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五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十年。乙丑。十二月。庚辰朔。上幸北海。阅冰技。  

○谕内阁、广东地方紧要。广州将军除统辖该省驻防满营之外。别无应管事件。所有广东省陆路镇协各营。均着交该将军节制。着为令。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铁保奏、宿州匪犯余连、逃至蒙邑丰家集地方、盘据不散、经地方官带领兵壮、分路前进、歼获三十余名、铁保现在飞饬徐州寿春两镇会合围拏、并据长龄同日奏到、该抚在于庐州途次、闻宿州蒙城等处、有匪徒樊牛余连勾结聚众之事、当即驰抵定远、接据禀报、樊牛余勇先业经蒙城县拏获、余匪仍在丰家集藏匿、现在前往查办各等语。此事昨据铁保奏到。朕即虑及该匪逃窜之后。或竟有抗拒滋扰之事。须资兵力围捕。因思喜明、德成额、二人。久历行阵。令该督速行调往办理。今该督摺内、业已饬调该二镇前往。会合围拏。与朕旨适合。所办甚是。此时樊牛一犯虽已拏获。而余连尚在逃匿。该匪等在汪家庄放火劫掠之后。仍回丰家集聚集。该处毗连豫省。断不可任令窜往。致成散漫。长龄虽经调任山东。但匪犯等设教聚众。正系该抚任内之事。失察之咎。本无可辞。现在该抚驰往蒙城驻劄督办。不必即赴山东。如此案业已捕获净尽则已。设尚未净尽。总当严密防堵。杜其窜往豫省之路。其现获之樊牛及余勇先二犯、并此外所获各犯。即着长龄在于蒙城就近审办。不必解交铁保办理。致涉疏虞。傥业经起解在途。务当饬令押带之员、小心管解。不可大意。究竟该犯所习何教。是否即系白莲教、抑另有名目。该犯等家中搜出何项经卷逆词。此次因何起衅滋事。惟当一一详悉究问。据实奏闻。其为首各要犯、于审明后、即按律办理。至此等烧香敛钱之教。原所时有。全在地方官平日留心稽察。勿使滋事。至于现在查办。祇系滋事之徒。并非欲将平日烧香入教之人。一概办理。若不能体会此意。纷纷妄拏。或向现犯根究不已。该犯等信口乱供。致案外之人。被其拖累。恐乡愚等不免惶惑。又滋事端。该督抚办理此事。固不可草率完结。更不可多有株连。将此谕令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盐山县民赵俊妻王氏。  

○辛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内阁、前因刘权之于保奏军机司员一事。意存瞻徇。经英和参奏。降职编修。但其事尚未举行。祇系空言。念伊科分较深。本日御门所出翰林院侍读员缺。加恩着刘权之补授。  

○又谕、据礼部具题庆贺元旦令节礼仪一本。已另降谕旨、照例行礼。停止筵宴矣。庆贺元旦令节。典礼攸关。王公百官等在朕前行礼。公主福晋命妇等在皇后前行礼之处。该部自应分晰题奏。乃阅本内所进庆贺礼仪。将公主福晋命妇等在皇后前行礼一节。一并列入。并将公主福晋命妇等应否进内行礼。夹片请旨。殊属非是。礼部堂官、着交部察议。嗣后着将元旦令节公主福晋命妇等应否进内行礼。另摺请旨。所有此次题请明年元旦公主福晋命妇等进内行礼之处。着停止。  

○又谕、据户部核议、豫省衡家楼堵筑漫口各工、应行追缴扣平银两一摺。河工扣平一项。从前该部核办大工。多有据各督抚咨覆免扣者。本未明定章程。惟东省堵筑曹汛大工一案。经部臣行查。曾将应扣市平按数追扣。此次衡家楼办理漫工。工钜费繁。该抚动支银两时。并未将应否扣平之处详请部示。迨该部行查时。辄援引旧案。藉词免扣。试思办理大工。如实不应扣平。何以曹工承办各员。一经查扣。即行缴出。本应着落该抚等全数完缴。姑念银数几及二十万两之多。着加恩豁免十万两。其余银两。交该抚于承办各员名下。按照工部淮销数目。将扣平银两分别着追。嗣后各直省遇有应办各项工程。每百两均着照市平扣算。一律报部查核。所有该部现在查扣豫省另案各工。亦着照此办理。以昭画一。  

