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   霁色满空碧,爽气正横秋。登高行乐,□来只说古巴州。扫□尘埃来坐,携取烟云杖屦,容□□清游。坐上尽佳客,一醉破千尤。   倚虚壁,绝临□,上层楼。黄花赤叶,鸟□啼断四山幽。醉里不知归去,空有乱云衰草,落日几 
-   ○论六义  歌事曰风。布义曰赋。取类曰比。感物曰兴。正事曰雅。善德曰颂。  风论一。风者,风也。即兴体定句,须有感。外意随篇目白彰,内意随入讽刺。歌群臣风化之事。  赋论二。赋者,敷也,布也。指事而陈,显善恶 
-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杂剧(元)张寿卿撰●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赵汝州风月白纨扇 正名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第一折〔冲末扮刘太守引张千上诗云〕 
-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一宋 范成大 撰行路难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棠合欢之花马脑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纱天河未翻月未落夜长如年引春酌昔人安在空城郭今夕不饮何时乐西江有单鹄行西江有单鹄托身万里云猥为稻粱谋 
-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石湖诗集目录     别集类三【宋】卷一诗卷二诗卷三诗卷四诗卷五诗卷六诗卷七诗卷八诗卷九诗卷十诗卷十一诗卷十二诗卷十三诗卷十四诗卷十五诗卷十六诗卷十七诗卷十八诗卷十九诗卷二 
-   志   律曆志〔一〕   凡律所革,以變律呂,相生至六十。〔二〕聚珍本   〔一〕 「律曆志」,司馬彪續漢書律曆志中劉昭注引袁山松書云:「劉洪,字元卓,泰山蒙陰人……及在東觀,與蔡邕共述律曆記,考驗天官。」則東觀漢 
-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七	传第六十一	厄鲁特扎萨克多罗郡王阿喇布坦列传【今袭固山贝子】阿喇布坦厄鲁特人准噶尔族姓绰罗斯准噶尔称北厄鲁特系出额斯墨特达尔汉诺顔越六传有呼达该图哈喇呼 
- (卫飒、任延、王景、秦彭、王涣、许荆、孟尝、第五访、刘矩、刘宠、仇览、童恢)起初,光武生于民间,非常了解世间的真伪,目睹耕作艰难和百姓的疾患,所以天下平定以后,务求安静,除王莽时期繁杂之法,恢复汉伐的宽大之法。:噬身穿粗 
- 梁纪一 梁武帝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 [1]春,正月,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 [1]春季,正月,南齐和帝萧宝融派遣兼侍中席阐文等人到建康慰劳。 [2]大司马衍下令:“凡东昏时浮费,自非可以习礼乐之容,缮甲兵之备者,余皆禁 
- 连越用水相连或越河而连壤也滩价沙滩种植芦苇所交之租价也摊价(摊满汉本作滩)河工所用物料估价用工分征于民也风埽遮风之埽也坚实地面地皮坚厚土性结实之处也地势高洼地之形势或高或低也工料工价料值也土方每土一立方 
- △初分菩萨品第十二之二善现,如幻士布施波罗蜜多句义无所有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菩萨句义无所有不可得亦如是。善现,如幻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句义无所有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 
-             ●(以下论炼丹)佛法, 唯教人止恶修善, 明心见性, 断惑证真, 了生脱死。一大藏经, 绝无一字教人运气炼丹, 求成仙升天, 长生不老者。国初, 魔民柳华阳, 作《慧命经》, 尽用佛经祖语, 证炼丹法。挽正作邪,  
- 	继灯录目录	序文 凡例	卷一	曹洞宗	青原下十六世	雪窦鉴禅师法嗣	天童如净禅师	华藏祚禅师法嗣	东谷光禅师	青原下十七世	天童净禅师法嗣	鹿门觉禅师 雪庵从瑾禅师	石林秀禅师(无录) 孤蟾莹禅师(无录)	日本道元禅 
- 北宋赵抃(1008—1084)撰。十卷。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景祐进士。曾官殿中侍御史、益州路转运史,参知政事。因刚直敢言,不避权贵,被称为“铁面御史”。后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 
-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凡三篇:一曰「沧溟纪险」、一曰「炎荒纪程」,又一曰「越南纪略」;蔡廷兰撰。廷兰字香祖,号秋园;澎湖人。年十三入泮,嗣食饩。清道光十二年,澎湖饥,兴泉永道周凯勘赈,上「请急赈歌」以进。十五年秋 
- 大还丹照鉴。一卷,出於五代宋初。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众术类。原名《照鉴登仙集》,《宋志》、《通志》皆有《大还丹照鉴登仙集》。作者佚名。卷前自序,撰于五代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五年(962年)。“匡”字缺笔,乃 
- 原题“太极左仙公葛玄纂集”,乃依托。大抵乃唐代李含光收集前代忏仪编纂而成。十卷。忏文主要为经文,均节取《太玄经》、《业报经》、《昇玄经》等,而以《昇玄经》为主。全书分为四十三品,各品仪节,大体相同。开始由 
- 传奇小说。唐蒋防撰。一卷。防字子徵,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宪宗时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敬宗时贬为汀州刺史,寻改连州刺史。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各一卷。是篇写出身名门又考取为进士的李益,与“出自贱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