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名物蒙求

古代蒙学课本。宋方逢辰编。一卷。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草木、鸟兽、人事、伦理、衣服、建筑、器具等有关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广而不繁。共2720字,采用四言韵语,通俗易懂。有《小四书》本。

《名物蒙求》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羽扇谱·张燕昌
  意见·陈于陛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老舍
  粗解刑统赋·傅霖
  石屋余瀋·马叙伦
  包孝肃奏议·包拯
  绘宗十二忌·饶自然
  广杂纂·顾禄
  卧游录·吕祖谦
  居官必要为政便览·佚名
  苏氏演义·苏鹗
  谈虎偶录·徐枕亚
  白话文学史·胡适
  四字鉴略·王仕云
  吴下谚联·王有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郑光祖

    (旦扮夫人引从人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老身姓李,夫主姓张,早年间亡化已过。止有一个女孩儿,小字倩女,年长一十七岁。孩儿针指女工,饮食茶水,无所不会。先夫在日,曾与王同知家指腹成亲,王家生的是

  • 楔子·郑廷玉

    (正末扮周荣祖同旦儿张氏,俫儿上,云)小人汴梁曹州人氏,姓周名荣祖,字伯成。浑家张氏,孩儿长寿。小生先世广有家财,因祖父周奉记敬理释门,盖起一所佛院,每日看经念佛,祈保平安。至我父亲,一心只做人家,为修理宅舍,这木石砖瓦,无处取

  • 卷下·王国维

    周武王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阨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荐覆之;〔诗铭案:「荐覆之」三字原脱,赵绍祖《竹书纪年校补》卷二据《宋书

  • ○下嫁拾遗·许指严

    太后下嫁,千古奇闻,自不待言。殊不知在满洲旧俗,固无足异,特举汉家历史相较,始觉自惭形秽,而后讥为奇耻耳。在当时都中,除一二清流外,方且播为佳话,同瞻盛事。相传颁一诏书,亦汉人手笔,略谓“朕虽以天下养,而太后春秋鼎盛,孑焉无偶

  •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三月。己丑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庆裕等奏、查勘永陵。福陵昭陵应修各工。请择吉兴修一摺。着钦天监于本年四月

  • 三一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仍将刘锡嘏留翰林院办事校书折·佚名

    三一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仍将刘锡嘏留翰林院办事校书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八日大学士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嗣后各部司员有已用御史而该员素称得力者,仍许该堂官奏请兼

  • 卷七十一上·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一上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九上文公五年考异足利本传冬楚子燮灭蓼作楚公子燮永懐堂同注蓼国今安丰蓼县永懐堂无国字释文燮息例反【三叶】元文例作协 渐似廉反注沈滞

  • 卷二十五·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二十五宋 吕祖谦 撰郑公子宋公子归生弑灵公【宣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

  • 卷一·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一 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国 风大序曰:「王道衰,礼乐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说者遂以二南为正风,十三国为变风。此谬也。诗无正、变。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变则必邪,今皆

  •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冯友兰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与其他各篇性质不同,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值。《经上》、《经下》都是逻辑、道德、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对

  • 卷七十九·道世

    △邪见部第十三(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创入佛法,要须信心为首。譬如有人至於宝山,若无信手,空无所获。故经说:“愚痴之人,不识因果,妄起邪见,谤无三宝四谛,无祸无福,乃至无善无恶,亦无善恶业报,亦无今代後代、众生受生。如是之人

  • 第五十八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七(夜摩天之二十三)尔时夜摩天王。告天众曰。汝今何故。不于园林华池无量众宝庄严山峰歌舞戏笑。天王如是观诸天众。为生厌离不厌离耶。时诸天众。闻夜摩天王说此语已。白天王言。当于何处园林七宝山峰之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一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一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珏/覞]尸梵诺本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二十一如是已说[(王*昍)/(王*屾)][囗@日]陀尸梵迦诺本王本地大决择分。次当说[珏/覞]尸梵诺本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本

  • 附: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李叔同

    弘一法师说经悟佛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

  • 摄大乘论释论 第九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九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增上慧学胜相胜语第八之二论曰。于方便无分别智中有三种。谓因缘引摄数习等。出生差别故。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知足不颠倒无戏论等无分别故。无分别后

  • 曲目新编·支丰宜

    戏曲目录。清支丰宜编。是就黄文旸《曲海总目》及焦循《剧考》的增补,列成一表,分为“国朝传奇”、“国朝杂剧”、“元人杂剧”、“明人传奇”、“明人杂剧”五栏,以便于查阅;并根据编者所知,作了一些增补。但把一些

  • 野趣有声画·杨公远

    元诗别集。2卷。杨公远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南宋咸淳年间吴龙翰序。序中对本集的名字作了说明:“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卷末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方

  • 大悲经·佚名

    佛教经典。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五卷。共十三品。宣说佛临涅槃时,以法付迦叶、阿难等,并宣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结集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