○  

○又谕、近因八旗满洲蒙古人等生齿日繁。生计不能宽裕。特加恩将绿旗五营之官马二千匹裁汰。每月节省银五千两。分赏八旗满洲蒙古。共添养育兵三千有奇。念京城内务府三旗、圆明园驻防内务府三旗人等、生计亦恐未免拮据。同系朕之臣仆。自当一体添设养育兵。着加恩交内务府大臣等、将现在该衙门所贮应拨之闲款银两查奏。俟查奏银数后。将京城内务府三旗、应添设养育兵若干之处。着内务府大臣等酌量定数具奏。圆明园内务府三旗、应添设养育兵若干之处。着管理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事务王大臣等会同内务府大臣等、酌量定数具奏。以示朕一体轸恤旗仆之至意。  

○又谕、都察院等衙门奏、察议本年武会试监试覆试之王大臣等一摺。此事于十月十九日降旨交议。该衙门咨查各王公大臣等加级纪录。不过八九日内。尽可汇齐核办。乃辗转推延。宗人府既移会稽迟。都察院亦不行呈催。直至四十余日。始行具奏。殊属延玩。宗人府宗令等、及都察院堂官、俱着传旨申饬。试思军机处承旨。不过一两时辰。各衙门如此疲玩。实属可厌。嗣后各衙门于奉旨交办事件。均应妥速办理。如再有似此懈怠迟延者。定行交部议处。不稍宽贷。  

○刑部议驳、调任湖广总督吴熊光等审讯岸商擡价病民、劣衿得贿私和一案。得旨、部驳甚是。此案余理堂于岸商程启大、与吴家珏贿和之后。恐盐价终不能平。始同廖士琳续控。经司道等审明吴家珏受贿属实。是余理堂所控并无虚捏。正堂理直气壮。何转虑及吴家珏怀恨牵污。辄萌短见。且吴家珏并无向余理堂用言恐吓情事。有何悔虑。况余理堂如果悔虑轻生。亦必当向伊子道及。何以案内又无一字声叙。看来余理堂难保非被人勒毙。看役等受贿捏供。即其子余楫、或亦有贿嘱私和情事。俱未可知。案关人命。不可不切实根究。至该省盐斤价值。据吴熊光等讯据岸商供称、梁盐每包卖银、自三钱二三分、及三钱四五分不等。核之例价每引增至四五钱及一两五六钱。安盐每包多卖二三分。每引亦增至一两二三钱。何以铁保前奏、祇称一引多卖银一钱六分五厘。并称有少卖之处。彼此声叙多寡悬殊。此时全保尚未赴楚。着仍交托津会同瑚图礼、提集原被人证。按照部驳情节。再行研讯确实。详细查明。据实具奏。  

○以大理寺卿邵自昌、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詹事府詹事陈希曾、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缓徵山西临汾、襄陵、太平、翼城、永济、临晋、荣河、万泉、解、安邑、绛县、稷山、河津、闻喜、垣曲、洪洞、曲沃、虞乡、猗氏、夏、平陆、芮城、绛州、霍、赵城、灵石、浮山、岳阳、汾西、乡宁、吉、隰、大宁、永和、蒲、三十五州县、旱灾积欠仓谷。并安邑、夏、二县、本年应徵杂项银。  

○壬午。谕内阁、大学士保宁等会同刑部妥议、酌定陵寝禁限各条例一摺。着照所议行。至所称西陵东南二面、查明本无居民田茔、应令照旧禁止居民不许添造房屋茔墓外、其西陵西北二面、应令该管衙门等、示谕该处居民、嗣后止准修理旧房旧茔、不得再有添筑添葬、以昭慎重一节。西陵西北二面。现有居民田庐茔地。相安已久。拨换既涉纷扰。迁移亦多未便。今保宁等议请嗣后不准再有添筑添葬。但民闲所盖房屋。难保年久不就倾圯。该居民等于房舍颓坏后。复拆做筑建。亦所时有。至该处居民旧立茔地。设有本家先逝之人业经安厝。其后没者欲续行合葬。亦情事之常。若嗣后不许再筑再葬。必须于白桩外另觅茔地。究于居民多有未便。惟是西北二面、向有房屋茔地。既不禁止其动工修理。恐东南二面、本无居民田茔之处。亦欲仿照西北二面地方盖建房屋。设立茔地。则大干严禁。其时即按例办理。又觉格碍难行。朕再四思维。莫若将现在设立之红桩、改为白桩。其现有之白桩、即行裁彻。改设之白桩以外。听居民等修理房茔。概不禁止。再于白桩以内、酌量地方若干丈。另立红桩。照旧定章程。示以禁条。并着该管大臣等严加看护。似此一转移闲。于居民既无妨碍。而陵寝益昭慎重。其应如何量定地面改建红桩、及如何责成汛兵巡查之处。着恒宁、果勒丰阿、会同范建丰、悉心妥议具奏。  

