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话之兴,其权舆孔孟乎?阮文达《诗》《书》古训辑为专书,阮著之外,拟辑为古诗话。上自先秦,下迄隋室,广搜子史,旁及稗书小说,凡论古人诗,纪今人诗,及夫有为而作者,钞本文,详始末,注原书,以著唐宋后诗话之所由防,殆亦一佳书矣。今传诗 
-   刘宰 挽诸葛宣义二首
    世积乡闾望,公兼德齿尊。
    谨身忘岁晚,接物等春温。
    乐事人难比,馀功盗自奔。
    平生可无憾,一劄疏明恩。
刘宰 挽诸葛宣义二首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
    幻化应难料,悲欢 
- 却说文相公欲求功名,被娘子说了几句,把那兴致消了,依旧抄书。又待了二年,韵哥渐渐的大了。娘子一日正抄着书,韵哥跑来,要娘抱着,丫环哄也不去,只管是哭。相公疾忙抱起来,还是哭了一个不了。 [叠断桥]叫声娇娇,叫声娇娇,挟在怀中 
- 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觅得徐干学所刻经学各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臣高晋谨奏,为购得经学各书,仰祈圣鉴事。窃照采访遗书,钦奉上谕,以昆山徐氏之传是楼素有藏书,命臣实力购觅。当查该宦传是楼虽于雍正十二年 
- (一)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名荣,是太祖的养子,圣穆皇后的侄子。本姓柴,父亲柴守礼,以太子少保的官爵退休。世宗于唐朝天..十八年(921)九月二十四日,出生于邢州的别墅。尚未成年时,因为侍奉圣穆皇后,在周太祖身边,当时太祖没有 
-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太平治迹统类     杂史类提要【臣】等谨案太平治迹统类三十卷宋彭百川撰百川字叔融眉山人是书凡八十八门皆宋代典故文献通考载前集四十卷又後集三十三卷载中兴以後事此本乃朱彞尊从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丧礼山陵及祭礼】宋英宗初即位殿中侍御史司马光言山陵择地劄子曰臣窃闻大行皇帝欲以十二月二十七日大葬而朝廷 
-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礼】隋文帝初即位将改周制乃下诏曰宣尼制法云行夏之时乘殷之辂奕叶共遵理无可革然三代所尚衆论多端或以为所建之时或以为所感之瑞或当其行色因以?之今 
- 正卷首卷 中山世谱序 凡例十条 当官姓氏 中山世鉴原序 中山世谱原序 琉球舆地名号会纪 历代国王世统总图卷一 历代总纪 历代总论卷二 中山万世总纪卷三 天孙纪 舜天王 舜马顺熙王 义本王 英祖王 大成王 英慈王 玉城王 
- 婺源 江永 撰律度既得各律之率即可得各律之长律冇倍有正有半凡三十六律用横黍尺百分者纪其尺寸分厘毫丝忽防纎以为后算周径幂积张本纎以下略之倍律通长黄钟二尺大吕一尺八寸八分七厘七毫四丝八忽六防二纎太蔟一尺七 
- 日讲春秋解义卷目   经部五 春秋类第一卷隐公【元年之二年】第二卷隐公【三年之四年】第三卷隐公【五年之七年】第四卷隐公【八年之十一年】第五卷桓公【元年之三年】第六卷桓公【四年之八年】第七卷桓公【九年之 
-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诗童子问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诗童子问十卷宋辅广撰广字汉卿号潜斋其父本河朔人南渡居秀州崇德县初从吕祖谦游後复从朱子讲学家所称庆源辅氏者也是编大旨主於羽翼诗集传以 
- △舍宫出家品下尔时车匿既闻太子如是语已,自心思惟。圣子今者,决欲出家。不肯住也。如是念已,故发大声大言大语。问太子言:望使宫人觉知。太子圣子。恒常知诸时节所作之事。常依顺时。今是何时。而唤索马。圣子若欲往诣园 
- ──十九年作──东方一名,盖随用处而不同义。我国古来,大概以对于印度或西域诸国,而自称东方;但在古来之日本,则以东方自居,而指我国为西方,甚至以我国为极西。故某日皇致我隋帝书,自称日出处天子,而称隋帝为日没处天子。然在 
-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有须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夜布里鑁(二合)冒地谟隶(引)啰尾誐摩曩波替(引)摩(引)啰誐(引)誐凌(二合)誐誐(引)誐凌(二合一)誐誐(引)誐凌(二合)誐(引)誐誐(引)誐里(二合)伽曩伽 
- 江州承天禅院语录参学小师 处凝 编师开堂日。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今上 皇帝。伏愿。尧风永扇。舜日遐明。次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过现未来。大觉海中。有利及於含生。一切圣贤。及生平所参见。诸善知识。 
- 上堂如遇公界上堂。早参粥罢不放参。天明开静。首座率大众坐堂。闻一通鼓。首座大众上法堂内次第雁行侧立。近法堂座为上首座。书记藏主知客浴主於大众前自为一班次第而立。自余头首依众而已。如有退院长老。在首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