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呉江朱鹤龄撰河阳诗黄河摇溶天上来。王楼影近中天台。龙头泻酒客寿杯。主人浅笑红玫瑰。梓泽东来七十里。长沟複堑埋云子。可惜秋眸一脔光。汉陵走马黄尘起。南浦老鱼腥古涎。真珠宻字芙蓉篇。湘中寄到梦不到。衰容自 
- [清]贺双卿[清]陈廷焯:"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三十四都邑广汴赋【有序        宋】李长民臣窃惟皇宋艺祖受命奠都于大梁于今垂二百载列圣相承増饰崇丽煌煌乎天子之宅栋宇以来未之有也昔在元丰中太学生周邦彦尝草汴都赋奏御神考 
- 范帅雍在延,命李金明士彬分兵守三十六寨,勿令虏得入寨。其子谏曰:“虏大举,将入寇,宜聚兵以待之,兵分则势弱,不能拒也。”士彬不从。康定元年,虏兵大至,士彬所部皆降,其子力战而死,士彬遂为所擒。金明既陷,安远、塞门 
- 【臣】等谨按春秋别典十五卷明薛虞畿撰前有虞畿自序不署年月称尝阅注牒见春秋君臣往迹不下千事散着百家皆三氏所未録间或防掇其端而未究其绪存其半而不采其全因不自度畧仿左例分十二公以统其世稽三人名以系其事凡十 
- 词曰: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更有收人在后。吕氏曰:从来五帝之说,纷纷莫定。有以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者;有以太昊、炎帝、黄帝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快总头役许来,保举一快粮差薛清台下代办一快总头役许来,禀为悬缺未充,遴妥接补,赶收公项,以专责成事。缘因一快粮差李忠,经本月因病身故,现在开征在即,遗缺尚未补充。兹查帮伙薛清,素有李忠帮办,公项熟识 
- 宋 朱子 撰苏学士【名昞字季明武功人亦横渠门人而卒业于程氏者元祐末吕进伯荐之自布衣召为博士后坐上书邪党窜鄱阳今无以考其言行之详特载吕公荐状如左云】奏状吕正字代伯兄作右臣伏见京兆府处士苏昞徳性纯茂强学笃 
-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五元 汪克寛 撰桓公中【甲桓王十戊三年】五年【齊僖二十四晉小子二衛宣十二蔡桓八鄭莊三十七曹桓五十陳桓三十八卒杞武四十四宋莊三奉寧九楚武三十四 
- 读左日钞凡例左传之文先经以始事後经以终义盖纯以史事解经者也其解之得失余春秋集说已详辨之此书只略举其槩尔左氏论人论事时有悖于圣人者啖叔佐【助】赵伯遁【匡】刘原父【敞】叶石林【梦得】赵子常【汸】陆贞山【粲 
-   义解篇初 本传十二 附见一十九。   梁杨都安乐寺沙门释法申传一(道达 慧命)   梁杨都建元寺沙门释僧韶传二(法朗 法亮)   梁杨都建元寺沙门释法护传三(智远 僧达)   梁钟山宋熙寺沙门释智欣传四。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五卷 (别录之六)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有译无本录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一百一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 增 
- 地方志。刘欣明撰。记古交州(现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承天以北诸省)风土人情。《晋书·艺文志》有著录。 
- 笔记。南宋洪迈(1123—1202)撰。七十四卷。迈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博学多闻,对经史百家,医卜星算,无不深究,凡有所得,随笔记之而成是书。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 
-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 
- 太上老君经律。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慕集早期天师道戒律四种(缺二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三十九(简称七签本)。前田繁树《六朝时期干吉传的演变》认为本律出自南陈 
-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作佛为娑伽罗龙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佛陀于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谓诸法之自性为幻化、不可思议、无所生、无主宰、无有我、无碍、无生、无灭、无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