○以候补三品京堂秦瀛、为光禄寺卿。  

○赏五城贫民棉衣一千件。  

○癸未。上幸瀛台。阅冰技。  

○谕内阁、前月二十四日、朕临莅四公主赐第。因各该衙门俱未经进内奏事。当即降旨通饬训谕。本日朕诣瀛台阅看冰技。各衙门奏事、祇有吏部及正黄旗满洲呈递述旨。并内务府奏事一件。绵恩、奕绍、奏事各一件。此外如内廷行走之王公大臣、侍卫官员等、皆系本应入直者。其余各衙门并不奏事。各该堂官均未进朝。复蹈前辙。朕惟日孜孜。勤求治理。未明求衣。秉烛批章。遇有临莅地方日期。必较常日蚤起数刻。办事召对。尽属从容。而诸臣等每逢车驾临莅处所。辄相率不行奏事入朝。真所谓上行而下不效。试思朕高居宫内。辰时办事。较之晓起传膳他处。岂不安逸。且冲寒校艺颁赏。系属年例。有何可娱观之处。乃诸臣等任意偷安。在家晏起。畏避早寒。年长者尚可宽恕。年少者实堪痛恨。自图安逸。转以仰体为词。积习不改。殊属怠玩不知振作。本日除递摺各衙门、及内廷诸臣外。其余满汉文武大小衙门堂官、均着传旨严行申饬。嗣后遇有临莅传膳地方日期。各该衙门仍复藉词不行奏事者。必皆交部惩处。不能再邀宽贷矣。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此次恭进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朕敬谨披阅。内载上御澹泊敬诚殿。将敬诚二字。讹写诚敬。实属错误。英和系专派校阅正本之人。伊曾在内廷行走多年。于宫殿名目。素所深知。何以竟未校出改正。殊属疎忽。英和着交部议处。  

○又谕、本日三法司具题审拟傅三儿扎死堂兄傅德话一案。已照签下矣。但阅此案。系在京城犯案。经巡城御史送部审办。该部现审案件。遇有罪应斩绞重犯。均系会同法司专摺具奏。何以此案又独具题。且该犯于犯事逃回本籍后。随于九月内拏获。十月初十日解到刑部。即详细研讯。亦早应定拟结案。今已相距五十余日。始行具题。何以迟延若此。着刑部堂官明白回奏。  

○以辅国公晋隆、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甲申。谕内阁、裘行<闲>奏、查明原任知州顾宾臣等五员亏缺银数、实在九年以前、开单请旨办理一摺。据称顾宾臣、李光绪、宋远、叶庭和、宝德等五人、在任亏空银数、因接任之员逐细查核、其亏缺实在九年以前、但究系本年查出、未便一律归入清查等语。直隶亏缺。总因前此办理初二次清查、既未截清数目。又不上紧严追。以致相率效尤。总恃有清查名目、可以儌幸免罪。今裘行<闲>虽称不便归入清查。而办法亦仍即清查之意。本应按例严惩。特因其事在九年以前。该署督尚未到任。未经申明截止。姑从宽办。顾宾臣一员、其家属任籍。实无余赀。着交部查明该员在任年月、于历任各上司名下分别赔补。李光绪、宋远、二员、即着提至保定省城、严行监追。叶庭和一员、着革职。交江西巡抚、将该员监禁。勒令家属依限完缴。宝德一员、即着户工二部查讯核办。余俱照所请办理。此五案经朕格外加恩。系九年以前之事。是以姑准所奏。嗣后该署督惟当严饬各州县、不但不得再有清查名目。亦断不能再邀宽典。傥不肖官吏、仍敢稍蹈覆辙。致有亏缺。则皆系本年裘行<闲>抵任以后之事。一经察出。即将该员严行治罪。傥该管上司有心徇隐。亦即严解示儆。朕惟执法从事。决不姑宥。凛之慎之。  

