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叶紫文论

本书收叶紫写的文艺杂感,包括编辑日记、作品序跋、作家印象、新作评论、文艺随笔之类;收作者以汤咏兰(叶紫夫人)之名出版的《现代女子书信指导》的节选;收作者最后一年(1939年)的日记,即系据北京图书馆藏作者自题为《回忆·感想·日记·笔记·杂记》的日记手稿;还收了几通信。

《叶紫文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蕉廊脞录·吴庆坻
  龙龛手鉴·行均
  训俗遗规·陈宏谋
  云麓漫钞·赵彦卫
  纪效新书·戚继光
  字孪·叶秉敬
  越缦堂读书记·李慈铭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邹韬奋
  练兵实纪·戚继光
  饶氏皇朝经世文续编·饶玉成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
  蚕经·黄省曾
  补汉兵志·钱文子
  秋灯琐忆·蒋坦
  六如居士画谱·唐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八五言古诗十三张翀别贵竹诸友十年与君游千里与君别把袂意不言含杯气欲絶渐隔潇湘云空留夜郎月一曲瑶琴弹知音对谁说杨防鴈门述怀昔称鴈门郡嵯峨抱万山楼烦隐天际滹沱水潺湲寒沙惨白日北风

  • 蜕庵集卷五·张翥

    (元)张翥 撰○七言律诗雪中早朝北风吹雪浩漫漫晓出津桥立马看春入上林花树早水连平地海波干金城万雉微茫湿月阙双龙赑屃寒今日天颜知有喜紫宸朝下散千官过李陵台【分教上京】路出桓州山缦回仆夫指是李陵台树遮望眼仍相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六·焦竑

      南京禮部一(尚書)   ◆尚書   資善大夫南京禮部尚書謚文安王公英傳(陳敬宗)   資善大夫南京禮部尚書東園張公惠傳(黃瓚)   南京禮部尚書蕭晅傳   南京禮部尚書謚文僖倪公謙傳(陳鎬)   南京禮部尚書李本傳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弘治七年八月丁巳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健行礼○戊午祭 大社 大稷○监察御史张缙言张家湾至京城一路实为京师要冲凡入贡军需粮运以至商贾经营官民趋赴率皆由此但桥梁坍塌道途低洼一经淫雨

  • 第二十八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八册 崇德元年九月十四日,遣苏尔德依率九人赍敕往谕出征明国锦州,宁远和硕睿亲王及和硕豫亲王。敕曰:宽温仁圣汗谕奉命西征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等。往征北京武英郡王遣人赍书至。仰赖天恩,武英郡王大显神威,克取

  • 伊洛渊源录卷三·朱熹

    宋 朱子 撰明道先生书行状后游 酢先生道徳之髙致经纶之逺图进退之大节伊川季先生与门人髙弟既论其实矣酢复何言谨拾其遗事备采録云先生生而有妙质闻道甚早年逾冠明诚夫子张子厚友而师之子厚少时自喜其才谓提骑卒数

  • 二六 画谱·周作人

    鲁迅在日本居住,自壬寅至己酉,前后有八年之久,中间两三年又在没有中国人的仙台,与日本学生在一起,他的语学能力在留学生中是很不差的。但是他对于日本文学不感什么兴趣,只佩服一个夏目漱石,把他的小说《我是猫》《漾虚集》《

  •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平原君赵胜和同时期赵国上卿虞卿的合传。平原君以善养“士”著称,有宾客数千人,曾三任赵相。司马迁认为平原君是个“翩翩乱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的人。这的确是深

  • 崇礼第三十七·桓宽

    大夫曰:“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故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奇虫珍怪,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远国莫不至也。”贤良曰:“王者崇礼施德,上仁义而贱怪力

  • 卷三·朱熹

    陈氏本拾遗「朝闻道,夕死可矣」,死得是也。「三月不违仁」,言其久;过此,则「从心不逾矩」,圣人也。圣人则浑然无间断,故不言三月。此孔子所以惜其未止也。圣人,天地之用也。「养心莫善于寡欲。」多欲皆自外来,公欲亦寡矣。「兴

  • 进呈疏·佚名

    日讲四书解义进呈疏︵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喇沙里︵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陈廷敬等谨题为进呈刊完日讲四书解义仰祈睿鉴事【臣】等於康熙十六年三月十三日恭侍弘德殿进讲蒙皇上面谕四书讲章应行刊刻钦此【臣】等叨

  • 卷二十七·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七   宋 程公说 撰书九疆理书第三齐地緫説太公望佐文武定天下以功封扵营丘号曰齐盖古青州地也禹贡海岱惟青州喁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濵广斥莱夷作牧浮于汶

  • 第32章 微子篇第十八·孔子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译文纣王凶暴残虐,同母兄长微子离开了他,他的叔父箕子被降为奴隶,另一个叔父比干因进谏纣王而被纣王处死。孔子说:“殷商时有三个仁人啊!”名家注解朱熹注:“微

  •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道宣

      习禅三 本传十三 附见四。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一。   隋蜀郡福缘道场释僧渊传二。   隋河东栖岩道场释真慧传三。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慧瓒传四。   隋西京净住道场释法纯传五(慧昂)   隋益州

  • 开元释教录卷第一·智升

      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但以法门幽邃化网恢弘。前后翻传年移代谢。屡经散灭卷轴参差。复有异人时增伪妄

  • 四书通旨·朱公迁

    元朱公迁(字克升)撰。六卷。是书之例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凡为九十八门,每门之下,又以语意相近者,联缀列之。如天、天地;命、性;仁、义、礼、智、信;德,道德;中、中和、中庸;知、行等等,而一一辨别异同

  • 净土警语·行策截流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那知出苦要道。

  • 金刚般若义记·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所疏为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经》,但仅存卷首证信序。序谓:所有教典可分为大乘满字法门与小乘半字法门,《金刚经》乃大乘满字所摄。在科分方面,本书反对采用传统的序、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