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因园集卷六

左赞善赵执信撰

涓流集

天津喜晤老友吴天章兼赠其所主张君

走访吴先生因识张公子能为诗人作主人此士定知不凡矣况复接坐来触事皆可喜开轩解衣裳留客披图史海气暧暧横庭除古色斑斑盈案几杯盘既杂陈谈辨遂蜂起剔抉六义微错互八法旨门外喧阗南北尘共洗清心照秋水老我数年来袖手复掩耳谤多固可畏才尽亦知耻胡然此相见马逸不能止莲洋诗格如莲花引我亭亭出泥滓请君高咏结交行和我狂歌从此始【天章诗名莲洋集】

赠门人张逸峯坦因呈其尊人鲁庵霖且以为别四首

擕手望秋旻此行欣识君谁知沧海月近接泰山云雅意黄花澹浮踪白雁分空惭向衰暮何以答殷勤忆与尊君友重逢念载遥甘输才不世岂谓谤同招对酒海空濶吟诗秋寂寥眼中贤子在愧我益无聊【鲁庵亦罢官家居】

书舍静偏宜邀欢尔许时忘形信杯斚善谑入风诗退笔欺伧父新妆玩雪儿残秋足风雨别路不堪思努力家门重清时事业优潜鳞且寒水健翮有高秋青紫君如拾方蓬我可求相期各珍重鹤背与螭头

暮春泰山道中遇雨

余寒和晓色客路转氤氲五汶入春雨千山行岱云尘消容马健緑净向天分未拟成归梦今宵遮莫闻

晩晴过泰山下【时将之江南】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浥春畴细草香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岭半桃花陇头麦肯余物色与江乡

自济宁至清江浦舟中杂诗六絶句

上闸下闸春水平大船小船衔尾行樯间神鸦忽双落堤畔官蛙时一鸣

历历千艘北上天南音入耳总堪怜微风忽逼吴侬语却忆昌亭夜唤船

湖上残秋隔岁情雪芦霜树映妆成渔歌唤起扁舟梦独倚篷窗看晩晴

柳带浓烟千顷新年年空护锦帆春只今飞絮凭谁管惟有随波上下人

虚传银汉接黄流迢逓天孙不可求云锦织裳成几许文星无数傍牵牛

桃花浪落失残春鷁首风高阻去津三老惯知河伯意金钱偏与赛夫人

酬张孝亷日容大受招同朱竹垞及吴中诸名士讌集河上新斋见赠二首

词塲高步已无缘賸向江东作酒仙未免能为洛生咏何因直上孝亷船禾中一老晨星在吴会诸君竹箭偏除却雄谈似焦遂道余底事足流传【见赠有十年秋谷流传体之句】虎头痴黠体难调客况犹怜未寂寥竹径主人从见闭桃源居者徧相邀凭将文酒尘如涤何必湖山夏可销魂梦勾留知有处緑杨风外赤阑桥

暮登金山宿海岳楼二首

江晩潮半落鸣桡乘好风欲寻浮玉上遥过碧虚中塔入山烟澹栏欹夕照红前期欣有托海岳一楼空秋色连江暝凭高望欲迷汀烟向山叠渔火引星低天阙扪疑逼龙宫迥得栖今宵孤客梦清絶海云西清江浦雪中饮同年杨芝田大鹤寓斋

