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蕉轩随录

《蕉轩随录》,十二卷。清方浚师(生卒年不详)撰。方浚师字子严,咸丰举人,官至永定河道。此书杂记一些遗闻琐事,还有一些经史考证、诗文评论方面的内容。全书每卷有目次,记载较为杂乱,书中观点反对清代学者黄宗羲、阎若璩、包世臣等人的论述及学说,而盛赞吕留良、袁枚等人。有同治十一 (1872年)年间刊本。

《蕉轩随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女诫·班昭
  读书训·祁承㸁
  砚山斋杂记·孙炯
  神农书·炎帝
  洞山岕茶系·周高起
  父师善诱法·唐彪
  书林清话·叶德辉
  作义要诀·倪士毅
  识小编·董丰垣
  封氏闻见记·封演
  石墨镌华·赵崡
  琴声十六法·冷谦
  书影·周亮工
  刊误·李涪
  异闻杂录·阮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李信领卒子上)(李信云)泰山顶上刀磨缺,北海波中马饮枯。男子三十名不立,枉作堂堂大丈夫。某乃延寿马将军手下参谋李信是也。某幼通二典,广鉴三谟,长而号令精严,深得行兵之策,佐于元帅手下。俺元帅铺谋运智,对垒迎敌,千战千胜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七·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七第七段 说隋唐二代 临江仙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鬬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营,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诗曰:九

  • 丁集第九·钱谦益

    昆仑山人王叔承一百四十三首【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昔王仲初作《宫词百首,乃其后王禹玉拟之。盖仲初实与宦官相善,而禹玉司北门直,故二子写唐宋宫中情景缥缈如画,然风格稍稍降矣。夫词家不以多寡

  • 卷三百六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六鳯仙花类五言古鳯仙花         【宋】刘 敞手植中庭地分破紫兰畹绿叶纷映阶红芳烂盈眼辉辉丹穴禽矫矫翅翎展感寓          【明】刘 基庭前金鳯花向

  • ●卷七·邵廷采

    ○王翊王翌,字元勋,浙江余姚人。为人朴重,年四十,邑无知者。丙戌,浙河师溃,翊见邑中孙熊起义者,皆弗就,意感愤。独行舜江干自语,因私求士。家贫授经,以所得馆穀,量赀分给,人感其义,不为轻侠行。丁亥,经壮士十八人,起于四明之下管,奉鲁

  • 卷三·陈康祺

    杨石民谏刘正宗书莱潍副榜杨青藜石民,性喜博综,家贫,贷书而读,著述浩博,不轻示人,与物孤峻严厉,有出人情外者。顺治十四年,安邱刘相国方贵幸用事,忽遗以书。略云:某北海布衣,近阁下居五十里,闻壮岁已入承明,某素远贵人,故稔知而未觌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二章 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林语堂

    自然的节奏之中有一条规律,就是由童年,青年,老年,衰颓,以至死亡,一直支配着我们的身体。在安然轻松的进入老年之时,也有一种美。我常引用的话之中,有一句我常说的,就是“秋季之歌”。我曾经写过在安然轻松之下进入老

  • ·覆院司筹办船工书·丁曰健

    咸丰元年七月十七日,奉札开:“台地向不出产杉木,所有军工厂凡遇修造战船应需工料银两,系由该道备具文领料照送司,由司核明详给台厂省书承领,购备木料,运赴厦门料馆存贮,陆续配船匀装,运赴台厂修办,并咨明闽海

  • 始建王刘禧传·沈约

    始建王刘禧字仲安,是明帝的第十二个儿子。元徽四年(476),年六岁,封爵建始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齐国继承宋国,降封为荔浦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谋反被赐自杀。

  • 堵胤锡传·张廷玉

    堵胤锡,字仲缄,无锡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做过长沙知府。山贼在安化、宁乡抢掠,官军几次战败,胤锡指挥民兵铲除了他们,又斩杀了醴陵的贼首,于是以懂军事出了名。十六年八月,贼兵打下了长沙,胤锡到京城朝拜皇上归来时,贼兵已

  • 第一章 人生之苦·梁启超

      投胎之苦:太古之野人,甫离兽身,狉狉榛榛,全地如一,而无等差,茹血衣皮,穴处巢居。自圣智日出,文明日舒,宫室服食、礼乐文章;上立帝王,下设虏奴;贫为乞丐,富为陶朱;尊男卑女,贵人贱狙,华族寒门,别若鸟鱼,蛮獠都士,绝出智愚,灿然列级,天

  • 内篇·王夫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性之善征矣。故以言征性善者,知性,乃知善不易以言征也。必及乎此而后得之。诚及乎此,则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道义之门启而常存。若乍见孺子

  • 遵道第二十三·桓宽

    【题解】道就是《孟子》所谓“遵先王之法”的意思。文学主张治国必遵“先王之法”、“圣人之道”,“举而贯之,贯而行之,可更为哉!”大夫则认为儒者“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

  • 卷四十·佚名

    释往生品第四之三【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法眼净?”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法眼知是人随信行,是人随法行,是人无相行;是人行空解脱门,是人行无相解脱门,是人行无作解脱门,得五根,得五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一·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 基撰稽首离性相心言本空寂常住真三宝及我亲教尊理趣甚深法非我所能赞今依尊智悲加持力故说瑜伽论第八十二云。诸说法师将欲开阐先当赞佛。或略或广。略赞佛者由五种相。一者妙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圆满庄

  • 道教义枢·孟安排

    道教论著。道士孟安排编集。凡10卷,《正统道藏》收入。孟安排约为唐初人,生平不详。全书分37门,广引众经,解释道教教义理论,“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有道德、法身、三宝、位业、三洞、七部、二观、三乘、六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