○乙酉。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东陵。  

○谕内阁、朕勤求治理。凡遇国计民生大政所关。往往敕交大学士九卿会议具奏。原以军机大臣数人、或一部尚书侍郎、识虑未能周详。是以特交会议。系属集思广益之意。诸大臣自应各抒所见。据事直陈。如果询谋佥同。亦当剀切敷言。乃近日遇有会议事件。率皆无所建白。随同覆奏。而且退有后言。殊失大臣公忠体国之道。较之本部所议。耽延倍多时日。徒成具文。并无实际。于国政何益。即如吴璥前此条陈河漕不能并治、请添造拨船、在杨庄运河接运南漕一事。朕以经国大计。特批令大学士九卿详细妥议。如有意见不同者。并许令自行专摺覆奏。迨议奏上时。祇以造船需时。请交两江总督、及河漕诸臣、再行筹议。仍不过诿卸于封疆大吏。其实应如何正本清源、如何补偏救敝□大之处。并未切实奏陈。大学士九卿中、如费淳、长麟、姜晟、或曾任江南督抚。或奉使办理河务。尤应谙悉情形。乃亦随声附和。一无筹画。迨召见时面行咨询。则以今昔情形不同一语塞责。本日即据御史张问陶奏、此事未闻九卿确议等语。试思漕运河防。至关重大。若似此敷衍虚词。徒延时日。转不若专交军机大臣议奏之较为迅速也。若事事交军机大臣议奏。必又议朕为偏徇、军机大臣为专擅矣。诸大臣皆受恩深重。惟当实心任事。嗣后遇有会议事件。务须悉心筹酌。就事指陈。慎勿稍存推诿。随同画诺。再朕每召见六部堂官九卿等、询以每日何时进署。均称于午时始行进署。并称午前因司员皆未到署、即进署亦未能办事阅稿等语。实属迟缓。凡人精神振作。全在晨兴。六部等衙门事务纷繁。堂司各官、即不能平旦进署。亦当于辰刻齐集。办理事件。庶可从容讲论。若迟至午刻。则案牍当前。神气将已倦怠。安能悉心办事。且天寒晷短之时。更行匆促。殊非急公趋事之道。嗣后内阁六部等衙门堂司官、均着以辰刻进署。如该司员等有无故到署过迟者。该堂官即应指参。如各该堂官进署迟延。经朕查出。亦当一律惩处。御史若有见闻。即行参奏。将此通谕知之。  

○予江西故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彭元瑞、入祀乡贤祠。从巡抚秦承恩请也。  

○旌表守正捐躯陕西蓝田县民周添栋妻王氏。  

○赈安徽凤阳、凤台、五河、三县、加赈宿、南平、蒙城、三厅州县、被水灾民。  

○丙戌。上幸北海。阅冰技。  

○谕内阁、据御史花良阿奏、西城居住回民甚多、贩卖牛肉为生者不少、查入口牛只、在京师无耕用之处、与素习耕犁者有闲、请嗣后将口外贩卖牛只、令各该坊官验明、准令回民宰卖等语。花良阿又非回教中人。矢口乱言。荒谬已极。牛为太牢。非寻常牲兽可比。每年恭遇圜丘大祀。太庙时享。用以享帝享祖。况东郊力作。全赖耕犁。于农民利益甚广。即老病残废。亦当念其筋力向尽。优予饲养。不忍遽行宰杀。定例查禁特严。非徒阴骘之说、为士民所宜持戒也。今该御史乃称定例指宰杀耕牛而言。现在入口牛只。系蒙古回民交易行贩来京。与素习耕犁者有闲。不便一概严禁。试思耕牛菜牛、凭何分别。一经开禁。宰剥纷然。坊官等又何从一一验明。辨其能耕与不能耕、当宰与不当宰。若谓两翼牛税日渐减少。系由禁止宰杀、牛贩不敢进城之故。尤属见小。国家税课出入。亦岂系此区区。向来私宰牛只。地方官虽出示严禁。尚恐视为具文。该御史<闲>派城。正当实力禁止。今乃倡为开禁之说。欲使回民等人人宰杀自便。其意何居。其中或竟有受托别情。亦未可定。花良阿不可复任御史。着降用为六部员外郎。仍着交部议处。以示惩儆。嗣后着地方官遵照定例。通行查禁。凡有私宰牛只者。均着即予惩办。傥地方官失于查察。亦着照例议处。  