十年相见大河干倍忆春明离别难形影似怜新解组鬓毛应笑旧弹冠舟冲霰雪归犹远门对流澌住未安老向天涯且同醉休论尘海足波澜

腊日

腊日暖於春深杯引醉频始疑寒雪意似惜敝裘人官阁梅千点他乡月两巡简书倥偬会间杀未归身赋得病中送客难为别梦裹还家不当归句各一首送人还青州

无病别犹难支离望去鞍赠鞭数归路留语劝加餐好月遥同思残冬剧耐寒家书凭仗寄强为道平安不道身长客逢宵一度归风尘从冉冉儿女故依依白昼躭眠过青春结伴违文书疏梦徧到日验依稀

夷门

入关娄敬奉前旌姓氏谁闻鲁两生十日春风千丈土夷门独去吊侯嬴

青龙冈北渡河口占

杏花风颭榜人歌一瞬轻舠济大河解道险巇有安稳只应银汉日颠波

定陶道中即目

钿车飞鞚乱黄尘柳拂衫襦鸟傍巾看尽春风眉髻様始怜曾有戚夫人

春郊即事【天津】

偶与春郊约还将酒伴行云烟际沧海花柳过清明曲度野风袅杯衔溪月生醉归天上路十里暮潮平

揽镜见白髭一茎自题

余春犹自爱朝晖镜里新霜点颔微莫倚雄豪夸似戟空怜少壮去如飞铅膏坐觉输青鬓刀镊归应媚緑衣夙习吟拈今断絶从知四十二年非

篆水楼夜饮

游目偏宜傍海天高楼夜上更悠然流波遥作方圆折明月全收上下弦客似闲云信来往杯将清漏共留连主人肯借匡牀卧坐遣蓬壶到枕边

问津园即事

闲园有约几回空逸兴无端趁海风緑树自随人远近斜阳不隔水西东槐阴老屋宜清簟莲叶新陂待碧筒便与诸君常倒载儿童一任笑山公

五月晦夕鲁庵邀登篆水楼纳凉余以病目辞明日为长句奉戏且自嘲

昨暮君在篆水楼楼中凉冷如始秋我闻未往神已往长须更遣来相求小庭屣履忽却坐心与喉语空吚嚘与披海风对明烛宁俟夜露清昬眸连宵轰饮错宾主如入酒池争拍浮歛眉愁病悲红袖侈口狂怪惊白头【皆比日座中事】阿戎阿咸剧不耐战鼓正急戈先投【子弟辈往往先醉】英雄惟有使君操长鲸渴吻交飕飕丈夫渐老身如寄失计未是埋糟邱但忧遇疾无小大十指亦足妨觥筹何况神明在阿堵讵令岩电精光收宾筵佐史职不称妖姬遗事酬靡由纵使当杯强成醉羣仙应共嗤盲修极知良时足可惜请君此夕无朋俦青天高悬列星在招呼一一堪劝酬不然言归洞房回红醥翠袖聊绸缪文昌服药我自忍玉川讼月君其休【昨望日月食】弦开轮满须臾耳所冀一雨生清幽登楼风景应更好便拟长夜穷歌讴酒空客散初日上与君纵目沧津流

闻鲁庵自河北移竹种於垂虹榭後奉题十八韵

爱君池上榭六月如寒厅连朝坐新雨倒尽双玉瓶小山当户矗孤云霭亭亭微风香池荷跳鱼响清泠四围杂树色参差翠成屏犹嫌未浓阴不蔽白日形卫水二千里水滨竹青青深丛积雾雨新箨抽雷霆一舸衣带流千竿凤凰翎遂使寻丈姿入此方寸庭君真好事者回斡动地灵劚象起嶔岑排空生杳冥凄清高士庐缥缈仙人扃正赖琅玕景一洗鱼肉腥潦倒王子猷长日烦居停追凉应更数啸咏或可听娟娟海天月照人易飘零与君即嵇阮但醉不用醒

风人诗二首

莫茹沙头蓼难堪一点辛不知莲薏苦争道解莲人缫得新丝絮牵萦几许长春畦闻药气试与覔蘹香

题家弟稼民执谷所画花草便面

十年山居侣草木篱外荷花水边菊闲摉薉莽品清新细草幽花总堪掬出山忽作尘中游袖手昏昏沧海头轮与惠连能染笔临泉坐石写清秋谁送一枝来眼底露态烟姿梦魂里凭君传语报池亭开到秋花我归矣冬日去天津鲁庵及其子弟相送至远郊留别二首

寒郊晓风日惨澹引行尘经岁忘归客今朝独去身可怜相送者一一最相亲试与斯须立已伤无限神临岐黯无语忍泪望风埃久住浑非客忽行如未来林疎残日远溪午薄冰开宛是相迎处春寒首重回

因园集卷六

猜你喜欢
  卷八百零六·彭定求
  卷二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二十一·阮阅
  古今滑稽联话二·范左青
  {送琴书}·佚名
  元艺圃集卷四·李蓘
  《词综》(卷三十一 补 人)·朱彝尊
  扫叶集序·汪精卫
  二集卷五十七·乾隆
  卷162 ·佚名
  卷一百二十四·曹学佺
  第二回 张生逃难·蒲松龄
  李纲词作鉴赏·佚名
  卷八·韦应物
  附录·贡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前幕次日上午。地点 西安,某招待所内。人物 唐石青 杨柱国 杜任先 王乐民 平亦奇。〔幕启:招待所二楼上的一个双间客室,现在作为唐处长的临时办公的地方。左前方有门,过到走廊。右壁有门,(现在关着)通到卧

