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幕学举要

清万维翰著。一卷。本书就著者阅历,提纲挈要地论述习幕之道,以供有志于此者参考。内有总论、盗案、命案、奸情、逃人、钱谷、交盘、社仓、赈灾、捕蝗、水利、官牙等二十目。书眉有清汪辉祖所作增注。

《幕学举要》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春雨杂述·解缙
  梅花草堂笔谈·张大复
  词学名词释义·施蛰存
  花烛闲谈·于鬯
  文艺论ABC·夏丏尊
  五木经·李翱
  画继·邓椿
  金石文字记·顾炎武
  清河书画表·张丑
  练兵实纪·戚继光
  便宜十六策·诸葛亮
  犬窝谜话·吴克岐
  劝学篇·张之洞
  龙经·王晫
  毛诗古乐音·张玉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吴景旭

      【臣】等谨案厯代诗话八十卷  国朝呉景旭撰景旭字旦生归安人是书前后无序跋而中有涂乙之处盖犹初定之藁分为十集以十千为目甲集六卷皆论三百篇乙集六卷皆论楚词丙集九卷皆论赋丁集六卷皆论古乐府戊集六卷皆论汉

  • 四集卷五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今体诗七十二首【己亥三】月令七十二候诗【有序】订月令以贯年吕览经汉儒之辑系时训而胪日周书述汲冢之遗迨条列候名魏收始登之历志乃吹求节气林甫擅窜夫经文他如通卦验之流传不无岐互

  • 卷六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九陆希声陆希声吴人博学善属文尤工书初隐义兴後召为右拾遗累迁歙州刺史昭宗闻其名徵拜给事中寻除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无所轻重以太子少师罢卒赠尚书左仆射諡曰文有颐山诗一

  • 卷六·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六左赞善赵执信撰涓流集天津喜晤老友吴天章兼赠其所主张君走访吴先生因识张公子能为诗人作主人此士定知不凡矣况复接坐来触事皆可喜开轩解衣裳留客披图史海气暧暧横庭除古色斑斑盈案几杯盘既杂陈

  • 第五十一出 驿递遇兄·佚名

    【风俭才】(净)十品驿官是惊人,递官接使不胡忙。钱银无通乞我趁,谁人知我障艰难。小官便是北山驿丞,今旦马上牌来报,泉州陈运使今升广南都堂。今旦只处经过,必须备办夫马听候。(丑净生上)三爹,只处正是北山驿,必须

  • 卷九十一 货殖传第六十一·班固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B670隶、抱关、击D23E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

  • 李腄传·刘昫

    李腄因父亲的功劳封官,任太常寺协律郎,后升任卫尉少卿。他的生母早逝,由晋国夫人王氏抚养,到王氏去世,李晟因为他不是王氏亲生儿子,命他穿纟思麻丧服服丧,他哭叫着不愿意,李晟被他感动了,因此让他穿对亲生母亲的齐衰丧服服丧。

  • 吴山传·张廷玉

    吴山,字曰静,高安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及第,初任编修。经多次提升后做了礼部左侍郎。三十五年,改任吏部职。不久取代王用宾担任礼部尚书。第二年加官为太子太保。吴山与严嵩是同乡。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通过大学士李本与

  • 卷三十二 丧服第十一·郑玄

    ?妇。(?妇,?子之妻。)[疏]注“?妇?子之妻”。○释曰:疏于孙,故次之。其妇从夫,而服其舅姑期,其舅姑从子,而服其妇大功,降一等者也。传曰:何以大功也?不降其?也。(妇言?者,从夫名。)[疏]释曰:此传问者,以其?庶之子,其妻等是妇而为庶妇小

  • 提要·陈傅良

    【臣】等谨按春秋後传十二卷宋陈傅良撰傅良字君举【案傅良或作傅良诸本误有异同然其字曰君举则为傅说举於版祝之义故今定为传字】号止斋温州瑞安人乾道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宝谟阁待制諡文节事蹟具宋史本传是编有其门

  • 卷二十三·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三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成公三经【辛巳】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正月公在晋不书讳见止】○晋侯使郤犫来聘己丑及郤犫盟【杜郤犫郤克従父兄弟○犫尺由反】○夏季孙行父如晋○秋

  • 卷五·朱鹤龄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五     吴江朱鹤龄撰 陈 苏传列国之风皆有所由起其降也虽善者不能无弊是故晋以尧之遗风为俭不中礼陈以太姬之余俗为游荡无度【说本郑氏诗谱】亦理势然也○王应麟

  • 卷四·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卷诗説觧頥字义卷四    明 季本 撰陈宛丘【一章】宛丘地名盖在陈城南道东毛氏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然尔雅则谓丘上有丘曰宛丘与毛説相反考之舆地广记独取尔雅之説谓今其地形则然盖必有所徴矣【二章

  •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拘留国留国聚会法议思惟。是时佛告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受教。佛便说是。智者见者比丘为得流尽。不智者不见者流不得尽。何等比丘智者见者令流得尽。不智不见者流不得

  • 卷第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二侍者深极编五言古登老祖双峰巅复同诸禅者游水口瀑布泉奇胜不减匡庐诗以志之双峰赤骨立苍气欲摩天夜汗成川泽灌溉万山田潜寻间道出余石苦相煎水怒攻其腋格关成嚣

  •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朱鼎臣

    明代神魔幻化长篇小说。又名《观音出身南游记传》,《南海观音全传》,《观音传》,《南海观音菩萨出身香山修行》。4卷25(或26)回。朱鼎臣编。传世有明焕文堂刊本。卷1题《新锲全像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内封题《

  • 梅花岭遗事·佚名

    黎士宏氏记史忠烈公可法殉扬州事,又《江南野录》、《南都纪略》等书,俱言史公遗骸葬梅花岭。己酉秋,予游广陵,曾寻其阡址,无所得。同游方君,方君从兄芷{移},俱赅博多闻,因为予述梅花岭掌故。史公身后,尚有伤心事,情节曲折哀艳

  • 手杖论·佚名

    一卷,尊者释迦称造,唐义净译。破言世有异执所生之有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