○丁亥。上幸瀛台。阅冰技。  

○诣大高殿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吴熊光奏报抵粤日期、并投诚洋匪现俱遣散情形一摺。据称办理洋匪、全在地方文武严查海口、不使米石出洋、再协力巡防、实心剿捕、使之不能近岸、日久必穷蹙无归、自未便轻信投诚、止图招抚等语。所见甚是。洋匪窜聚海面。自必有内地奸民接济米石食物。始能存活。如果地方文武严密稽察。勿令米粮等项稍有透漏。重以巡防擒捕得力。匪踪必日见廓清。方为正办。若专事招抚。日久必有流敝□大。吴熊光既见及此。惟当督饬所属。实心实力。妥为办理。以靖海洋。至现在已准投首各匪。自不便再行驳斥。其所赏顶带等亦毋庸彻回。致启疑惧。前已节次降旨训示甚明。所有遣散入伍安插各匪。当饬令该管营员地方官、随时管束稽查。如有不安本分、稍滋事端者。即应按律严办。俾知儆畏。嗣后惟当尽心缉捕。如果有畏惧穷蹙、诚心投首者。未尝不可加之贳宥。酌量收抚。但不得擅给顶带。遣员招致。属员中如有怂恿招抚者。当切实训饬。切勿轻信其言。至那彦成在粤招抚洋匪。固属措置失宜。然能将匪首李崇玉一犯、全伙诱获。亦有微劳。前据那彦成奏委员解京。究竟是否确系正犯。着吴熊光就近密行访查覆奏。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御史严烺奏、直隶办理御道、向于调派承修道路州县官之外、又添派候补知县及试用佐杂等官帮办、临时再派同知通判各员络绎稽查、该州县供给照料、多滋烦费、又该省大吏往来御道、乘轿行走、其跟随仆从亦任意驰驱、请旨查禁等语。直隶办理差务。积习相沿。朕所素知。即如查道之道府大员。往往多至数人。或于距京较远府分、檄调赴差。其实经由道路。各有承办州县率夫修垫。尽可无须该道府督查。不过希冀于差次召见邀恩。转致耽延本任事务。前曾降旨饬禁。今该御史亦以为辞。着传谕该署督、嗣后承办御道所派实缺州县。但以敷用为止。不得多行檄调。其帮办各员、更可减省。如临时稽查路等事。祇准饬委本境道府。呼应既灵。并可省供应车马之费。至御道修治平坦之后。原应禁止践踏。直隶大员。尤不应自违例禁。嗣后着即交直隶总督、严行管约。该督身先谨饬。其所属自不敢违踰。如该省官吏及扈从人等、有仍前驺骑杂沓、擅自行走者。官员即行查参。仆从严拏惩治。以昭整肃。严烺摺着发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两江总督铁保等奏报、官兵歼毙宿州首逆余连。余匪全数擒获。巡抚长龄等、下部优叙。知府樊士鉴等、升叙有差。赏出力兵丁一月钱粮。受伤兵壮两月钱粮。  

○朝鲜国王李玜、遣使表贡方物。命留抵下次正贡。宴赉如例。  

○  

○己丑。谕内阁、本年正月朔日、因蕴端多尔济等奏到庆贺元旦之摺。当经降旨通谕外省及新疆各等处。呈递庆贺元旦之摺。总于十二月初十日以后、二十五日以前递到。原以各该地方距京道里远近不一。或尚有由驿驰奏者。恐到京先后纷歧。是以定限半月。为期甚属从容。各该大员发摺时。自当计算程途。届时陆续奏到。乃本日早闲。即据汪日章差人递到恭贺元旦之摺。实属过早。试思此时距除夕尚有两旬。该抚岂竟无一应奏事件。何必亟亟以庆贺摺函、早行赍递。汪日章曾在军机章京上行走有年。何拘泥不晓事若此。汪日章着传旨申饬。仍着交部察议。嗣后各省及新疆等处、陈奏庆贺元旦之摺。着展期以十二月十五日为始。至二十五日为止。一律递到。毋得过于迟早。致涉参差。  