  • 卷四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七 宋 陆游 撰 儒生 儒生安义命所遇委之天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虽云发种种未害腹便便高卧茅檐下羮藜法不传 秋夜 老病睡眠少如斯秋夜何长庚未配月织女已斜河莎径虫吟苦柴门叶落多谁知

  • 七言巻五十一·洪迈

      七言  看花           罗邺  花开只恐看来迟及到愁如未看时家在楚乡身在蜀一年春色负归期  桞絮  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鳯凰  云  纷纷霭霭遍江湖得路为

  • 列传第十七·刘昫

    ○李靖 客师 令问 彦芳 李勣 孙敬业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祖崇义,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诠,隋赵郡守。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

  • 卷之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九·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三李模乔可聘(姚思孝)章正宸李清熊开元(姜采附)金堡右谏臣列传第十三。○言路之开,至明盛矣。高皇帝鉴拥蔽之害,故令公卿大夫、士庶皆得言事,而以封驳、纠弹归台谏。由是,其权愈重。其始也

  • 外集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吕祖谦 东莱先生成公 字伯恭先河东人後徙夀春六世祖申国文靖公自夀春徙开封今为开封人以祖致仕恩补将仕郎登隆兴元年

  • 卷五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郞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索隐景帝子十四人一武帝余十三人为

  • 第三节 元和朝局·吕思勉

    宪宗平蔡以前,宰相用事者,杜黄裳、李吉甫、武元衡、裴垍、李绛、裴度。六人者虽不尽相合,而其主摧抑藩镇则同。其中持权最久者,实为李吉甫。乃甫欲伐蔡,而吉甫遽卒,于是代之以武元衡。吉甫以元和二年正月,与元衡并相。三年九

  • 慎隙第三十三·佚名

    过者,怨之梯也;怨者,祸之府也。祸之所生,必由积怨;过之所始,多因忽小。小过之来,出于意表;积怨之成,在于虑外。故其来也,不自悔;其成也,怨不可防。防怨不密,而祸害臻焉!故登峭坂而不跌坠者,慎于大也;跨阜垤而好颠蹶者,轻于小也。苟兢其

  •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一·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僖公三【是歳襄王十二年宋襄十一年】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此宋襄图伯之始事也宋虽先代之后爵维公未尝受命于周居干方之任今欲踵齐桓之行事当请命天子号召四方同奬王室诸侯或有未至懐而辑之待

  • 卷一百三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六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五【补本】埽地而祭至用犊贵诚也【郊特牲】考异古本注以称其德下有者字足利本同郊之用辛也考异足利本注圆邱

  • 天论第十七·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的问题,认为“天行有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为决定社会治乱与人间祸福的是“人”而不是“天”,所以必须“明于天人之分”;认为人类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这种人定胜天的思

  • (一)孔子与朱子·钱穆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

  • 说民第五·商鞅

    题记:商鞅在这一节论述了如何治理民众的问题。巧言善变,聪明有智谋,是民众违法乱纪的助手;儒家繁琐的礼节,使人涣散意志的音乐,是导致民众放荡淫佚的原因;仁慈是犯罪的根源;担保、举荐,是罪恶的庇护所。坏事有了帮助才能四处流

  • 四十九、安晚附增·慧开

      无门老禅,作四十八则语,判断古德公案。大似卖油饼人,令买家开口接了,更吞吐不得。然虽如是,安晚欲就渠热炉熬上,再打一枚,足成大衍之数,却仍前送似。未知老师从何处下牙。如一口吃得,放光动地。若犹未也,连见在四十八个,都成

  • 佛说四谛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闻。佛便说是。比丘真正法说。为是四谛。具思惟见开了分别发见。若所有比丘过世时。从如来无所著正觉。是亦从是

  • 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司马承祯

    一卷。唐司马承祯录。桐柏真人王子晋得道连环图画11幅及图解和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