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按春秋後传十二卷宋陈傅良撰傅良字君举【案傅良或作傅良诸本误有异同然其字曰君举则为傅说举於版祝之义故今定为传字】号止斋温州瑞安人乾道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宝谟阁待制諡文节事蹟具宋史本传是编有其门人周勉跋称傅良为此书将脱稿而病学者欲速得其书俾佣书传写其已削者或留其帖于编增入是正者或揭去弗存是今所传已非傅良完本矣赵汸春秋集传自序于宋人说春秋者最推傅良称其以公谷之说参之左氏以其所不书实其所书以其所书推其所不书得学春秋之要在三传後卓然名家而惜其悞以左氏所録为鲁史旧文而不知策书有体夫子所据以加笔削者左氏亦未之见左氏书首所载不书之例皆史笔也非笔削之旨公羊谷梁每难疑以不书?义实与左氏异师陈氏合而求之殊失其本故于左氏所録而经不书者皆以为夫子所笔削则其不合于圣人者亦多云云考左氏为春秋作传非为策书作传其所云某故不书者不得经意或有之必以为别?史例似非事寔况不修春秋二条公羊传尚有传闻不应左氏反不见均恐不足为傅良病惟以公谷合左氏为切中其失耳自王弼废象数而谈易者日增自啖助废三传而谈春秋者日盛故解五经者惟易与春秋二家着録独多空言易骋兹亦明效大验矣傅良于臆说蠭起之日独能根据旧文研求圣人之微旨楼钥序称其于诸生中择能熟诵三传者三人曰蔡幼学曰胡宗曰周勉游宦必以一人自随遇有所问其应如响其考究可谓至详又其书虽多出新意而每传之下必注曰此据某说此据某文其徵引可为至博以是立制世之枵腹而谈褒贬者庶有豸乎傅良别有左氏章指三十卷楼钥所序盖兼三书言之朱彛尊经义考注曰未见今永乐大典中尚存梗?然亦残阙不能成帙故不复裒録焉乾隆四十一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晏婴
  雅述·王廷相
  第十三章 30·辜鸿铭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康有为
  春秋左传谳卷七·叶梦得
  春秋诸国统纪卷四·齐履谦
  卷八·江永
  卷八·林岊
  卷十一·何楷
  卷九·李光坡
  卷七·朱鹤龄
  候人/司右·佚名
  隐公·隐公九年·左丘明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太虚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六·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关汉卿

    (冲末外扮寇莱公引祗从上)(寇莱公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等闲赢得食天禄,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寇,名准,字平仲,官封莱国公之职。方今圣人在位,八方无事,四海晏然。当今明主要大开学校,选用贤良,每三年开放一遭举场。

  • 卷一百二十·徐世昌

    周之琦周之琦,字稚圭,祥符人。嘉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广西巡抚。移居日偶得小诗旧宅移来柳一枝,连番膏雨助生机。可能身作桓宣武,看得腰支到十围。一珠柽柳两分身,移植南墙便隔邻。根到重泉会相见

  • 三集卷七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一古今体一百四十三首【戊子三】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遂由万泉庄进宫之作庆节都过归夀萱【夀萱春咏堂在畅春园  圣母宴息之地也御园度节罢奉归前园岁以为常】

  • 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张廷玉

        傅宗龙 汪乔年 杨文岳 孙传庭   傅宗龙,字仲纶,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   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

  • ●卷二十三·陶宗仪

      ◎书画裱轴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尚文雅,其书画皆用紫龙凤白绫为表,绿文纹绫为里,紫檀云花杵头轴,白檀通身柿心轴。此外又有青赤琉璃二等轴,牙签锦带。大和间,王涯自盐铁据相印。家既羡于财,始用金玉为轴。甘露之变,人皆剥剔

  • 孔子生年月日考异·孔传

    春秋公羊传:鲁襄公二十有一年冬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按皇极经世书已酉岁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也传之注曰时岁在已卯误也按春秋书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则庚子在十月二十一日而十一月无庚子传亦误也春秋谷梁传:鲁襄

  • ●卷二·钱谦益

    ○滁阳王王名子兴,姓郭氏,濠州定远县人,其先曹州人也。至正壬辰二月起兵,乙未三月卒于和阳。洪武元年追封滁阳王。至正十二年壬辰二月乙亥,定远人郭子兴及孙德崖、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初,王

  • 朱序·邱濬

    琼山丘文庄采文公朱先生之言,次之为学的,授先生之九世孙训导祯,祯之子经历燔受而藏之,乃请于婺令郭濂因为之梓。藏于家,岁久漶漫,版几尽废,燔之曾孙诸生崇沐,以锓先生语类、近思录及全集、楚词注、家礼、韩文考异诸书之暇,旁及

  • 卷九·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九 论语【下之二】 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此一章书是言政贵有恒也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曰为政有本不宜徒责乎人惟当反求诸己凡孝弟之行

  • 卷二十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八夏官司马第四之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正义贾氏公彦曰郑目录云象夏所立之官夏整齐万物天子立司马掌邦政以正天下故曰

  • 襄公·襄公二十二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夏四月。秋七月辛酉,叔老卒。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公至自会。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

  • 卷五百一十·佚名

    △第三分现世间品第十五之一复次善现,如有女人生育诸子。或五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其母得病诸子各别勤求医疗作是念言:云何我母当得病愈长寿安乐。身无众苦心离忧愁。诸子尔时竞设方便。求安乐具覆护母身。

  • 显扬圣教论 第六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六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二论曰。如是广说世俗谛已。胜义谛云何。颂曰五三法真实  彼复四应知及四种寻思  四种如实智论曰。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

  •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九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九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答王教授(大受)不识。左右别后。日用如何做工夫。若是曾于理性上得滋味。经教中得滋味。祖师言句上得滋味。眼见耳闻处得滋味。举足动步

  • 瑜伽论手记·

      唐 法成述.福慧记瑜伽论第三十一手记谈述 福慧言谓依缘性等者。谓因前名缘性后□□□缘起 言而起胜解者。谓能了知内外诸缘生法唯有因性及与缘性□有我人等□ 言广说如别者。谓无明有十九种。行有三种等。如前

  • 大学问·王守仁

    明代王守仁(1472~1529)著。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主要著作有《大学问》和《传习录》。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对后代反正统理学的思想家有很大影响,被称为阳明学。《大学问》成书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四卷。是唐佛陀多罗译《圆觉经》的注释书。据书首裴休序,宗密疏解《圆觉经》“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义十八卷,并行于世”。此书即是“略疏两卷”,因每卷又分为

  • 禅苑清规·宗赜慈觉

    凡十卷。宋代禅僧长芦宗赜集。于崇宁二年(1103)完成。又称崇宁清规、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禅规。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有关禅院之组织规程及僧众日常生活之规定,称为清规;最早有唐代百丈怀海(720~814)所撰述之‘百丈古清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