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王翊

王翌,字元勋,浙江余姚人。为人朴重,年四十,邑无知者。丙戌,浙河师溃,翊见邑中孙熊起义者,皆弗就,意感愤。

独行舜江干自语,因私求士。家贫授经,以所得馆穀,量赀分给,人感其义,不为轻侠行。丁亥,经壮士十八人,起于四明之下管,奉鲁王年号。浃旬,得千余人,乃东傍海抄掠,发辩士至舟山,说黄斌卿同攻宁波。浃波诸生华夏,以帛书来告内应。无何,夏等谋泄,斌卿至宁波后期,敛军退,翊遂入四明。

先是丙戌之役,浙东溃兵散走山泽,率以布代胄裹首,号为白头兵。归安茅瀚,晦溪汪涵首,以五百人入四明,屯于杖锡寺。山民苦输镶,夜半焚寺,二帅死,麾下无一免者。及翊至,军令明肃,见者皆悦,遂结老砦休兵,求将简练。

戊子春,入上虞,杀摄令,战胜而卧。大清兵夜乘怠还袭城,翊出走。已丑三月,再破上虞,走其知县,得县印。是时浙东山寨,萧山有石仲芳,会稽有陈天枢、王化龙,台州有金汤、俞国望,奉化有袁应彪、吴奎明,所至民多亡避。而平冈张煌言、上虞李长祥,单弱不能成军。惟翊一旅,蔓延于四明八百里之内。

任褚九如、沈调伦、邹小南等领五营,毛明山等领五内司。

九如用法严,而屈已让能,忧时愤发。帐下士或战伤矢,即以所乘马载之,已执鞭以从,故最得人死力。调伦为沈国模兄子,夙向义。小南亦书生,以故翊军中多故家,相聚讲求义烈。亲故在邑不愿留者,礼遣之。明山戆而敢死,搴旗摧锋,议事翊前,侃侃面折,军中呼为毛金刚。

大清督抚提镇以乡兵四起,大军不能久相持,且山险未易攻也,下檄环四明、绍宁、台三郡村落团练,自为战守。于是民始携贰。大兵逾清贤岭入,乡兵屯丁山以待之。待久而弛,大兵骤驰之,死者四百人,有孙悦者,闻丁山败,救之,中流矢死,直立不仆。御史冯京第自湖州军败,间行至四明,入翊军,屯于杜岙,为团练所破。别部邵一梓见获,缚致上虞,寸磔,仰首骂不跪,刳及臂胫,乃倒,独呼高皇帝及关亭侯。一梓胆勇冠军,既死,山中夺气。翊以四百人走天台。翊谓诸将曰:“是皆团练之罪也。镇兵虽键,我视其锐则避之,懈则击之,非团练为之导,敢走险如平地乎?吾卒虽残,破团练尚有余力。”自天台返,入四明,击团练破之。随道乡兵,民荷锄从,至万余,京第亦出,势复大振。

翊谓京第曰:“吾始事托此,将以待天下之衅,而势不可猝出。今与我犄角惟舟山,我灭则舟山无援;而舟山危,我亦无援。欲去经略中土,此固大言,人不信。前余公煌书生,黄斌卿又无谋国诚,故沮乞师日本之行。今诚得包胥其人,痛告日本以讨乱复仇,兴灭大义,使发兵二道,一趣南京,一指天津,则天下扰动,我悉山中岛中军,以扫江东西、淮扬以南,可坐有也。日本事成,割诸岛与之。夫大海天堑,孰与长江,彼岂能与我争中原哉?且今之地,譬如博,人以人为注,于我何失?”

京第如其计,往说斌卿,斌卿使弟孝卿,同京第走长崎,

长崎岛王,初以西洋天主教人为乱,不纳,京第即舟中哭拜不已,哀动唐夷。又因东京行部官,致血书撒斯玛王。王与大将军言之,议发各岛罪人,师起有日矣。会京第返,而孝卿假商舶留,耽官妓,见轻其国,日本卒不发兵。京第恐斌卿兄弟败成谋,遂与绝。

翊渴冀贤将为攻取,陈天枢荐前威北侯刘穆故将刘冀明,武勇绝伦,重币卑词往。知其急义,乃绐拘其友,翼明一来,翊布腹心,弗敢遽留。明年,辞母妻入山,凡在山中一年,屡为翊击退大军。翼明游历诸营,曰:“俞将军文而有礼,陈将军勇而义,然俱不及王公,厚有大将才。”又曰:“惜王公后时,脱以此军战曩日西兴江上,岂不能奋飞取杭州哉?”翊众号一万,实八千,任战者三千。以王江司饷,履亩税,富民皆乐输,无强。诸所决罚,人人称快。自翊起,浙东列城为昼闭,吏莫敢下乡,守令争荐诚讲解。