○又谕、此次将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内务府三旗大员兄弟子孙、拣挑侍卫拜唐阿。若不豫定章程。恐办理不能画一。着交各旗、嗣后大员兄弟子孙拣挑侍卫。仍照前次办理。在京文职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世职公侯伯以上、外省文职知府以上、武职总兵以上、及新疆办事大臣之兄弟子孙、应行咨送者。俱着查明造册。咨送军机处。照例缮写清单呈览。此项大员兄弟子孙年及十八岁之六品以下文武人员、无论补缺与否、俱着查送。其候补五品文武人员、及未经引见之五品荫生、亦着造册咨送。至实缺五品文武官员、俱毋庸开送。此内如有呈报残废。着该参佐领等前往查验。并着该佐领出具图结。一并咨送。傥有捏报。一经查出。不惟将捏报者治罪。仍将该佐领等一并治罪。  

○以太常寺卿曹师曾、为大理寺卿。  

○给吉林三姓地方被灾旗人春夏两季口粮。并展缓本年应交屯粮。  

○庚寅。以光禄寺卿秦瀛、为太常寺卿。右春坊右庶子初彭龄、为光禄寺卿。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汪滋畹、为詹事府詹事。  

○壬辰。谕军机大臣等、贡楚克扎布奏、遵旨驱逐番帐大概情形一摺。据称于上月二十五日抵贵德后、番众等闻知钦差前来、人人畏惧、各族渐次搬移、现在严饬该厅营上紧驱逐、惟因闇门以外雪深冰厚、一时恐难尽数搬移等语。番众等闻钦差到彼。甚形畏惧。自应趁势驱逐净尽。但现当大雪封山之时。且番族人数众多。若过于急迫。傥生枝节。碍难办理。亦不能不假以时日。惟当先行谕知该头目等、广为示谕。俟明岁二三月春融之际。再严饬该番众尽数搬移。并当传谕该蒙古等、以尔等懦弱性成。不能自立。致被番众侵占。每次侵占之后。必须钦差到彼查办。始能驱逐。试思卡伦以内。既系尔等游牧地方。是即尔之家业。何至不能自守。被人侵占。将来钦差亦岂能常为尔等查办。尔等总须努力自强。趁番族等畏惧远逃。各清地界。严守卡伦。加意振作。方能永远安业。又另据查明青海事务难办情形摺内。据称该处番众祇畏钦差、不畏西宁大臣等语。此言不通。青海大臣、即系钦差。贡楚克扎布从前因钦差到彼。番众畏惧。岂此时补授该处大臣后。番众等即不畏惧乎。其故自缘钦差到彼后。该处道府厅营、皆可呼应调遣。声威较重。番众等是以格外畏惧。至青海大臣、日久驻劄。地方文武、本非所属。遇有查办之事。不能悉听呼应。番众等或少弛忌惮之心。亦并非不畏青海大臣也。此时惟应将青海大臣衙门事权。略为加重。则番众等闻而畏惧。自与钦差无异。着贡楚克扎布、即会同倭什布、详悉熟商。或将西宁附近地方、文员自道府以下。武员自镇协以下。听其兼辖节制。则设遇有事之时。呼应较灵。办理自无棘手。至所辖之文武各员、既归青海大臣兼辖节制。遇大计军政之年。即应饬令青海大臣查核各该员平日功过。会同总督、秉公分别查办。庶各该员知该大臣有参劾之权。自无不共知鼓励。于该处办事更为有益。应如何酌定章程。并着会同详议具奏。将此谕令知之。寻议上。得旨、据贡楚克扎布等奏、会议西宁办事大臣节制兼辖附近镇道各员、酌定章程一摺。西宁镇道、与青海大臣近在同城。向无统属。遇有蒙古番子交涉事件。仅令贵德厅营各员专司办理。未免呼应不灵。不足以资弹压。嗣后着照该大臣等所请、西宁文员自道府以下。武员自镇协以下。俱归该大臣兼辖节制。遇有蒙古番子交涉事件。即由该大臣主政。其民人地方事务。仍由该督主政。该镇道等于关涉青海蒙古番子案件。自当申报青海大臣。若祇系寻常地方案件。即当转报总督。免致牵混干与。至军政大计年分。该镇道等办理蒙古番子案件功过。由该大臣出具考语。咨会该督。再将该员等平日办理地方事务是否认真。由该督会同参酌举劾。以昭核实而示劝惩。余俱照所议行。  

