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惜香乐府卷五

念奴娇(客豫章秋雨怀归·秋景)

江城向晓,被西风揉碎,一天丝雨。乱织离愁千万缕,多少关心情绪。促织鸣时,木犀开后,秋色还如许。那堪飘泊,异乡千里孤旅。

应想帘幕闲垂,西楼东院,齐把归期数。记得临岐收泪眼,执手叮咛言语。白酒红萸,黄花绿橘,莫等闲辜负。朱笼归骑,甚时先报鹦鹉。

谒金门(秋日牡丹)

花王有意,念三秋寂寞,凄凉天气。木落烟深山雾冷,不比寻常风味。勒驾闲来,柳蒲憔悴,无限惊心事。仙容香艳,俨然春盛标致。

雅态出格天姿,风流酝藉,羞杀岩前桂。寄语鞭蓉临水际,莫骋芳颜妖丽。一朵凭栏,千花退避,恼得骚人醉。等闲风雨,更休孱愁容易。

声声慢(府判生辰)

金风玉露,绿橘黄橙,商秋爽气飘逸。南斗腾光,应是间生贤出。照人紫芝眉宇,更仙风、谁能俦匹。细屈指,到小春时候,恰则三日。

莫论早年富贵,也休问文章,有如椽笔。尧舜逢君,启沃定知多术。而今且张锦幄,麝煤泛、暖香郁郁。华堂里,听瑶琴轻弄,水仙新律。

瑞鹤仙(张宰生辰)

西风苹末起。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纤歌遏云际。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兰衣玉佩。拥南斗、光中一醉。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

百里。年丰谷稔,事简刑清,颂声盈耳。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定丹书飞下,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

满庭芳(七夕)

雨洗长空,风清云路,又还准备佳期。夜凉如水,一似去秋时。渺渺银河浪静,星桥外、香霭霏霏。霞轺举,鸾骖鹊驭,稳稳过飞梯。

经年,成间阻,相逢无语,应喜应悲。怕玉绳低处,依旧睽离。和我愁肠万缕,嫦娥怨、底事来迟。广寒殿,春风桂魄,首与慰相思。

水调歌头(中秋)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姮娥此际、底事越样好精神。已是天高气肃,那是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把酒临风饮,酒面起红鳞。

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从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纷纷。我为桂花拚醉,明日扶头不起,颠倒白纶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蓦山溪(忆古人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因成此词)

满城风雨,又是重阳近。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红萸白酒,景物一年年,人渐远,梦还稀,赢得无穷恨。钗分镜破,一一关方寸。强醉欲消除,醉魂醒、凄凉越闷。鸳鸯宿债,偿了恶因缘,当时事,只今愁,斑尽安仁鬓。

洞仙歌(木犀)

芰荷已老,菊与芙蓉未。一夜秋容上岩桂。间蘩芜、嫩黄染就琼瑰,开未足,已早香传十里。

从前分付处,明月清风,不用斜晖照佳丽。叹浮花,徒解咤,浅白深红,争似我、潇洒堆金积翠。看天阔、秋高露华清,见标致风流,更无尘意。

虞美人(中秋无月)

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

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醉蓬莱(题于壁)

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明月圆时,素秋中夜,凌云新赋。

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誉望飞腾,是麟宗文虎。魁荐归来,华堂香里,与管弦为主。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鳌头独步。

洞仙歌(残秋)

黄花满地,庭院重阳后,天气凄清透襟袖。动离情、最苦旅馆萧条,那堪更、风剪凋零飞柳。

临岐曾执手。祝付叮咛,知会别来念人否。为多情、生怕分离,袄知道、准拟别来消瘦。甚苦苦、促装赴归期,要趁他、橘绿橙横时候。

夏云峰(初秋有作)

露华清。天气爽、新秋已觉凉生。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几多妖艳,都总是、白雪余声。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

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

感皇恩(送林县尉)

碧水浸芙蓉,秋风楚岸。三岁光阴转头换。且留都骑,未许匆匆分散。更持杯酒殷勤劝。

休作等闲,别离人看。且对笙歌醉须拚。如君才调,掌得玉堂词翰。定应不久劳州县。

瑞鹤仙(残秋有感)

