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折

(李信领卒子上)(李信云)泰山顶上刀磨缺,北海波中马饮枯。男子三十名不立,枉作堂堂大丈夫。某乃延寿马将军手下参谋李信是也。某幼通二典,广鉴三谟,长而号令精严,深得行兵之策,佐于元帅手下。俺元帅铺谋运智,对垒迎敌,千战千胜,万夫难当。今元帅手下有十万雄兵,因得罪在云州歇马。俺元帅自从到此,每日则是操兵练士,演习弓马。今日元帅巡绰边境去了,着某看守着营寨。小校辕门首觑者,但有一应军情事,报复与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正末扮延寿马上,云)自家完颜女直人氏,小字延寿马,乃娄宿太尉之子。幼习先王典教,后看韬略遁甲之书,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为某累建奇功,袭先父之职,因为有过,在这云州立功,已经数载。今日领着众儿郎每巡边境而回。想俺为将者。(唱)

【南吕】【一枝花】则要他黄公三略习,将吕望六韬记。摆顺天八卦盖,列五运转光旗。赳赳雄威,齐臻臻东西队,密匝匝前后围。锦衣郎枪挂珠璎,绣袄将幡悬画戟。

【梁州】响挡挡锣鸣金镜,扑冬冬鼓响征鼙,英名久镇云州地。端的是人如猛兽,马似狻猊。弓开玉靶,箭发金鈚。众儿郎将武艺温习,怕朝廷重用当为。一时间虎倦龙疲,凭着我运筹策领将驱兵,辨风云武艺对垒,凭着我八门阵厮杀相持。端的,委的。花根本艳存苗裔,延寿马有名器。辈辈为官享重职,显耀光辉。

(云)可早来到也。左右接了马者。报复去,道有延寿马来了也。(卒子云)理会的。(做报科,云)报的参谋得知,有元帅来了也。(李信云)元帅来了也,我索迎接去。(做迎接正末科,云)元帅有请。元帅鞍马上劳神。(正末云)参谋守寨不易也。(李信云)元帅请坐。小校辕门首觑者,看有甚么人来。(陈尧佐冲上,云)小官陈尧佐,奉圣人的命,前往云州,宣延寿马为破虏寇元戎。小官行了数日,来到云州。帅府门首,左右接了马者。令人报复去,道天朝使命至此。(卒子云)理会的。(做报科,云)报的元帅得知,有天朝使命至此也。(正末云)有使命至此,小校装香来,我索接待去。(做接科)(陈尧佐见正末科,云),延寿马望阙跪者,听圣人的命:将你那在前过犯,尽皆饶免,复还旧职。今有塞外耶律万户作叛,邀截贡献,侵犯边疆,意欲命将出师,诛剿此贼。有八府聿相唐介,举汝为帅。即与参谋使李信,星夜赴京,领受敕印,向前征剿。你谢了恩者。(正末云)感谢圣恩。(见科)(陈尧佐云)据将军如此雄威,觑草寇何足道哉。(正末云)想某到此歇马,可早数年光景也。今日差小官征剿耶律万户,打听得此人好生英勇,只怕小官近不的他。(唱)

【四块玉】则说他有见识,则说他多智谋。(陈尧佐云)将军有伊吕之才,管乐之术,凭着你手下将勇兵强,无人可及。(正末唱)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陈尧佐云)据将军文武高强,智勇并行,手下军校,人人敢勇,个个当先,谁人可敌?(正末唱)小官可也武艺低,手下可也军校微,(陈尧佐云)将军挂了元戎印者,若是迟误,便抗违宣敕也。(正末唱)我怎敢道违宣敕。

(陈尧佐云)将军与参谋使李信,领你手下十万雄兵,休避驱驰,便索长行也。(正末唱)

【哭皇天】既宣诏谁敢相回避,今日个便登程须索把军校齐。元帅印挂上,传号令您听者,指日把胡巢净洗。说与那参军副帅,合后先锋。支拨队伍,凋遣军卒。对阵处喧天呐喊,锣鼓声催,显的俺这大将军、人将军有八面威。摆列着戈矛斧钺,更和这枪刀剑戟。

【乌夜啼】俺这里人强马壮英雄队,摆列着杂彩征旗。阵云高尘土遮天日,头戴军盔,身挂唐猊。剿除了残胡小丑逆大贼,托赖着圣明君洪福同天地。直赶到沙陀地,把那厮生擒斩首,稳情取得胜而回。

(陈尧佐云)将军,你若到于京师,见了圣人,领兵拒敌,则要你赤心报国,竭力尽忠。若破了虏寇,得胜而回,那其间凌烟阁上标名,丹凤楼前画影,书入青史,万代流传,古今不朽也。(正末云)大人,想俺为臣者,当以尽忠报国也。(唱)

【尾声】谁敢望麒麟阁上标名讳,我则待狼虎丛中决胜敌,平定了沙陀将大功立。托当今圣德,把匈奴每净洗,博一个万代名扬恁时节喜。(同李信下)

(陈尧佐云)延寿马去了也。此人但若领兵,必然破了虏寇。小官回圣人话,走一遭去。全凭三略运机谋,为大帅统领戈矛。剿除了匈奴贼寇,受皇恩拜相封侯。(下)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九·彭定求
  范成大·唐圭璋
  廖宝中·唐圭璋
  第九出 移寨·李渔
  巧对录卷之七·梁章钜
  卷上·梁章钜
  ◆蒲室禅师大欣(蒲室集)·顾嗣立
  卷九十一·徐世昌
  榖城山馆集卷十五·于慎行
  卷三十九·王奕清
  卷一百六十四·陈思
  卷五十八·陈邦彦
  卷四十九·陈邦彦
  卷二百三十三·佚名
  御选金诗卷十·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零三·彭定求