○予原任直隶南乐县知县茹敦和、江苏宝山县知县胡仁济、入祀名宦祠。从总督颜检、巡抚汪志伊等请也。  

○予江苏故翰林院编修徐昂发、安徽故附贡生程光国、布政司理问鲍志道、江西故河南项城县知县胡万吉、山西故湖南乾州厅同知阎广居、贵州故四川新繁县知县陈嗣虞、入祀乡贤祠。从总督陈大文、铁保、巡抚同兴、福庆等请也。  

○癸巳。谕内阁、给事中秦维岳奏武举拣选办理宜速一摺。所奏甚是。各省未经中式武举、例应考试拣选者。该部自应于武会试揭晓后迅速办理。乃本年武会试于九月十八日揭晓。直至十一月初九等日始行拣选。又迟至二十七日揭榜。迄今尚未掣签。办理本属迟延。所有兵部堂官、着交部察议。承办司员、着查明交部议处。仍着将此次拣选武举、即行签掣。其情愿入营者。亦即给票回籍。务于封印前一律办竣。俾免守候。嗣后武举拣选。着该部于会试揭晓后、照例速行考选。不得再有迟缓。  

○封故睿亲王淳颖子惠恩、为二等镇国将军。和郡王绵偱子奕聪、为三等镇国将军。肃亲王永锡子敬徵、敬效、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三等镇国将军永钦子绵焕、奉恩辅国公晋隆子毓彩、故贝子弘闰子永彩、均为三等辅国将军。奉恩辅国公绵佐子奕资、为一等奉国将军。故不入八分辅国公恒谨子椿林、为二等奉国将军。故二等辅国将军永藩子绵諽、二等奉国将军恒维子文燕、三等奉国将军恒龄子伦恭、均为奉恩将军。  

○以故青海额鲁特郡王伊什达尔济族弟沙克都尔、袭爵。  

○旌表守正被戕湖北云梦县民李宗伊妻黄氏。守正捐躯河南舞阳县民孟勇兴母王氏。  

○甲午。谕内阁、昨因延丰于口□路口□□国商船至粤擅令交易一事。办理粗率。已降旨申饬。并因延丰摺内、有札商那彦成、及会商孙玉庭之语。是以将延丰交部议处。那彦成、孙玉庭、交部察议。本日据那彦成奏称、于陆丰途次接准延丰咨称、口□路口□□国即俄罗斯、商船二只来广、恳请贸易、咨商会衔具奏、那彦成正在议驳闲、适接延丰来字、以新任监督阿克当阿抵粤、延丰即日交卸、已将此案事宜会衔具奏、那彦成接信后、已阻止不及、因飞札新任监督暂止开舱卸货、以免日后滋敝□大等语。那彦成所见甚是。与朕意适相符合。而前此延丰具奏摺尾后。声叙督臣那彦成现在出省巡阅。与之札商。并与抚臣孙玉庭面商。意见相同。合词具奏。是延丰于办理此事。既经札商督臣。并不候那彦成札覆是否准其贸易之处、熟商妥办。辄将意见相同之语。诳词入奏。实属专擅乖谬。前仅交部议处。尚觉太轻。延丰、着交部严加议处。那彦成于俄罗斯商船来粤通市。接延丰札商时、即欲议驳。原无不合。所有前次交部察议之处。着即行宽免。至孙玉庭现驻省城。于延丰会商时、未经阻止。亦随同准令卸货输税。实属错误。孙玉庭、仍着交部察议。  

○以兵部尚书邹炳泰、内阁学士英和、充经筵讲官。户部右侍郎刘镮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成格、署经筵讲官。  

○予四川运米淹毙委员原光鹤、祭葬恤荫。福建出洋淹毙兵丁黄必伟、赏恤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江苏崇明县民吉汉三女吉氏。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李稚廉 封述 许惇 羊烈 源彪·李百药
  卷九·张预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七·佚名
  九七五 军机处为遵旨换回《通鉴纲目续编》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佚名
  六二三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请删撤《大学衍义补》违碍字句并黏签呈览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下·袁枢
  卷二十二·高士奇
  卷六十·张守节
  李子雄传·李延寿
  回纥传·欧阳修
  王建传·欧阳修
  宋衜传·宋濂
  礼四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弁山小隠吟録卷一·黄玠

