有区别,而与袾宏主张念佛名号往生西方净土的法门相协调。全书将念佛修净土分为五门:(1)念佛法身,直指众生自性门;(2)念佛功德,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