        卷403_1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元稹   昔附赤霄羽,葳蕤游紫垣。斗班香案上,奏语玉晨尊。   戆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自从真籍除,弃置勿复论。   前时共游者,日夕黄金轩。请帝下巫觋,八荒求我魂。

  • 卷一十一·彭定求

        卷11_1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长六律,兼和五声。   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卷11_2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肃和】   眇眇方舆,苍苍圜盖。至哉枢

  • ●玉玦记目录·郑若庸

    第一齣 标题第二齣 赏春第三齣 博弈第四齣 送行第五齣 接诏第六齣 访友第七齣 忆夫第八齣 入院第九齣 行刺第十齣 祝寿第十一齣 报信第十二齣 赏花第十三齣 设誓第十四齣 掳掠第十五齣 定计第十六齣 

  • 志愿·闻一多

    马路上歌啸的人群泛滥横流着,好比一个不羁的青年的意志。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了那难看的皱纹。两岸的绿杨急着迎接视线到了神秘的尽头?——原来那里是尽头?是视线的长度不够!啊!主呀,我过了那道桥以后,你将怎样叫我逍遣呢

  • 卷九·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九 【起壬子明宣宗宣德七年尽癸亥明英宗正统八年】凡十二年 【壬子】七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勅羣臣谨天戒免朝贺】 赐中官金英范洪免死诏 【赐英及洪

  • 卷一百七十九·杨士奇

    八月庚申朔巡按四川监察御史汪淋中言越嵩宁番盐井会川礼州德昌打冲河俱系极边冲要卫所旧皆土城宜甃以砖石庶可永久从之○辛酉○擢翰林院习字县丞陈登秀才陈景茂黄卓俱为中书舍人 弗提卫奏举女直野人头目牙速等堪任以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七·王锜

    ○先君阴德先君弃诸孤时,锜方六岁。明年,修撰张先生益、吏部司务邹先生亮皆还吴,同来致奠,且访孤之存。奠毕,因索锜见,锜方染痢甚厉,不能出,二公大忧之。时锜师全先生美在座,因曰:“可竹君岂无后者!不须忧。”二公问曰

  •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四日安徽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查缴伪妄各书,奏请销毁事。窃照明末野史等书,非纪载失实,卽妄肆毁誉,大为风俗人心之害,屡奉谕旨,训饬查缴,业经前抚臣裴宗锡两次奏缴

  • 六朝通鉴博议卷十·李焘

    (宋)李焘 撰岳阳王詧与湘东不和求援于魏魏人遣将经畧江汉三年十一月岳阳王詧旣与湘东王为敌恐不能自存遣使求援于魏请为附庸丞相泰令东阁祭酒荣权使于襄阳绎使司州刺史栁仲礼镇竟陵以图詧詧惧遣其妃王氏及世子寮为质于

  • 五 抄碑的目的·周作人

    鲁迅抄碑就在补树书屋那两间房里,当初是在南偏,后来移到北边的一间去了。他从民国元年被蔡孑民招了去,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部里任职,随后跟了教育部移到北京来,一直是佥事兼科长,不曾有什么调动。洪宪帝制活动时,袁世凯的特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六部尚书表尚书非周官也自秦寄国事于丞相而内庭有尚书其为令丞不可考但其职仅以通章奏而已汉兴至武帝而始削丞相权躬自揽断而设中书令以叅尚书至临崩而始命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裁断万几可否保护万乗兼驭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郡王成祖以下郡王宗系汉府世子瞻坦庶人长子先卒谥懿庄王瞻圻先以罪发髙墙济阳王瞻垐庶人三子临淄王瞻域庶人四子昌乐王瞻垶庶人五子淄川王瞻墿庶人六子齐东王瞻坪庶人七子任城王瞻壔庶人八子海丰王瞻■

  • 岭海焚余目录·澹归

    孙序岭海焚余卷上(隆武乙酉十月止丙戌八月)中兴大计疏为郑遵谦讼功疏论停刑疏辞礼科给事中疏奖忠讨逆疏陛辞忠告疏论马士英不当复职疏先事陈情疏缴敕印疏请终制疏再请终制疏三请终制疏极陈时事疏请决策出闽疏终请守制疏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八·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八奏议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总理行营事务和硕荘亲王永瑺等奏言恭查乾隆三十年皇上南巡陆路营盘自山东徳州以下因隔站俱有行宫而江南之鲁家荘亦有行宫是以大城蒙古包帐房等项止令备带

  • 卷一百二十六 释氏·黎靖德

      孟子不辟老庄而辟杨墨,杨墨即老庄也。今释子亦有两般:禅学,杨朱也;若行布施,墨翟也。道士则自是假,今无说可辟。然今禅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试看古经如四十二章等经可见。杨文公集传灯录说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旧

  • 提要·真德秀

    【臣】等谨案政经一卷宋真徳秀撰采典籍中论政之言列于前而以行政之迹列于后题曰以别之末附当时近事六条谓之附録其后载徳秀帅长沙咨呈及知泉州军事时劝谕文帅长沙时劝民间置义仓文帅福州晓谕文诸篇葢后人所益如心经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二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二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德王品复次下。二明知宿命又二。初正明宿命。次念过去。简异准前可知。略不具说也。复次云何下。三重释他心又二。先横知六道。次竖知十六心。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