    (元)黄玠 撰○古体五言拟古龙马负灵图八卦开人文天运当寅中民时方大昕制字乃未多所言为典坟一往数千载懐哉圣神君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登山履众险险尽见杪颠人居物物中物物能蔽天将身出物表万象始昭然一气成岁功孰为四

  • 卷80 ·佚名

    范仲淹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薦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

  • 卷五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杜牧怀锺陵旧游四首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歌謡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玉帐军筹罗俊彦绦帷环佩立神仙陆公余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鼔殷晴雷垂楼万幕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武宗一·宋濂

        ◎武宗一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剌之长子也。母曰兴圣皇太后,弘吉剌氏。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成宗大德三年,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命帝即军中代之。四年八月,与海都

  • 第九回 袁总统宣布约法 唐首辅组织阁员·蔡东藩

      却说南京参议院,既得袁世凯电誓,遂公认他为大总统,又循例致词道:  共和肇端,群治待理,仰公才望,畀以太阿。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四百兆同胞公意之所托,二亿里山河大命之所寄,苟有陨越,沦胥随之。

  • 第五十七册 天命八年七月·佚名

    第五十七册 天命八年七月初三日,汗曰:“著每月给缮写黄历之夏相公家十口人银三两。”阿敏贝勒自辽河岸带来俘获数:人一千零三十七名、马五十匹、牛四百四十头,驴二百零六头,缎衣三十八件,毛青衣二十三件,破衣三百

  • 一四五七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五七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广东巡抚臣郭世勋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议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特令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

  • 四○○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覆查办应行发还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覆查办应行发还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初七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遵旨查明覆奏事。本年七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奉上谕:云云。钦此。到臣。伏查直

  • 卷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史记正义卷一唐 张守节 撰五帝本纪第一【郑元注中候勑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按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

  • ●十 徙筠从州·佚名

    或日,时际二月,春虽渐暖,而草木不甚繁茂。有使者呼二帝至庭下,宣朝命曰: 新君即位二载,已灭南宋。今百姓推戴刘豫为齐帝。康王已捉在燕京。赵某父子更移往西筠从州安置,即日发行。 次日出城时,见百姓在关外野祭。阿计替曰:「筠

  • 卷第二十·佚名

    皇后下废黜皇后郭氏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诏明道二年十二月乙卯皇后郭氏。省所奏为无子愿入道者。事具悉。皇后生忠义之门。禀柔和之德。夙表石符之庆。早升兰殿之尊。四教具宣。六宫是式。而乃秉心专静。抗志希微。慕丹

  • 出處第七卷·朱熹

      1、伊川先生曰:賢者在下,豈可自進以求於君?苟自求之,必無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盡禮而後往者,非欲自爲尊大。蓋其尊德樂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以有爲也。   2、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終

  • 第十一章 7·辜鸿铭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辜讲当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后,颜回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马车,再给颜回买外棺。孔子

  • 程材篇第三四·王充

    【题解】本篇主要谈了怎样来衡量儒生与文吏才能的高下,故篇名称之为“程材”。儒生,是指研习五经的读书人;文吏,是指熟习政务的一般官吏。当时的人看见文吏处境顺利,飞黄腾达,儒生沉沦,不得志,就诋毁儒生才能

  • 执务第三十九·桓宽

    【题解】本篇记录会议所谈关于“急务”的问题。丞相首先提出“愿闻方今之急务,可复行于政:使百姓咸足于衣食,无乏困之忧;。。天下安乐,盗贼不起。”贤良主张“思贤慕能,从善不休,则成、康之俗可致,

  • 卷七·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四(正传二十三十附见四人)○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元堪)释志远,俗姓宋氏,家于汝南。其父早丧,孤侍孀亲,承颜之礼,匪遑晨夕。母常念《法华经》,精通五卷。远识度明敏,孤标卓然。年二十八,辞亲从师,归依荷泽宗风,晤解幽

  • 总论·纪荫

    宗统编年总论祥符纪荫曰。盖闻圣王之治天下也。本乎格致诚正。施之修齐治平。尽性践形。事天立命。是以首出庶物。建极乘乾。一人有道。万国咸宁。唐虞之化。於变时雍。夏商之间。政刑并用。爰及周衰。道微政弛。人心

  • 目次·济悟

    鹤峰禅师语录目次上卷升座小参示众机缘拈颂下卷佛事赞咏诗偈歌词附行状塔铭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