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胡适著。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4号。后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作者从文学进化观念出发,将中国戏剧与外国文学、戏剧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中国戏剧改良之必要性。作者将文学进化观念的意义,分四层进行论述,每一层都含有一个重要的教训。第一层总论文学的进化。第二层论述文学进化从极低微的起源,慢慢的进化到完全发达的过程。指出中国戏剧一千年来力求脱离乐曲的种种束缚,但因守旧性太大,终未能完全达到自由和自然的地位。第三层论述文学在进化过程中,每个时代往往留下许多无用的纪念品(“遗形物”)。传统戏剧中的脸谱、嗓子、台步、武把子等,都是这一类“遗形物”。而评剧家大多不懂文学进化的道理,往往把这些“遗形物”当作中国戏剧的精华。第四层论述中国戏剧应当取西洋的戏剧作参考材料,虚心研究,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扫除旧日种种“遗形物”,采用西洋近百年来继续发达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式。如此方才可使中国戏剧有改良进步的希望。论文还从比较文学角度,指出中国文学一是缺乏悲剧观念,二是缺乏文学的经济方法。作者呼吁:现在的中国文学已经到了暮气攻心,奄奄断气的时候!应当赶快灌下西方的“少年血性汤”。胡适的这篇文章从中外文化的比较上,指出中国戏剧存在的弊端。对中国戏剧的批评切中要害,它和文学革命初期的文学改良思潮是一致的,在戏剧改革方面具有开拓性的积极意义。文中也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倾向。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胡适
  御制官箴·朱瞻基
  俗书刊误·焦竑
  石经考异·杭世骏
  学斋占毕·史绳祖
  清稗琐缀·佚名
  文艺论ABC·夏丏尊
  赏心乐事·张鉴
  余师录·王正德
  救荒本草·朱橚
  徐氏笔精·徐火勃
  女红传征略·朱启钤
  容斋随笔·洪迈
  史讳举例·陈垣
  笔论·蔡邕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245_1 【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阳】韩翃   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前春色早,   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庞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   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诗。   卷245_2 【送故

  • 卷二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234_1 【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为杜甫补遗)】杜甫   道为谋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   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卷234_2 【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

  • 卷之九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三二 谕着派军机大臣为总裁官校核《永乐大典》·佚名

    三二 谕着派军机大臣为总裁官校核《永乐大典》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六日奉旨:军机大臣议覆朱筠条奏内将《永乐大典》择取缮写各自为书一节,议请分派各馆修书翰林等官前往检查,恐责成不专,徒致岁月久

  • 卷二百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二人物志九十二忠义传四【满洲八旗四顺治九年至十八年共一百九人】巴什泰巴什泰满洲镶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图鲁什硕翁科洛巴图鲁次子也天聪八

  • 卷九·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九   宋 徐自明 着哲宗元丰八年【乙丑】五月庚戌左仆射王珪卒珪自熙宁九年十月拜相至是年五月以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岐国公薨于

  • 八年·佚名

    (壬子)八年清雍正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未,上行朔祭于敬徽殿。○敎曰:昨歲畿甸、三南之大侵,近古所無,勸農之政,不可忽。噫!農者,民之天也,人孰不勤乎農,而種糧所乏,雖欲專農,奚暇得也?移秧之弊,昨歲酷被其害。古人云:『瘠土之民,莫不

  • 治国第四十八·管仲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

  •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大夫曰:“邹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准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于是推大圣终始之运,以喻王公,先列中国名山通谷,以至海外。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

  • 思辨録辑要卷十二·陆世仪

    治平类治天地人之道一而已天无纪治之以纬度地无纪治之以经界人无纪治之以礼法故纬度也经界也礼法也皆所以为分数也分数理也理者条理也有治人无治法此言虽是然后世每每借此为言废法不讲则非也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又曰

  • 卷五·项安世

    <子部,儒家类,项氏家说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説卷五宋 项安世 撰说经篇五九谷黍稷豆麻麦五谷也加稻粱苽小豆九谷也无麻并二豆六谷也此出炙毂子按旧说则黍稷稻粱三豆二麦为九谷肺为麻肝为麦心为黍肾为菽脾为粟此出

  • 第五十一卦:《震卦》·佚名

    震: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白话】《震卦》象征震动的雷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震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主管祭祀的人却能做到从容

  • 论语正义卷十六·刘宝楠

    子路第十三集解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注〕孔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 请益。曰:「无倦。」【〔注〕孔曰:「子路嫌其少,故请益。曰『无倦』者,行此上事,无倦则

  • 主席南普陀寺法语·太虚

    山门授拂  拂去浮云,青天白日,不二门开,凡圣同入。  弥勒殿   一笑相逢皆旧识,龙华三会莫蹉跎。  韦驮殿   戡天缩地逢今世,护法安僧仗将军!  佛殿授如意 色见声求行邪道,分明现前复何物?  大士殿   尽虚

  • 崇正辩·胡寅

    南宋哲学家胡寅著。作者站在维护儒家正统思想的立场上,针对自晋迄唐宋高僧佛徒之言行,一一加以驳斥。认为佛设此教,“反以利乐害其心”。佛教是“离天性之自然而对立其德。”佛法入中国,“有以惑人之耳目而移人之心意”。

  • 观佛三昧海经·佚名

    梵名Buddha -dhya^na-sama^dhisa^gara-su^tra 。凡十卷十二品。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又称观佛三昧经、观佛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此经系佛于迦毗罗城尼拘楼陀林中,为父王阅头檀、姨母憍昙弥等所说,教以住观佛三昧,并谓

  • 净业障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前秦、西秦时代(351~431)。又称净业部经、净除业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内容分三段,各以无垢光比丘及勇施比丘之犯淫、杀戒之因缘,阐明由一切法本来清净之知见,根本净化业障。无垢光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