已丑,自上虞东出徇奉化。大清兵方攻吴奎明,追奔至河泊所,翊猝遇之而战,大军退。其年,鲁王次健跳,授翊河南道御史。翊朝行在,升右佥都御史。已跸舟山,再入朝,升兵部侍郎,寻晋尚书。

大帅患山海久不宁,有为谋曰:“此皆失职人逋窜,若招以官,可立解。”会稽严我公,鸷滑士也,闻其说,亟造为告身银印,曰:“请自隗始。”遂授都御史,招抚湖州柏襄甫、会稽顾虎臣,皆降。我公将渡海,发使者入明山,翊之前营黄中道曰:“严我公动摇山海,宁可使之达行在哉?”烹其使,分羹各营,敢受招抚,视此。我公踉跄去。

庚寅八月,翊合俞国望,陈天枢之师,复新昌;北赵余姚,拔浒山,绍宁道梗。诸帅议大举,将取舟山,恶翊反内地,乃分二道,金砺自奉化,田雄自余姚,会捣大岚,游骑四出搜伏,旗幕三十里,翊避之于海。京第病不能行,匿鹳顶山,为降将所致,死于宁城。翊兵日蹙,犹大治海舟,期身往崇沙,而以西事委翼明。从东阳、义乌,收合金、衢、严豪俟,顺流下钱塘。会褚九如从弟素先,乘翊小败,劫饷金北去,众心摇散。

翼明及裨将陈虎侯、朱伯玉,亦间行亡抵家。九如逃入天台为道士,气结死。

幸卯秋七月,翊还山中,所留诸将,降杀且尽。二十四日,大星坠地,野鸡皆鸣,为团练兵执于北溪。过奉化,赋绝命诗。

在系日,束帻掠鬓,修容,谓守者:“令汝曹见此威仪也。”

八月十二月,大清帅毕集定海,陈督讯之,翊坐地上曰:“毋多言,成败利钝,天也。”刘帅注矢射之,中肩,田帅中颊,金帅中胁,不动,如贯植木。绝其吭,始仆。牙将二人,亦不跪,掠之,则跪而向翊,见者为泣下,曰:“王公忠,宜从者义也。”

王江之母为金帅所得,以招江,江削发为僧,见金帅于杭,问讯而已。安置省城,母以天年终。江买一妾,其妻日夜勃溪,江怜妾而遣其妻,妻攘袂数江,登肩舆去,闻者无不薄江为人。

后江出,人以其妾在,不疑。既而不返,始知向者以术脱其妻也。

江既得逸,遂与张名振引师入长江,登金山,遥祭孝陵,题诗痛哭。丙申,复与沈调伦聚众明山,调伦见获,江亦病创死。小南亡命,后二十年,有遇之于金山寺为僧者。自翊被执后一月,大清陈锦遂围舟山,舟山破,鲁王出奔厦门。

论曰:“金堡言,江北不知有弘光,江南不知有永历。甚矣!人之识小而蔽也!尺寸之外无睹,悲夫!以王翊之贤,而乡闾呼以为贼,夫又何怪焉?翊头悬宁波城楼,为毛明山所盗,祀于鄞人陆周明书架,周明死,其弟开箧乃见,此与人求王琳首,书其义甚烈,又何以异哉?

○刘翼明

刘翼明,名光世,以字行,浙江山阴人。佐王翊者一年,后老死于家。王翊善下士,能立纲纪,有监军道五人。其健将为黄中道、毛明山,团练兵望此两人旌旗,皆退走。褚九如号耆旧,为翊延接宾客。翼明初入山,夜过九如宿,九如逡巡立窗外不去,语遂彻旦,尽举所部兵属之。诫其下曰:“刘将军勇无敌,第听约束,必有功。”翼明由是得展所长。统兵千人,出屯嵊之东坑,及陈天枢同复新昌,天枢视火药焚而投水,翼明迎谓曰:“得不死否?”天枢曰:“兄但急入城,理战守,无忧我。”月余而死。

山中兵初畏镇兵,翼明用忠义鼓舞训练,旬月间遂得精卒。

一日平明,冲大营,踊跃进。大兵见进退行列,殊异前日,知刘大刀在,遂溃。士卒感翼明威信,无犯民舍,每移军,民攀挽曰:“公去,则他将来,无幸矣。”

