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著。见《白氏长庆集》,收于《唐代散文选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秋,白居易游庐山,爱其地,修筑草堂。第二年草堂落成,写了这篇记。先写修筑草堂,爱其峰寺胜境。草堂规模不大,“三间两柱,二室四牗”,陈设古雅。然后介绍草堂周围的环境,前有平地,中有平台

《庐山草堂记》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漕船志·席书
  东里子论印·冯泌
  大唐开元礼·萧嵩
  慎子·慎到
  心意六合拳谱·佚名
  筮仕金鉴·邵嗣宗
  续古今考·方回
  石屋续瀋·马叙伦
  用笔论·欧阳询
  海陵从政录·周际华
  红囊经·李三素
  竹云题跋·王澍
  永嘉桔录·韩彦直
  对山余墨·毛祥麟
  晁氏客语·晁说之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442_1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卷442_2 【吴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赠绝句】白居易   金马东门只日开,汉庭待诏重仙才。  

  • 王和卿·隋树森

    王和卿,大名(今属河北省)人,为人滑稽佻达,名播四方。与关汉卿相友善,尝讥谑汉卿。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和卿即赋[醉中天]小令,由此名声更显。卒,汉卿曾往吊。明·朱权《太和

  • 你是谁呀?·徐志摩

    你是谁呀?面熟得很,你我曾经会过的,但在那里呢,竟是无从记起;是谁引你到我密室里来的?你满面忧怆的精神,你何以默不出声,我觉得有些怕惧;你的肤色好比干蜡,两眼里泄露无限的饥渴;呀!他们在迸泪,鲜红,枯干,凶狠的眼泪,胶在睚帘边,多可怕

  • 御选宋诗卷四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四十八七言律诗四苏辙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纎纎岩花寂歴飘琼片庭桧萧疎漏玉蟾帝子暮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唐玉真公主修道扵此山

  • 卷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司马光

      起閼逢閹茂(甲戌),盡旃蒙作噩(乙酉),凡十二年。   孝順皇帝陽嘉三年(甲戌、一三四年)   夏,四月,車師後部司馬率後王加特奴掩擊北匈奴於閶吾陸谷,大破之;獲單于母。   五月,戊戌,詔以春夏連旱,赦天下。上親自露坐德陽殿東

  • 六二五 谕着现充四库馆誊录之各省生员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佚名

    六二五 谕着现充四库馆誊录之各省生员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奉旨:着淮其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钦此。原注:四库馆奏请现充誊录之各省生员。(军机处上谕档)

  •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原文)·范晔

    执金吾 太子太傅 大长秋 太子少傅 将作大匠城门校尉 北军中候 司隶校尉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

  • 卷九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九雍正八年十月上谕十二道初六日奉上谕据宁远大将军岳锺琪奏称土鲁番回目额敏和卓屯田种地恭顺効力甚属可嘉朕闻之深为喜悦额敏和卓着赏缎二十疋其种地効力之回民等赏银二千两着

  • 卷二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下 朱批齐苏勒奏摺 雍正四年二月初九日总督河道【臣】齐苏勒谨 奏为遵 旨详议覆奏事雍正四年正月十一日恭接 皇上发下条奏一摺奉有 朱

  • 卷六十二·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二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内侍中上仁宗论赵继宠不合越次干当天章阁傅尧俞臣伏闻差赠淑妃董氏阁使臣供奉官赵继宠干当天章阁仍指挥在干当使臣之上事不均平人用嗟怨窃缘旧法内东门有阙依名次

  • 大学翼真卷七·胡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之常情于此五者一有所向则失其好恶之平而陷于一偏是以身有不修不能齐

  • 卷三·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三     宋 赵鹏飞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继弑不书即位正也吾於隐公既言之三月夫人孙于齐桓公之弑其谋甚晦方公与夫人如齐亦岂虞夫妇之间萌逆弑之谋及公薨于齐鲁人盖以为齐侯杀之亦不知其谋

  • 书 赠 海 定·太虚

    不杀、不盗、不淫、不大妄语、不受酒肉,持此终身,亦足为僧宝。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七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七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应说回向义及说方便义。云何回向义。云何方便义。答曰。若回余处善根功德向佛菩提。是名回向。又依佛菩提起修行心。无量种门于一切时于一切处集诸善根。

  •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佚名

    古可稽乎。曰乌乎可。古不可稽乎。曰乌乎不可。威音以后今日以前。成住坏空。有而不有。日月光华。旦而复旦。日劫无凭。何况今古矣。其中圣贤隐现。应缘示感。如月在水。了不可执。乃有人焉。追往烈。订遗踪取已散之

  • 第五 正勤相应·佚名

    第一 恒河广说[一~一二]第一~一二一~二舍卫城。于此,世尊对诸比丘说示曰:&ldquo;诸比丘!有四正勤。以何为四正勤耶?三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为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不令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四为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起志欲

  • 乐论·阮籍

    三国魏阮籍作。《乐论》继承孔子以来儒家的音乐观念。中国古代乐论正统思想的核心是“和”。《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宋代理学家程颐概括的更为明确: “礼只是个序,乐只是个和。”这个“和”并不单指

  • 秋收·茅盾

    茅盾著。《农村三部曲》之二。发表于1933年《申报月刊》2卷5期。写谷贱伤农的故事。老通宝经历了春蚕丰收的悲剧,落得白赔桑地又负债,还生了一场大病,全家只好吃南瓜和芋头过日子。但老通宝并没有因此失望,他把希望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