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龙经

昔师旷作《禽经》,浮邱公作《鹤经》,朱仲作《贝经》。下至水虫,有《龟经》。而龙为水族之长,则未见有谱为经者,予乃作《龙经》

《龙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雨航杂录·冯时可
  家世旧闻·陆游
  棠阴比事·桂万荣
  山静居画论·方薰
  唐韵正·顾炎武
  樵谈·许棐
  书旨述·虞世南
  醒园录·李化楠
  春雨逸响·田艺蘅
  教童子法·王筠
  敬修堂钓业·查继佐
  养羊法·卜式
  东山杂记·王国维
  教坊记·崔令钦
  郁氏书画题跋记·郁逢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惜香乐府卷五·赵长卿

    念奴娇(客豫章秋雨怀归·秋景)江城向晓,被西风揉碎,一天丝雨。乱织离愁千万缕,多少关心情绪。促织鸣时,木犀开后,秋色还如许。那堪飘泊,异乡千里孤旅。应想帘幕闲垂,西楼东院,齐把归期数。记得临岐收泪眼,执手叮咛言语。白

  • 西窗·徐志摩

    一这西窗, 这不知趣的西窗放进 四月天时下午三点钟的阳光, 一条条直的斜的羼躺在我的床上; 放进一团捣乱的风片, 搂住了难免处女羞的花窗帘, 呵她痒,腰弯里,脖子上, 羞得她直飏在半空里,刮破了脸; 放进下面走道上洗被单 衬衣大

  • 韦承庆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韦承庆字延休。初唐人,著名诗人。武则天长安年间为相。附于张易之。则天死,张易之败,韦承庆被流放到岭南。 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韦承庆诗鉴赏 据《旧唐书·韦承庆

  • 志第十二 礼四之三·魏收

    魏自太祖至于武泰帝,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崩,悉依汉魏既葬公除。唯高祖太和十四年文明太后崩,将营山陵。九月,安定王休,齐郡王简,咸阳王禧,河南王干,广陵王羽,颍川王雍,始平王勰,北海王详,侍中、太尉、录尚书事、东阳王丕,侍中

  • 卷六十七·毕沅

      ◎宋纪六十七 ∷起屠维作噩七月,尽上章阉茂六月,凡一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熙宁二年辽咸雍五年   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戊辰,夏主遣使诣辽谢封册。   初,知同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正统元年九月癸巳朔○甲午分遣监察御史轩輗等十七人清理天下军政陛辞 上赐敕谕之曰朕惟武备国之重事所以攘外靖内保卫生民 列圣相承咸重于兹而历岁既久弊日滋甚军或脱籍以为民民或诬指以为军户本存而谓其为绝籍本异而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一百商船公会·冯煦

    商船公会发起于光绪三十二年。金陵、镇江招商河轮局委员朱冯寿以华民船只悬挂洋旗,借采办土货,运销洋货,因保护利便,以华冒洋。与其禁阻窒碍转多,何如设法挽回,因势利导,拟设公会,劝集各帮船户愿挂华旗者,一律给发船旗牌照,归公

  • 止学 原文·王通

      智卷一  智极则愚。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穷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智

  • 卷四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立敎兴化上 易观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敎 臣若水通曰观卦上巽下坤风行地上动荡周遍有行敎以观于民之象先王体观之象立为省方观民

  • 君子成人之美·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读解】 成人之美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人为乐的精神。对

  • 出其东门·佚名

    ——坐怀不乱的男子汉【原文】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①。缟衣綦巾②,聊乐我员③。出其闉阇(4),有女如茶⑤。虽则如茶,匪我思且(6)。缟衣茹蘆(7),聊可与娱。【注释】①匪:非。存:心中想念。②

  • 治禅病秘要法卷上·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尊者舍利弗所问出杂阿含阿练若事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夏五月十五日。五百释子比丘。在竹林下。行阿练若法。修心十二。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上·智顗

    ○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下。广明开三显一。凡七品半文为三。一为上根人法说。二为中根人譬说。三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亦名理事行。例如大品亦为三根(云云)。今以十义料拣。一有通有别。二有声闻无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七子摄颂曰。外道覆认衣  作记死时施有五种亲友  得法独应行尔时佛在王舍城住竹林园。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闻说妙法得见谛已。遂与八万诸天子众。并摩揭陀国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过百

  • 宗教答响序·元来

    宗教答响序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是。学问之道。无不皆然。而况佛祖法门。生死大事。

  • 大金吊伐录·佚名

    简称《吊伐录》。记金太祖和金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名。为荟萃官府所存案牍编次而成。金、宋虽自海上之盟已通聘问,但因天辅六年(1122)以前的旧牍不存,故仅于卷首简述金太祖起事以来诸事梗概。自天辅七年(1123)交割燕、云

  •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唐智威撰《大乘四法经论广释》的注疏。先以五门科分总述:一明造论所以;二立所宗;三解归乘;四显归分;五辩归藏。后释经题。最后释经文。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