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思辨録辑要卷十二

治平类

治天地人之道一而已天无纪治之以纬度地无纪治之以经界人无纪治之以礼法故纬度也经界也礼法也皆所以为分数也分数理也理者条理也

有治人无治法此言虽是然后世每每借此为言废法不讲则非也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又曰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譬有攻木之工于此虽善治木必求规矩斧斤之噐规矩斧斤者亦匠人之法也规矩必求其端斧斤必求其利此必然之理有贱工焉颠倒规矩错杂斧斤主人不责匠而归过于规矩斧斤有是理哉

理学须一贯经济亦须一贯理学不知一贯则鬻拳以为忠申生以为孝临大杖而不能走遇管蔡而不能诛经济不知一贯则勤于事上者不知恤民专于恤民者不知事上哀贫穷则抑富户杜闗节则絶缙绅惠而费劳而怨者多矣故理学不知一贯则害及于身心经济不知一贯则害及于家国天下

绥来动和方是经济一贯经济一贯必从理学一贯中出

治一国与治一事不同治天下与治一国又不同湏是把个天下大势完完全全在胸中纲目井然源委毕见然后左之右之无不冝之

吏户礼兵刑工讲究时是六事若行时止是一事须是联络贯穿始得周礼六官皆设联事正谓此也

不读周礼不识治天下规模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具此心胸方能治天下

凡事皆有一贯不识一贯皆有害禹之治水得水之一贯者也鲧之九载绩用弗成由不识一贯故耳

当今治效必六十年三十年教人三十年出治教人十年小成三十年大成出治三十年小成六十年大成

凡学经济须有路头若泛泛探取徒劳无益

拨乱不难致治难拨乱如十人之材足矣致治非五人之德不可三代以下但有能拨乱者未有能致治者

孔子而后有真学周公以来无善治汉唐宋竭力经营只做得补偏救弊耳三代规模全未梦

见三代以上立法常使人有为善之利三代以后立法常恐人有为恶之弊使人有为善之利者是以至诚待人也故人亦以至诚应之恐人有为恶之弊者是以不肖疑人也故人亦以不肖欺之

圣人治天下无一民一物不入规矩

收人才去文法二者是当今最要务

古人治天下以礼今人治天下以法法胜则礼亡礼亡则人心絶法尚不可治天下而况于无法乎

汉唐以下治天下之法最宻然实处处渗漏以其意欲一网收尽天下故也古人有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下之大岂能一网收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看周礼一部书止办得王畿千里以内事何等干圆洁浄

人一身之间耳目口鼻手足腹心俱不可相无也然必元首在上股肱在下而后一身顺天下之大大贤小贤大德小德俱不可相无也然必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而后天下治不然有一人焉首居下足居上腹心居外四肢居内则见者皆以为怪物而羣撃杀之矣乃治天下者贤奸颠倒大小易位有国者初不以为怪其不至于羣起而撃杀者几希

圣人治天下只是使饮食男女各得其所饮食男女不得其所而天下治者未之有也

周礼是治国之书盖古人封建王者所治止于王畿以内故书中所详止于一国之事使诸侯各如是以治其国则天下皆治矣后世治郡县之天下不然紧要在择守令明黜陟若守令得人则青苗保甲之法自可徐举而无弊王荆公不识此意纔执政柄便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不问守令若何概以青苗保甲之事强诸天下是以治国之道治天下也所以不终朝而壊试观荆公治临川时青苗保甲原自有成绩则知治国之道贵宻治天下之道贵疎也古今异冝为治者不可不审

天下利而已矣善言利者使天下皆利其利故已亦得利其利不善言利者欲一己独利其利故天下亦各利其利

古之天下礼乐尽之今之天下赋役尽之能平赋役治天下为得半矣

欲兵之精不如省兵而增粮欲官之亷不如省官而增俸

周礼有云禄以驭其富又曰夺以驭其贫盖古者禄以公田既予以爵则随予以禄田故筮仕者无患贫之心而不营心于财利后则俸禄甚薄而听入仕者各以私计谋生若守礼安分徒资俸禄则饔飱不给失驭富之道矣古者禄田之外别无私田既夺其爵随収其禄田则无所藉以资生故贪墨知畏后则贪墨者无所限制田连阡陌即被削夺而拥资甚厚无能损其毫毛失驭贫之道矣然则亷吏何所藉而为亷贪吏何所戒而不为贪乎