败荷擎沼面,红叶舞林梢,光阴何速。碧天静如水,金风透帘幕,露清蝉伏。追思往事,念当年、悲伤宋玉。渐危楼向晚,魂销处、倚遍阑干曲。

凝目。一霎微雨,塞鸿声断。酒病相续。无情赏处,金井梧,东篱菊。渐兰桡归去,银蟾满夜,水村烟渡怎宿。负伊家、万愁千恨,甚时是足。

临江仙(送宜春令)

万里西风吹去旆,满城无奈离情。甘棠也似戴公深。晓来风露里,叶叶做秋声。

十载两番遗爱在,须知愁满宜春。楚天低处是归程。夕阳疏雨外,莫遣乱蝉鸣。

临江仙(秋日有感)

枫叶白苹秋未老,晚风吹泛轻舶。青山沥沥水茫茫。情随流水远,恨逐暮山长。

一点相思千点泪,眼前无限情伤,佳人犹自捧离觞。阳关休唱彻,唱彻断人肠。

鹧鸪天(深秋悲感)

亭树萧萧生暮凉。安排清梦到胡床。楚山楚水秋江外,江北江南客恨长。

苹渚令,橘汀黄。断魂残梦更斜阳。欲将此日悲秋泪,洒向江天哭楚狂。

蓦山溪(秋日贺张公生辰)

木犀开了。还是生辰到。一笑对西风,喜人与、花容俱好。寿筵开处,香雾扑帘帏,笙簧奏,星河晓,拚取金垒倒。当年仙子,容易抛蓬岛。月窟与花期,要同向、人间不老。拈枝弄蕊,此乐几时穷,一岁里,一番新,莫与蟠桃道。

醉落魄(初夜感怀)

伤离恨别。愁肠又似丁香结。不应斗顿音书绝。烟水连天,何处认红叶。残更数尽银缸灭。边城画角声呜咽。罗衾泪滴相思血。花影移来,摇碎半窗月。

好事近(秋残)

初过菊花天,饯送月宫仙客。丹桂拒霜浓淡,映眉间黄色。红裙歌夜饮离觞,努力赴劲敌。惟愿捷书来到,道一声都得。

菩萨蛮(七夕)

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

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卜算子(秋深)

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庭院无人月上阶,满地栏干影。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夜半骖鸾弄玉笙,露湿衣裳冷。

点绛唇

蓼岸西风,小舟江上渔歌唱。倚栏凝想。幂幂云垂帐。好事因循,寂寞闲惆怅。如何向。又来心上。空向高亭望。

好事近(秋晚)

淅淅蓼花风,怪道晓来凄恻。翻见密云抛雨,动一山秋色。从前多感为伤时,无处顿然寂。个事已寒前约,只晚阴凝碧。

品令(秋日感怀)

情难托。离愁重、悄愁没处安著。那堪更、一叶知秋后,天色儿、渐冷落。

马上征衫频颇泪,一半斑斑却。别来为、思忆叮咛话,空赢得、瘦如削。

小重山(秋雨)

一夜西风响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朝来绿涨水平桥。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坐久篆烟销。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采桑子(岩桂)

去年岩桂花香里,著意非常。月在东厢。酒与繁华一色黄。今年杯酒流连处,银烛交光。往事难忘。待把真诚问阿郎。

朝中措

(于壁。坐前数妓乞词而歌,以劝大白。因有所感,再和前韵。秋景)

柳林幂幂暮烟斜。秋水浅平沙。楼外碧天无际,紫山断处横霞。

星稀渐觉,东檐隐月,凉到窗纱。多少伤怀往事,隔溪灯火人家。

朝中措(和)

征帆一楼转弯斜。惊鹭起汀沙。点点随风逆上,满江飞破残霞。

楼前光景,楼心红粉,蝉翼轻纱。却忆钱塘江上,曲栏横槛他家。

洞仙歌

(有岩桂数亩,至秋日花开月满,携壶来赏,如到广寒宫殿,因赋此)