裨将陈国宝,余姚人,勇而义父奉翼明,旦夕侍卧内,战则率其下齐致死。尝至鹿头颈,就粮于平西侯王朝先。他部有刈朝先麦者,朝先来,诘其人,语不逊,国宝自营中抽刀前,曰:“谁谓我公盗麦者?宝请身当之。平西无主人礼,岂能为国乎?”众皆愕顾,使者已遁矣。翼明将归,先遣国宝,挥泪,翼明立山头送之,见国宝行数里尚回顾。王翊死,国宝不能忍,复以数十人起,败,死之。

○王江

王江,字长叔,余姚人,名位亚于翊。有智谋,卒死山中,不负其志。

○邵一梓

邵一梓,字端木,余姚人。从军江上,还屯四明山,有众万余,势锐甚。郡邑相戒,毋犯邵不林锋,不林其别号也,后战败被执,叹曰:“不可破我网巾,使我无以见君亲于地下。”

兄一柱、一槐,弟一楠、一栋,先后并战死。

○俞国望

俞国望,字□□,浙江新昌人,宽惠长者。有众一万,然不简练,少选锋,尝以鸟铳败田雄兵于山涧,故田兵畏新昌鸟铳。一日战,被矢,仆道傍篁棘间,追骑数千过,无觉者,因得免。裨将持尺书入王翊军,越关走,翼明棒而遣之。诘日,国望诣翼明,谢军政之肃,其贤如此。国望起武生,封新昌伯。

○陈天枢

陈天枢,字□□,会稽樊江里人。丁亥,与高宜卿等结壮士,走平冈,兵少而精,张司马煌言,李进士长祥皆依之。时宁绍义士屯聚四明山,左右推王翊为盟主。天枢不欲属翊,自为一部,翊亦敬天枢,如兄弟欢。先是,海舶数艘 羲山阴之白洋,遇田雄兵百余骑,下堤来攻。陈虎侯发乌铳,毙其一骑,众争上,骑皆陷于淖,盘旋往来,觅堤口不得,下马叩头乞命,杀八十余,天枢实左右之。

翼明至白洋,天枢与深相结。比山中兵起,人多有道刘大刀名于翊者,天枢尤不容口,因是必欲致翼明。翊规模远,赏罚明肃,其部卒视郑遵谦,刘穆时精练。是时,天目有姚志卓,四明有王翊,鲁王得迁延南田,舟山者数年,依二人为右臂焉。

副将常进功,引兵入山,天枢乘其初至,夜袭之。先盗其马,马惊,众扰乱,山中军纵击,进功仅以身免。

○王善长

王善长,字□□,山阴人。少有绝力,长而豪荡,乡里患苦之。尝同少年游禹陵,见{穴之}石,大言曰:“我固不学,闻大禹治水,有玉简金书埋会稽,岂兹地乎?”则以手撼之而动,意得甚。

甲申,闻煤山之变,奋臂言曰:“京师公侯将相,岂皆妇人耶?”逾年,郑遵谦起,善长为部将,及败,归里。又逾年,

王翊、陈天枢起,善长亦合骁果得数百人,起会稽山,受鲁王命为威武将军,往来山海间。因曰:“吾闻古之立功者,不遇异人,必见异书。往吾撼{穴之}石能动,意金书待我发乎?”

乃以大索贯石,与数十人转之,莫动也。善长则攘袂独挽索,使数人旁助,随手折,掘地及泉下,竟无所见。

善长每战摧阵,郡将戒其下勿与善长遇,而使人好语诱以官。善长不肯,曰:“吾志图兴复,岂假建义为博官地哉?”

舟山破,山海之师皆溃,善长间归。为人所告,捕者数十人,善长拳仆之,卒入狱。告狱卒曰:“吾数月人耳,山中颇有所积,置之何用?当奉为诸君欢。愿去桎梏,得醉饱待尽。”

遂痛饮,日益狎,亲故亦时留饮狱中,间置刀斧瓶罍以进。

越城东南有稽山门,人希往来。一日,有大舟载草而溺者,以草积城下去,门者以濡故,弗问。是夜,善长饮狱卒,侑以琵琶而歌西音,皆大醉。遂缚狱卒,而告诸囚曰:“能从我者第先出。”诸囚皆出,善长斧狱门,奔稽山门,乘城投草而下。

