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便宜十六策

一卷。旧题汉诸葛亮撰。考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之著述详列于传后,无是书之名。故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疑附托者所为,甚为有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此书名作《武侯十六策》,引晁氏之言曰十六策者,一治国,二君臣,三视听,四纳言,五察疑,六治民,七举措,八考黜,九治军,十赏罚,十一喜怒,十二治乱,十三教令,十四斩断,十五思虑,十六阴察。此书内容于此见其大略。惟晁氏称六曰治民,今本作治人;十二曰治乱,今本作治政;十六曰阴察,今本作阴诫,小有异同。清人张澍把此书辑入 《诸葛忠武侯文集》,一卷16篇。

《便宜十六策》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艺彀·邓伯羔
  乡塾正误·李江
  野菜博录·鲍山
  六如居士画谱·唐寅
  闻见近录·王巩
  周易像象述·吴桂森
  江南鱼鲜品·陈鉴
  指头画说·高秉
  三略直解·刘寅
  皇朝经世文五编·求是斋
  笔记·陈继儒
  学易居笔录·俞镇
  蒹葭堂杂著摘抄·陆楫
  醒园录·李化楠
  今古学考·廖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八·志第一百四十一·兵二等·脱脱

        ◎兵二   熙宁以后之制   骑军   殿前指挥使   内殿直   散员   散指挥   散都头   散祗候   金枪班   东西班   散直   外殿直   银枪班   茶酒旧班   茶酒新班   

  • 康熙二十六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七年十一月·蒋良骐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大学士等奏:臣等详问靳辅,据云:高邮州南两大减水坝自正月可塞至五月,其三小减水坝自正月可塞至三月。高邮北其坝亦有可塞处,惟高家堰之坝断不可塞。上曰:开浚下河其要不在高邮之坝,惟在塞高家堰之坝。今不塞

  • 辽史拾遗卷一·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一太祖上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欧阳修归田录曰契丹安巴坚开平中屡遣使聘梁梁亦遣人报聘今世传李琪金门集有赐契丹诏乃为安巴坚当时书诏不应有误而自五代以来见于他书者皆为阿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正德十年九月甲申朔改整饬陈睢兵备河南按察司佥事马应祥抚民管屯○升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张嵿为左布政使○丙戌升山西按察使王启为江西右布政使○丁亥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景陵○戊子复除服

  • 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宋神宗邵雍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因言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注史防所纪宰臣北人南人皆互有贤否岂独一王安石古称立贤无方顾所以用之耳至地气北南迁移谓有闗治乱尤不足信果如所云未闻郅治之世南方皆坚氷沍寒

  • 常山王李承乾传·欧阳修

    常山愍王李承乾字高明,因为出生在承乾殿,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武德三年(620),开始封为常山郡王,与长沙王、宜都王同时受封,不久改封为中山王。太宗即位后,被册封为皇太子。他才八岁,就显得特别聪慧,太宗很喜欢他。居丧期间,让

  • 卷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六钦天监兼管监事大臣  【特简无定员】监正满一人西洋一人监副满汉各一人左右监副各西洋一人掌测候推步之法占天象以授人时所属时宪科春夏中

  • 第二节 晋高祖时内外形势·吕思勉

    末帝时,将士之纷纷离叛者,尚不止如上节所述也。应顺元年正月,安州节度使符彦超为部曲王希全所害,谋附于吴。副使李超率州兵讨诛之。清泰三年五月,石敬瑭既叛,雄义都指挥使安元信屯代州,说代州刺史张朗持两端,朗不听。时安重荣

  • 卷二·戴震

      問:宋儒以氣為理所湊泊附著,(朱子云:"人之所以生,理與氣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窮,然非使氣,則雖有是理,而無所湊泊,故必二氣交感,凝結生聚,然後是理有所附著。")又謂理為生物之本,(朱子云:"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摄品第七十八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诸法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无有实事、无所有性、自相空者,云何分别是善法,是不善法,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是有漏法,是无漏法,是有为法、是

  • 摄大乘论卷下·无著

        阿僧伽作    后魏世佛陀扇多于洛阳译  入智相云何。多闻薰身故。非阿犁耶识所摄。如阿犁耶识种子成。寂静思惟所摄。诸法义现相所生可取事处有见者意言处。是中谁入智相。大乘所薰多闻相续身。无量诸亲

  • 祖庭事苑卷第八·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十玄谈序丛林所行十玄谈皆无序引。思曩游庐阜。得其序於同安影堂。今录之。云。夫玄谈妙句。逈出三乘。既不混缘。亦非独立。当台应用。如朗月以晶空。转影泯机。似明珠而隐海。且学徒有等。

  • 第九 刀提耶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刀提耶曰:&ldquo;无有诸欲之住[在] 无有渴爱之存事 且度所疑惑之人 斯人如何有解脱&rdquo;(一〇八八)&ldquo;无有诸欲之住&rdquo;者,是不住诸欲,不共住,不止住。&ldquo;尊者刀提耶曰&rdquo;[之句中],&ldquo;曰&rdquo;(斯

  • 岳阳风土记·范致明

    宋范致明撰,一卷。今流传有《古今逸史》本,明嘉靖刻本,《永乐大典》辑本。范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中登进士第。此书系范以宣德郎谪监岳州商税时所作。全书不分目,随事记载。虽仅一卷,但内容详实,对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

  • 春明梦余录·孙承泽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 (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但叙述沿革

  • 太子和休经·佚名

    西晋录失译人名,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七阿阇世王子会异译

  • 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同。但初禅作魔王,后身作初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