广寒宫殿,不在人间世。分付天香与岩桂。向西风、摇曳处,数十里知闻,金翠里、别有出群标致。

东园盛事。五亩浓阴芘。必以诗书取荣贵。况一门,三秀才,未足钦崇,那更是、异姓同居兄弟。更细把、繁英祝姮娥,看禹浪飞腾,定应来岁。

似娘儿(残秋)

橘绿与橙黄。近小春、已过重阳。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

孤馆最凄凉。天色儿、苦恁凄惶。离愁一枕灯残后,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回廊。

蝶恋花(深秋)

一梦十年劳忆记。社燕宾鸿,来去何容易。宿酒半醒便午睡。芭蕉叶映纱窗翠。

衬粉泥书双合字。鸾凰鸳鸯,总是双双意。已作吹箫长久计。鸳衾空有中宵泪。

夜行船(送胡彦直归槐溪)

泪眼江头看锦树。别离又还秋暮。细水浮浮,轻风冉冉,稳送扁舟去。

归去江山应得助。新诗定须多赋。有雁南来,槐溪千万,寄我惊人句。

清平乐(秋暮)

鸿来燕去。又是秋光暮。冉冉流年嗟暗度。这心事还无据。寒窗露冷风清。旅魂幽梦频惊。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

清平乐

秋容眼界。随寓浑堪爱。远岫连天横淡霭。望断孤鸿飞外。夕阳红树林垌。重重锦障横陈。一段江南景色,倩谁为下丹青。

一剪梅(秋雨感悲)

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真情一点苦萦人,才下眉尖,恰上心头。

南歌子(道中直重九)

此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乱山深处过重阳。走马吹花无复、少年狂。

黄菊擎枝重,红茱湿路香。扁舟随雁过潇湘。遥想莱庭应恨、不同觞。

醉花阴(建康重九)

老去悲秋人转瘦。更异乡重九。人意自凄凉,只有茱萸,岁岁香依旧。

登高无奈空搔首。落照归鸦后。六代旧江山,满眼兴亡,一洗黄花酒。

菩萨蛮(秋雨船中)

西风转柁蒹葭浦。客愁生怕秋阑雨。衾冷梦魂惊。声声滴到明。

不眠攲枕听。故故添新恨。新恨有谁知。天寒雁正稀。

菩萨蛮(秋老江行)

炊烟一点孤村迥。娇云敛尽天容净。雁字忽横秋。秋江泻客愁。

银钩空寄恨。恨满凭谁问。袖手立西风。舟行秋色中。

浣溪沙(早秋)

雨滴梧桐点点愁。冷催秋色上帘钩。蛩声何事早知秋。一夜凉风惊去燕,满川晴涨漾轻鸥。怀人千里思悠悠。

猜你喜欢
  赵善括·唐圭璋
  卷十六·阮阅
  卷七·何汶
  卷五·范梈
  ●青衫记目录·顾大典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二齣·邵灿
  醉思乡王粲登楼·臧懋循
  卷一百十四·冯惟讷
  卷二百十七·曹学佺
  卷三十八·乾隆
  卷三百八十四·陈廷敬
  卷二百六十·陈廷敬
  卷三百八十一·佚名
  卷三十五·沈季友
  卷三十·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三十一·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三十一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排律海珠寺【王偁】絶岛波心见栖身玉镜中欲观鼇背日还伏鹢楼风客思员壶外云程若木东蜃光晴乍雾海气昼成虹僧刹蛟龙防神珠水月通同游多逸侣归棹拟乗空重谒孝陵【李东

  • 卷二百五十八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乙未朔,上批:「劉定昨馳往涇州體量弓箭手、蕃部當賑濟否,至今多日,深慮過時,或致逃徙、餓殍,宜速具以聞。」九月九日遣定。   上批:「累降指揮,令軍器監具可用戰車制度聞奏