古者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甘誓曰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盖古之天子寄军政于六卿居则以守行则以战文武未尝分途也自战国始有将军之称秦乃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而文武乃分途矣夫周官军政皆寄于司马亦未闻有尾大之患茍必欲以文武互相制驭岂君臣相信之道也哉

吏部虽有用人之权然湏有职要之法假如方面大吏及州县正官此吏部之所当选择也至于州县之佐贰与夫师儒之职倅贰之官则听州县自行辟召可矣后则一命之微必由铨部总揽既广人之贤否岂能尽知

吏部所治既广贤否难知势不能不循资格非不欲去资格也势不可也故议者不察不清吏部用人之权而欲去朝廷资格之弊此必无之事也以资格用人加以避嫌即使皋陶伊尹为铨冲亦不过掣籖唱名期于无弊而已断不能自展一筹也事权之多出吏胥盖有由矣

用人循资格最是大弊人才不同各有所冝有冝大者有冝小者有小大无不冝者小大无不冝圣人之才也或冝大或冝小贤人之才也求才于后世其为圣贤人者寡矣而朝廷用人不问其才之大小与否槩以资格迁升之是以圣人望一切也奚可哉

人才极是难得善用人者必审定其才之所冝授之以职而终身任之务使竭尽其才以唐虞之际而致治止于五人此人才之难得也以五人之圣而各专一事此才之各有所冝也且各专一事而至于终身不易此任之而竭尽其才也使治不及唐虞而三岁试士多至四百则人才何其多圣不及五臣而吏户兵刑无所不堪则才何其大歴官如传舎旦至暮去而动辄奏绩又何其才之易竭也

爵禄二字其用不同用人当以爵赏人当以禄爵者量材而授者也其人才堪于兵则授之以兵才堪于户则授之以户此如董工役者其人而善木则使之为木工其人而善土则使之为土工用各有所冝也禄者量功而授者也其人而于兵有功则即于兵加俸其人而于户有功则即于户加俸此如木工善木则即加以木工之厚饩土工善土则即加以土工之厚饩报各有所称也后之注铨者其人方有功于兵则升之使户其人方有功于户则升之使吏此如董功役者其人而善土则赏之使为木其人而善木又赏之使为铁为银也

孟子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飬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此赏人以禄之一证也

考察之权最忌专一周礼六计弊群吏皆各属长官主之而共听于冢宰然其所察者特王畿之内而已故听覩真而举措当后则合天下之铨选皆听之吏部甚至州县佐贰之微亦属于铨司欲举措之当不可得矣

铨司每虑人才壅滞徃徃设法迁升即有识者亦欲巧为法以疏通之此以人才用国家而未尝为国家用人才也古者论定后官量才后禄故三德者为大夫六德者为诸侯凡用之之法皆求其德与位称耳由此言之其人而才足卿相即布衣而立授卿相可也其人而才止百里即筮仕而终身郡邑可也以至才堪户者终于户才堪兵者终于兵如舜世五臣终身不易何尝有流转迁升如后日也哉天下事有烦而无谓者此类是矣乃当事者方以人多官少为病以予言方虑其官多而人少也季世之法不主于用贤专主于防不肖夫既知其不肖则去之而已不务去之而务防之不肖者未必受制而贤已不胜其掣肘也安得谓非立法之弊乎

