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唐智威撰《大乘四法经论广释》的注疏。先以五门科分总述:一明造论所以;二立所宗;三解归乘;四显归分;五辩归藏。后释经题。最后释经文。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日本《大正藏》将首残尾存之斯216号以其尾题本名收入第八十五卷,将首尾均残之斯2817号误定名为《大乘四法经释》收入第二十六卷。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全部章节目录

(1)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

猜你喜欢
  重定授菩萨戒法·智旭
  四十二章经·佚名
  冰揭罗天童子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灌顶
  宝行王正论·龙树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佚名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佚名
  净心戒观法·道宣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慧思
  缁门警训·如卺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佚名
  空谷集·投子义青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佚名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佚名
  二隐谧禅师语录·本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七·唐圭璋

    ○瑶台第一层崔大师生辰岁运推迁。时正遇,十月小春天。老人生灿,玉绳低纵,云汉高悬。晓来佳气聚,庆谪仙、初驻云骈。应良缘,渐重敷素艳,复阐金莲。飘然。尘情一荡,志归清静禀根原。鼎炉烹炼,河车搬运,丹满三田

  • 卷一百六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谿诗集【五】寳印叔得小假山以长篇模写进士钦逢辰和之某次韵并简钦越絶天台温鴈荡万壑千岩各形状钱塘风物更奇絶杕屦年时记曽访归来戏辟小园林十

  • 卷三百九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五菰蒲类五言古拔蒲          【晋】乐 府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其二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咏蒲          【

  • 卷八·本纪第八·世祖五·宋濂

        ◎世祖五   十年春正月乙卯朔,高丽国王王禃遣其世子愖来朝。戊午,敕自今并以国字书宣命。命忻都、郑温、洪茶丘征耽罗。宿州万户爱先不花请筑堡牛头山,以厄两淮粮运,不允。爱先不花因言:“前宋人城五河,统

  • 卷一七九 隋紀三·司马光

      起上章涒灘(庚申),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四年。   高祖文皇帝開皇二十年(庚申,公元六OO年)   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揚州總管司馬河內張衡為行軍總管,帥步騎五萬討平之。   賀若弼復坐事下獄,上數之曰:「公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甲午朔 上省郊祀牲○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总兵等官应城伯孙杰等奏近命臣等给散操守官军银外有民舍六十六名熟知口外路径充夜不收日夜哨了走报军情宜一体赏 上从之宣府总兵等官武定侯郭玹等又以所充新

  • 一三八○ 山东巡抚惠龄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一三八○ 山东巡抚惠龄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三十日山东巡抚臣惠龄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仰祈圣鉴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内先后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偏谬及肆

  • 卷四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四乾隆二十二年秋九月丙午命革驻防将军锡特库职留巴里坤披甲効力上谕军机大臣曰阿里衮奏称盐池台站被贼窃取马驼拒捕伤死兵丁因患病未汗遣总兵官丑达前往查拏等语盐池去巴里坤甚

  • 谯国夫人洗氏传·李延寿

    谯国夫人洗氏,是高凉人。先世是南越的首领。部族有十多万家。夫人自幼贤慧明达。在父母家时,抚慰部众,能指挥军队,压制降服南越诸部。常劝宗族人行善,因此在本乡建有信义。越地人风俗喜好互相攻杀,夫人的哥哥南梁州刺史洗挺

  • 卷六十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六十三恩赉【二 本年恩诏二】乾隆五十五年万夀覃恩诏赐王公以下及年过六十之外藩福晋妻室满汉大臣命妇等彩币有差户部谨题为钦奉恩诏事乾隆五十五年正

  • 卷四十二·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二经费【臣】等谨案辟廱制备成周而司禄籍亡乐正诸官受禄之制其详不可得闻至士之升于学者亦苐不征于司徒未闻给廪饩也西汉置博士秩比六百石又置博士弟子复其身东汉光武幸太学赐学官弟子

  • 卷之十二·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二义君臣之义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束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rsquo;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茵伯咸进,曰:敢敬告天子皇天,

  • 卷五十·道世

    △报恩灾第五十一(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三宝恩重,慈荫四生;化育十方,等同一子。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遂使优填刻像,郁尔浮光;斯匿铸形,超然避席。自兹厥後,灵瑞倍兴。嘉声弥盛,靡草从风。念则罪灭福生,敬则德隆终古。

  • 十 集·佚名

    第七 双品六十一 无明一&ldquo;诸比丘!不了知无明之本际:&lsquo;从此前无无明,其后生无明&rsquo;,诸比丘!如是被[他人]说也。然而,当知所谓&lsquo;缘此而有无明&rsquo;者。诸比丘!复次,我说于无明有食非无食;何谓为无明之食耶?

  • 刘练江集·刘永澄

    明代诗文别集。刘永澄(字静之,号练江)著。四库存目著录,并说明:“是集文6卷,诗1卷、附录1卷,乃永澄没后,其友刘宗周等其为裒辑。”《四库全书》著录所依据的刻本今已不存。今存有清兴让堂刻本,题《刘练江先生集》8卷

  • 道光彰化县志·周玺

    清李廷璧主修,周玺总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十二卷,首一卷。本志体例仿余文仪《台湾府志》及康熙《诸罗县志》志目折衷而成,志分封域、规制、官秩、学校、祀典、田赋、兵防、人物、风俗、物产、杂识、艺文。卷

  • 唐诗鉴赏辞典·佚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

  • 须真天子经·佚名

    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经、断诸法狐疑法经、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昭明持经、须真天子所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宣扬菩萨乘之大乘佛教,内容为须真天子以三十三项问题问佛陀,继以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