  • 宋史全文卷十八上·佚名

    宋高宗五辛亥绍兴元年春正月己亥朔,改元。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自绍圣废制科,至是,始因德音,下礼官讲求,然未有应者。金人掠天水县,知县事赵壁等不屈,皆杀之。丁未,言者论大臣用人之际,当惟其贤,不必以尝经堂除为限。先是,吕

  • 卷二十·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佟佳地方佟佳氏佟养正      佟图赖佟国纲      佟国维佟养性      佟养材佟镇国      努顔噶哈  

  • 陈子昂传·欧阳修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祖居涿州新城县,六世祖名太乐,在南北朝的齐代,兄弟都才华出众,梁武帝萧衍任命他为郡司马。父亲名元敬,家财豪富,遇上灾荒,拿出一万石粟米救济乡亲。参加明经考试被录用,调任文林郎。陈子昂十八岁还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五职官考太常寺【明提督四夷馆附】宋太常寺分案九曰礼仪掌讨论大庆典礼神祠道释袭封定諡检举忌辰曰祠祭掌大中小祠祀差行事官并酒齐币帛蜡烛礼料曰坛庙掌行室坛庙域陵寝曰大乐掌大乐

  • 乐八·徐松

    鼓吹导引乐歌南郊鼓吹歌曲《导引》建隆二年三曲建隆二年:《宋史》卷一四○《乐志》作「开宝元年」。。气和玉烛,睿化着鸿明,缇管一阳生。郊禋盛礼燔柴毕禋:原脱,据《宋史》卷一四○《乐志》补。旋轸凤凰城。森罗仪卫振华缨

  • 第四节 穆宗时藩镇叛服·吕思勉

    元和十五年(820年),穆宗既立,改恒州为镇州。避讳。是岁,王承宗死。二子为质在朝,军中立其弟承元。时年十八。密疏请帅。诏移田弘正于成德,李愬自昭义徙魏博,刘悟自义成徙昭义,而徙承元于义成。又以田布为河阳、怀、孟节度使。

  • 卷一五○·邱濬

    ▲守边固圉之略(上) 《诗小雅出车》之三章曰:王(周王)命南仲(大将),往城于方(朔方)。出车彭彭,旗(交龙为旗)央央(鲜明)。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威名光显)南仲,玁狁于襄(除也,言胜之)。 程颐曰:“城朔方而狁之难除,守备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五·佚名

    宋 滕珙 撰濓溪二程类论濓溪黙契道体之妙江州濓溪书院记此段谓道未尝亡惟托于人行于世故有絶续明晦道之在天下者未尝亡惟其托于人者或絶或续故其行于世者有明有晦是皆天命之所为非人智力之所能及也夫天髙地下而二气

  • 卷八·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八安溪 李光坡 撰文王世子弟八坡謂自篇首至武王九十三而終言文武之為世子也成王幼節言周公教成王世子之道道者何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終篇反覆推明不出於此自凡學

  • 提要·朱善

    【臣】等谨案诗解頥四卷明朱善撰善字备万号一斋丰城人洪武中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附明史刘三吾传是编不载经文但以诗之篇题标目大抵推衍朱子集传为说亦有阙而不说者则并其篇目畧之其説不甚训诂字句惟意主借诗以立训故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戴圣

    ——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2)。公子重耳谓之曰③:“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4)?”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5)。天下岂有无

  •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三世尊,云何以眼界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庆喜。眼界眼界性空。何以故?以眼界性空与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

  • 卷二·佚名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二佛复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光明。以是八明能坏诸闇净菩萨行。何等为八。一者念光。二者意光。三者行光。四者法光。五者智光。六者实光。七者神通光。八者无碍智光。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三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是二因應無縛   解.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有縛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

  •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卷上·佚名

    宋沙门翔公于南海郡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化三昧经。闻如是:一时世尊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须菩提、阿难揵等,率自耆年素行修行,皆弃瑕疵垢除清净,宿树众德,所作已办。了厌身弊

  • 玛戈王后·大仲马

    《玛戈王后》出版于一八四五年,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继《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之后的又一代表作。本书写的是十六世纪法国胡格诺战争期间宫廷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卢佛尔宫的盛大舞会,皇家的狩猎,刀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