道四明,航海,追骑四出,不能及。善长从定西侯张名振,战崇明有功,为朱成功所忌,见杀。

○章钦邻〔传阙〕

○冯京第〔传阙〕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司马休之 司马楚之 司马景之 司马叔璠 司马天助·魏收
  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脱脱
  前汉孝武皇帝纪二卷第十一·荀悦
  ●卷二十四·邵博
  卷第二百七十二·胡三省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陈邦瞻
  ●卷二十三。诗文四·梁章钜
  译文·陈琳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九·佚名
  卢照邻传·刘昫
  刘玄佐传·欧阳修
  窦轨传·欧阳修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司马迁
  纲鉴易知录卷五八·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鼐·唐圭璋

      鼐字仲镇,“全”已见。鼐为李廌方叔之孙(石湖诗集卷九送李仲镇宰溧阳范成大自注)。廌及东坡之门。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范成大石湖诗集八均有李仲镇懒窝诗。鼐于隆兴元年(1163)九月以右宣教郎到溧阳县令任(景定建康志

  • 卷三十九·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九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五十一首 【起建中靖国辛巳改元度岭北归即以是年七月卒於毗陵 施注缺今补】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江【

  • 卷三·温大雅

      起攝政至即真日凡一百八十三日  義寧元年冬十一月甲子,少帝以帝爲丞相,進封唐王,位在王公上。以武德殿爲丞相府,改「教」稱「令」。萬機百度,禮樂征伐,兵馬糧仗,庶績羣官,並責成於相府。惟郊祀天地,四時禘祫奏聞,帝固辭不

  • 卷第一百七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四〔起强圉大渊献(丁亥),尽重光单阏(辛卯)凡

  • 卷之三百三·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十一月。辛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裕禄等奏、请饬拨东三省来年的饷。并请催欠饷一摺。东三省壬辰年的饷。应拨奉天

  • 尚史卷八十七·李锴

    表一轩辕以下至周世表旧説五帝三王同出黄帝攷其世或不然然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防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展季亦有前闻乎若夫世系缪戾或中有

  • 卷六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六十       宋 苏辙 撰滑稽列传第三十七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諌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防以脯马病肥死使羣臣防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纪昀

    列传元 【十七】○元十七姚枢 许衡窦默【李俊民】姚枢许衡窦默△姚枢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力学负王佐略杨淮中与偕觐太宗值南伐诏枢从惟中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者会破枣阳主将将尽 坑之枢力辩非诏书意乃蹙数人逃

  • 卷四十八 贾谊传 第十八·班固

    (贾谊)【原文】贾谊,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 李芳传·张廷玉

    李芳,是穆宗朝内官监的太监。穆宗刚即位时,李芳以能够主持正理获得皇上信任。当初,在世宗时期,工匠徐杲由营造人员直接升任工部尚书,负责维修芦沟桥,侵吞钱财以万计。他的属下冒任太仆寺少卿、苑马卿以下官职的有上百个。隆

  • 邹维琏传·张廷玉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职延平推官。正直而又高风亮节。巡抚袁一骥因私利不满意就寻找布政使窦子翶的过失论罪,邹维琏不惜免职与他争论。监司想为袁一骥修建生祠,邹维琏据理极力阻拦,被推荐调

  • 王端毅奏议巻五·王恕

    明 王恕 撰巡抚南直地震请停任奏状防直常州府申据武进县申据本县在城里老王宗武等呈于本年五月初十日辰时分本处忽然地震有声间生白毛系是地方灾异等因备申到臣除痛自修省外仰惟陛下以天徳而居天位于兹十有五年

  • 黄宝楠·周诒春

    黄宝楠 字悯生。又号晚成。年三十四岁。生于广东。父世英。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任新嘉坡香港各地教员。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米西根矿业学校。习矿业工程。民国元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政

  • 孟子纂笺卷十二·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赵氏曰任薛同姓之国在齐楚之间】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扶又反】问也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

  • 五经蠡测卷四·蒋悌生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大雅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周家王业之隆皆由功臣善谋宣力之所致世臣与国同休或世官或世禄其声名烜赫照耀当世夫岂偶然皆由其尽心致勤是以有传世之显乃

  • 第三 内揵 3·王诩

    【原文】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①,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②。外内者,必明道数③,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④

  • 卷第二十·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四大揵度中见谛跋渠第三见谛成就世尊弟子。欲爱未尽。诸色界系身口戒律。成就彼色何四大造。生欲界有漏入初禅。有漏入第二第三第四禅。彼诸身口戒律

  • 曹溪大休珠禪師書問卷第九·佚名

    侍者德瀾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附佛日雨老和尚書(時師住密印)每見人來,知吾孫法道將隆,兼能自愛,不輕許可,寔為我懷,久久無倦,不愁雲門佛法之不後耀也。佛日禪眾俱精進兩堂共二百五十餘,堂外亦二百五十餘。兩堂首座,一為革故,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