寛收严试乆任超迁此八字用人之良法

偶行荐举最是良法然有三弊一曰行之大拘盖荐举之法所以通科目之穷破资格之弊也倘必曰某官得荐某官不得荐某官荐得任某职某官荐不得任某职是仍重科目仍拘资格也一曰任之无法盖善恶有类邪正有党君子所荐大抵多君子小人所荐大抵多小人若不立法详试而概任之且宜兵而工冝礼而刑用违其才者又不可胜计也即有真才亦乌能效用乎一曰绳之太急连坐之法所以待小人非所以待君子故同是人也或始终变节或穷达易操当其举之未可谓非也举之而受举者变节易操则非举之者之罪也且仕途倾险诡谲百出或丛忌举主而阴中伤所举之人或倾排所举之人而并累及乎举主种种株连为害不可胜道则虽有贤士在下举主亦安能不顾身家不惜禄位奋然以举之乎无怪乎勉强塞责而以柔滑善媚之徒虚应故事也

荐举不可尚虚文当疏其实或其人才德兼备或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或其才长于某事短于某事用可任某职不可任某职皆一一疏列不拘大小臣工有即荐举多多益善天子临轩亲策之分类而试试以经义治事择其尤者更召对面试之可者擢用不可用者散归庶无前弊而収实效

日者观匠人得教人与噐使之道凡木之大小枉直皆材也规矩绳墨皆法也材有不齐而法无不一故能使之咸就条理至于竒瑰之材不可拘以绳墨者则又随材而噐使之故天下无不可用之材而亦无不可成之事秦以后教法废矣而噐使之道则又弃而不讲使细者为梁短者为柱大者为椽长者为节乃谓天下无材谓天下之事必不可成岂不寃哉

看筛米得取人之法虽疎节阔目不无遗珠之叹然徃徃拔十得五旧制举进士必分试九卿衙门观政每衙门约三十余人堂长司僚与之朝夕而试之事会其实以上于天官天官籍注以定铨选随材授职职必乆任故洪永时得人为盛后之观政则不过随班作揖而已名存实亡可慨也夫

用人之法古今不同三代以上开诚布公主于用君子虽或间容小人然君子易于展布三代以后禁制束縳主于防小人小人终不能防而君子之进退掣肘为己极矣问设有小人如何曰小人惟有不用法更无防法

中庸曰继絶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徃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则知古人治天下全在怀诸侯今人治天下全在择守令

谚语清官不出吏人手非官愚而吏智也官不乆任而吏多积年故耳诚能一切反之吾知吏必不能出官手也

人非圣人不能无过故君有过臣谏之父有过子谏之代不乏人独为长吏令一邑未闻辟一言路令羣下得言其过失近为民父母而骄亢反过于至尊无拒谏之名而有弭谤之实诚所不觧也今后吾党得第为县令时必尊礼有道祈闻得失月朔必置一柜令士民投牍于中言我一月中过差庶无冒昧妄行之弊

治天下以求才为先治一邑亦当以求才为急今之郡县非无才也而有司不知作兴鼔舞之道其有留意人才者不过季考月课为文字相知耳夫文字之责上有督学下有学师何烦有司更为数数也愚谓有司季考月课当另为一法分理学经济二科设为条问理学如颜子所好何学之类经济则举时务之切要者每科数条观其所答优劣德行优者飬之庠序经济优者措之施行不惟贤才可以立得而闻风兴起者吾知且不可胜计矣

猜你喜欢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九·黄晖
  序·阎若璩
  提要·赵顺孙
  第三章 10·辜鸿铭
  卷二十二·鄂尔泰
  卷九·张虙
  僖公·僖公九年·左丘明
  论语卷十·朱熹
  異部宗輪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卷第九·佚名
  卷二十·赜藏主
  卷十六·赜藏主
  世界未来大战之救济·太虚
  海东新开印版记·佚名
  佛说贤首经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老舍

    (三幕话剧)全剧人物佟景铭秘书——五十多岁,胖胖的颇有福相。世家出身,为官多年,毕生事业在争取面子。佟继芬小姐——佟秘书之女。已二十六岁,犹自称十七。婚事未成,心中着急,但面子问题所在,又不能轻率从事。于建峰科长——三

  • 卷二十·杜文澜

    卷二十子夜歌彭元逊词、临颖美人句、按此用杜诗临颖美人在白帝之语、颖当作颍、笛家柳永词、触目伤怀、尽成感旧二句、落伤怀二字、又一晌消凝、泪沾襟褎二句、落消凝二字、均应从宋本补、翠羽吟

  • 卷三百五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慵庵小集邵桂子字德芳淳安人咸淳间以博学宏词登进士教授处州国亡不仕娶华亭曹泽之女因家小蒸为斯文领袖者四十年八十二卒所着有脞谈稿又作忍黙恕退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弘治十七年七月己丑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山西代州地震○庚寅召延绥闲住都督佥事李杲致仕都指挥佥事王戟宣府闲住都指挥同知陈雄守备龙门所指挥使穆荣赴京待用以兵部言其才俱可用也○辛卯 万寿圣节遣驸马

  • 卷之四百九十·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一月。戊寅。热河都统色楞额奏、建南败贼。句股回窜经官军奋击获胜。分路追捕。并咨调关内兵队出口会剿。在事出力员弁。存记候奖。其打仗阵亡之都司毛殿扬等三员。恳予优恤。得旨、着即督饬<

  • 第二卷 物产二·缪荃孙

    品 名 二徐 州 府品属 品名及产区并附注 稻谷 稻:产萧县。白米山泉灌溉者尤佳,有水、旱二种。 秫秫:有红、黄二种。一名高梁,用以酿酒。其茎秆作柴供炊,名曰秫秸,亦可编篱。

  • 卷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孝景本纪第十一 孝景皇帝者【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讳啓正义谥

  •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司马光

    >后周纪二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1]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1]>九月,甲寅朔(初一),吴越丞相>裴坚去世。任命台州刺史>吴延福共同参预丞相>府事务。 [2]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

  • 卷二十七·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二十七明 黄训 编礼部【仪制下】一道德以同俗一【丘濬】臣按汉宣帝防诸儒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同异然惟讲议之而巳未有成书也至唐太宗始命孔頴达防诸儒臣

  • 第十章 3·辜鸿铭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躞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檐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辜讲当国君派遣孔子去接待外宾时,孔子会小心翼翼地站起,必敬必恭地接受命令,然后会向左右两侧的官员躬身行礼,并将官服

  • 卷五·叶梦得

    <经部,春秋类,叶氏春秋传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五宋 叶梦得 撰桓公三及宋人卫人伐邾及不言主帅内之防者也犹曰及江人黄人伐陈尔然则非公欤非也公可及人以盟不可及人以伐盟君事伐臣与将焉也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十有

  • 周书·秦誓·佚名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

  • 小司寇·佚名

    小司寇的职责,掌管有关外朝的事务,召集民众而征询他们的意见:一是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征询他们的意见,二是当国家要迁都的时候征询他们的意见,三是当国家需选立嗣君的时候征询他们的意见。外朝的朝位:王面朝南而立,三公和州长

  • 佛教日报发刊题辞·太虚

    佛教起源于印度,遍播于东半球。印度佛教早沦衰亡,今所仅存者,唯残留过去佛教史上之废墟,以为吾人凭吊之场耳;中国佛教之传入,已近二千年之历史,集成东方学术思想之总汇;今者渐寖及于西半球。信仰教徒,虽无精密统计,大概占全人类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五五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利弗妒路国。尊者阿难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罗利弗妒路鸡林精舍。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难。奇哉。尊者阿难。有眼有色.有耳

  • 黄帝阴符经集解·佚名

    一名《阴符经十家集解》。道教书。原题有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离权、吕岩、施肩吾、崔明公、刘玄英、曹道冲十人注,故名。然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吕等显系依托。采用三百字经文本,分为三章。每章一

  •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张继先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北宋末正一天师张继先撰述,明初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集。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张继先诗文集,收录文章九篇,诗词歌颂二百余首。诗文内容大多为论述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卷一收录

  • 胡适留学日记·胡适

    这本札记是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期(1910-1917)的日记和杂记。全书共分成十七卷,胡适先生将他自己的文学主张、思想演变都写成札记,或者把和朋友谈论的问题,或通信、或面谈的大概写在其中,有时也将自己想的问题、思想的材料、步